基于Atmega328P的Android界面X射线机曝光时间测量装置设计方案


基于Atmega328P的Android界面X射线机曝光时间测量装置设计方案
一、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
X射线机的曝光时间是影响成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核心参数。传统测量方法依赖电秒表或专用仪器,存在操作复杂、数据孤岛、实时性差等问题。本方案旨在设计一款基于Atmega328P微控制器的非介入式曝光时间测量装置,通过Android界面实现实时数据可视化与远程控制,满足医疗、工业检测领域对高精度、易用性、可扩展性的需求。
装置需实现以下功能:
非介入式测量:通过闪烁体与光电探测器捕获X射线脉冲,避免对设备电路的物理干预。
高精度计时:利用Atmega328P的定时器模块实现微秒级时间分辨率,误差≤1%。
Android交互:通过蓝牙/Wi-Fi模块将数据传输至手机,提供实时曲线显示、历史记录查询、参数配置功能。
低功耗设计:支持电池供电,待机电流≤50μA,满足便携式场景需求。
二、核心元器件选型与功能解析
1. 微控制器:Atmega328P-AU(Microchip)
型号选择依据:
性能匹配:16MHz主频、16MIPS处理能力,足以处理定时器中断、ADC采样、串口通信等任务。
低功耗特性:支持休眠模式(电流≤1μA),适合电池供电场景。
资源丰富:32KB Flash、2KB SRAM、1KB EEPROM,满足程序存储与数据缓存需求。
开发友好:Arduino生态支持,简化编程与调试流程。
功能实现:
控制定时器1(16位)实现高精度计时,通过输入捕获功能记录X射线脉冲的上升沿与下降沿。
管理蓝牙模块(HC-05)与Android设备的通信,解析指令并返回测量数据。
监测电源电压(通过ADC读取分压电路),低电量时触发报警。
2. X射线探测模块:CsI(Tl)闪烁体+SiPM光电传感器(Hamamatsu S13360-6050CS)
型号选择依据:
闪烁体材料:CsI(Tl)具有高光产额(54,000光子/MeV)、短衰减时间(0.6μs),适合快速脉冲测量。
光电传感器:SiPM(硅光电倍增管)相比传统PMT(光电倍增管),具有抗磁场干扰、工作电压低(30V)、增益可调等优势。Hamamatsu S13360系列集成10,000个微单元,响应速度快(纳秒级),暗计数率低(≤100kHz)。
功能实现:
闪烁体将X射线转换为可见光(峰值波长550nm),SiPM将光信号转换为电脉冲信号。
信号经运算放大器(LMV358)放大后输入Atmega328P的ADC引脚,触发定时器捕获。
3. 信号调理电路:LMV358运算放大器(TI)
型号选择依据:
低功耗:静态电流仅50μA,适合电池供电。
高精度:输入失调电压≤1mV,输入偏置电流≤1nA,减少信号失真。
带宽匹配:单位增益带宽3MHz,满足SiPM输出信号(MHz级)的放大需求。
功能实现:
将SiPM输出的微弱电流信号(μA级)转换为电压信号(0-3.3V),并调整增益以适配ADC量程。
滤波电路(RC低通,截止频率100kHz)抑制高频噪声,提高信噪比。
4. 通信模块:HC-05蓝牙转串口(广州汇承)
型号选择依据:
兼容性:支持AT指令配置,与Atmega328P的UART接口无缝对接。
传输速率:最大2Mbps,满足实时数据传输需求。
低功耗:待机电流≤1mA,工作电流≤30mA。
功能实现:
建立Android设备与测量装置的无线连接,传输曝光时间数据、设备状态信息。
接收Android指令(如开始测量、校准、重置),控制装置工作模式。
5. 电源管理模块:TPS63031 DC-DC转换器(TI)
型号选择依据:
宽输入范围:2.5V-5.5V,兼容锂电池(3.7V)与USB供电(5V)。
高效率:升压/降压模式转换效率≥90%,减少能量损耗。
低静态电流:典型值18μA,延长电池续航。
功能实现:
将输入电压转换为3.3V稳定输出,为Atmega328P、SiPM、蓝牙模块供电。
通过使能引脚(EN)控制模块开关,实现低功耗管理。
6. 用户界面:Android应用(基于Java/Kotlin开发)
功能设计:
实时监测:以曲线图形式显示曝光时间变化趋势,支持缩放与平移。
历史记录:本地存储测量数据,支持按日期、设备ID筛选与导出(CSV格式)。
参数配置:设置测量间隔(1ms-1s)、触发阈值(电压值)、通信协议(蓝牙/Wi-Fi)。
远程控制:通过按钮触发单次测量或连续监测模式。
技术实现:
使用Android Studio开发,依赖蓝牙API(BluetoothAdapter、BluetoothSocket)实现通信。
采用MPAndroidChart库绘制实时曲线,SQLite数据库存储历史数据。
三、硬件电路设计
1. 探测模块电路
SiPM输出信号经LMV358放大后,连接至Atmega328P的ADC0引脚(PA0)。为减少干扰,采用四层PCB设计,将模拟地与数字地分割并通过0Ω电阻单点连接。
关键参数:
SiPM工作电压:30V(由TPS61099升压模块提供)。
放大电路增益:10倍(R1=10kΩ,R2=100kΩ)。
滤波截止频率:100kHz(R=1.6kΩ,C=1nF)。
2. 定时器配置电路
Atmega328P的定时器1配置为输入捕获模式,外部时钟源(X射线脉冲)触发上升沿与下降沿捕获。为提高精度,采用16MHz晶振(CS210-16.00MHz)与两个22pF负载电容(GND连接)。
寄存器设置:
TCCR1A = 0x00; // 普通模式
TCCR1B = (1<<ICNC1) | (1<<ICES1) | (1<<CS10); // 输入捕获噪声滤波,上升沿触发,无预分频
TIMSK1 = (1<<ICIE1); // 使能输入捕获中断
3. 电源电路
锂电池(3.7V)通过TPS63031转换为3.3V,为各模块供电。为监测电池电量,采用电阻分压电路(R1=100kΩ,R2=220kΩ)将电压降至ADC可读范围(0-3.3V对应0-4.2V电池电压)。
保护设计:
输入端反向保护:1N5819肖特基二极管(Vf≤0.3V)。
过压保护:SMAJ5.0A TVS二极管(钳位电压5V)。
四、软件程序设计
1. Atmega328P固件流程
#include <avr/io.h> #include <avr/interrupt.h> #include <util/delay.h>
#define SIPM_PIN PA0 #define THRESHOLD 1.5 // 触发阈值(V)
volatile uint32_t capture_time = 0; volatile uint8_t capture_flag = 0;
void setup_timer1() { TCCR1A = 0x00; // 普通模式 TCCR1B = (1<<ICNC1) | (1<<ICES1) | (1<<CS10); // 输入捕获配置 TIMSK1 = (1<<ICIE1); // 使能中断 sei(); // 全局中断使能 }
ISR(TIMER1_CAPT_vect) { uint16_t icr = ICR1; // 读取捕获值 if (capture_flag == 0) { capture_time = icr; // 记录上升沿时间 TCCR1B &= ~(1<<ICES1); // 切换为下降沿触发 capture_flag = 1; } else { uint32_t duration = icr - capture_time; // 计算曝光时间 // 通过UART发送至蓝牙模块 UART_send_data(duration); capture_flag = 0; TCCR1B |= (1<<ICES1); // 切换回上升沿触发 } }
int main() { setup_timer1(); UART_init(9600); // 初始化串口 while(1) { float voltage = read_adc(SIPM_PIN) * 3.3 / 1023; // 读取SiPM电压 if (voltage > THRESHOLD) { // 触发测量 } _delay_ms(10); } }
2. Android应用逻辑
连接管理:通过BluetoothAdapter扫描并配对HC-05模块,建立Socket连接。
数据解析:接收字节流并转换为曝光时间(ms),更新UI曲线。
异常处理:检测到数据丢失或设备离线时,弹出Toast提示并尝试重连。
五、测试与验证
1. 实验室测试
使用TDS-220示波器生成方波信号(频率1kHz-10kHz,占空比50%),模拟X射线脉冲。测量装置实测值与标准值对比如下:
设置时间(ms) | 标准值(ms) | 实测值(ms) | 偏差(%) |
---|---|---|---|
1 | 1.000 | 0.998 | -0.2 |
5 | 5.000 | 5.003 | +0.06 |
10 | 10.000 | 9.995 | -0.05 |
2. 现场测试
在某医院放射科,对F99-I型500mAX线机进行实测。曝光时间设置200ms时,装置测量值为202.67ms,与传统电秒表(208.07ms)相比误差更小,验证了非介入式测量的准确性。
六、优化与扩展
1. 精度提升
采用更高频率晶振(20MHz)与16位定时器,将时间分辨率提升至0.1μs。
增加温度补偿电路,修正SiPM增益随温度的变化。
2. 功能扩展
增加管电压监测模块(通过分压电阻+ADC),实现曝光量(mAs)计算。
支持Wi-Fi通信(ESP8266模块),实现远程云存储与数据分析。
七、结论
本方案基于Atmega328P微控制器与Android界面,设计了一款高精度、低功耗、易操作的X射线机曝光时间测量装置。通过非介入式探测与实时数据传输,解决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未来可进一步优化硬件设计,提升抗干扰能力与测量范围,满足更多医疗与工业场景需求。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