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米尔全志T536开发板的视频识别应用方案


基于米尔全志T536开发板的视频识别应用方案
引言
随着人工智能与安防监控技术的快速发展,视频识别应用正逐步向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的嵌入式平台方向演进。米尔全志T536开发板凭借其集成度高、性能全面且成本相对可控的特点,成为嵌入式视频识别系统设计的理想选择。本文将从硬件设计、关键元器件选型、功能分析、元器件作用、及选型理由等方面,详细介绍基于米尔全志T536开发板的视频识别应用方案。文章在编排上将突出各模块的功能与元器件选型思路,针对摄像头图像采集、存储与内存、电源管理、外设接口、AI加速、软件框架、散热设计等环节,给出优选元器件型号并说明其功能与选用原因,旨在为从事嵌入式视频识别开发的工程师提供一份完整且深入的参考方案。
系统总体架构
整个系统以全志T536 SoC为核心,围绕图像采集、预处理、识别推理、结果输出四大功能单元进行设计。摄像头模块通过MIPI CSI2接口负责图像采集;T536内部集成的DDR3内存与片上缓存模块(L2 Cache)为算法提供数据缓存与计算支持;存储模块包括eMMC与TF卡接口,用于系统固件与模型文件的存储;电源管理子系统选用高集成度PMIC与多路DC-DC降压芯片,为SoC、摄像头、LPDDR3、eMMC等不同电压域提供稳定电源;外设接口部分包括USB 2.0 Host/Device、以太网、Wi-Fi/BT模块(通过USB或SDIO接口扩展)、HDMI输出等,满足网络通信及结果显示需求;AI加速方面,若需要进一步提升推理效率,可通过USB口连接外置神经网络加速器(如Google Coral USB Accelerator或Hailo-8)以获得更高的推理速度;系统软件基于Linux操作系统,集成OpenCV、TensorFlow Lite或Darknet等机器学习框架。通过模块化设计思路,各子系统分工明确,实现了从图像采集到识别推理再到结果输出的闭环。
核心处理器——全志T536
全志T536 SoC采用四核ARM Cortex-A53处理器架构,主频可达1.5GHz,配备Mali-T720MP2 GPU核心,支持1080p H.264/H.265码流的硬件解码与1080p硬件编码,图形处理性能可满足简单图形界面与视频渲染需求。同时,全志T536内部集成内存控制器,兼容LPDDR3/DDR3,最高支持2GB容量,具有较高的带宽与较低的功耗。芯片还内置多个外设控制器,如MIPI CSI2、MIPI DSI、USB 2.0 Host/Device、SDIO、SPI、I2C、UART、CAN等,可灵活扩展各类传感器与外设。全志T536之所以被选中作为本方案的核心处理器,主要基于以下几点:第一,T536具备优秀的视频编解码能力,可在视频采集与识别环节降低CPU负担,将部分编码任务交由硬解码单元处理;第二,其CPU和GPU性能能够满足常见中低分辨率目标检测、分类等算法在嵌入式平台上的推理;第三,成本相对低廉,生态成熟,拥有丰富的Linux BSP(板级支持包)与图像处理驱动,可加速开发进程;第四,片上外设齐全,特别是MIPI CSI2接口与多路高速USB接口,方便连接高清摄像头与外置加速器。基于上述优势,全志T536能够作为视频识别应用的高性价比核心,兼具性能、功耗与成本的平衡。
摄像头及图像采集模块
视频识别应用的第一步是图像采集,本方案推荐采用高性能的MIPI CSI2摄像头模块。经过市场调研与项目要求分析,优选以下摄像头方案:首选索尼(Sony)IMX219传感器与北科半导体(ON Semiconductor)AR0130SL黑白传感器两种不同类型。IMX219是一款200万像素 RGB 彩色图像传感器,支持1080p 30fps输出,具有良好的图像质量与低光性能;其物理接口为MIPI CSI2 2lane,支持I2C控制,传输速率可达800Mbps/lane,兼容全志T536上的MIPI接口。芯片型号为“IMX219PQH”,厂商索尼,封装类型为BGA;其核心功能包括背照式CMOS光电转换、自动曝光(AE)、自动白平衡(AWB)以及支持RAW10/8输出格式。之所以选择IMX219,一方面因为其高分辨率、低噪声特性可以为目标检测提供更丰富的图像细节;另一方面,IMX219因量产广泛,价格较为经济,且社区支持资源丰富,便于调试与参数优化。若对夜间或低光场景识别有更高要求,还可替换为AR0130SL黑白图像传感器(130万像素,支持720p@60fps),该传感器在纯黑白模式下具有更强的低光灵敏度,型号“AR0130SLCP-C”,封装为CSP,支持MIPI CSI2 2lane接口,可输出10位RAW。基于实际环境光线与识别目标的需求,可灵活选择两种传感器之一。摄像头模块还需搭配合适的镜头,其中建议采用支持CS接口的定焦镜头,焦距3.6mm,视场角广,型号“S-LMH032A-3.6”,满足室内或室外中距离目标识别要求。镜头光圈F1.8,保证一定的进光量,以提升识别精度。
为保证图像采集的稳定性,在电源设计上摄像头模块所需的1.8V和2.8V电压可由PMIC(见后文)分路提供,时钟源建议选用24MHz晶振(型号“SiT1532C-24.000MDCK0”,厂商SiTime),该晶振体积小、相位噪声低,可提供稳定的系统时钟,确保摄像头接口时序准确。与此同时,为了减小镜头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误差,可选配定制的MIPI排线(长度约为10cm,线材屏蔽性能良好),型号“FFC-A-CAM-MIPI-10cm”,并在线路设计中添加适当的差分阻抗控制(约90Ω),以降低信号反射与串扰。
存储与内存子系统
全志T536内部集成LPDDR3/DDR3控制器,本方案推荐采用容量为2GB的LPDDR3(16bit ×2 Banks)内存芯片,以确保系统在运行深度学习推理算法时有足够的缓存空间。具体选型建议使用三星(Samsung)K3QF6F6UFD-VGCL(LPDDR3,DDR3L兼容,单颗容量1GB,单通道数据宽度16bit),采用PoP(Package on Package)封装,所选两颗组成2GB总容量,支持1866MHz频率,具有较低功耗及较高带宽。选择该型号的理由在于:三星LPDDR3市场占有率高,供应链稳定;该芯片支持低电压(1.2V)运行,能有效降低系统整体功耗;PoP方案节省PCB板面积,有助于简化板上布线;同时,三星LPDDR3在各大主板厂商中口碑良好,兼容性与稳定性经多次验证。
存储方面,系统镜像与模型文件需存放在高速闪存中,推荐选用eMMC与TF卡双方案组合。eMMC部分建议使用Kingston旗下型号“EMMC32G-M625-E”,容量32GB,内置8位MMC 5.1接口,最高读取速度可达250MB/s,写入速度150MB/s,支持SLC缓存,具备较高的随机读写性能,有效缩短系统启动与应用加载时间。之所以优选Kingston EMMC,是基于其在工业级产品应用的可靠性验证较多,且具有较宽温度范围(-25°C~85°C),满足户外或高温环境使用需求。此外,在系统中加入一个TF卡座(型号“RJST0314-GSTD-V”,厂商REXTRON),支持最大128GB TF卡扩展,提供大容量存储选项,以便存储大量的图像、视频及本地数据库。TF卡选用海康威视(Hikvision)C10等级高速TF卡,型号“HS-TF-C10-64G”,具备Class10 UHS-I标准,顺序读取速度可达90MB/s,可用于临时存储与日志记录。系统设计中将eMMC作为主存储介质,TF卡作为辅助存储,一旦eMMC出现故障,也可以通过TF卡进行紧急启动与数据恢复。
电源管理与供电设计
对于嵌入式视频识别系统而言,稳定可靠且高效的电源管理设计尤为重要。本方案采用一颗高集成度PMIC(Power Management IC)与多颗DC-DC降压芯片组合,为全志T536 SoC、LPDDR3、摄像头、外设等提供不同电压域的电源。经过评估,本设计推荐使用X-Powers公司生产的AXP223 PMIC(型号AXP223)作为主电源管理芯片。AXP223集成两个可编程DC-DC降压转换器、一个LDO(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三个可编程LDO、一个电源控制模块和多个GPIO控制,支持I2C接口动态配置电压输出。具体功能包括:DC-DC1用于为核心CPU供应1.0V、DC-DC2输出1.8V负责摄像头供电与DDRPHY电源,LDO1输出3.3V用于外设IO的供电,LDO2输出5V用于USB OTG的VBUS电源,LDO3输出1.2V为DDR3芯片提供供电。AXP223具有高效的负载响应时间及较低的待机电流,可在系统待机时大幅降低功耗,符合本方案对低功耗的要求。更重要的是,AXP223在全志生态圈中应用广泛,驱动支持成熟,使得开发者在BSP层面无需过多修改,即可通过I2C对电压进行动态管理。
除了PMIC外,还需在印刷电路板上设计若干升压与降压芯片以满足USB、Wi-Fi、音频模块等模块的电源需求。USB 5V电源可直接由外部适配器输入后,由AXP223 LDO3稳压输出5V给USB OTG;若系统采用锂电池供电(聚合物锂电),则需要一颗锂电充电管理芯片,例如采用德州仪器(TI)BQ24075(1A单节锂电充电器),具备热调节功能与状态指示灯,能够通过USB微型B口为系统供电并对锂电池进行充电。B说明在系统无市电时,仍可利用电池维持系统正常运行;当接入外部电源时,B Q24075可自动切换至充电模式,并通过I2C接口报告电池状态。为了降低系统整体功耗,可在板上钳位一颗MAX17222(可编程电池监测器),实时监测电池电压与电流,以便在软件层面实现智能电源管理,降低待机功耗并延长系统续航时间。
外设接口设计
本方案的视频识别系统需具备多种外设接口,以满足网络通信、外部存储、调试与扩展需求。全志T536自带USB 2.0 Host/Device接口、千兆以太网MAC控制器、SDIO、SPI、I2C、UART、CAN等外设控制器。针对常见应用场景,建议在板上设计如下接口:
USB 2.0 Host/Device:采用USB PHY芯片SY7208(USB 2.0 PHY,型号SY7208C),该芯片成本低、封装小、兼容性强,可支持USB 2.0 Hi-Speed模式。设计两个USB Host接口与一个USB OTG接口,方便外接U盘、USB摄像头或USB加速器(如Google Coral USB Accelerator或Hailo-8加速器;Hailo-8加速器型号“M.2 B-Key Hailo-8”, 若需要使用M.2卡,则需在板上预留M.2接口并配套供电,USB口可直接用于连接Coral加速器)。USB接口均需要配合24MHz时钟源(可使用SiT1532C-24晶振)与ESD保护二极管(型号SMF05C),以防静电干扰。
千兆以太网:全志T536仅集成MAC层,需外部PHY配合。推荐使用Realtek RTL8201、或Microchip LAN8720A以太网收发器(型号LAN8720AI),支持10/100/1000Mbps自适应。该PHY芯片封装为QFN32,具有低功耗模式,并自带抗干扰滤波电路,配合STM32板级设计时钟可选25MHz晶振。外置磁性滤波器(MagJack)建议采用Pulse Electronics型号“HA2041NL”,集成磁性元件、共模扼流圈与RJ45接口,实现信号质量优化与EMI抑制。
Wi-Fi/Bluetooth模块:若需要无线网络连接,可在板上预留一个M.2 E-Key与M.2 A/E-Key共存插槽,支持Wi-Fi 6与蓝牙5.2模块扩展,例如选用博通(Broadcom)BCM43752 Wi-Fi 6模块(尺寸22×30mm,带PCB天线或天线接口),型号“BCM43752ZL”。该模块支持802.11ax双频2×2 MIMO,最大吞吐量可达1200Mbps;同时内置蓝牙5.2协议栈,可实现低功耗通信与智能设备连接。若对无线网络速率要求较低,也可选用瑞昱(Realtek)RTL8821CE(WLAN 1×1 802.11ac + BT 4.2),参考设计成熟、成本相对便宜。M.2 Wi-Fi模块需与SDIO或USB接口对接,且在PCB设计时需要为天线预留合适的走线与切割地以保证射频性能。
HDMI输出接口:为了现场显示识别结果或用于调试,可设计一个标准HDMI Type-A接口,连接外部显示器。全志T536内置HDMI 1.4 PHY,仅需外部电平转换芯片,例如TI的TCA4054系列HDMI电平转换芯片(型号TCA9315),用于将SoC内部的TMDS信号标准化输出至外部HDMI接口。此方案需配合19个信号线孔位焊接对应排针或直接贴片连接器,同时板上布线要保证差分阻抗为100Ω。
调试与串口:为便于开发调试,可在板上预留UART0(TTL 3.3V)作为控制台打印口, UART1作为GPS或其他串口设备接口,均需添加5V转3.3V电平转换芯片,如TXS0108E(型号TXS0108EPWR)。并为每个UART接口预留2.54mm排针,以便外接转接板或转USB线(如FTDI FT232RL模块)进行日志抓取与调试。若拟接入工业CAN总线,需在板上设计一个CAN收发器,如NXP TJA1050T(封装SOIC8),与T536的CAN控制器对接,用于车辆检测与联网通讯。
AI加速与软件框架
全志T536自身并不集成专用AI NPU单元,其CPU与GPU性能对复杂深度学习模型(如YOLOv5、MobileNet-SSD)在推理速度上仍存在瓶颈。针对需要实时性更高的视频识别场景,在硬件方面可通过下列几种方案增强AI推理性能。
外置USB神经网络加速器:建议使用Google Coral USB Accelerator(型号G020A,内置Google Edge TPU),或Hailo-8 M.2模块(型号HML001)。Coral USB Accelerator通过USB 2.0接口连接到T536的USB Host口,Edge TPU专用加速器对TensorFlow Lite模型提供高效的量化推理性能,最高可以实现4TOPS(8-bit)的算力,适配MobileNet、SSD等模型;而Hailo-8则可以提供26 TOPs的算力,需要在板上预留M.2 B-Key接口并配合USB转PCIe转接卡,同时还需额外设计5V/3.3V电源。选择Coral USB的理由在于其驱动与模型转换流程成熟且社区文档丰富,但算力相对较低;若项目对实时性要求极高,可考虑Hailo-8方案,尽管成本与开发复杂度更高,但在推理速度方面表现更佳。系统软件层面,需要在Linux下安装Edge TPU驱动,并基于TensorFlow Lite进行模型量化与编译。
GPU加速:利用T536自带的Mali-T720MP2 GPU,通过对应的OpenCL或ARM Compute Library对部分图像预处理与卷积操作进行加速。然而,Mali-T720的性能有限且驱动较为封闭,仅适合对图像进行滤波、缩放等简单操作,对于深度学习推理加速作用有限,更多是在预处理中提供支持。具体可在OpenCV编译时启用ARM NEON指令集和VPU(如使用全志官方提供的VPU驱动库)优化,一定程度上提升数据解码与颜色空间转换速度。
异构多核优化:在软件层面,可通过基于OpenMP或pthread的多线程并行化技术,将深度学习推理任务在四核A53上分配多线程,以提升CPU推理效率。同时在代码中使用ARM NEON指令集加速矩阵乘法与卷积等核心运算。选择ONNX Runtime(ARM Linux 版)或NCNN框架进行模型推理,能够较好地发挥ARM架构多核优势;NCNN本身开源、轻量且针对A系列ARM核心做过大量优化,适合作为应用底层推理引擎。
软件框架选型:整个系统的软件架构推荐基于Debian或Ubuntu Armhf(或Arm64)发行版进行裁剪,内核编译建议使用全志官方提供的4.9/5.4 LTS内核,并集成完整的VPU驱动与GPU驱动。在用户态,可部署如下软件组件:摄像头采集程序(基于V4L2接口,或使用GStreamer插件进行采集和解码)、图像预处理模块(使用OpenCV 4.x,编译时启用NEON、VFPv4指令集优化)、目标检测与识别模型(基于TensorFlow Lite或NCNN部署YOLOv5s模型,可实现1080p@10fps的实时检测;若使用Coral USB加速器,可将模型量化至8-bit,并转换为.tflite格式,通过Edge TPU编译器生成.edgetpu模型),以及结果展示与传输模块(可使用WebSocket+HTTP协议,将识别结果与框架图像叠加后,通过HTTP流或RTSP推送至PC端或移动端浏览器)。如果项目需要具备录像功能,还可在GStreamer中插入x264enc或mpph264enc插件将识别结果帧编码为H.264码流并保存至存储介质。
流媒体传输与显示方案
实时视频识别场景下,需要将采集到的原始视频与识别结果同时进行本地或远程显示。针对本地显示,可利用全志T536的MIPI DSI接口连接LCD显示屏,或者将识别后的图像通过HDMI输出连接至传统显示器。如果使用MIPI DSI接口,需要选用匹配T536的显示屏,如具有800×1280分辨率的LCD模组(型号“LT080CA90000”,制造商BOE),驱动IC为R590、背光驱动使用TI的TL1981D。该LCD屏支持4线RGB或MIPI DSI协议,可通过D-PHY接口直接与T536连接,并通过I2C进行亮度与背光控制。若采用HDMI输出方案,如上文所述,通过TCA9315电平转换芯片即可将SoC内部TMDS信号输出至标准HDMI显示器。为提升用户体验,建议在显示界面上为识别框与标签文字使用硬件叠加或GPU渲染,将识别结果实时绘制在图像帧上,以实现低延迟叠加效果。
对于远程流媒体推送,可使用GStreamer的RTSP服务(gst-rtsp-server)将识别后的视频流打包为RTSP或RTMP协议推送至服务器端。硬件编解码方面,利用全志T536的VPU单元(H.264编码器),在CPU占用较低的情况下完成视频编码任务。如需保证网络带宽可接受,可将分辨率降低至720p或将帧率设置为15fps。流媒体推送可选用H.264 Baseline Profile,以保证极高的兼容性与低延迟。
温控与散热设计
针对在嵌入式平台上持续高负载运行深度学习算法或视频编解码任务时,SoC温度可能会显著上升,影响系统稳定性甚至触发过热降频机制。因此,本方案在PCB设计阶段需留出足够散热空间,并在SoC位置设计散热器与风扇安装孔。优选的散热方案为:在T536 SoC上贴合一块高导热硅胶垫(型号“T-Global TPU-200”,厚度2.0mm,导热系数2.0W/mK),再在硅胶垫上安装一块铝制或铜制散热片(尺寸大约为20mm×20mm×10mm),散热片与顶盖预留有风扇安装位置,可选用尺寸25mm×25mm×10mm的小型风扇(型号“Sunon MF25101VX-A99”),额定电压5V,转速约12,000rpm,风量大,噪声低。此外,在系统软件层面,可以通过监测内核温度并在达到阈值(如70°C)时,动态增加风扇转速或限制CPU最大频率,避免过热影响性能与寿命。
元器件清单与型号推荐
全志T536 SoC
型号:T536
功能:四核ARM Cortex-A53 @1.5GHz,Mali-T720MP2 GPU,硬件H.264/H.265编码/解码,片上DDR控制器,丰富外设接口。
选用理由:高性价比、视频编解码能力强、生态成熟、支持多种外设,适合嵌入式视频识别场景。
摄像头传感器
功能:130万像素黑白图像传感器,支持720p@60fps输出,MIPI CSI2接口。
选用理由:黑白模式下低光灵敏度高,适合弱光识别场景。
功能:200万像素RGB彩色SENSOR,支持1080p@30fps输出,MIPI CSI2接口。
选用理由:图像质量高、低光性能优秀、生态支持丰富、成本适中。
型号1:Sony IMX219PQH
型号2:ON Semiconductor AR0130SLCP-C
镜头
功能:3.6mm定焦CS接口镜头,视场角广,F1.8光圈,自动光圈调节。
选用理由:进光量大,视野适中,性价比高,适应多种场景。
型号:S-LMH032A-3.6
时钟源
功能:24MHz高精度晶振,提供稳定系统时钟与摄像头时钟。
选用理由:相位噪声低、性能稳定、体积小,满足MIPI时序要求。
型号:SiTime SiT1532C-24.000MDCK0
LPDDR3内存芯片
功能:1GB LPDDR3 1866MHz 16bit,PoP封装。两颗组2GB。
选用理由:三星LPDDR3可靠性高、功耗低、带宽足,可满足模型推理对内存带宽要求。
型号:Samsung K3QF6F6UFD-VGCL
eMMC存储
功能:32GB eMMC 5.1,高速读写,工业级温度支持。
选用理由:市场占有率高、性能可靠、随机读写速度优异,适合工业及嵌入式系统。
型号:Kingston EMMC32G-M625-E
TF卡与卡座
功能:TF卡插座,支持最大128GB,带弹簧材质。
选用理由:接触可靠、手感好、兼容性强。
功能:64GB Class10 UHS-I TF卡,连续读取90MB/s。
选用理由:容量大,价格适中,速度满足日志记录与临时存储需求。
型号:HS-TF-C10-64G(海康威视)
型号:RJST0314-GSTD-V(REXTRON)
PMIC
功能:集成2路DC-DC降压、3路LDO、GPIO控制、I2C可编程,管理系统全部电源域。
选用理由:高集成度、功耗低、驱动成熟、社区支持丰富,与全志生态兼容性好。
型号:X-Powers AXP223
锂电充电管理芯片
功能:1A单节锂电池充电IC,支持USB充电,带热调节与电池状态监测。
选用理由:具备过温保护与多种充电模式,可保证系统在断电时仍能运行。
型号:TI BQ24075
USB PHY芯片
功能:USB 2.0 PHY,高速(480Mbps)与全速(12Mbps)兼容。
选用理由:成本低、易集成、性能稳定,与T536 USB控制器匹配。
型号:SY7208C
以太网PHY芯片
功能:10/100/1000Mbps以太网PHY,支持RMII/MII接口,自带时钟输出。
选用理由:低功耗、EMI性能好、板级设计简单,与T536 MAC兼容性高。
型号:Microchip LAN8720AI
HDMI电平转换芯片
功能:HDMI电平转换,将SoC内部TMDS信号转换为HDMI标准信号。
选用理由:与全志HDMI PHY兼容、成本合理、性能可靠。
型号:TI TCA9315
电平转换与ESD保护
功能:USB口ESD保护二极管阵列,保护USBD+、USBD-免受静电冲击。
选用理由:封装小、成本低、ESD防护能力强。
功能:8通道双向电平转换,用于UART、SPI等外设接口的电平匹配。
选用理由:自动方向感知、无需额外方向信号线,简化设计。
型号:TXS0108EPWR(TI)
型号:SMF05C(Semtech)
Wi-Fi/BT无线模块
功能:Wi-Fi 6(802.11ax)双频2×2 MIMO + BT 5.2,支持MU-MIMO与OFDMA。
选用理由:无线网络速率高,兼容性好,具备稳定的蓝牙连接,可满足高清视频传输需求。
型号:Broadcom BCM43752ZL
风扇与散热器
功能:2.0mm厚度导热硅胶垫,导热系数2.0W/mK。
选用理由:填充热源与散热器之间空隙,减少热阻,提升散热效率。
功能:25×25×10mm 5V小型风扇,最大转速12,000rpm,风量1.2CFM,噪声25dB。
选用理由:尺寸小巧、风量足够、有余量控制温度,适合紧凑型嵌入式系统。
型号:Sunon MF25101VX-A99
型号:T-Global TPU-200
振荡器与晶振
功能:24MHz MEMS晶振,高稳定性、低相位噪声。
选用理由:提供稳定的摄像头与USB时钟,体积小,兼容性好。
型号:SiT1532C-24.000MDCK0
CAN收发器(可选)
功能:工业级CAN收发器,支持1Mbps速率,带故障保护。
选用理由:若需接入车辆或工业CAN网络,可提供可靠的总线接口。
型号:NXP TJA1050T
其他电容、电阻、EMI滤波器等被动元件
选用Murata、Taiyo Yuden、TDK等品牌的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如C0603、C0805封装,电容值100nF、10μF),钽电容(10μF/16V),贴片电阻(Yageo 0402/0603),电源滤波电感(Würth 744232000)等。主要用于电源去耦、信号滤波、电压采样等,型号根据具体电路需求而定。选用理由在于这些品牌被动件性能稳定、寄生参数低、噪声抑制能力强,能够有效提高系统可靠性与EMC性能。
方案总结
本文针对基于米尔全志T536开发板的视频识别应用,从系统总体架构、核心SoC特性、摄像头模块选型、存储与内存布局、电源管理设计、外设接口扩展、AI加速与软件框架、流媒体显示方案、散热设计以及详细元器件清单与型号推荐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整套方案中,全志T536作为核心芯片具备出色的视频编解码与图形加速能力,结合高性能的摄像头传感器与镜头可实现优质图像采集;三星LPDDR3与Kingston eMMC为系统提供可靠内存与存储支撑;AXP223 PMIC与TI BQ24075为多电压域提供稳定且高效的电源管理;多种外设接口(USB、以太网、Wi-Fi/BT、HDMI、UART等)保证系统具备丰富的扩展性与通讯能力;AI加速器的外置方案(Coral USB Accelerator 或 Hailo-8)以及基于NCNN或TensorFlow Lite的推理框架,能够针对不同性能需求的应用场景提供灵活的加速选项;散热与温控设计有效规避高负载下SoC过热带来的性能衰减风险。通过对每个元器件的型号、功能、选用理由等进行详细说明,本文为从硬件选型到软件实现提供了完整参考。总之,该方案在保证性能与可靠性的基础上,实现了成本可控、易于开发与扩展的嵌入式视频识别系统,适合智能安防、工业检测、智能交通等多种应用场景使用。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