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的FT232H接口通信开发方案


基于FPGA的FT232H接口通信开发方案概述
FT232H是一款由Future Technology Devices International (FTDI) 公司生产的USB转多功能串行/并行接口芯片,以其高速、灵活和易用性而广受好评。它能够将USB数据转换为多种标准接口,如UART、FIFO、SPI、I2C以及JTAG等,极大地简化了PC与嵌入式系统之间的数据通信。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作为一种可重构的硬件平台,以其并行处理能力、高速响应以及可定制的逻辑功能,在高性能数据采集、控制和数字信号处理领域扮演着核心角色。将FT232H与FPGA结合,可以构建出高效、灵活的USB接口解决方案,满足复杂的通信需求,例如高速数据传输、多通道数据采集、自定义协议转换以及在PC端进行FPGA固件升级等。这种组合方案尤其适用于测试测量设备、工业自动化、嵌入式开发板以及科研实验平台等领域。
核心元器件选型与分析
1. FPGA芯片
优选型号:
Xilinx Artix-7系列 (例如:XC7A35T, XC7A100T):适用于中等复杂度、对成本敏感且需要较高性能的应用。Artix-7系列提供了丰富的逻辑资源、Block RAM、DSP Slice以及高速收发器(Transceivers),能有效支持高速通信接口和复杂逻辑运算。
Lattice ECP5系列 (例如:LFE5U-45F, LFE5U-85F):同样适用于中等复杂度应用,特点是功耗较低、价格适中,并且在某些特定应用(如视频处理)中表现优异。它也提供了足够的逻辑资源和高速接口。
Altera Cyclone V系列 (例如:5CGXFC5C6F27C7):与Xilinx Artix-7类似,也是中端FPGA的优秀选择,具备良好的性能与价格比。其内部集成了硬核的PCI Express控制器和DDR3内存控制器,对于需要与PC进行高速数据交互和大规模数据存储的应用非常有吸引力。
选择理由: 选择这些中端FPGA的主要原因在于它们提供了足够的逻辑资源和I/O带宽来处理FT232H的高速数据流,同时保持了良好的成本效益。对于FT232H的并行FIFO模式,需要FPGA具备足够多的GPIO引脚来连接数据线和控制线,并且能够以足够的时钟频率稳定运行。此外,这些FPGA通常支持多种电压标准(如3.3V、2.5V、1.8V),方便与FT232H的I/O电压(通常为3.3V)兼容。它们还拥有丰富的开发工具链和社区支持,方便设计、仿真和调试。
器件功能: FPGA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控制单元。它负责:
与FT232H的接口逻辑:根据FT232H的工作模式(如并行FIFO、SPI、I2C),实现相应的数据收发协议,包括时序控制、数据线读写、握手信号处理等。
数据缓冲与处理:接收FT232H传输过来的数据,或将待发送数据打包,并进行必要的缓冲。根据应用需求,FPGA可以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例如数字信号处理(DSP)、数据格式转换、编码/解码等。
内部逻辑实现:承载用户自定义的逻辑功能,如图像处理算法、高速数据采集逻辑、自定义协议栈等。
与外部设备接口:作为桥梁,连接FT232H与其他外围设备(如AD/DA转换器、传感器、存储器、显示器等),实现数据的传输和控制。
2. USB转多功能接口芯片
优选型号:
FTDI FT232H:这是本方案的核心芯片。
选择理由: 选择FT232H是基于其卓越的性能、灵活性和易用性。
高速性能:在同步FIFO模式下,FT232H可以达到高达40MB/s的理论传输速率,足以满足绝大多数高速数据传输需求。
多功能性: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USB转串口芯片,而是支持多种通信模式(UART、FIFO、SPI、I2C、JTAG),这使得它能够适应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并减少了设计中所需的独立接口芯片数量。
驱动支持:FTDI为FT232H提供了完善的VCP(虚拟COM端口)驱动和D2XX(直接驱动)API,方便PC端软件开发。D2XX API允许应用程序直接访问FT232H的硬件,从而实现更高的数据吞吐量和更低的延迟。
可配置性:FT232H可以通过EEPROM进行配置,以选择不同的工作模式、I/O引脚功能、电源管理选项等,增强了设计的灵活性。
广泛应用与成熟度:FTDI芯片在业界有良好的口碑和广泛的应用基础,相关的开发资源和社区支持也比较丰富。
器件功能: FT232H作为USB接口的桥梁,其主要功能包括:
USB协议转换:将USB数据包转换为串行或并行数据流,以及反向转换。
多模式操作:
UART模式:提供标准的异步串行通信接口,适用于调试和低速数据传输。
同步FIFO模式(FT245B-like):这是FT232H最常用的高速模式,提供8位或16位的并行数据总线,配合读写控制信号,实现高速、同步的数据传输。非常适合与FPGA连接进行高速数据采集或传输。
SPI模式:支持SPI主从模式,可用于与SPI接口的设备通信,如传感器、存储器等。
I2C模式:支持I2C主模式,可用于与I2C接口的设备通信。
JTAG模式:可作为JTAG调试工具,用于FPGA或CPLD的编程和调试。
I/O电压选择:FT232H的I/O引脚通常工作在3.3V电压,与大多数FPGA和数字逻辑芯片兼容。
3. 电源管理单元
优选型号:
LDO (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AMS1117系列 (例如:AMS1117-3.3, AMS1117-1.8):成本低廉,易于使用,适用于为FT232H和FPGA的I/O供电。缺点是效率相对较低,在压差较大时发热量较大。
TLV1117LV系列:更低压差的LDO,适合对功耗和发热有更高要求的应用。
DCDC (降压型开关稳压器):
MP1584EN:适用于将5V或更高的电压转换为FPGA核心所需的较低电压(如1.0V、1.2V),效率高,发热量小,但需要更多的外部元件(电感、电容)。
LM2596系列:经典的降压型DCDC芯片,稳定可靠,输出电流大,但封装可能较大。
选择理由: FPGA和FT232H都需要稳定、纯净的电源。
FPGA的电源需求:FPGA通常需要多个独立的电源轨,例如核心电压(较低,如1.0V/1.2V,用于逻辑核心)、I/O电压(通常3.3V或2.5V,用于与外部设备通信)、辅助电压等。核心电压对纹波和稳定性要求极高。
FT232H的电源需求:FT232H通常需要3.3V供电,其USB VBUS引脚直接连接USB的5V电源。
效率与散热:对于功耗较高的FPGA核心电源,DCDC转换器因其高效率(通常高于90%)而成为首选,可以显著降低发热量。而对于I/O电源,LDO虽然效率略低,但其低噪声和简单的电路结构使其成为一个经济实惠的选择,尤其是在电流需求不大的情况下。
器件功能:
稳压输出:将不稳定的输入电压(如USB的5V或外部适配器供电)转换为FPGA和FT232H所需的精确稳定电压。
滤波降噪:通过电容、电感等元件,滤除电源中的纹波和噪声,确保芯片工作的稳定性。
电流供应:提供足够的电流来驱动FPGA和FT232H以及所有连接的外围电路。
4. 晶体振荡器
优选型号:
无源晶振 (Passive Crystal):成本最低,需要外部负载电容。例如:12MHz (for FT232H), 50MHz/100MHz (for FPGA)。
有源晶振 (Crystal Oscillator):内部集成振荡电路,输出稳定方波,使用方便,但成本稍高。例如:SIT1602BC-73-33E-12.000000X (SiTime MEMS振荡器,高稳定性)。
选择理由:
FT232H时钟:FT232H需要一个外部12MHz的晶体振荡器作为其USB收发器和内部时钟生成的基础。准确的12MHz时钟对于USB通信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FPGA时钟:FPGA通常需要一个或多个高频率(如50MHz、100MHz甚至更高)的时钟源来驱动其内部逻辑和高速接口。高质量的时钟源能确保FPGA内部逻辑的时序正确性,并支持高速数据传输。
时钟抖动:对于高速通信,低抖动的时钟源至关重要,它可以减少数据传输中的误码率。有源晶振通常比无源晶振具有更好的抖动性能。
器件功能:
提供精确时钟:为FT232H和FPGA提供稳定、精确的时钟信号,作为所有内部操作和数据传输的基础。
时序同步:确保所有数字逻辑的时序同步,避免竞争冒险和数据错误。
5. EEPROM (用于FT232H配置)
优选型号:
93C46 / 93C56 / 93C66系列 (Microwire兼容):例如:Microchip 93C46B。
选择理由: FT232H需要一个外部EEPROM来存储其USB VID/PID、产品描述字符串、序列号以及芯片的工作模式配置。没有EEPROM,FT232H将无法正常工作或只能以默认设置运行。选择这些型号是因为它们与FT232H的EEPROM接口兼容,且容量足以存储所有必要的配置信息。
器件功能:
存储USB描述符:存储USB设备的供应商ID (VID)、产品ID (PID)、制造商字符串、产品字符串等信息,使PC能够正确识别FT232H设备。
存储配置参数:存储FT232H的工作模式(如同步FIFO模式)、I/O引脚配置、电源管理选项等,使得芯片在上电后能按照预设方式工作。
6. USB连接器
优选型号:
USB Type-B Female (例如:Molex 47157-0001):适用于开发板和固定设备,连接稳固。
USB Type-C Female:如果需要支持正反插、更高功率传输和未来兼容性,可以考虑Type-C接口,但电路设计会更复杂。
选择理由: USB连接器是PC与FT232H通信的物理接口。选择Type-B是因为它在工业和嵌入式应用中非常常见且可靠。Type-C是未来的趋势,但对于简单的FT232H应用可能不是必须的,其复杂的引脚和协议要求更高的设计成本。
器件功能:
物理连接:提供USB电缆的物理连接点。
电源与数据传输:传输USB的5V电源和D+/D-数据信号。
7. ESD保护器件
优选型号:
TVS二极管阵列 (例如:Nexperia PESD5V0S1BL):适用于USB数据线D+/D-和电源线的ESD保护。
共模扼流圈 (Common Mode Choke):例如:Murata DLW21SN900HQ2L,用于USB数据线滤波,抑制共模噪声。
选择理由: 静电放电(ESD)是电子设备的主要杀手之一,可能导致芯片损坏或数据传输错误。在USB接口处添加ESD保护是必不可少的。共模扼流圈有助于滤除USB差分信号上的共模噪声,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器件功能:
ESD保护:在静电放电发生时,将高压静电电流导入地线,保护FT232H芯片免受损坏。
噪声抑制:共模扼流圈可以抑制USB数据线上的共模噪声,提高信号质量。
基于FPGA的FT232H接口通信方案设计
本节将详细阐述基于FPGA的FT232H接口通信方案的设计流程和关键考虑因素,主要以FT232H的同步FIFO模式为例,因为它能提供最高的数据吞吐量。
1. 硬件接口设计
1.1. FT232H与FPGA连接
在同步FIFO模式下,FT232H提供一个8位或16位并行数据总线(AD0-AD7或AD0-AD15),以及一系列控制信号。FPGA需要配置其GPIO引脚来匹配这些信号。
数据线 (AD[7:0] 或 AD[15:0]):这些引脚在同步FIFO模式下作为双向数据总线。FPGA需要将其连接到可配置为输入/输出的GPIO端口。
读使能 (RD#):低电平有效。当FT232H准备好从FIFO读取数据时,该信号置低。FPGA将其连接到输入引脚,并在检测到低电平时读取数据。
写使能 (WR#):低电平有效。当FPGA准备好向FIFO写入数据时,该信号置低。FPGA将其连接到输出引脚,在写入数据时将其拉低。
读写使能 (OE#):低电平有效。在读操作时,需要将此引脚拉低以使能数据总线输出。FPGA将其连接到输出引脚。
数据有效 (RXF#):低电平有效。当FT232H的接收FIFO中有数据时,该信号置低。FPGA将其连接到输入引脚,用作数据就绪指示。
发送FIFO满 (TXE#):低电平有效。当FT232H的发送FIFO已满时,该信号置低。FPGA将其连接到输入引脚,用作发送缓冲器满指示。
时钟输出 (CLKOUT):FT232H可以输出一个可配置的时钟信号,通常为6MHz、12MHz、24MHz或48MHz。FPGA可以利用这个时钟作为同步FIFO接口的时钟源,确保与FT232H的时序同步。将其连接到FPGA的时钟输入引脚。
关键考虑:
I/O电压匹配:FT232H的I/O电压通常为3.3V。FPGA的I/O Bank需要配置为3.3V。如果FPGA只能提供较低的I/O电压,则需要使用电平转换芯片。
引脚分配:在FPGA设计中,合理分配引脚,特别是高速信号,以最小化信号完整性问题。
去耦电容:在FT232H和FPGA的电源引脚附近放置足量的去耦电容,以滤除电源噪声。
1.2. 电源设计
USB VBUS (5V):直接连接到USB Type-B连接器的VBUS引脚。此5V可用于为板上其他LDO或DCDC提供输入。
3.3V供电:使用LDO(如AMS1117-3.3)将USB VBUS的5V降压至3.3V,为FT232H的VCCIO和VCC引脚供电,同时也为FPGA的I/O供电。
FPGA核心电压:使用高效率的DCDC转换器(如MP1584EN)将5V或3.3V降压至FPGA核心所需的电压(例如1.0V或1.2V)。务必选择低纹波、高电流输出能力的DCDC。
其他辅助电压:根据FPGA型号和外设需求,可能需要额外的辅助电压轨。
1.3. 时钟设计
FT232H晶振:连接一个标准的12MHz无源晶振到FT232H的XTAL1和XTAL2引脚,并配置适当的负载电容。
FPGA主时钟:可以从FT232H的CLKOUT引脚获取时钟信号(例如24MHz或48MHz)作为FPGA的主时钟,或者使用独立的有源晶振(如50MHz或100MHz)为FPGA提供主时钟。如果使用FT232H的CLKOUT,需要注意其抖动特性。
2. FPGA逻辑设计 (Verilog/VHDL)
FPGA的逻辑设计是实现FT232H高速通信的关键。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模块:
2.1. FT232H接口控制器
该模块负责处理FT232H的并行FIFO接口时序。
数据接收模块:
监测RXF#信号。当RXF#为低电平时,表示FT232H的接收FIFO中有数据可读。
在RXF#有效时,拉低RD#和OE#信号,使FT232H将数据放到数据总线上。
在时钟的上升沿或下降沿(根据FT232H时序要求)锁存数据总线上的数据到FPGA内部的接收缓冲区。
读取数据后,拉高RD#和OE#信号,指示读取完成。
使用有限状态机 (FSM) 来精确控制时序,确保数据读写的可靠性。
数据发送模块:
监测TXE#信号。当TXE#为低电平时,表示FT232H的发送FIFO有空间可写。
当FPGA有数据需要发送时,将数据放到数据总线上。
拉低WR#信号,指示FT232H读取数据。
在时钟的上升沿或下降沿(根据FT232H时序要求),FT232H会锁存数据。
发送数据后,拉高WR#信号,指示写入完成。
同样使用FSM来管理发送时序。
2.2. FIFO 缓冲模块
为了平滑FT232H与FPGA内部逻辑之间的数据流,通常需要在FPGA内部实现FIFO(First-In, First-Out)缓冲区。
接收FIFO:将从FT232H接收到的数据存储起来,等待FPGA内部的其他模块(如数据处理模块)读取。这可以解耦FT232H的接收速率和FPGA内部处理速率。
发送FIFO:FPGA内部的其他模块将待发送数据写入此FIFO,FT232H接口控制器再从FIFO中读取数据并发送给FT232H。
关键考虑:
FIFO深度:根据数据传输速率、突发长度以及FPGA内部处理延迟来确定FIFO的深度。
FPGA IP核:大多数FPGA厂商都提供现成的FIFO IP核,可以直接调用,简化设计。
2.3. 用户逻辑模块
这是根据具体应用需求实现的模块,例如:
数据采集:如果FPGA连接了AD转换器,该模块负责从AD转换器采集数据,并将其放入发送FIFO,通过FT232H发送到PC。
数据分发:如果从PC接收到控制命令或配置数据,该模块负责解析数据并控制FPGA的其他功能模块。
数字信号处理: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滤波、变换、压缩等处理,再发送出去。
自定义协议处理:实现用户定义的通信协议,例如将PC发送的简单字节流解析为复杂的命令序列,或将FPGA内部状态数据打包成特定的帧格式发送给PC。
3. PC端软件开发
PC端软件是与FT232H进行通信的另一半,主要通过FTDI提供的驱动和API来实现。
3.1. FTDI驱动
VCP (Virtual COM Port) 驱动:将FT232H模拟成一个标准的串口。适用于使用串口通信协议的简单应用,开发方便,但传输速度相对较低。
D2XX (Direct Driver) 驱动:允许应用程序直接访问FT232H硬件,绕过操作系统对串口的抽象层,从而实现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灵活的控制。对于高速数据传输应用,D2XX是首选。
3.2. 开发库与API
FTDI提供了多种语言的D2XX API,例如C++, C#, Python等。
C++ / C#:FTDI提供了DLL文件和相应的头文件/封装库。开发者可以调用FT_OpenEx、FT_Read、FT_Write、FT_SetBitMode等函数来控制FT232H。
FT_OpenEx():根据设备的序列号、描述或位置ID打开设备句柄。
FT_SetBitMode():设置FT232H的工作模式,例如同步FIFO模式 (FT_BITMODE_SYNC_FIFO)。
FT_SetUSBParameters():设置USB缓冲区大小,这对于提高传输效率非常重要。
FT_Read():从FT232H的FIFO中读取数据。
FT_Write():向FT232H的FIFO中写入数据。
FT_GetQueueStatus():获取接收FIFO中的数据量。
FT_Purge():清空FT232H的接收或发送缓冲区。
3.3. 软件流程
典型的PC端软件流程包括:
设备查找与打开:枚举连接的FTDI设备,根据VID/PID或序列号找到目标FT232H设备并打开其句柄。
模式配置:将FT232H配置为同步FIFO模式。
USB参数设置:设置USB读写缓冲区大小,通常设置为4KB、8KB甚至64KB,以优化数据传输效率。
数据读写:
读取数据:在一个单独的线程中循环调用FT_Read()函数,从FT232H接收数据。
写入数据:将待发送数据打包,调用FT_Write()函数发送给FT232H。
错误处理与关闭:处理USB通信中的错误,并在程序退出时关闭设备句柄。
关键考虑:
多线程:为了避免UI卡顿和提高响应速度,通常将数据读写操作放在单独的线程中执行。
数据协议:虽然FT232H提供了物理层接口,但PC端和FPGA之间仍需要定义应用层数据协议,例如数据包的格式、帧头/帧尾、校验和等,以确保数据完整性和正确性。
缓冲区管理:PC端应用程序需要有效管理数据缓冲区,防止数据溢出或丢失。
开发流程与调试
1. 设计与原理图绘制
根据上述元器件选型和接口设计,绘制详细的原理图。
注意电源滤波、信号完整性、ESD保护等。
特别注意FPGA的电源时序和配置方式(例如,使用SPI Flash加载固件)。
2. PCB布局与制造
高速信号走线:FT232H与FPGA之间的高速数据线应进行等长、差分走线(如果使用差分信号),并尽量短。
电源完整性:合理的电源平面和地平面设计,足够多的去耦电容。
热管理:对于功耗较高的FPGA或DCDC芯片,需要考虑散热设计。
USB信号:USB D+和D-是差分信号,需要进行差分阻抗控制(通常90欧姆),并避免与其他信号线交叉。
3. FPGA固件开发
HDL编码:使用Verilog或VHDL编写FT232H接口控制器、FIFO以及用户逻辑模块。
仿真:在ISE/Vivado (Xilinx) 或Quartus Prime (Altera) 等EDA工具中使用仿真器对FPGA逻辑进行功能和时序仿真,确保逻辑行为符合预期。
综合与实现:将HDL代码综合成门级网表,然后进行布局布线,生成FPGA比特流文件。
时序分析:进行静态时序分析,确保所有时序路径都满足要求,特别是与FT232H接口的时序约束。
4. PC端软件开发
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和FTDI D2XX API版本。
编写代码实现设备查找、配置、数据读写和UI界面。
5. 调试与测试
硬件调试:
电源检查:使用万用表检查所有电源轨电压是否正确稳定。
信号完整性:使用示波器检查FT232H和FPGA之间的数据线和控制线信号波形,特别是时钟和握手信号,确保时序正确,无毛刺。
EEPROM编程:使用FT_Prog工具或其他FTDI编程工具对FT232H的EEPROM进行编程,设置VID/PID和工作模式。
FPGA调试:
JTAG调试:使用FPGA开发板的JTAG接口连接PC,通过FPGA厂商的调试工具(如Xilinx Vivado Hardware Manager, Altera SignalTap II)在线调试FPGA内部信号。
ILA (Integrated Logic Analyzer):在FPGA设计中嵌入ILA核,实时捕获内部信号波形,观察FT232H接口的读写时序和FIFO状态。
PC软件与硬件联调:
从PC发送测试数据到FPGA,检查FPGA是否正确接收和处理。
从FPGA发送测试数据到PC,检查PC是否正确接收和解析。
逐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测试系统的稳定性和吞吐量极限。
进行长时间数据传输测试,检查是否存在数据丢失或错误。
进阶优化与注意事项
1. 性能优化
USB缓冲区大小:在PC端和FT232H内部,合理设置USB传输缓冲区大小是提高吞吐量的关键。更大的缓冲区可以减少USB事务的开销。
FPGA FIFO深度:增加FPGA内部FIFO的深度可以更好地缓冲突发数据,提高系统对瞬时高数据率的容忍度。
多线程处理:在PC端使用多线程并行处理数据接收、数据处理和UI更新,避免I/O操作阻塞整个应用程序。
DMA (Direct Memory Access):如果FPGA支持硬核DMA控制器,或者可以通过RTL实现软核DMA,可以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减少CPU的干预。虽然FT232H没有直接的DMA接口,但FPGA内部的DMA可以帮助将数据从FT232H的FIFO快速传输到FPGA内部RAM,或者反之。
2. 错误处理与鲁棒性
校验和/CRC:在应用层协议中添加数据校验机制(如CRC),以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错误。
超时机制:在PC端和FPGA端都实现超时机制,防止通信挂起。
重传机制:对于关键数据,可以考虑实现简单的重传机制。
热插拔处理:PC端软件需要能够处理FT232H设备的拔出和插入事件。
3. 固件升级
FPGA固件升级:可以利用FT232H作为JTAG编程器,通过PC端软件远程升级FPGA固件(例如通过FTDI的FT_PROG或自定义的JTAG协议)。这对于产品部署和维护非常方便。
FT232H EEPROM重新编程:在开发过程中,可能需要多次修改FT232H的EEPROM配置,FT_Prog工具是必不可少的。
4. 功耗管理
在不需要高速传输时,可以考虑降低FT232H和FPGA的工作频率,或使部分不用的模块进入低功耗模式。
选择低功耗的LDO和DCDC芯片。
5. 可靠性设计
多层PCB:对于高速信号,多层PCB(4层或以上)可以提供更好的信号完整性和电源完整性。
阻抗匹配:确保高速信号线的阻抗匹配,减少信号反射。
热设计:对发热量大的芯片进行散热处理,如添加散热片。
总结
基于FPGA的FT232H接口通信方案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平台,可以实现PC与嵌入式系统之间的高速、灵活的数据交互。FT232H的高速同步FIFO模式与FPGA的并行处理能力相结合,能够满足从高速数据采集到复杂协议转换的各种应用需求。
成功的开发不仅依赖于对FT232H和FPGA芯片特性的深入理解,更在于细致的硬件设计、严谨的FPGA逻辑实现以及健壮的PC端软件开发。在整个开发过程中,从元器件选型、原理图设计、PCB布局到固件编程和软件开发,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考量,特别是对高速信号的完整性、电源噪声抑制以及时序的精确控制。充分利用FTDI提供的D2XX驱动和API,结合FPGA厂商的开发工具,将大大加速开发进程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和边缘计算的快速发展,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日益增长。FT232H与FPGA的结合方案,因其高性能和高灵活性,将在未来的许多创新应用中继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本文所述的详细方案,希望能为您的基于FPGA的FT232H接口通信开发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有益的指导。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