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BP2606CA和BP3337DA电源芯片实现隔离无频闪非隔离电源的方案


使用BP2606CA和BP3337DA电源芯片实现隔离无频闪非隔离电源的方案
在当今高效节能照明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设计一款性能优异、成本可控的LED驱动电源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无频闪、高功率因数以及在特定应用中对隔离或非隔离的需求,是衡量电源好坏的关键指标。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利用晶丰明源(BPSemi)的BP2606CA和BP3337DA两款电源管理芯片,巧妙地实现一套既能满足隔离要求,又能提供无频闪输出的LED驱动电源方案。这种复合型设计旨在兼顾不同应用场景的优势,例如在隔离端保证人身安全,而在非隔离端则可实现更高的效率和更紧凑的体积,最终通过巧妙的电路拓扑与器件选型,实现整体无频闪的卓越表现。
核心芯片解析与选型理由
BP2606CA:隔离型非PFC恒流LED驱动芯片
BP2606CA是一款专为隔离型LED照明应用设计的初级侧反馈恒流LED驱动芯片。它集成了多项功能,包括高精度恒流控制、欠压锁定(UVLO)、过压保护(OVP)、短路保护(SCP)以及过温保护(OTP)等,极大地简化了外围电路设计,并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
选型理由: BP2606CA采用原边反馈控制技术,无需光耦和TL431即可实现高精度的恒流输出,这不仅降低了系统成本,还提升了电路的稳定性。其内置的抖频技术有助于优化EMI性能,而多重保护功能则确保了电源在各种异常情况下的安全运行。对于需要隔离的应用场景,如LED筒灯、面板灯等,BP2606CA能够提供可靠的电气隔离,满足安全规范要求。此外,其优异的恒流精度和快速启动特性,使其成为隔离LED驱动的理想选择。
关键功能与作用:
原边反馈恒流控制: 通过检测初级绕组的电压和电流信息,精确控制输出电流,无需额外的反馈元件,有效降低成本和复杂性。
集成高压启动: 芯片内部集成了高压启动电路,可直接从整流后的高压DC母线启动,省去了外部启动电阻,简化了电路并提高了效率。
多重保护功能: 包括LED开路保护(OVP)、短路保护(SCP)、过温保护(OTP)和欠压锁定(UVLO),全面保障电源和LED负载的安全。
抖频技术: 有效展宽开关频率频谱,降低EMI,帮助电源轻松通过EMC测试。
高效率: 优化了开关损耗和传导损耗,在高PF应用中也能保持较高的转换效率。
BP3337DA:高精度非隔离降压型LED恒流驱动芯片
BP3337DA是一款高精度、低成本的非隔离降压型LED恒流驱动芯片,适用于大功率LED照明应用。该芯片工作在临界导通模式(CRM),具有优异的线性调整率和负载调整率,并支持全电压输入范围。
选型理由: BP3337DA同样采用了原边反馈技术,无需环路补偿,简化了设计。其临界导通模式控制策略能够有效降低MOSFET的开关损耗,提升系统效率。更重要的是,BP3337DA通过独特的算法实现了优异的输出电流纹波抑制,结合后级滤波,可有效实现无频闪输出。在非隔离应用中,如LED球泡灯、PAR灯等对成本和体积要求较高的场合,BP3337DA凭借其高集成度、低成本和优异的性能表现,成为极具竞争力的选择。
关键功能与作用:
非隔离降压拓扑: 采用Buck(降压)拓扑结构,适用于非隔离应用,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高精度恒流: 同样通过原边反馈实现高精度的恒流输出,保证LED灯具亮度一致性。
临界导通模式(CRM): 开关MOSFET在电感电流降至零时导通,可实现谷底开关,有效降低开关损耗,提升效率。
内置功率MOSFET: 芯片内部集成高压功率MOSFET,进一步简化了外围电路设计,减小了PCB面积。
优秀的电流纹波抑制: 这是实现无频闪的关键。BP3337DA通过其内部精妙的控制算法,能够有效抑制输出电流纹波,即使在非隔离拓扑下也能为实现无频闪提供良好的基础。
完善的保护功能: 包括LED开路保护、短路保护、过温保护等,确保系统稳定可靠运行。
隔离与非隔离结合的方案设计
要实现隔离无频闪非隔离电源的方案,一种创新且实用的方法是结合两种拓扑的优势,即利用隔离电源提供必要的安全隔离,同时通过巧妙的电路设计和器件选择,保证整体方案的无频闪特性,尤其是在非隔离输出端。这里我们构想一个混合方案,或者说,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灵活选择其中一种并优化其无频闪性能。
方案一:基于BP2606CA的隔离型无频闪方案
在这种方案中,BP2606CA作为核心控制器,实现隔离输出。要达到无频闪,除了BP2606CA自身良好的恒流控制外,关键在于后级的滤波和合适的电解电容选型。
电路拓扑: 典型的反激(Flyback)拓扑结构。
优选元器件与作用:
CS电阻(电流采样电阻): 例如 0.5Ω ~ 1Ω / 1%精度,0805或1206封装。
VCC供电电容: 例如 10μF / 50V电解电容。
启动电阻: BP2606CA内置高压启动,外部通常无需额外启动电阻,除非有特殊启动要求。
作用: 设置LED输出恒流点,BP2606CA通过检测CS引脚上的电压来控制输出电流。
选择原因: 精度要求高(1%或更低)以保证输出电流的准确性。功率需满足芯片功耗要求。
作用: 为BP2606CA芯片提供稳定的工作电源。
选择原因: 容量适中,能提供足够的能量储备,确保芯片稳定工作。
作用: 抑制电源产生的电磁干扰,使其符合EMC标准。
选择原因: 共模电感(如:ZMY或Ferrite Core Common Mode Choke)抑制共模噪声;X电容(如:0.1μF/275VAC X2)抑制差模噪声;Y电容(如:1nF/250VAC Y1)连接初次级地,抑制共模噪声并提供安全隔离。具体参数需根据实际EMI测试结果调整。
作用: 对次级整流后的脉冲电流进行滤波,大幅降低输出电流纹波,是实现无频闪的关键元件。
选择原因: 这是实现无频闪最最关键的元件之一。 容量越大,输出电流纹波越小,频闪越不明显。耐压需高于LED串工作电压的1.5倍以上。选择低ESR(等效串联电阻)和长寿命的电解电容,以保证电源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高品质的电解电容能有效平滑输出电流,消除人眼可察觉的频闪。
作用: 对变压器次级输出的脉冲电压进行整流。
选择原因: 采用超快速恢复二极管(UF系列或FR系列)可降低开关损耗,提高效率。高耐压(1000V)确保足够的安全裕量。
作用: 实现初级和次级之间的电气隔离,并将初级能量传递到次级。
选择原因: 关键参数包括匝数比、感量、漏感和绝缘等级。需根据输出电压、电流以及开关频率进行定制设计。优选骨架为EE10、EE13或EF12.6,磁芯材料选择PC40或类似高频低损耗铁氧体。绕组应采用多层绝缘线或加强绝缘设计,确保符合安规标准(如IEC 61347)。
作用: 对整流后的脉动直流电压进行滤波,降低纹波,为反激变换器提供相对稳定的直流输入电压,同时影响功率因数(PF)和总谐波失真(THD)。
选择原因: 容量越大,输入纹波越小,PF越高,但成本和体积也越大。需根据目标PF和THD要求进行权衡。选择可靠品牌确保ESR和寿命。
作用: 将交流市电整流为脉动直流。
选择原因: 1A的电流能力足以满足小功率LED驱动需求,1000V的反向耐压保证了在220V交流输入下的可靠性。封装小巧,成本低。
整流桥堆(Bridge Rectifier): 例如 MB10F (1A, 1000V) 或 DB107 (1A, 1000V)。
高压电解电容(Bulk Capacitor): 例如 4.7μF ~ 10μF / 400V,品牌如 Samwha (三和)、Teapo (智宝) 或 Rubycon (红宝石)。
变压器(Transformer): 隔离电源的核心,决定了隔离性能和能量传输效率。
次级整流二极管(Secondary Rectifier Diode): 例如 UF4007 (1A, 1000V) 或 FR107 (1A, 1000V)。
输出电解电容(Output Capacitor): 例如 220μF ~ 470μF / 35V (根据LED灯串电压选择耐压),品牌如 Samwha、Teapo 或 NCC (日本化工)。
EMI滤波器(EMI Filter Components): 共模电感、X电容、Y电容等。
BP2606CA外部电阻电容网络:
方案二:基于BP3337DA的非隔离型无频闪方案
BP3337DA本身对电流纹波抑制有优化,但在非隔离方案中,要实现真正的无频闪,仍需在输出端进行额外处理。
电路拓扑: 典型的降压(Buck)拓扑结构。
优选元器件与作用:
CS电阻(电流采样电阻): 同方案一,0.5Ω ~ 1Ω / 1%精度。
VCC供电电容: 同方案一,10μF / 50V电解电容。
作用: 在非隔离方案中,这是实现无频闪的关键所在。 对输出电流进行大幅滤波,确保电流纹波极小。
选择原因: 相比隔离方案,非隔离方案的输出纹波更容易受到输入端的影响。因此,需要更大的输出电容来平滑电流。选择低ESR、长寿命、高纹波电流能力的电解电容至关重要。必要时,可考虑并联多个电容以降低等效ESR,或采用固态电容以获得更优的性能和寿命。
作用: 在MOSFET关断时,为电感电流提供通路,保证能量持续传递到负载。
选择原因: 肖特基二极管具有低正向压降和快速恢复时间,能有效提高效率。耐压需高于最大输出电压,电流能力需大于最大输出电流。
作用: 储能和滤波,是降压转换器核心元件。
选择原因: 电感量大小影响输出电流纹波和效率。额定电流需大于最大输出电流。低ESR能有效降低损耗,高Q值保证电感性能。
整流桥堆(Bridge Rectifier): 同方案一,MB10F 或 DB107。
高压电解电容(Bulk Capacitor): 同方案一,4.7μF ~ 10μF / 400V。
降压电感(Buck Inductor): 例如 220μH ~ 470μH / 0.5A~1A,选用低ESR、高Q值的工字型电感或一体成型电感。
续流二极管(Freewheeling Diode): 例如 SR260 (2A, 60V) 肖特基二极管 或 MBR2045CT (20A, 45V) (根据输出电压电流选择)。
输出电解电容(Output Capacitor): 例如 470μF ~ 1000μF / 35V (根据LED灯串电压选择耐压),品牌如 Samwha、Teapo 或 NCC。
BP3337DA外部电阻电容网络:
无频闪的关键技术与元器件优化
无论采用隔离还是非隔离方案,要实现真正的无频闪(通常指在100Hz或120Hz工频下,输出电流纹波深度小于5%甚至更低),以下几个方面至关重要:
输出滤波电容的选择: 这是核心中的核心。
容量: 在满足成本和体积限制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大容量的输出电解电容。电容容量与纹波电流的乘积决定了纹波电压,而纹波电压直接影响输出电流纹波。
ESR(等效串联电阻): 选择低ESR的电容。ESR会在线路中产生额外的压降,导致纹波增大和损耗增加。低ESR的电容能够更有效地平滑电流。
寿命与耐温: 由于电解电容是电源中的薄弱环节,选择长寿命、高耐温(如105℃)的品牌电容,以保证电源的长期可靠性。
并联: 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并联多个中小容量的低ESR电容,以降低等效ESR,提升滤波效果。
电源芯片本身的纹波抑制能力:
BP3337DA在内部控制算法上对纹波抑制做了优化,这为其实现无频闪提供了很好的基础。BP2606CA作为隔离芯片,其原边反馈模式对次级纹波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电感的选择(非隔离方案):
电感量: 合适的电感量能有效减小开关电流纹波,从而降低输出电流纹波。
饱和电流: 电感的饱和电流必须远大于峰值工作电流,以避免磁饱和导致电感量下降,纹波增大。
直流电阻(DCR): 选择DCR小的电感,可降低传导损耗,提升效率。
电路布局与EMI:
合理的PCB布局可以降低寄生参数,减少噪声耦合,有助于改善EMI性能,间接提高电源的稳定性。
EMI滤波器的选择和布局也直接影响电源的抗干扰能力和对外干扰。
高功率因数(PF)和低总谐波失真(THD):
BP2606CA和BP3337DA通过各自的控制方式(如CRM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PF。为了进一步优化PF和THD,尤其是对于非隔离方案,可能需要考虑加入额外的PFC级,但这会增加成本和复杂度。对于普通无频闪应用,芯片自带的PF优化通常已经足够。
总结
结合BP2606CA和BP3337DA芯片,我们可以构建出满足不同需求的LED驱动电源方案。BP2606CA适用于需要安全隔离的场合,通过优化输出滤波电容实现无频闪;BP3337DA则专注于非隔离降压应用,凭借其内置的纹波抑制优化和外部大容量输出电容,同样能够提供卓越的无频闪效果。在元器件选择上,始终围绕“可靠性、效率和无频闪”这三大核心目标。尤其是输出滤波电容,其容量、ESR和寿命直接决定了频闪抑制效果和电源的长期稳定性,因此在选型时务必优先考虑高品质产品。 通过精心设计和选择合适的元器件,我们可以确保最终的LED驱动电源在满足安全要求的同时,提供人眼无法察觉的舒适照明,极大地提升用户体验。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