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卖盘信息
BOM询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技术方案 >电源管理 > 高集成度超低噪声电源设计方案

高集成度超低噪声电源设计方案

来源:
2025-07-17
类别:电源管理
eye 1
文章创建人 拍明芯城

高集成度超低噪声电源设计方案


在现代高性能电子系统中,电源的质量对整体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在精密测量、射频通信、高速数据转换以及敏感传感器应用中,电源噪声会直接劣化信号质量、降低系统信噪比(SNR)、影响测量精度甚至导致系统不稳定。因此,设计一款高集成度、超低噪声的电源方案成为工程师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本设计方案将深入探讨实现超低噪声电源的关键技术、拓扑选择、元器件优选及其在系统中的作用,旨在为高要求应用提供可靠的电源解决方案。

image.png

1. 超低噪声电源设计理念与挑战


超低噪声电源的设计核心在于最小化纹波、瞬态响应噪声、宽带噪声以及电磁干扰(EMI)。噪声源可分为传导噪声和辐射噪声。传导噪声主要包括电源开关动作引起的开关噪声、纹波、以及负载变化引起的瞬态响应噪声;辐射噪声则源于高频电流环路形成的电磁场。高集成度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这些目标,这通常意味着更小的封装、更少的外部元件,同时还要保证性能。

主要挑战包括:

  • 噪声源的识别与抑制: 开关电源固有的高频开关动作是主要的噪声源。线性稳压器(LDO)虽然噪声较低,但效率低下且不适用于大电流或大压差应用。

  • 瞬态响应优化: 负载电流的快速变化会导致输出电压瞬态跌落或过冲,并产生瞬态噪声。

  • 环路稳定性: 复杂的电源管理单元(PMU)可能包含多个反馈环路,确保其在各种工作条件下稳定至关重要。

  • 热管理: 高集成度芯片在小封装内产生更多热量,有效散热是保持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

  • 元器件选择: 市场上元器件种类繁多,选择具备低噪声、高效率、小尺寸和高可靠性的元件至关重要。


2. 核心电源拓扑选择


针对高集成度、超低噪声的需求,通常会采用多级电源转换策略,即将高效的开关电源(SMPS)与超低噪声的线性稳压器(LDO)相结合。


2.1 前级预稳压:高效开关电源 (SMPS)


选择理由: SMPS具有高效率,能够大幅降低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之间的大压差,从而减少热量产生,并适用于较高的输入电压范围。其主要作用是提供一个相对稳定、但可能带有一定纹波和开关噪声的中间总线电压。

优选元器件及作用:

  • 同步降压DC-DC转换器 (Synchronous Buck Converter):

    • 高集成度: 内部集成MOSFETs,减少PCB面积,简化布局。

    • 高效率: 同步整流替代了肖特基二极管,显著提高效率,尤其在低压差和大电流下。

    • 宽输入电压范围: 适用于各种系统供电轨。

    • 可调开关频率: 允许将开关频率设置在敏感频段之外,例如高于2MHz,以便于滤波。

    • 良好瞬态响应: 快速的负载瞬态响应能力,减少输出电压波动。

    • 优选型号: ADI ADP2164, LTC3637, TI TPS54335A 等。这些IC通常集成了高侧和低侧MOSFET,减少了外部元件数量,简化了设计。它们往往具备强制连续模式 (Forced Continuous Mode, FCM) 选项,可以在轻载时保持高开关频率,避免频率跳变引起的噪声频谱扩散。

    • 作用: 将较高的输入电压(如12V、5V)高效地降压到中间总线电压(如3.3V、2.5V)。

    • 为什么选择:

  • 电感 (Inductor):

    • 低DCR (DC Resistance): 减少I^2R损耗,提高效率,降低发热。

    • 低交流损耗: 在高频开关下保持高Q值,避免磁芯饱和。

    • 高饱和电流: 确保在最大负载电流下电感不饱和,维持电感量稳定。

    • 屏蔽结构: 减少磁场辐射,降低EMI。

    • 小尺寸: 符合高集成度要求。

    • 优选型号: Coilcraft XAL series (XAL4030, XAL6060), Murata DFE series, Würth Elektronik WE-LQS series 等。

    • 作用: 储能元件,与输出电容共同构成LC滤波器,平滑开关电流,降低输出纹波。

    • 为什么选择:

  • 输入/输出陶瓷电容 (Ceramic Capacitors - MLCCs):

    • 低ESR/ESL (Equivalent Series Resistance/Inductance): 对于高频噪声抑制至关重要,能有效吸收高频瞬态电流。

    • 高容值稳定性: X5R/X7R电介质在温度和电压变化下容值变化较小。

    • 小尺寸: 多层陶瓷结构实现高容值密度。

    • 分布式放置: 多个小容值电容并联,进一步降低等效ESR和ESL。

    • 输入电容: 提供瞬时大电流,抑制输入纹波,滤除输入噪声。

    • 输出电容: 储能,平滑输出电压,降低输出纹波,提供负载瞬态响应电流。

    • 优选型号: Murata GRM series, KEMET C series, TDK C series 等,X5R或X7R电介质。

    • 作用:

    • 为什么选择:

  • 输入π型滤波器 (Input π-filter):

    • 作用: 在DC-DC转换器输入端添加由电容-电感-电容组成的π型滤波器,进一步滤除来自输入电源的噪声,并抑制DC-DC本身产生的传导噪声反向传播到输入电源。

    • 优选元器件: 低ESR陶瓷电容和高频共模扼流圈 (Common Mode Choke) 或小值功率电感。


2.2 后级精稳压:超低噪声线性稳压器 (LDO)


选择理由: LDO以其极低的输出噪声、高电源抑制比(PSRR)、快速瞬态响应和简单的电路结构成为敏感模拟电路、RF电路和ADC/DAC参考电压的理想选择。它能够有效地滤除前级DC-DC转换器残留的开关噪声和纹波。

优选元器件及作用:

  • 超低噪声LDO (Ultra-Low Noise LDO):

    • 超低输出噪声: 这是选择这些LDO的核心原因,其噪声指标通常在µV RMS级别。

    • 高PSRR (Power Supply Rejection Ratio): 能够有效抑制输入电源的纹波和噪声,防止其耦合到输出端。高PSRR在低频(如50/60Hz)和高频(如DC-DC开关频率)都至关重要。

    • 快速瞬态响应: 应对负载电流的快速变化,保持输出电压稳定。

    • 宽带宽: 确保在宽频率范围内都有良好的噪声抑制能力。

    • 小尺寸封装: 支持高集成度。

    • 低压差: 对于输入电压接近输出电压的应用,低压差能减少功耗和发热。

    • 优选型号: Analog Devices LT3045/LT3042 (业界标杆,噪声极低至0.8μV RMS @ 10Hz-100kHz), Linear Technology (now ADI) LT1763, Texas Instruments TPS7A4701/TPS7A3301, Microchip MCP1700 等。

    • 作用: 将前级DC-DC输出的中间电压进一步稳定和降噪,提供给对噪声敏感的负载。

    • 为什么选择:

  • LDO输出电容 (Output Capacitor):

    • 低ESR/ESL: 对LDO的稳定性、纹波抑制和瞬态响应至关重要。

    • 高容值: 根据LDO数据手册推荐,确保足够的能量储存和环路稳定性。

    • 电压降额: 确保实际工作电压远低于电容额定电压,以避免容值衰减。

    • 优选型号: Murata GRM series, KEMET C series, TDK C series 等,X5R或X7R电介质。部分LDO如LT3045/LT3042建议使用陶瓷电容以优化噪声性能。

    • 作用: 储能、稳定LDO环路、降低输出纹波和噪声、提供瞬态电流。

    • 为什么选择:

  • LDO旁路电容 (Bypass Capacitors):

    • 优选型号: 通常为小容值的陶瓷电容,如100nF, 10nF。

    • 作用: 放置在LDO输入端或参考引脚,进一步滤除高频噪声,稳定内部偏置。

    • 为什么选择: 靠近IC引脚放置,形成低阻抗路径,对高频噪声提供有效的旁路。

  • RC滤波器 (RC Filter) 或 LC滤波器 (LC Filter):

    • RC滤波器: 结构简单,成本低,适合对负载电流变化不大的情况。它通过增加LDO输入端的交流阻抗来增强PSRR,但会在电阻上产生压降和功耗。

    • LC滤波器: 提供更强的纹波和噪声衰减能力,尤其对高频噪声更有效,且功耗较低,但尺寸和成本略高。这层额外的滤波对于降低进入LDO输入端的开关噪声至关重要。

    • 作用: 在DC-DC转换器输出和LDO输入之间串联RC或LC滤波器。

    • RC滤波器优选: 低DCR电阻(如Bourns CR 系列)和低ESR陶瓷电容。电阻值通常在几欧姆到几十欧姆,电容值在几微法到几十微法。

    • LC滤波器优选: 小值功率电感(如Murata LQM series, Taiyo Yuden LQM series)和低ESR陶瓷电容。

    • 为什么选择:


3. 接地与PCB布局布线


良好的接地和PCB布局是实现超低噪声电源的关键,其重要性不亚于元器件选择。


3.1 接地策略


  • 单点接地 (Single Point Ground) 或星形接地 (Star Grounding): 理想情况下,所有模拟和数字电路的参考地应该在一点汇合,避免地环路和共模噪声耦合。在实际PCB中,这通常意味着使用粗实心铺铜作为主地平面,并从主地平面引出分支连接到各个模块。

  • 数字地与模拟地分离: 对于混合信号系统,数字地和模拟地应尽可能分离,仅在一点(通常是ADC/DAC的地参考点)汇合,以防止数字噪声耦合到模拟电路。

  • 低阻抗地平面: 使用宽厚的铜层作为地平面,最大限度降低地线的阻抗,减少地弹(Ground Bounce)。

  • 热路径接地: 对于散热需求大的芯片,将其散热焊盘(Thermal Pad)直接连接到大面积地平面,有利于散热。


3.2 PCB布局布线


  • 最小化电流环路面积: 高频开关电流形成的环路是主要的辐射噪声源。通过将DC-DC转换器的主功率路径(输入电容、开关管、电感、输出电容)尽可能紧密地放置,最小化环路面积。

  • 电源路径短而宽: 确保从输入到负载的电源路径尽可能短且宽,以降低寄生电阻和电感,减少电压跌落和噪声。

  • 元件紧凑放置: 特别是LDO的输入和输出电容应尽可能靠近LDO的对应引脚放置,以发挥最佳滤波效果。

  • 避免高频噪声耦合: 将敏感模拟电路远离高频开关电源,或使用地平面进行隔离。敏感信号线应避免与电源线平行长距离布线。

  • 多层板优势: 使用多层PCB,其中至少一层作为完整的地平面,一层作为完整的电源平面,能够有效降低寄生电感和电容,并提供更好的EMI抑制。


4. 噪声抑制与滤波策略


除了上述核心拓扑和布局,还有一些通用的噪声抑制技术:

  • 输入电源滤波: 在整个电源系统的最前端添加共模扼流圈(Common Mode Choke)和差模电感(Differential Mode Inductor),用于抑制来自外部的电源线噪声和系统内部产生的传导噪声。

    • 优选型号: Murata DLW/DLM series (Common Mode Choke), Würth Elektronik WE-PD series (Differential Mode Inductor)

    • 作用: 抑制共模和差模噪声,保护敏感电路。

    • 为什么选择: 高频共模阻抗、高额定电流、小尺寸。

  • 铁氧体磁珠 (Ferrite Beads):

    • 优选型号: Murata BLM series, TDK MMZ/MMZ-E series。根据需要抑制的频率范围选择合适的阻抗特性(通常在几百MHz到GHz)。

    • 作用: 串联在电源线上,在高频处提供高阻抗,形成RC(与旁路电容)或LC(与走线寄生电容)滤波器,衰减高频噪声。常用于隔离数字噪声和模拟噪声,例如在LDO输出端或ADC/DAC的数字电源引脚。

    • 为什么选择: 小尺寸、宽频带噪声抑制能力。选择时需注意其最大直流电流,避免饱和。

  • 去耦电容 (Decoupling Capacitors):

    • 优选型号: 多种容量的陶瓷电容并联,如100nF、10nF、1nF。

    • 作用: 靠近每一个有源器件的电源引脚放置,为瞬态电流提供局部储能,同时将IC内部产生的高频噪声旁路到地,有效降低电源轨上的高频噪声。

    • 为什么选择: 低ESR/ESL,能够快速响应电流变化。不同容值的电容并联可以覆盖更宽的频率范围。

  • 屏蔽: 对于极其敏感的模拟或RF电路,可以考虑使用金属屏蔽罩来阻挡电磁辐射。


5. 调试与验证


设计完成后,严格的调试和验证是必不可少的。

  • 频谱分析仪: 用于分析电源输出噪声的频率成分,识别噪声源。

  • 示波器: 观察输出纹波、瞬态响应,以及开关波形的干净程度。使用短接地环的探头,避免引入额外噪声。

  • 噪声测量: 使用低噪声放大器配合示波器或频谱分析仪测量LDO的输出噪声。

  • 热成像仪: 检查元件工作温度,确保热设计合理。

  • EMI/EMC测试: 评估系统整体的电磁兼容性。


6. 高集成度考量


为了满足高集成度要求,除了选择集成度高的IC外,还需要:

  • CSP/QFN等小尺寸封装: 这些封装具有更好的电气和热性能,同时占用更小的PCB面积。

  • 多功能集成IC: 选择集成了电源管理单元(PMU),包含多个DC-DC和LDO输出,以及序列控制、电源健康监控等功能的芯片。例如 ADI ADP5052, TI TPS65217C

    • 作用: 大幅减少外部元件数量,简化BOM和PCB设计。

    • 为什么选择: 高度整合多种电源轨,节省空间,降低设计复杂度。

  • 电源模块 (Power Modules): 对于某些应用,直接使用集成了所有必要元件(DC-DC控制器、MOSFET、电感)的电源模块可以进一步提高集成度并简化设计。

    • 优选型号: Analog Devices LTM46xx系列 (µModule regulators), Texas Instruments LMZ系列 (SIMPLE SWITCHER modules)

    • 作用: 提供“即插即用”的电源解决方案,大大缩短设计周期。

    • 为什么选择: 高集成度、易用性、经过验证的性能、通常具有良好的热管理。


结论


设计一款高集成度、超低噪声电源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电源拓扑、元器件选择、PCB布局布线、噪声抑制技术以及严格的测试验证。通过将高效的开关电源与超低噪声的线性稳压器相结合,辅以精心的滤波和接地策略,并优选具有低噪声、高PSRR、小尺寸和良好热性能的元器件,可以实现满足最严苛应用需求的电源解决方案。持续关注半导体技术的最新进展,例如更高集成度的PMIC和更低噪声的LDO,将有助于设计出更优越的电源系统。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标签: 低噪声电源

相关资讯

拍明芯城微信图标

各大手机应用商城搜索“拍明芯城”

下载客户端,随时随地买卖元器件!

拍明芯城公众号
拍明芯城抖音
拍明芯城b站
拍明芯城头条
拍明芯城微博
拍明芯城视频号
拍明
广告
恒捷广告
广告
深亚广告
广告
原厂直供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