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PSD数据采集电路的设计方案


基于单片机的PSD数据采集电路的设计方案
一、引言
光电位置敏感器件PSD(Position Sensitive Detector)是一种基于横向光电效应、连续分布的半导体位置探测器件。它能快速、准确地给出入射光点在光敏面上的位置,具有灵敏度高、响应时间短、位置分辨率高、光谱响应范围大等特点。因此,PSD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光电检测技术中,尤其是高精度、高速度的数据采集技术中。如何在极短的响应时间内实现多数据的采集,成为采集PSD输出数据的关键。
本文基于单片机技术,设计搭建了一套高速的PSD输出数据采集及控制电路,通过在实验室条件下对PSD输出数据进行采集,从而为后续的PSD定位精度以及抗干扰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二、PSD的工作原理
PSD的工作原理基于横向光电效应。PSD的表面P+层为感光面,两边各有一信号输出电极,中间为I层,底层的公共电极用于加反向偏压。当光线入射到光敏面上时,由于与结面平行的横向电场作用,光生载流子形成向两端电极流动的电流X1和X2,且总电流X0=X1+X2。当入射光斑与两电极的间距发生变化时,两电极的输出电流也随之变化,从而实现了位置测量功能。
如果PSD的面电阻是均匀的,且阻值R1和R2远大于负载电阻RL,则R1和R2的值仅取决于光点的位置。假设L为PSD中点到信号电极的距离,x为入射光点到PSD中点的距离,则有公式:
x=L⋅R1+R2R2
将X0=X1+X2代入,即可得到光点坐标。显然,上式与入射光强X0无关,这就是一维PSD的定位原理。二维PSD的基本原理与一维PSD相同,只是计算公式不同。
三、PSD的选取
本文选取的是瑞典SiTek公司出品的SPC01光电位置传感器。它是一款二维两面分流型PSD,采用PSD使用厚膜技术制造,将PSD传感器与处理电路集合为一体,处理电路只有前置放大、加法器和减法器。其处理电路的输出电压Diff X、Diff Y和Sum X、Sum Y与二维位置的关系式为:
x=SumXDiffX⋅L
y=SumYDiffY⋅L
因此,采集对象为Diff X、DiffY、Sum X、Sum Y四个输出量,通过对四输出量的采集,便可运用原理运算来实现PSD在二维坐标下的位置数据。
四、数据采集及控制电路
基于单片机的PSD数据采集及控制电路由多个组件构成,包括主控芯片、模/数转换芯片、多路转换开关、串行通信芯片等。以下是详细的设计方案。
1. 主控芯片
型号及作用:
本文采用的主控芯片是Atmega16单片机。Atmega16是一款高性能、低功耗的8位AVR微控制器,具有丰富的外设和指令集,适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应用。Atmega16单片机具有以下几个关键特性:
高性能、低功耗的RISC结构;
16K字节的系统内可编程Flash存储器;
512字节的EEPROM;
1K字节的SRAM;
32个通用I/O口;
32个通用工作寄存器;
实时计数器(RTC);
四个灵活的定时器/计数器,带有比较模式和PWM功能;
可编程串行USART;
8路10位ADC;
具有片内振荡器的可编程看门狗定时器;
SPI串行接口;
外部和内部中断源。
Atmega16单片机在整个电路系统中起着核心作用,负责控制实验过程和数据的转换、存储与传输。
2. 模/数转换芯片
型号及作用:
本文采用的模/数转换芯片是AD1674。AD1674是美国AD公司推出的一款12位带并行微机接口的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芯片。它具有以下特点:
带有内部采样保持的完全12位逐次逼近(SAR)型模/数转换器;
采样频率为100kHz;
转换时间为10μs;
数据可并行输出,采用8/12位可选微处理器总线接口;
采用双电源供电:模拟部分为±12V或±15V,数字部分为+5V。
AD1674的数据输出端口与单片机的PB口相连,为A/D转换后的数字电压输入口。每次传输8位数据,电压信号经A/D转换后为12位数字信号,需分为2次传输,而单片机也需要2个字节存储1个数据。
3. 多路转换开关
型号及作用:
本文采用的多路转换开关是AD7501。AD7501是一个8通道多路转换开关,其功能是通过三个二进制的地址线来选择一个有效的输入。AD7501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PSD输出信号Diff X、Diff Y、Sum X、Sum Y相连,输入信号选择端由单片机的I/O口控制,依序选通4路输入电压信号,送至电压跟随器后进入AD1674进行模/数转换。
4. 串行通信芯片
型号及作用:
本文采用的串行通信芯片是MAX232。MAX232是一款常用的RS-232电平转换芯片,用于实现TTL电平与RS-232电平之间的转换。MAX232的RXD和TXD端分别与单片机的RXD和TXD端连接,通过串口实现与计算机的通信,并可在计算机中使用串口调试工具读取数据。
五、电路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PSD数据采集及控制电路的电路框图如下:
使能端EN与+5V相连,使其始终处于工作状态;
信号输入端S1~S4分别与PSD输出信号Diff X、Diff Y、Sum X、Sum Y相连;
输入信号选择端A0、A1分别由单片机的I/O口控制,A2与GND相连,依序选通4路输入电压信号;
选通的输入电压信号送至电压跟随器后进入AD1674进行模/数转换;
AD1674的数据输出端口与单片机的PB口相连;
单片机的串行通信端口RXD和TXD分别与MAX232的RXD和TXD端连接,通过串口实现与计算机的通信。
六、数据采集及处理
单片机控制AD1674进行模/数转换,转换后的12位数据需要分两次读出,即先将低4位数据读出,再读高8位数据。采集到的PSD输出的Diff X、DiffY、Sum X、Sum Y四个数据需要8个字节存储。由于采集的数据在单片机中是连续存储的,因此数据通过RS-232串行传输至计算机时,需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组、加标识,以免数据组合时发生错误。
在计算机中,通过串口调试工具读取数据,并进行数学处理,得到表示x, y位置信息的数字电压值。
七、结论
本文介绍了一套基于单片机技术的PSD输出信号数字采集电路的设计方案。该设计方案中的电路在保证有效对数据进行快速采集的基础上,具备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体积较小等优点,适合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实验操作,为后续的PSD定位精度、输出特性、抗干扰措施等研究奠定基础。
通过Atmega16型单片机控制AD1674模/数转换、AD7501多路转换等实现对PSD输出模拟信号的数字化转换和采集,为高精度光电位置传感器的数据采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八、主控芯片型号及作用总结
型号:Atmega16
作用:
作为整个电路系统的核心部件,控制实验过程和数据的转换、存储与传输;
丰富的外设和指令集,适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应用;
高性能、低功耗的RISC结构,适用于高精度、高速度的数据采集技术;
16K字节的系统内可编程Flash存储器,512字节的EEPROM,1K字节的SRAM,提供足够的存储空间;
32个通用I/O口,32个通用工作寄存器,提供灵活的输入输出和数据处理能力;
可编程串行USART和SPI串行接口,实现数据的串行通信;
8路10位ADC,适用于模拟信号的数字化转换。
通过以上设计方案和详细分析,可以看出基于单片机技术的PSD数据采集电路在数据采集和处理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为光电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