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的航标终端设计方案


基于ARM的航标终端设计方案
航标是航行标志的简称,是指示航道方向、界限与碍航物的标志,为船舶的安全航行提供了基本保障。航标终端通过测量航标灯的工作状态(电压、电流、可用灯泡数、闪光周期、位置信息等参数),再将这些状态信息以数据报的形式在CPU的控制下通过公共通讯网发送回航标监控中心。同时,监控中心也可以对航标进行远程遥控。这样,就能使得当代的航道建设趋于数字化、信息化。以下是一种基于ARM的航标终端设计方案。
一、系统总体设计
航标终端是一个电源适应能力强、抗干扰能力强、功耗低、集成模数转换的SOC(System On Chip)系统。为了使其更加灵活高效,本方案采用了双CPU架构设计。系统主控制器负责主要的数据处理和通信任务,而从控制器则负责一些辅助参数的检测和接口预留。
1. 主控芯片型号及其在设计中的作用
主控制器采用NXP(恩智浦)公司的32位Cortex-M3内核嵌入式微处理器LPC1769。LPC1769是一款高性能的ARM微控制器,具有丰富的外设接口和强大的处理能力,非常适合用于复杂的嵌入式系统设计。
型号:LPC1769
作用:
负责与监控中心的GPRS/GSM通信,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
读取GPS信号并进行前差分处理,获取航标的准确位置信息。
本地数据的存储,用于保存航标灯的运行参数和历史数据。
RS-232/485扩展通信,提供与其他外设的通信接口。
模拟量检测,包括电压、电流等参数的测量。
与从CPU通信,实现数据交互和系统远程升级。
从控制器采用NXP公司的32位Cortex-M0内核嵌入式微处理器LPC1114。LPC1114是一款低功耗、高性能的微控制器,适用于对功耗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型号:LPC1114
作用:
负责灯质、倾角/撞击和环境温度等参数的检测,提供航标灯的详细运行状态信息。
预留其他通信接口,方便后续的功能扩展。
2. 其他关键组件
A/D转换器:用于检测电压和电流,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处理。
64K E2PROM:保存配置数据、历史数据等,确保数据的持久性。
串口:串口0用于系统升级和调试,串口2用于GPRS/GSM模块通信,串口3用于GPS数据通信,串口1提供RS-232/485接口,与其他外设通信。
电源管理:采用3片高效率、低压差的线性稳压电源(LDO)分时工作,实现系统电源的高效管理。其中,监控主系统和GPS各采用一片TPS77533供电,将航标灯电池上6.4V的电压降到监控系统所需的3.3V电压。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采用一片大功率的线性稳压电源NCP630对GPRS模块单独供电。
二、硬件设计
1. 模拟量测量电路
模拟量测量包括航标灯、电池、太阳能板等的电压、电流测量。电压直接通过滤波电路送入A/D转换器进行处理,电流的测量则通过电流传感器将电流转换成电压量并滤波后送入A/D转换器。
2. 电源设计
电源设计采用3片高效率、低压差的线性稳压电源(LDO)分时工作,实现系统电源的高效管理。其中,TPS77533是一款高效率、低压差线性稳压集成电路,具有外围电路简单、电压转换效率高(最高可达92%)、输入电压范围宽、使用稳定可靠等特点,适用于绝大多数工作电压范围的航标灯使用。由于通信模块在GPRS发射时的瞬间电流可高达2A/3.8V,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采用一片大功率的线性稳压电源NCP630对GPRS模块单独供电,配合大电容蓄能滤波电路,给GPRS提供充足的能量。
3. 数据采集电路
航标遥测遥控终端上电后,由终端的数据采集电路开始工作,采集航标灯的各个工作状态,包括电源的动态电压、静态电压、充电电压、动态电流、充电电流、运行灯质等。为降低RTU系统的功耗,采集电路以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工作(可设置),每次每个参数测量至少10次,然后取平均值作为本时刻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和存储的中心设置参数(阀值)进行比较,判断航标灯是否出现异常情况,如果异常,则由ARM主系统申请进行报警处理。
三、软件设计
1. 嵌入式软件结构
终端嵌入式软件分为核心总控模块、通信模块、定位模块、A/D检测模块、灯质和姿态撞击测量等独立模块以及电源管理模块。总控模块与电源模块协同工作,自带看门狗,能自动检测、自动重启,其他模块出现异常时会自动报警,并且可独立工作,出现故障时不影响其他模块工作。
2. 数据传输与通信协议
在ARM主系统得到航标运行参数和航标位置参数后,按照规定的数据协议和GSM协议、GPRS协议,进行消息编码,由GSM/GPRS模块实现数据发送。系统采用GPRS实时传输(主)和SMS短消息(辅)两种通信方式,主辅通信方式通过科学组合、自动适应、自动切换,采用抗干扰和过滤设计。传送数据时采用无应答时重发,GPRS不成功转为短消息传送,短消息不成功重启通信模块重新发送,在限时内不成功自动保存,等待网络恢复时补发。
3. 报警处理与异常检测
采集电路采集到的数据会与存储的中心设置参数(阀值)进行比较,判断航标灯是否出现异常情况。如果异常,则由ARM主系统申请进行报警处理。当GPS模块没有关机时,可对浮标的位置持续测量及报警判断;当GSM模块没有关机时,监控中心可以随时查询其实时状态。
四、功能实现
在航标遥测遥控系统的控制下,以低功耗的条件实现了航标灯灯质的检测、碰撞检测、差分定位、远程控制等功能。
1. 灯质检测
通过从CPU(LPC1114)对航标灯的灯质进行检测,包括闪光周期、亮度等参数,确保航标灯的正常工作。
2. 碰撞检测
通过从CPU(LPC1114)对航标的倾角/撞击进行检测,当航标受到撞击时,能够及时发现并报警,确保航标的安全。
3. 差分定位
通过读取GPS信号并进行前差分处理,获取航标的准确位置信息,实现航标的差分定位。
4. 远程控制
监控中心可以通过GPRS/GSM通信对航标进行远程遥控,包括调整航标灯的闪光周期、亮度等参数,以及接收航标的实时状态信息。
五、总结
本方案采用基于ARM的双CPU架构设计,实现了航标终端的遥测遥控功能。通过测量和控制航标灯的工作状态参数,以及实现与监控中心的远程通信,为船舶的安全航行提供了基本保障。同时,本方案还具有电源适应能力强、抗干扰能力强、功耗低等优点,适用于现代数字航道系统的建设。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航标终端的功能和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航道建设和管理提供更加可靠的技术支持。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