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i2011 的DVB-C 机顶盒设计与实现方案


基于Hi2011的DVB-C机顶盒设计与实现方案
摘要
本文详细阐述了基于国产Hi2011流媒体处理器和μC/OS-II实时操作系统的DVB-C数字电视机顶盒设计与实现方案。方案涵盖硬件架构设计、关键元器件选型、软件体系分层设计、数据库管理、搜台算法优化及用户界面开发,重点解析高频头、解调器、解码器、存储器等核心器件的选型依据与功能实现,并通过电路框图展示系统集成方案。
1. 引言
DVB-C(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Cable)机顶盒作为有线电视网络与用户终端的桥梁,其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厂商垄断。本文提出基于国产Hi2011芯片和开源μC/OS-II系统的DVB-C机顶盒解决方案,旨在实现硬件自主可控与软件灵活定制,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方案通过模块化设计降低开发成本,提升系统稳定性,适用于中低端市场。
2. 硬件架构设计
2.1 核心器件选型与功能分析
2.1.1 主控芯片:Hi2011
型号:Hi2011(北京海尔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封装:QFP160
工艺:0.18μm
工作频率:108MHz
核心功能:
集成化设计:内置兼容8051指令集的CPU(13.5-27MHz时钟)、16位DSP协处理器、MPEG-2 MP@ML解码器、视频/音频播放模块、OSD引擎,支持PAL/NTSC/SECAM制式输出。
低功耗特性:采用动态电压调节技术,待机功耗低于1W,符合欧盟ERP标准。
接口扩展:提供3路PWM输出、I²C/SPI/UART接口,支持外接智能卡、USB 1.1模块。
选型依据:
自主可控:打破国外芯片垄断,降低供应链风险。
成本优势:单芯片集成度提升30%,BOM成本降低25%。
兼容性:完全兼容MPEG-2标准,支持TS流解复用与音视频同步。
2.1.2 高频头(Tuner):RDA5815
型号:RDA5815(锐迪科微电子)
频率范围:110-858MHz
增益:55dB(典型值)
噪声系数:≤6dB
功能:
将有线电视射频信号下变频为36MHz中频信号,支持AGC(自动增益控制)与RSSI(信号强度指示)。
选型依据:
灵敏度高:MER(调制误差率)≥30dB,适应弱信号环境。
集成度高:内置LNA(低噪声放大器)与PLL(锁相环),减少外围电路。
2.1.3 QAM解调器:MXL603
型号:MXL603(MaxLinear)
调制方式:16/32/64/128/256-QAM
符号率:1-7.2MSps
功能:
完成QAM解调、RS解码、解交织,输出TS流至Hi2011。
选型依据:
纠错能力强:支持深度交织模式,BER(误码率)≤10⁻⁹。
低功耗:工作电流<150mA,支持睡眠模式。
2.1.4 存储器
Flash:SST25VF064C(64Mbit SPI Flash,SST)
作用:存储引导程序、操作系统、EPG数据。
选型依据:支持4KB扇区擦除,擦写寿命≥10万次。
SDRAM:HY57V561620FTP(32Mbit SDRAM,Hynix)
作用:缓存TS流、音视频数据。
选型依据:CL=3,支持突发传输,带宽≥133MB/s。
2.1.5 电源管理芯片:RT8010
型号:RT8010(Richtek)
输入电压:5V
输出电压:3.3V/1.8V/1.2V
效率:≥90%
功能:为Hi2011、高频头、解调器提供多路稳压电源。
2.2 电路框图设计
信号流程:
射频输入:有线电视信号→RDA5815高频头→36MHz中频信号。
解调与解码:MXL603解调器→TS流→Hi2011解复用→MPEG-2解码→音视频输出。
控制与存储:Hi2011通过I²C总线配置高频头/解调器,SPI接口读写Flash/SDRAM。
关键接口:
智能卡接口:支持Conax/NDS条件接收系统。
红外遥控:采用NEC协议,支持38kHz载波。
3. 软件体系设计
3.1 分层架构
层级 | 模块 | 功能 |
---|---|---|
操作系统层 | μC/OS-II | 任务调度、内存管理、中断处理 |
驱动层 | Tuner驱动、解调器驱动 | 硬件抽象与寄存器配置 |
中间层 | DVB引擎、SI解析器 | TS流解析、PSI/SI表过滤 |
应用层 | EPG、频道管理、OSD显示 | 用户交互与业务逻辑 |
3.2 关键任务划分
任务ID | 名称 | 优先级 | 功能 |
---|---|---|---|
Task1 | 系统初始化 | 最高 | 加载引导程序、初始化硬件 |
Task2 | 音视频处理 | 高 | 解码MPEG-2流、同步音视频 |
Task3 | 频道搜索 | 中 | 解析PAT/PMT/SDT表,更新节目数据库 |
Task4 | OSD显示 | 中 | 渲染EPG界面、菜单 |
Task5 | 红外遥控处理 | 低 | 解析按键码,触发频道切换 |
3.3 数据库管理
本地临时数据库:
ProgramList:存储频道号、PID、加密状态。
TransponderList:记录频点、符号率、调制方式。
数据库管理策略:
频点数据库:采用链表结构,支持动态扩容。
节目数据库:分块存储,避免单结构体超64KB限制。
4. 搜台算法优化
4.1 手动搜台流程
初始化:清空ProgramList/TransponderList。
频点扫描:
设置Tuner频率(550-858MHz,步进8MHz)。
配置MXL603符号率(6.875MSps)。
表解析:
PAT表:获取PMT PID。
PMT表:提取音视频PID。
SDT表:读取节目名称、供应商ID。
NIT表:更新网络信息与备用频点。
结果存储:将有效频道写入Flash。
4.2 自动搜台优化
并行处理:利用Hi2011的DSP协处理器加速CRC校验。
缓存机制:将已解析的PSI/SI表暂存于SDRAM,避免重复扫描。
5. 用户界面与EPG开发
5.1 OSD图形库设计
分层架构:
底层驱动:直接操作Hi2011的OSD寄存器。
图形引擎:提供点、线、矩形绘制API。
应用层:支持透明度、抗锯齿效果。
5.2 EPG实现
数据结构:
typedef struct { uint16_t service_id; char name[32]; time_t start_time; uint16_t duration; } EPG_Event;
显示优化:
分页加载:每次仅渲染当前页节目信息。
防闪烁:采用双缓冲技术,后台更新数据时前台保持显示。
6. 测试与验证
6.1 性能指标
项目 | 测试值 | 标准要求 |
---|---|---|
搜台时间(全频点) | 2分30秒 | ≤3分钟 |
音视频同步误差 | <50ms | <100ms |
功耗(待机) | 0.8W | ≤1W |
6.2 兼容性测试
CA系统:通过Conax、Irdeto加密测试。
节目源:兼容央视、地方台TS流格式。
7. 结论
本文提出的基于Hi2011的DVB-C机顶盒方案,通过国产化芯片与开源系统实现低成本、高集成度设计。硬件选型兼顾性能与成本,软件架构分层清晰,搜台算法与EPG开发优化显著提升用户体验。未来可扩展H.264解码、IPTV功能,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