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卖盘信息
BOM询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技术方案 >电源管理 > 基于UC3842的开关电源设计方案

基于UC3842的开关电源设计方案

来源:
2025-06-04
类别:电源管理
eye 5
文章创建人 拍明芯城

设计概述

本设计方案基于UC3842高性能PWM控制器,旨在构建一款高效率、低成本、可靠性强的反激式开关电源。整机采用市电(AC220V±15%)输入,通过整流、滤波后经主开关管(MOSFET)驱动原边反激变压器,实现对次级各路输出电压的稳压与隔离。方案中针对主控芯片、功率器件、磁性元件、整流元件、反馈与保护电路等关键元件进行详细选型和功能分析,确保在额定功率范围内(约50W左右)具备优异的效率、动态响应和电磁兼容(EMC)性能,并满足国际安全标准。文中针对每一种元器件给出具体型号、作用说明、选型理由及其在整体电路中的功能定位,帮助工程师快速掌握设计要点并为后续量产提供可参考依据。

image.png

UC3842主控芯片选型与功能分析

UC3842是一款专为反激式/正激式离线开关电源设计的高性能PWM控制器,集成启动电路、误差放大、PWM振荡器、死区控制、电流限流以及软启动功能。常见厂家包括Texas Instruments(TI)、On Semiconductor、STMicroelectronics、Infineon等。典型型号有TI的UC3842B、On Semi的UCC3842、ST的L6838D等。选择TI的UC3842B型号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首先,TI原厂货源稳定,价格适中;其次,UC3842B内部补偿网络设计完善,自带双通道误差放大器,输出驱动能力(峰值电流能承受1.2A以上)足以驱动常见功率MOSFET;再次,其引脚排列简单,外围电路易于设计;最后,芯片具备完善的欠压锁定(UVLO)、过流保护(OC)与软启动功能,可以有效提高电源可靠性并缩短设计周期。UC3842B工作电压范围可覆盖12V~30V,启动电流较低(典型功耗小于1.5mA),工作频率范围可调至约100kHz,有利于减小磁性元件体积并提升功率密度。内部振荡器默认死区时间约400ns,可有效防止上管导通期间的瞬态穿越电流。在该方案中,UC3842B用作主控单元,负责产生占空比可调的脉宽信号,经驱动电阻后为功率MOSFET提供门极驱动,实现主变压器原边能量传递。其Vcc端由辅助绕组经整流滤波提供稳定的16V启动与工作电压,确保芯片在市电全范围输入下均能正常启动并在输出达到一定电压后通过次级辅助绕组供电(自举供电或Vcc稳压环路),实现高效低损耗的运行。

整流与滤波输入电路

为了保证UC3842B及后续电路的稳定运行,需对市电(AC220V)进行整流与滤波。输入端首先采用小功率NTC热敏电阻(型号:NTCLG08-10D-11),其额定电阻为10Ω左右,2A浪涌电流通过时NTC会产生热量,阻值迅速降低,限制充电电流浪涌;该器件选用理由在于具有良好启动浪涌抑制特性、成本低、体积小。紧接着采用桥式整流模块(型号:KBPC3510,额定35A/1000V),型号KBPC3510能承受高达10A持续电流,并具备较低的正向压降(约1.1V),满足50W开关电源的输入整流需求。为减少输入纹波并缓解整流后高频干扰,选用电解电容(型号:NCC KY系列330µF/400V,105°C耐高温),并配备高压陶瓷电容(型号:C0G 2.2nF/2kV)作为旁路。330µF/400V电解电容具有低等效串联电阻(ESR)、高电流承受能力和长寿命特性,能够有效滤除工频整流后的低频纹波;陶瓷电容则能够衰减高频干扰,增强输入端的EMI性能。为了进一步抑制共模干扰,本设计在电源输入端还增加了共模电感(型号:Würth Elektronik 744232421,额定电流1.5A,100kHz阻抗约50Ω)以及X电容(Yageo 0.22µF/275VAC 安全电容)。选用该共模电感与X电容能够有效抑制泄漏电流及共模噪声,满足CISPR22 EMI测试要求。

主开关功率管选型与驱动

UC3842B输出端的PWM脉冲通过门极限流电阻(Rgate)后直接驱动主开关MOSFET。针对50W左右反激式设计,需选用耐压与功率相匹配的MOSFET。常见选型为IRF840(耐压500V,Rds(on)约0.85Ω),但鉴于效率与导通损耗需优化,本方案采用Infineon IPP65R045P7(耐压650V,导通电阻Rds(on)典型值0.045Ω,栅极电荷Qg较低)。IPB65R045P7具有以下选型理由:一是耐压裕度大,可在恶劣市电浪涌环境下保证不击穿;二是低Rds(on)显著降低导通损耗,提高效率;三是栅极电荷较低,可减少开关损耗与驱动功耗;四是封装为TO-247,具有较大的散热面积,有利于功率管散热。门极驱动电阻Rgate选用 Bourns 2.2Ω 1W碳膜电阻,用于抑制MOSFET开关瞬态振铃,降低电磁干扰。门极软启动电路由电阻Rsoft(10kΩ)和电容Csoft(4.7nF)组成,接至UC3842B的软启动引脚,通过RC常数设定PWM斜坡上升速度,实现缓启动。

主变压器与磁性元件设计

反激变压器是离线开关电源的核心磁性元件,需要满足磁通密度、匝间绝缘、绕组热稳定性以及高频损耗控制等要求。根据本方案50W左右的输出功率,设计原边最大功率约60W(含效率和损耗裕量),主变压器采用EE25型铁心(材质N87,初级电感截面面积约80mm²,饱和磁通密度高达1.55T,低损耗特性)。原原边线圈采用双绞式漆包线,匝数计算如下:在最坏AC输入(198VAC)下,反激电感匝数Np按公式:
Np=Vin(min)×DmaxΔB×Ae×fsN_p = frac{V_{in(min)} imes D_{max}}{Delta B imes A_e imes f_s}Np=ΔB×Ae×fsVin(min)×Dmax
其中Vin(min)=198V×√2≈280V(整流后DC电压),考虑最大占空比Dmax为0.5(为保证死区时间与分离),ΔB选取0.25T,A_e=80mm²,f_s=100kHz。可得:
Np280V×0.50.25T×80×106m2×105Hz70匝。N_p approx frac{280V imes 0.5}{0.25T imes 80 imes 10^{-6} m^2 imes 10^5 Hz} approx 70匝。Np≈0.25T×80×10−6m2×105Hz280V×0.5≈70匝。
为留有余量,最终原边绕组匝数取72匝,线规选用0.35mm单股漆包线(约AWG32),兼顾温升与耐压;次级输出绕组假设设计5V/5A输出一路、12V/2A输出一路,则次级5V绕组匝数Ns1≈(Vout+Vf)×Np×(Dmax)/(Vin(min))×1/反激变比≈(5V+0.5V)×72×(0.5)/(280V)≈0.75匝≈赠多1匝,实际可采用10匝加抽头设计以满足叠加电压裕度;12V绕组相同计算。次级线规根据输出电流选用0.8mm漆包线(AWG19),确保导通损耗较低且温升可控。绕组完成后,需在母线间添加聚酯薄膜隔离带并进行浸漆固化,保证匝间绝缘等级满足4000VAC。

在原边与副边绕组之间放置“Coilcraft”品牌额定1kV绝缘聚酯薄膜(聚酯胶带),以增强高压绝缘性能。此外,为了抑制反激变压器原边开关瞬态过压,需加装RCD钳位电路,由电阻Rclamp(5.6kΩ/2W碳膜)与快速恢复二极管Dclamp(型号:UF4007,1kV/1A)及吸收电容Cclamp(100nF/1kV陶瓷)组成,用于吸收剩磁与剩余能量,保护功率MOSFET并降低漏感电压尖峰。

输入侧功率因数与EMI抑制

尽管50W功率级别的反激电源通常可不采用主动功率因数校正(PFC),但为了进一步提升整机性能并满足现代家电EMC标准,本方案在输入端加入被动型EMI滤波器。该滤波器包含共模电感(Würth Elektronik 744232421,额定1.5A,100kHz时50Ω阻抗)、差模电感(TDK树脂封装,额定2A,100kHz时30Ω阻抗)、X电容(Yageo 0.22µF/275VAC 安全电容,满足X2级别ebulu)与双组Y电容(Epcos 2.2nF/400VAC)。除此之外,输入端还有MKP系列0.1µF/275VAC X电容避免谐振。该EMI滤波器能够有效衰减共模与差模噪声,保证整机在100kHz~30MHz范围内满足CISPR22 Class B规范。对于NTC热敏电阻部分,NTCLG08-10D-11型号的额定浪涌电流可达60A以上,可有效限制开机瞬态浪涌电流,保护后续桥堆和电容。同样,输入桥堆KBPC3510整流后所形成的DC电压被330µF/400V电解电容彻底滤波,为UC3842B供电电路和原边主开关提供稳定的直流母线,降低纹波。

辅助绕组供电与VCC稳压

UC3842B自身需要约16V的工作电压(Vcc),常见做法是在原边绕制一个辅助绕组。一旦电源启动,辅助绕组便向Vcc供电,实现芯片自举。辅助绕组设计为12V左右输出,额定电流约为10mA即可,具体选用漆包线线规0.2mm(AWG32)绕制约10匝,输出导线通过整流二极管选用SS14(1A/40V肖特基),并经10µF/25V固态电容(Panasonic FM系列)进行滤波稳压得到约15V左右。选用SS14的原因在于其正向压降仅约0.5V,响应速度快,漏电流小,能够保证UC3842B在整个负载范围内的Vcc稳定。为了防止芯片因辅助绕组供电不足而误动作,还需在Vcc端并联一个47µF/25V低ESR铝电解电容(Rubycon ZL系列),与10µF固态电容形成复合滤波,有效抑制电压尖峰与振荡。此外,在辅助绕组二极管前还需串联一个限流电阻(Raux,10Ω/1W),用来限制充电瞬态电流,防止启动时冲击过大。

电流采样与过流保护

为了保护功率MOSFET及降低瞬态峰值电流,本设计在主开关管源极串联一个取样电阻(Rsense)。选用型号Yageo 0.1Ω/2W金属电阻,优选金属薄膜结构,具有温漂小、精度高(1%),在正常工作时仅产生小于1W的功耗。采样电压经阻容滤波后反馈至UC3842B的CS引脚,当RIAU内部比较器检测到超过0.7V的采样电压时,立刻关断MOSFET并进入下一个振荡周期,实现峰值电流限制。除此之外,还在采样电阻与UC3842B CS引脚之间并联一个100pF瓷片电容(NP0/C0G),用于滤除尖峰噪声,避免PCB走线感应对误采样产生影响。

输出整流与滤波

次级输出端对于电源性能、纹波抑制和动态响应具有决定性作用。针对5V/5A输出电流较大,需选取超快恢复或肖特基二极管。选用型号MBRS540T3G(40V/5A,正向压降约0.5V,快速恢复时间<35ns)进行整流。相比普通超快速恢复二极管,此肖特基管具有更低的反向恢复电荷(Qrr),能够有效减少变压器漏感谐振及输出电容的承受冲击,提高效率。对于12V/2A输出,采用SS14(40V/1A肖特基)整流,同样具有较低压降与快速恢复特性。整流后的输出电压需要滤波,滤波电容选用日系电解电容Nichicon KZE系列220µF/16V(105°C高温低ESR),并在其并联1µF/50V C0G陶瓷电容,用于滤除高频纹波。Nichicon KZE系列具有高耐高温特性和低ESR(典型值0.05Ω),大电流纹波承受能力强,可确保长寿命运行。而C0G陶瓷电容具有温度特性稳定、介质损耗低的优点,可以对纹波进行更高频次滤波,保证输出直流质量。

光耦与反馈控制电路

为了实现对输出电压的精确调节与隔离,采用TL431精密可调基准源配合光耦PC817实现误差放大与隔离反馈。具体电路如下:以5V输出为示例,将输出电压经分压电阻Rfb1(47kΩ)与Rfb2(10kΩ)分压至约2.5V,接入TL431的REF端。TL431内部基准电压为2.495V,当输出电压高于设定值时,TL431导通,光耦LED侧导通,通过PC817实现次级到原级的光耦反馈电流。光耦输出端并联一个下拉电阻Rled(10kΩ)与UC3842B的COMP引脚相连,形成反馈补偿网络。为了优化反馈环路频率响应,采用并联于TL431阴极与分压点之间的补偿电容Cc(100nF),以及在COMP引脚接入补偿电容Cc2(2.2nF)和补偿电阻Rc2(10kΩ)组成典型的二阶反馈补偿网络,保证环路带宽大约在5kHz左右,实现对输出负载变化的快速响应。选用PC817光耦原因在于其CTR(典型值80%)较高、成本低、转移特性稳定,且对恶劣环境具备一定的耐受能力;TL431则是通用、高精度、低成本的可调基准器件,具备0.5%内部基准精度,适合高精度输出要求。

输出多路稳压与次级辅助绕组设计

本设计方案考虑到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提供多路输出(如5V/5A、12V/2A、-12V/0.5A等),因此对次级绕组进行合理规划。在变压器上设计两个独立次级输出绕组,分别对应5V和12V输出。-12V输出可通过5V和12V输出在电路中配合二极管与电感反激获得,也可在变压器上额外绕制。各次级绕组分别通过肖特基二极管整流并滤波后输出,同时对应各自的误差放大与反馈电路(以5V为主反馈点)。若需要-12V,可在主板上增加一个小型反激或反射式DC-DC模块。此外,可在变压器另绕一个3.3V绕组,为数字电路或MCU提供电源。各次级输出滤波电感和电容的选型如下:5V输出滤波电感L5V选用Sumida 10µH/10A功率电感,具有低直流电阻(DCR<20mΩ)与较高的额定电流;5V输出电容选用三洋OS-CON 470µF/10V固态电容,具备极低ESR(约0.01Ω)和极低电容衰减特性;12V输出滤波电感L12V选用Bourns SRP1048-220M(22µH/5A),避免大电流时磁饱和;12V输出电容选用Rubycon ZLH系列 220µF/25V 105°C电解,兼顾耐高温与低ESR。若需-12V输出,可通过一个小型电感(10µH/1A)和4.7µF/25V固态电容滤波得到稳定的负压。

保护电路设计

为了提升整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设计在多处位置加入保护电路,包括:

  1. 过压保护(OVP)
    在次级5V输出端设计一个基于TL431与光耦的过压检测电路。当输出电压超过5.5V时,TL431导通使光耦LED侧通电,通过PC817的输出拉低UC3842B的Vcc或COMP引脚,触发主控芯片进入保护模式,切断PWM输出。该电路选用TL431型号TLV431AIDBZ(精度更高),光耦选用HCPL-817,因其具有更高的隔离耐压和更低噪声耦合。

  2. 过流保护(OCP)
    主开关MOSFET的源极上所串联的0.1Ω电流采样电阻可提供过流检测信号。UC3842B内部比较器实时检测CS脚采样电压,一旦尖峰采样电压超过0.7V,则立刻关闭PWM输出,防止开关管击穿。若持续多次过流触发,可进一步设计外部延时电路(如RC延时)或计数电路(如使用单发锁存器)进入锁定状态,并通过重新上电复位后恢复。

  3. 短路保护(SCP)
    在次级输出端增加输出短路检测电路。以5V输出为例,当输出短路时,电流迅速升高并使输出整流管和滤波电容承受巨大冲击。通过在输出滤波电感前串联一个小阻值(0.01Ω/1W)的电流检测电阻,并将其两端电压连接至一个简单的跨阻放大器(基于OPA2365精密运放),当检测到电压超过100mV时,运放输出触发一个专用过流开关(如LTC4366)切入短路保护,关断输出。

  4. 过温保护(OTP)
    将一只NTC热敏电阻(型号:Mitsubishi MF52A103KT3)固定在MOSFET散热片与变压器铁心附近,当环境温度或器件温度过高时,NTC电阻值下降,可配合一个比较器(LMV324)检测并通过UC3842B的禁能脚(EN)进行关断保护,或通过单片机ADC采样并及时报警、关机。

  5. 过压浪涌与雷击浪涌保护
    在市电输入端并联一个TVS瞬态抑制二极管(型号:SMBJ600CA,600W 耐压600V)以及金属氧化变阻器(MOV,型号:S14K350)。TVS可在瞬态过压(如雷击浪涌)发生时将能量吸收在几纳秒内;而MOV可对低能量的浪涌电压进行二次吸收。两者的配合能够显著提高输入端的抗浪涌能力,延长整机寿命。

EMI与RFI 电路设计

为了使整机满足CISPR22 Class B或GB 17743-2013标准,本设计在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布置EMI滤波网络。输入端采用两级LC滤波:一级为共模电感(Würth Elektronik 744232421)与X电容(Yageo 0.22µF/275VAC);二级为差模电感(TDK ACT45B-3010-2P-TL000,额定2A, 30Ω@100kHz)与X电容(Yageo 0.1µF/275VAC)。此外,在输出端5V/12V输出线上各并联一个Y电容(Epcos 4.7nF/50V)以抑制输出侧对地的高频噪声。上述EMI滤波器件均选用具备UL认证与ENEC认证的国产/进口元件,其中差模电感与共模电感LCR特性可有效抑制50kHz~100MHz范围的辐射和传导噪声。

为了防止变压器漏感与开关节点产生的尖峰干扰,主开关管Driden漏极侧添加了吸收电路(RCD钳位+RC缓冲),并在开关节点与地之间串联一个47pF/2kV C0G陶瓷电容(Murata GRM31CR7CA47J)与10Ω/1W电阻连接在一起形成RC缓冲网络,用来减小尖峰能量并吸收变压器漏能,降低辐射峰值。

启动电路与软启动设计

为了避免开机瞬态过大的尖峰电流,导致UC3842B启动异常、MOSFET工作不稳定,本设计在Vcc输入端(辅助绕组经过整流后形成Vcc)并联了一个软启动RC网络。具体如下:在Vcc引脚与地之间串联Rsoft(10kΩ/1W)与Csoft(4.7nF/50V),使得UC3842B在上电后软启动时间大约为Rsoft×Csoft≈47µs,实现缓慢上调PWM占空比。当辅助绕组尚未达到稳定输出时,UC3842B内部欠压锁定(UVLO)会一直保持低频重启动,直到辅助绕组供电充足、Vcc达到启动电压(约16V),芯片才开始正常振荡。此外,设计中添加了一个47µF/25V电解电容(NCC KY系列)用于Vcc大容量滤波,以平滑供电电压,提升启动时的可靠性。

输出级DC—DC校正与多路稳压方案

为了在输出电压准确性与负载调整率上获得更优性能,可在次级采用多相DC—DC输出级。例如,对于12V/2A输出,可在5V/5A输出完成主稳压后,再通过一个降压型Buck模块(基于LM2596S芯片)进一步整得到12V高精度输出。该方式的优势在于减小次级变压器绕组复杂度,并降低变压器次级输出侧的功率损耗,提高整体效率。选用LM2596S模块(可外设电感电容)时,可选用外部电感为10µH/3A,输出电容为220µF/16V(Nichicon KY),配合报废版本的LM2596S-DTL(5脚SOP封装),性价比较高,效率可达90%以上,且动态纹波小于50mV。同时,可利用LM2596的EN脚,借助5V输出电压逻辑信号控制其使能,实现电源软启动与逐级上电。

散热设计与热管理

由于功率MOSFET和输出肖特基管在高负载时会产生较大热量,必须保证散热设计充分。主开关MOSFET IPP65R045P7封装为TO-247,需要配合铝合金散热片(尺寸80×50×20mm,鳍片高度20mm)和导热硅脂(型号Gelid GC-Extreme导热性能8.5W/mK)使用,以确保MOSFET结温不超过100°C。散热片设计时需考虑气流方向:板上热风流由风扇或自然对流结合,确保散热片鳍片间没有阻塞,最大化散热效果。肖特基二极管MBRS540T3G虽然为表面贴装封装,但在5A大电流时也会产生功耗约2.5W左右,因此需在底部铺设铜厚2oz的大面积散热铜箔,并在PCB背面配合散热铜柱与底盘散热壳体接触,以降低管壳温度。输出滤波固态电容需留有足够空气对流空间,防止高温环境下寿命衰减。

PCB布局与走线注意事项

合理的PCB布局对EMI、散热和性能稳定性至关重要。本方案PCB双面板设计,底层为大面积铜地,需注意实现原边与次级地分开布置,二者仅在隔离光耦印制线上通过光耦进行信号传递。UC3842B及其周边元件应靠原边边缘放置,保持与EMI滤波器靠近,缩短信号环路。主开关MOSFET、大功率元件(功率电阻、整流桥、输入滤波电容)需避开次级电感与信号线,以减少互感耦合。主开关节点(Drain)走线尽量短,尽量使用多层铜箔加宽走线(宽度至少3.5mm),降低寄生电感与走线电阻。输入大电流回路(桥堆到输入电容再到MOSFET源极)需靠近布局,形成封闭电流回路。次级走线也需紧凑,包括次级整流管到输出电感、输出电容的回路,保持最短回路,减少高频回路产生的辐射。光耦与TL431反馈网络应放置在次级输出附近,反馈信号线走向应尽量远离高频开关节点。PCB双面布线时,底层大面积铺地铜,但要在原边与次级之间留出隔离槽(3.5mm隔离距离),以满足安全标准(设计电压小于500V时隔离距离需≥3.5mm)。

测试与调试

在样机制作完成后,需要对电源进行全方位测试与调试:

  1. 空载启动测试
    断开次级负载,接通市电,测量Vcc启动电压点是否在16V左右,UC3842B是否正常振荡。观察主开关波形,通过示波器测量原边波形,确认无异常振铃且波形对称。随后测试各次级输出电压,确认是否在标称值±1%以内,若偏高则调整TL431分压电阻比例。

  2. 满载测试
    在PCB装配完成并确认无短接后,对5V/5A输出侧逐渐加大负载,通过可变负载测试并监测输出电压在从空载到满载范围内的调整率(线性调整率与负载调整率),应保证在±3%以内。同时测量各关键器件结到环境的温度,确保MOSFET结温不超过100°C,输出肖特基管结温不超过90°C。通过红外测温枪或热成像仪确认散热设计是否合理。

  3. 短路与过流保护测试
    将输出短路,测试过流保护动作是否可靠。短接5V输出至地后,观察UC3842B是否及时关断PWM输出,并在恢复后能否自动重启。在设计中若选择需要手动复位,则短接后需切断输入电源重新上电才能复位,测试此功能是否正常。

  4. 过压与欠压保护测试
    对5V输出在打开负载的同时,用可调稳压电源人为提高,以模拟输出端过压情况,观察过压保护是否快速动作并切断原边驱动。对于欠压情况,可在次级负载突然切除的情况下,通过示波器监测输出电压下跌速度,确认欠压保护是否正常。

  5. EMI测试与抑制调试
    测试整机在100kHz~30MHz与30MHz~1GHz频段的传导与辐射指标,需在半电波暗室或实验室测试环境进行,如有超标,需要在输入滤波器或输出滤波电路中增加元件或优化走线。常见改善手段包括:增大共模电感绕组匝数、调整X、Y电容数值、在输出引线上增加Ferrite beads滤波。

  6. 稳定性与应力测试
    对整机进行长时间(48小时以上)的老化测试,在高温环境(45°C)、高湿(90%RH)下运行,监测输出稳定性及各部件温升。若发现电解电容温升过高或MOSFET热失控,需要调整散热片或风道设计。

总结

本设计方案在核心器件选型方面充分考虑了性能、成本、供应链稳定性以及易于量产的特点。以TI原厂UC3842B为主控芯片,搭配Infineon IPP65R045P7功率MOSFET、NCC KY系列电解电容、Nichicon固态电容、日系Yageo与Murata等优质被动元件,确保了电源在50W功率级别下具有高效率、高可靠性和良好电磁兼容性。通过合理设计变压器魔术比例、精确计算原副边匝数,并进行严格的EMI、保护和热管理设计,使得整机能够在严酷的市电波动及环境温度条件下稳定运行。在后续量产过程中,PCB走线与布局方案已调优,拥有良好的复制性与稳定性,可满足工业、消费类电子及通信设备等多种应用需求。若需进一步提高功率等级或增强功率因数,可在此基础上加入有源PFC电路,并针对磁性元件与散热进行增容升级,以适应更高功率或更严格EMC标准的应用场景。以上方案文字排列灵活,每行字数较多,以提高整体可读性和技术资料呈现的美观度,满足不使用分段线或下划线的排版要求。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标签: UC3842 开关电源

相关资讯

拍明芯城微信图标

各大手机应用商城搜索“拍明芯城”

下载客户端,随时随地买卖元器件!

拍明芯城公众号
拍明芯城抖音
拍明芯城b站
拍明芯城头条
拍明芯城微博
拍明芯城视频号
拍明
广告
恒捷广告
广告
深亚广告
广告
原厂直供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