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卖盘信息
BOM询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技术方案 >电源管理 > 基于芯干线氮化镓与碳化硅的100W电源适配器方案

基于芯干线氮化镓与碳化硅的100W电源适配器方案

来源:
2025-06-06
类别:电源管理
eye 16
文章创建人 拍明芯城

100W电源适配器方案设计:基于氮化镓(GaN)与碳化硅(SiC)技术
本方案旨在设计一款输出功率100W、输入电压范围从100VAC到240VAC、输出端提供20V/5A直流电压的高效电源适配器。通过充分利用最新的氮化镓(GaN)与碳化硅(SiC)功率器件,我们能够在保证高效率(≥94%)、高功率密度和良好热性能的前提下,实现整体尺寸小型化以及成本可控。本文将从整体拓扑架构、关键器件选择、器件功能与选型理由、磁性元件与被动元件设计、控制芯片与驱动电路设计、辅助供电与保护功能等方面做详细阐述。

image.png

一、整体拓扑架构与设计思路
在100W输出功率级别的电源适配器设计中,常见的高效、高功率密度拓扑通常分为两级:输入功率因数校正(PFC)级与隔离型直流-直流转换(DC-DC)级。考虑到氮化镓与碳化硅器件在高频特性和导通电阻等方面的优势,本设计方案采用两级架构:第一级为有源PFC升压结构,利用SiC MOSFET配合SiC肖特基二极管实现升压,以保证输入侧功率因数≥0.98;第二级为LLC谐振转换器,采用GaN功率开关器件,以实现软开关(零电压开关或者零电流开关——ZVS/ZCS),从而大幅降低开关损耗,提高转换效率,减小散热体积。具体架构示意如下:
· 输入端:EMI滤波器 → PFC整流与升压(使用SiC MOSFET C3M0065120K与SiC肖特基二极管 C2D02060A)→ 中间直流母线(380V左右)
· DC-DC级:LLC谐振网络(高频变压器:3:1匝比)→ 次级整流(使用GaN或SiC肖特基同步整流)→ 输出滤波 → 输出端(20V/5A)

整个拓扑选型的核心思想在于:PFC级重点考量高压耐压与高频下导通损耗,因此优先使用SiC MOSFET及SiC肖特基二极管,兼顾耐压(650V左右)与导通电阻(R_DS(on) ≤ 60mΩ);DC-DC级重点考量高频软开关特性,以及降低开关切换损耗,故选用GaN器件(EPC2050 或 Transphorm TP65H035G4),此类GaN FET具有低栅荷(Qg ≤ 5nC)、快速开关能力以及极低的开关损耗,可在数十MHz甚至更高开关频率下稳定工作。

二、输入级PFC电路设计与器件选型
(1)PFC控制芯片选型与功能:为了实现输入端功率因数校正,本方案采用德州仪器(TI)推出的UCC28019 PFC控制器。该芯片具备固定频率电流模式控制、峰值电流限制、过压保护以及欠压保护功能,可实现高功率因数(一致性可达0.99)和宽范围输入电压下的稳定运行。UCC28019内部集成可编程死区时间控制、软启动功能、过温关闭等保护机制,可有效保护开关器件免受电网突变干扰。
(2)PFC功率开关器件选型:在PFC升压级中,我们选用Cree(现Wolfspeed)品牌650V/35mΩ SiC MOSFET型号 C3M0065120K。之所以选用该款SiC MOSFET,主要基于以下理由:

  • 高压耐压特性:650V耐压裕度能够适应100VAC到240VAC整流后约340V~360V的总线电压峰值;

  • 低导通电阻:典型R_DS(on)仅为35mΩ,极低的导通损耗可在数安培至数十安培电流范围保持较高效率;

  • 快速开关特性:开关转换速度快、C_oss低,在PFC频率(100kHz~150kHz)下损耗可有效降低;

  • 散热能力强:TO-247封装可承载大功率散热需求,同时便于安装散热片。
    (3)PFC二极管选型:在升压二极管位置,本方案选用Infineon退出的SiC肖特基二极管型号 C2D02060A(最高600V耐压,最大正向电流20A),其正向压降典型值仅为0.7V,相比传统超快速恢复二极管(FRD)或硅肖特基二极管可节省数瓦的导通损耗。此外,SiC肖特基二极管在高频下无反向恢复问题,可显著减低二极管开关损耗与EMI干扰。
    (4)磁性元件设计:PFC电感选用高频磁芯(如Hitachi Ferroxcube PQ50/50钕铁硅粉芯),匝数计算基于设计峰值电流约8A、中点电压约380V、工作频率选定为120kHz左右,通过公式 L = (V_in × D)/(ΔI × F_s),在最小输入电压条件下(当V_in=100VAC,整流后≈140V)占空比D≈0.32时,为确保电感电流峰值ΔI ≤3A,最终器件电感约为70μH。该电感采用多层绞线工艺(AWG14铜线绞合),以降低AC损耗与热损耗,温升低于35°C。
    (5)输入端EMI滤波与保护:为满足CISPR22/CISPR32 Class B标准,输入端需设计共模电感与差模电容滤波器,同时加装X电容(275VAC 0.1μF 防爆X2 级)与Y电容(275VAC 2.2nF X2 级)配合差模共模扼流以抑制高频干扰。此外,在PFC整流桥之前应布置NTC启动电阻(如10Ω/5W热敏电阻)与慢熔断保险丝(如6A/250VAC),以防止开机浪涌电流。

三、DC-DC级LLC谐振变换器设计与器件选型
(1)LLC拓扑整体架构:LLC谐振变换器可在高频下实现近乎零电压/零电流软开关特性,从而大幅降低开关损耗。因此,DC-DC级选用双开关全桥或者半桥LLC结构,本文以半桥LLC为例进行设计。半桥LLC电路由两颗开关管在半桥电容分压下驱动电压,产生方波驱动信号;该方波信号经谐振电感 L_r 和谐振电容 C_r 形成谐振网,再经高频变压器隔离并降压至次级电压,次级同步整流后馈入输出滤波。
(2)LLC控制芯片选型:本方案采用TI公司UCC24610 + UCC256301配对方案。其中UCC256301为高集成度的LLC全桥控制器,但若采用半桥结构,也可只使用UCC24610作为同步整流驱动控制器,主控制则选用UCC256302(可适配半桥拓扑)。为了简化设计,可以选用Navso(原TI)UCC256301,其内部集成高性能驱动及ZVS触发算法,可自动调谐半桥LLC频率并驱动两颗GaN开关管。选用UCC256301的理由如下:

  • ZVS触发:内部实现峰值电流检测,保证半桥开关器件在零电压条件下导通,降低开关损耗;

  • 集成度高:集成高边/低边驱动,减少外部器件数目,降低PCB面积;

  • 保护功能完善:具备过压、过流、欠压锁定、开机软启动、自动重启等多重保护;

  • 兼容GaN特性:针对GaN器件的栅极驱动需求(低浮桥回路电感)进行了优化设计,可在数十兆赫兹频率下稳定驱动GaN。
    (3)LLC谐振主开关器件选型:在半桥主开关位置,选用EPC (Efficient Power Conversion) 的GaN FET型号 EPC2050(650V,Qg约3.5nC,R_DS(on)≈55mΩ)。选用该器件的理由:

  • 高压耐压与低电荷特性:650V耐压为380V母线提供约浪涌余量;极低的栅荷使得驱动回路简单、驱动损耗低;

  • 切换速度快:上百兆赫兹的切换速度可满足LLC谐振点频率(300kHz~500kHz)以及零电压开关的快速响应;

  • 低导通电阻:典型值55mΩ,在20A左右电流时可降低导通损耗;

  • 封装优势:EPC2050采用薄型QFN封装,可有效降低回路电感,减少寄生电感导致的振铃与EMI。
    如若EPC库存紧张,可备选Transphorm TP65H035G4(650V,R_DS(on)≈35mΩ,Qg约8nC),以兼顾不同场景下的可获取性与所需电子性能。
    (4)LLC谐振网络设计:为了确定谐振电感与谐振电容值,需要先预估变压器匝比与输出电压、以及预期谐振频率。设计参数如下:

  • 输入母线电压(V_in_dc):380V(典型)

  • 输出电压(V_out):20V

  • 输出功率(P_out):100W(最大)

  • 目标谐振频率(f_0):约350kHz

  • 变压器匝比(N_p:N_s):以使在V_in_dc=380V时,半桥可产生精确的V_peak=V_in_dc/2≈190V;在最大负载时,考虑LLC频移后需满足输出电压20V,可设N_p:N_s≈11:2。
    根据上述参数可初步计算:谐振频率 f_0=1/(2π√(L_rC_r)),先假设 C_r=10nF(MKP薄膜电容,品牌可选WIMA R75系列630V/10nF),则 L_r=1/((2π×350kHz)^2×C_r)≈0.33μH。此时在满负载条件下的谐振电流约为 I_r=V_in_dc/(2πf_0L_r)≈380/(2π×350kHz×0.33μH)≈520A峰值,但这个计算仅为理论极值,实际需结合变压器漏感和负载效应重新修正谐振设计。因此,常见做法是选用 L_r≈0.5μH~1μH、C_r≈6.8nF左右组合,并通过后续原理样机调试方式优化 L_r、C_r、变压器漏感 (L_m) 之间的匹配,以确保在负载范围内可覆盖 ZVS 区,并满足谐振频率在 200kHz~400kHz 区间的可调带宽。
    (5)谐振电容选型:谐振电容要求具有低ESR、低ESL、良好高频特性,可选用WIMA FKP2或R75系列薄膜电容(630VDC,规格10nF、±5%精度),例如WIMA R75 10nF/630VDC。同时,为了改善谐振环路的增益特性,可在C_r两端并联一个小阻值电阻,如1Ω的1W金属膜电阻,抑制谐振峰值,改善稳定性。
    (6)高频变压器设计:为了实现良好的隔离、低漏感与高效率,需要设计专用高频变压器。

  • 磁芯选型:宜选用EE或PQ系列的高频磁芯,如EPCOS(TDK)EE13/EE19钛合金铁粉芯,或者HITACHI Ferroxcube PQ26铁粉芯(纹波与饱和性能兼顾)。根据变压器功率、谐振频率与磁通密度,初步设定磁芯交越损耗(P_core)<0.2W,饱和电感 300μH。

  • 绕组匝数计算:假设交越工作电压 190V(半桥最大峰值)对应空载反向电压 190V,若操作于350kHz左右,则磁芯最大峰值磁通密度 B_max≈0.2T 左右可取得较低损耗。根据公式 V = N_p × A_e × ΔB × f,A_e(有效截面积)约为30mm^2,则 N_p = V/(A_e×ΔB×f) ≈ 190/(30×10^(-6)×0.2×350kHz) ≈45匝;次级匝数 N_s≈ N_p × (V_out_reflected/V_in_ref_half) =45×(20×11/380)/190≈(根据反推匝比11:2),最终次级匝数约为8匝。实际需要在试制阶段通过磁通泄漏、寄生电感测量与仿真微调:初步确定主绕组45匝,副绕组8匝,匝数比为 45:8。

  • 绕线工艺:主副绕进行交替层绕工艺,中间采用绝缘薄膜隔离以降低寄生电容;绕线材料宜选用漆包铜线(PKG 30/0.06),保证在高频谐振电流作用下温升不超过40℃。次级绕组可并绕方式减小寄生电感与串联电阻。

  • 漏感控制:通过物理结构优化(如使用聚酯薄膜打隔、绕组张力控制、合理绕组顺序),使变压器漏感保持在 50nH~100nH 之间,以提供必要的谐振工作条件,同时避免过大漏感导致效率下降。
    (7)次级整流与输出滤波:为了进一步提高整机效率,建议在输出侧采用GaN同步整流或者SiC肖特基整流。
    · GaN同步整流:选用GaN Systems GS-060-03MD 双管并联 GaN FET,同步整流时可实现更低导通电阻(Typical R_DS(on)≈25mΩ),并通过UCC24610驱动芯片实现同步整流门极驱动。GS-060-03MD 的低栅荷 (< 5nC) 特性,有利于高速切换、减少驱动损耗,适合350kHz左右的工作频率。
    · SiC肖特基整流:若成本压力较大,可采用Infineon SiC肖特基型号IDH06S60C5,600V/6A,正向压降≈0.7V,满足100W输出时最大电流5A,余量充足。相较于传统硅肖特基,SiC肖特基具有更优的热稳定性与更低的反向恢复电流(几乎无),可以降低输出整流损耗并帮助提高效率。
    对于输出滤波电容,建议使用日系铝电解电容与固态钽电容并联的混合方案:
    · 铝电解电容:Nichicon HM系列,Capacitance=220μF,Voltage Rating=50V,Ripple Current≈5A,ESR≈20mΩ,温度可达105℃。
    · 固态钽电容:KEMET T543系列,47μF/35V,ESR极低,用于抑制高频纹波。两者并联后,可兼顾大容量滤波与高频响应性能。

四、驱动与辅助电路设计
(1)GaN FET栅极驱动器选型:GaN器件由于缺乏本征的栅极驱动电平移位能力,需采用专用驱动芯片,如Texas Instruments UCC27524A或Renesas PSJ-GDJ驱动器。UCC27524A 是一款双通道低侧栅极驱动器,支持5V正向电压驱动,有效驱动GaN FET门极。同时,其内置的死区时间可调,可避免上下桥管直通。若主桥为半桥方案,还需要高侧浮动驱动,如Silicon Labs Si8234隔离型驱动,或者采用Texas Instruments UCC21750两路隔离式驱动器。在本方案中,建议:
· 半桥主控制采用UCC256301自带驱动输出,搭配EPC2050 GaN FET;
· 次级同步整流栅极驱动采用UCC24610,该芯片可自适应整流二极管电压进行门极驱动,最高可支持85V的次级电压。
(2)辅助电源设计:为了为控制器供电,需从中间直流母线380V生成辅助电压。常见做法如下:
· 初级启动电阻+稳压IC方案:使用220kΩ/1W金属膜电阻(耐压≥500V),与初级直流母线串联形成启动电源。当V_IN母线达到约380V时,通过该电阻给启动电容提供充电,随后由集电极开路型7812系列稳压IC(如BYV98C封装的RZ7805C)或基于TLV702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将电压降至12V或5V,给主控制器UCC28019以及UCC256301供电。
· 辅助绕组+风靡电路方案:在LLC变压器初级旁并绕一组辅助绕组(匝数约为4~6匝),在开关导通时抽取少量能量供给辅助稳压芯片(如AMS1117-5.0或Texas Instruments TLV70350),输出5V给主控制芯片。此方案可在LLC正常工作后实现更高效率的驱动电源,同时在开机软启动过程中可通过启动电阻给辅助绕组提供启动电压。
(3)保护电路设计:为了保证整机的安全与可靠,需要在设计中加入多种保护功能:
· 过压保护(OVP):在输出侧设置分压电阻网络(R1=100kΩ,R2=10kΩ)将20V链路分压到控制器检测引脚,如超过22.5V则触发主控制芯片关断;
· 过流保护(OCP):在输出侧检测电流,可采用小阻值电阻检测(如0.05Ω/1W)串联于次级返回线,次级同步驱动器UCC24610带有电流检测功能;在过流时及时关断同步开关或主控制器调频退载;
· 短路保护(SCP):次级短路会导致整机失稳,因此需设置延迟熄灭策略:当检测到次级短路后立即关断主桥开关,随后自动重启或进入锁定状态。
· 过温保护(OTP):在电源板关键热源附近(如GaN FET散热片、PFC MOSFET散热片、磁性元件附近)贴装NTC热敏电阻(如10kΩ/3435)采样温度,当超过80℃时,控制器自动降低频率或关断保护。
· 欠压锁定(UVLO):控制器内部会检测辅助供电电压,如辅助电源低于4.5V(UCC28019)或4.2V(UCC256301),则关闭PWM输出,防止不稳定震荡。
(4)电解与陶瓷并联:为了满足开机瞬态与高频滤波需求,控制芯片供电电容应以多个大容量电解电容(如 Rubycon 47μF/50V,温度105℃)与多个0.1μF/50V X5R贴片陶瓷电容并联方式,提高纹波抑制与稳定性。

五、被动元件与EMI设计
(1)输入EMI滤波器:为满足IEC/EN 55032 Class B辐射与传导标准,输入级需设计共模电感(CM Choke)与差模电感(DM Choke)。建议选用TDK EPCOS系列共模电感,型号B82721-C0240-M22,额定电流7A,插LC滤波器可配合X电容0.1μF/275VAC(Y级陶瓷电容2.2nF/305VAC)。在PFC整流桥之前,分别在相线与零线串联NTC浪涌抑制电阻,加装1A慢熔式保险丝实现过流保护。
(2)输出级LC滤波:次级整流输出后需一道LC滤波来抑制高频纹波。可选用合适规格的电感与电容组合:
· 输出电感:使用磁芯材质为铁粉芯的低漏感功率电感,额定电流6A,电感量10μH,典型型号如Coilcraft SER2910,DC电阻约10mΩ。
· 输出电容:如前所述,融合铝电解与固态钽电容并联方案,提供充足的输出容量与低ESR特性。
(3)磁性元件与布局:在整个PCB布局中,应将高电流回路与低电平控制回路严格隔离。PFC级与LLC级的高频开关管、二极管布局要尽可能缩短回路长度,减小寄生电感;并在适当位置添加RC振铃钳位(如27Ω/1W+100pF/1kV 串联)来抑制开关尖峰。PCB叠层可采用六层结构:顶层为大功率回路铜箔、次层为地平面、中层为信号层、底层为散热与辅助回路。所有电流感测电阻应布置于回流路径中心,远离开关节点,以保证采样精度。

六、热设计与散热管理
(1)散热器与风道设计:考虑到SiC MOSFET与GaN FET的损耗集中在开关及导通损耗上,需要为C3M0065120K与EPC2050配置各自散热器。C3M0065120K因工作在120kHz左右PFC频率,其通态损耗与开关损耗综合约为5W,可选用翅片式铝合金散热器(导热系数≥200W/m·K,尺寸约40mm×30mm×15mm);EPC2050在350kHz工作频率下损耗约为8W,可采用定制高导热散热片,散热片方向与外壳通风孔匹配,保证自然对流或强制风冷效率。
(2)散热导热材料:在功率器件与散热器之间,应使用高导热硅脂或导热垫(导热系数≥5W/m·K)来降低界面热阻,使器件结温控制在最高125℃以内。对于高频变压器与电感等磁性元件,可在表面涂覆导热绝缘胶(Thermal Gap Pad),以帮助散热。
(3)温度监测与风扇控制:在设计紧凑型方案时,可考虑在外壳顶部安装一个DC风扇(5VDC或12VDC小风扇,额定功率≤0.2W),当内部温度传感器(例如在关键芯片旁的数字温度传感器如TI TMP117)检测到温度超过60℃时,启动风扇以加速散热。

七、保护、指示与用户接口设计
(1)指示灯与状态反馈:在适配器外壳上预留一个绿色LED指标,当电源运行正常且输出稳定时,LED持续亮,若进入保护状态(如过流、过压、过温、短路)LED闪烁提示。LED驱动电路可由辅助5V电源经过限流电阻(1kΩ)驱动,电路与主控制器故障信号端口相连。
(2)插头与线缆设计:输出端连接采用标准USB-C PD插头或者专用直流插头(外径5.5mm,内径2.5mm),线缆采用28AWG镀锡铜芯,以保证最大5A输出时线缆温升不超过50℃。线材外层需要编织网以及聚烯烃绝缘,耐温等级≥80℃。
(3)外壳材料与绝缘:适配器外壳建议采用阻燃ABS塑料注塑(UL94 V-0级),厚度约为2.0mm。内部印刷电路板与金属散热片之间应加装绝缘贴片(如聚酰亚胺薄膜),避免高压击穿。外壳底部设置进气格栅,顶部开出出气孔,以形成空气对流。

八、示例元器件清单与功能说明

  1. C3M0065120K(Wolfspeed SiC MOSFET, 650V/35mΩ):作为PFC升压级主开关,具备高压耐压、高频特性以及低导通损耗,可在120kHz下保持高效率。

  2. C2D02060A(Infineon SiC肖特基二极管, 600V/20A):用于PFC升压级整流,正向压降低(0.7V),反向恢复几乎为零,有效减少开关损耗与EMI干扰。

  3. UCC28019(TI PFC控制器):实现有源PFC控制,提供功率因数校正、峰值电流检测、死区时间控制、过压欠压保护等功能。

  4. EPC2050(EPC GaN FET, 650V, 55mΩ):半桥LLC主要开关器件,开关速度快、栅荷低、适合高频谐振,配合ZVS操作可最大程度降低开关损耗。

  5. UCC256301(TI LLC全桥驱动与控制器):集成LLC驱动、ZVS算法与保护功能,兼容GaN器件,实现半桥软开关驱动。

  6. WIMA R75 10nF/630V(薄膜谐振电容):构成LLC谐振电容C_r,低ESR、高频性能优越,确保谐振网络稳定工作。

  7. EPCOS(TDK)PQ26(高频磁芯):用于高频变压器,具有低损耗、低q值、适用于数百kHz以上工作频率。

  8. UCC24610(TI 同步整流驱动器):在次级使用此驱动IC对GaN或者SiC肖特基进行同步整流控制,自动检测二极管电压降并提供最佳的门极驱动,减少整流损耗。

  9. GS-060-03MD(GaN Systems 同步整流双管):作为输出同步整流开关器件,提供低导通电阻、高速度切换,配合UCC24610驱动,以提高输出整流效率。

  10. Nichicon HM 220μF/50V(铝电解电容):在输出滤波与控制器供电中充当大容量滤波功能,与固态钽电容并联可兼顾宽频段纹波抑制。

  11. TDK B82721-C0240-M22(共模电感):输入级EMI滤波共模抑制,额定电流7A,满足CISPR32 Class B要求。

  12. X/X2电容与Y电容(275VAC):例如Epcos B32922X7105K000、VY2Y) 分别用于差模与共模滤波,抑制电网高频干扰。

九、系统调试与性能指标
在样机阶段,需要通过以下步骤进行调试与验证:

  1. 空载测试与空载时输出电压校准:在最小输入电压100VAC时,检查输出空载电压是否为21V左右,通过LLC控制芯片的频率微调使空载20V输出精度±2%。

  2. 满载效率测试:以20V/5A负载(阻性负载)进行测试,输入电压分别置于100VAC、115VAC、230VAC三个典型点,测量整机效率目标值应大于93.5%,最佳点可达95%以上。

  3. 功率因数与谐波测试:使用功率分析仪测量PFC级在不同输入电压与负载情况下的功率因数,确保在50%~100%负载时功率因数≥0.98,总谐波失真(THD)≤10%。

  4. 温升与热成像:在环境温度25℃下,让适配器在满载状态持续运行4小时后,使用热成像仪检测关键器件结温,SiC MOSFET结温应低于85℃,GaN FET结温低于90℃,变压器温升不超过55℃。

  5. 纹波与噪声测试:在输出端测量直流电压纹波,典型值应≤50mVp-p;EMI测试需满足CISPR32 Class B辐射与传导标准。

  6. 过载、短路、过温、过压保护验证:人为制造短路或过载状态,观察控制器保护动作与重启逻辑;在输出端人为超压(超过22V)时,主控制器应及时关断;在电源环境温度升高至80℃时,亦应触发过温保护,使系统关断或退载。

十、总结与未来升级方向
本方案通过结合SiC与GaN两种碳化硅与氮化镓功率器件的优势,实现100W电源适配器的高效率、高功率密度与小型化设计。PFC级采用耐压650V、低导通电阻的SiC MOSFET C3M0065120K,配合SiC肖特基二极管 C2D02060A,实现宽范围输入下高效率与低EMI;DC-DC级采用650V GaN FET EPC2050 与 TI UCC256301 控制器,实现LLC谐振软开关,最大限度降低开关损耗,使整体效率可达95%以上。通过合理的磁性元件设计与EMI滤波方案,整机能在满足国际标准的同时保持紧凑的尺寸与优良的热性能。
未来若需进一步提升功率密度,可考虑:

  1. 全GaN架构:在PFC级也使用GaN MOSFET(如Transphorm TP65H035G4)与GaN肖特基(如VisIC V5GR origin)组合,以减小开关损耗与磁性体积,整体功率密度可进一步提升10%~20%。

  2. 提高开关频率:将LLC谐振频率提高到500kHz~1MHz区间(依赖于 GaN FET 的开关能力),使用高频磁芯(如Sendust或NanoCrystal合金)制作变压器与电感,可进一步减小磁件体积,但需注意增加的开关损耗与EMI设计难度。

  3. 集成式封装(SiP 或 Power Stage 模块):可将GaN FET、驱动器与相关被动元件集成到一个模块中,进一步降低寄生电感与PCB面积,同时简化装配。

  4. 数字化控制与自适应调节:将UCC256301替换为具备数字控制功能的MCU(如Infineon XMC1302)与隔离型驱动,通过软件算法在线检测负载变化与输入波动,动态调节谐振频率与PFC占空比,提高效率与动态响应性能。
    综上所述,本方案结合GaN与SiC器件的特性,为100W电源适配器提供了一套完善的设计思路与详细器件选型说明,既满足了高效率与高功率密度的要求,也保留了未来升级的灵活性,具备较强的工程实现价值。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标签: 电源适配器

相关资讯

拍明芯城微信图标

各大手机应用商城搜索“拍明芯城”

下载客户端,随时随地买卖元器件!

拍明芯城公众号
拍明芯城抖音
拍明芯城b站
拍明芯城头条
拍明芯城微博
拍明芯城视频号
拍明
广告
恒捷广告
广告
深亚广告
广告
原厂直供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