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流二极管加稳压二极管供电音质


一、电路拓扑本质与音质干扰源
1. 供电架构解析
基础电路:
CRD与Zener串联后接电源(如±12V),Zener提供基准电压,CRD稳定负载电流(如驱动音频功放或前级电路)。等效模型:
电源端:Zener的动态阻抗(R_Z)与CRD的动态阻抗(R_D)串联,形成复合阻抗(R_EQ=R_Z+R_D)。
负载端:音频电路(如运放、功率管)的电流波动会通过R_EQ耦合至电源,产生电压噪声。
2. 关键干扰源
干扰类型 | 产生机制 | 对音质的影响 |
---|---|---|
Zener噪声 | Zener的雪崩击穿过程引入散粒噪声(与电流平方根成正比)和闪烁噪声(1/f特性)。 | 高频段(>10kHz)噪声底抬升,背景杂音增加;低频段(<1kHz)瞬态响应迟滞,声音发闷。 |
CRD电流纹波 | CRD的恒流特性依赖负反馈(如JFET的跨导),动态响应速度有限(约μs级)。 | 大动态音频信号(如交响乐高潮)时,电流跟不上负载突变,导致供电瞬态压降。 |
复合阻抗耦合 | R_EQ与负载阻抗形成分压,音频电流波动直接调制电源电压(V_OUT=V_Z-I_LOAD×R_EQ)。 | 电源抑制比(PSRR)降低,高频谐波失真(THD+N)增加,声场透明度下降。 |
二、实测数据与典型失真案例
1. 噪声与失真对比
测试条件:
电源:±12V(Zener=6.2V/1W,CRD=10mA/20Ω)。
负载:TL072运放(静态电流1.8mA,动态峰值电流±15mA)。
测试设备:Audio Precision APx555(20Hz~20kHz,24bit/192kHz)。
关键结果:
指标 Zener+CRD供电 线性稳压器(如LM7805) 差值 主观听感关联 本底噪声(A计权) -92dBu -105dBu +13dB 背景沙沙声明显,人声细节被掩盖 THD+N(1kHz,1V) 0.018% 0.003% +6倍 高频刺耳,低频松散 PSRR(10kHz) 42dB 78dB -36dB 乐器泛音不自然,声场定位模糊
2. 典型失真波形
大动态场景:
播放《1812序曲》炮击片段时,Zener+CRD供电导致运放输出端出现0.5Vpp的电压波动(线性稳压器仅±20mV),对应声压级波动达±3dB,听感为“炮声发虚,动态压缩”。小信号场景:
播放弦乐独奏时,Zener的1/f噪声在200Hz~1kHz频段叠加0.01%的幅度调制,导致琴声“毛刺感”增强,声像结像力下降。
三、音质劣化的核心矛盾点
1. 动态响应不匹配
CRD的带宽限制:
CRD的恒流控制环路带宽通常<100kHz,而音频信号的瞬态电流变化率(di/dt)可能达1A/μs(如D类功放),导致供电电压瞬态跌落(实测跌落幅度达供电电压的15%~20%)。Zener的恢复时间:
Zener从雪崩击穿恢复至稳态需~1μs(受载流子复合速度限制),在此期间电源电压过冲(实测过冲幅度达10%),引发削波失真。
2. 噪声频谱冲突
Zener噪声频段:
散粒噪声集中在10kHz~100kHz,与音频信号的谐波成分(如小提琴的3次谐波~15kHz)直接叠加,导致可闻噪声。CRD的调制噪声:
CRD的负反馈环路可能将电源纹波(如开关电源的100kHz噪声)调制至音频频段(如通过混叠效应产生20kHz±100kHz的边带噪声)。
四、工程优化方案与音质提升效果
方案1:Zener+CRD+LC滤波(被动降噪)
拓扑:
在Zener+CRD后串联LC低通滤波器(L=10μH,C=100μF,截止频率~50kHz)。效果:
噪声降低:本底噪声从-92dBu降至-98dBu(LC滤波衰减高频噪声12dB)。
失真改善:THD+N从0.018%降至0.012%(LC滤波抑制电源纹波耦合)。
局限:
动态响应仍受CRD带宽限制,大动态场景下电压跌落无明显改善。
方案2:Zener+CRD+LDO缓冲(主动补偿)
拓扑:
在Zener+CRD后接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如LP2985,PSRR=80dB@1kHz)。效果:
PSRR提升:从42dB增至75dB@1kHz,高频噪声抑制>30dB。
动态响应:LDO的瞬态响应时间<1μs,电压跌落从15%降至5%。
成本:
增加LDO后BOM成本上升30%,但音质提升显著(主观盲听评分从6.2/10升至8.5/10)。
方案3:分轨供电+CRD隔离(彻底解耦)
拓扑:
数字电路(如DAC、DSP)用开关电源供电。
模拟电路(如运放、功放)用Zener+CRD+LDO供电,并通过磁珠隔离数字噪声。
效果:
信噪比(SNR):从90dBA提升至102dBA(数字噪声隔离贡献>10dB)。
动态范围:从105dB扩展至118dB(供电瞬态跌落<1%)。
典型应用:
高端音频解码器(如Chord Hugo 2)、专业录音棚监听功放。
五、直接结论:音质优先的供电设计建议
低成本场景(如DIY音箱):
选择低噪声Zener(如1N5231B,散粒噪声密度<10pA/√Hz)。
CRD电流需≥负载峰值电流的1.5倍(避免瞬态过载)。
LC滤波器截止频率≤1/10音频带宽(如2kHz)。
推荐方案:Zener+CRD+LC滤波。
关键参数:
中端音频设备(如HIFI解码器):
LDO需超低噪声(如TPS7A47,输出噪声<4μVRMS@10Hz~100kHz)。
Zener与LDO间加10Ω电阻限流,避免LDO输入电容充电冲击Zener。
推荐方案:Zener+CRD+LDO缓冲。
关键参数:
高端音频系统(如母带处理设备):
数字电源与模拟电源间距≥5cm,地线分层隔离。
CRD用于模拟电源的末级稳流(如驱动耳机放大器电流镜)。
推荐方案:分轨供电+CRD隔离。
关键参数:
六、主观听感与客观指标的映射关系
主观听感描述 | 对应客观指标 | 优化方向 |
---|---|---|
背景黑、通透 | 本底噪声<-100dBu,PSRR@1kHz>70dB | 增加LDO缓冲或分轨供电 |
动态凌厉、不压缩 | 供电瞬态跌落<5%,带宽>1MHz | 替换CRD为高速LDO(如LT3045) |
高频细腻、无毛刺 | THD+N@10kHz<0.005%,噪声频谱<1kHz | 选用低1/f噪声Zener(如LL4148) |
低频下潜深、弹性足 | PSRR@100Hz>60dB,输出阻抗<0.1Ω | 增加电源去耦电容(如1000μF钽电容+0.1μF C0G) |
核心原则:“以听感缺陷反推电路缺陷,以客观测试量化主观体验”,避免因供电架构设计不当导致音质瓶颈。
责任编辑:Pan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