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媒:三星李在镕亲征荷兰 ASML,与台积电争抢 EUV光刻机设备


原标题:韩媒:三星李在镕亲征荷兰 ASML,与台积电争抢 EUV 光刻机设备
一、事件核心:三星董事长李在镕赴ASML总部,争夺EUV光刻机优先供货权
事件背景:
EUV光刻机:极紫外光刻机(Extreme Ultraviolet Lithography)是7nm及以下先进制程芯片制造的核心设备,全球仅荷兰ASML公司能够生产;
产能稀缺:ASML年产量仅约60台,单台价格超1.5亿美元,且需提前2-3年预订;
竞争格局:台积电占据ASML约60%的EUV设备订单,三星仅获约20%,导致其在先进制程上落后于台积电。
李在镕此行目的:
争取优先供货:要求ASML将2024-2025年部分EUV设备订单向三星倾斜;
技术合作深化:推动ASML与三星联合研发下一代High-NA EUV光刻机(计划2025年量产);
地缘政治博弈:借助荷兰与韩国的盟友关系,对抗美国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对ASML产能分配的影响。
类比说明:
EUV光刻机相当于芯片制造领域的“光刻机中的核武器”,三星与台积电的争夺如同“两军抢夺战略武器”,直接决定未来3-5年的技术话语权。
二、技术解析:EUV光刻机为何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1. EUV光刻机的核心价值
制程突破:实现7nm、5nm、3nm等先进制程的关键,传统DUV光刻机无法完成;
成本降低:单次曝光完成多层电路印刷,减少工艺步骤(如台积电5nm制程比7nm减少30%掩膜版);
性能提升:芯片晶体管密度提升80%,功耗降低30%(如苹果A16芯片性能较A14提升40%)。
2. ASML的垄断地位
技术壁垒:EUV光刻机需集成10万个精密零件,供应链涉及5000家供应商;
产能限制:ASML年产能仅60台,扩产需投资20亿美元/年;
客户优先级:台积电(占ASML订单60%)、英特尔(20%)、三星(15%)形成“三国杀”。
3. 高NA EUV光刻机的未来
技术迭代:High-NA EUV将分辨率提升至8nm(当前EUV为13nm),支持2nm及以下制程;
成本飙升:单台价格预计超4亿美元,三星需提前锁定产能以维持技术领先。
三、行业影响:三星与台积电的“军备竞赛”
1. 三星的战略意图
追赶台积电:台积电已安装超80台EUV设备,三星仅30台,导致3nm制程良率差距(台积电>70%,三星<50%);
客户争夺:吸引高通、英伟达等客户转移订单(如三星计划2024年量产3nm GAA工艺);
政府支持:韩国政府承诺提供1万亿韩元补贴,支持三星扩大EUV设备采购。
2. 台积电的应对策略
产能绑定:与ASML签订2023-2025年优先供货协议,确保每年新增20台EUV设备;
技术护城河:提前布局High-NA EUV测试线,计划2025年量产2nm芯片;
地缘优势:美国亚利桑那州工厂可规避部分出口管制,吸引苹果等客户。
3. ASML的平衡术
政治风险:需同时满足美国(要求限制对华出口)、欧盟(本地化生产)和客户(三星、台积电)的需求;
产能分配:2024年计划生产65台EUV,其中台积电35台、英特尔15台、三星10台、其他5台;
技术开放:向三星开放High-NA EUV联合研发,换取其支持荷兰半导体产业政策。
四、地缘政治与供应链风险
1. 美国对华出口管制的影响
ASML受限:2023年起禁止向中国出口EUV设备,DUV设备也面临限制;
产能释放:原计划销往中国的10台EUV设备转向三星、台积电,但需重新谈判价格与交付周期;
反噬效应:中国加速光刻机国产化(上海微电子28nm DUV即将量产),长期或削弱ASML垄断地位。
2. 韩国的“半导体自立”战略
政策扶持:2022年通过《K-半导体产业带法案》,提供260亿美元税收优惠;
本土化目标:计划2030年将EUV光刻机零部件国产化率从10%提升至50%;
风险对冲:与日本东京电子合作开发光刻胶等材料,减少对ASML供应链依赖。
3. 全球半导体格局重构
三国鼎立:美国(设计)、东亚(制造)、欧洲(设备)形成新三角关系;
技术分裂:先进制程设备与材料可能形成“西方联盟”与“中国体系”两大阵营;
成本上升:EUV设备涨价、物流延迟等因素将推高芯片价格(预计2024年涨价10%-15%)。
17:52:11
五、未来展望:EUV光刻机之战的胜负手
1. 短期(2024-2025年)
三星能否突围:若获得ASML新增15台EUV订单,3nm良率有望提升至60%,威胁台积电地位;
台积电防御战:通过High-NA EUV量产2nm芯片,巩固高端市场话语权。
2. 中期(2026-2030年)
技术代差:High-NA EUV普及后,未掌握该技术的厂商将被挤出先进制程竞争;
中国破局:若上海微电子等企业突破28nm DUV技术,可能倒逼ASML放宽对华出口。
3. 长期(2030年+)
新光刻技术:电子束光刻(EBL)、纳米压印(NIL)等技术可能替代EUV;
供应链重构:半导体产业向东南亚、印度等地区分散,降低地缘风险。
六、结论:EUV光刻机——半导体战争的“原子弹”
李在镕亲征ASML,本质是三星在技术主权争夺战中的关键一役。这场博弈的输赢,将决定:
全球半导体话语权:三星能否从“代工厂”升级为“技术定义者”;
地缘政治筹码:韩国能否在中美竞争中保持战略自主;
产业链安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是否会走向“碎片化”。
最终启示:
EUV光刻机之战不仅是商业竞争,更是国家科技实力的象征。对于中国而言,加速光刻机国产化、突破“卡脖子”技术,是避免未来被彻底排除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之外的关键。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