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IC涨幅为何冠居全产业,三个原因缺一不可


原标题:驱动IC涨幅为何冠居全产业,三个原因缺一不可
驱动IC涨幅冠居全产业,确实是由多个关键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是对这三个不可或缺的原因的详细分析:
一、产业惯性与供需变化
面板产业供需失衡:驱动IC的客户主要为面板厂,与面板业景气高度连动。过去数年,中国大陆面板厂凭借政府补助、低价抢市迅速崛起,导致面板供给远大于市场需求,价格迅速下滑。然而,随着政府收紧补贴、面板产业大整并,供需失衡情况开始改善。
需求激增:随着远程商机大爆发,面板需求激增,产业迎来史上最长的涨价周期。主流尺寸如32英寸、43英寸、50英寸、55英寸与65英寸等面板价格均较之前低点呈现倍数或以上增长,驱动IC价格也跟着改善。
二、生产成本上升
晶圆代工成本增加:驱动IC生产成本包含晶圆代工、封测两部分。驱动IC原先因利润不高,仅被晶圆代工厂视为填补淡季产能缺口的产品。在晶圆代工厂订单满载的前提下,驱动IC厂商若欲取得产能,势必得通过加价,再转嫁给面板客户。
封测成本上升:驱动IC封测也受到过去面板业景气低迷的影响,厂商对扩产态度谨慎。加上高端测试机台造价昂贵,扩产幅度有限,需求激增下,供给明显不足,也带动驱动IC测试价格上涨。
三、外部环境因素
疫情推动远程互动模式:疫情推升了远程互动模式,使得面板需求一路延续,加上成本攀升,让驱动IC价格更加具备上涨空间。
晶圆供应紧张:晶圆供应紧张也是导致驱动IC涨价的重要原因。虽然各大晶圆厂商已经开始扩产,但产能还未完全释放,同时大部分产能都用在了高毛利的品类上,导致LED显示驱动IC厂的晶圆供应吃紧。
地缘政治风险:如贸易争端等不稳定因素也可能对驱动IC的供应链和价格产生影响。此外,某些关键原材料(如光刻气体中的氖气)的供应也可能受到地缘政治风险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推高驱动IC的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驱动IC涨幅冠居全产业的原因主要包括产业惯性与供需变化、生产成本上升以及外部环境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导致了驱动IC价格的持续上涨。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