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信号完整性效应的经验法则


原标题:估计信号完整性效应的经验法则
估计信号完整性效应的经验法则主要基于长期的研究和实践经验,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经验法则:
一、信号基本属性
信号上升时间:信号上升时间约是时钟周期的10%,即1/10×1/Fclock。例如,100MHz的时钟周期中的上升时间大约是1ns。
理想方波谐波:理想方波的N次谐波的振幅约是时钟电压副值的2/(Nπ)倍。例如,1V时钟信号的第一次谐波幅度约为0.6V,第三次谐波的幅度约是0.2V。注意,有些资料中可能使用2/N的表述,但更精确的表述是2/(Nπ)。
二、带宽与上升时间
带宽与上升时间的关系:信号的带宽(BW)和上升时间(RT)的关系为BW=0.35/RT。例如,如果上升时间是1ns,则带宽是350MHz。反之,如果互连线的带宽是3GHz,则它可传输的最短上升时间约为0.1ns。
带宽与频率的关系:如果不知道上升时间,可以认为信号带宽约是时钟频率的5倍。
三、电路元件特性
LC电路谐振频率:LC电路的谐振频率是5GHz/sqrt(LC),其中L的单位为纳亨(NH),C的单位为皮法(PF)。
电阻特性:
在400MHz内,轴向引脚电阻可以看作理想电阻。
在2GHz内,SMT0603电阻可看作理想电阻。
轴向引脚电阻的等效串联电感(ESL)约为8NH,SMT电阻的ESL约是1.5NH。
导线电阻与电感:
直径为1MIL(千分之一英寸)的近键合线的单位长度电阻约是1欧姆/英寸。
直径为1MIL的圆导线的局部电感约是25NH/IN 或1NH/MM。
线材规格:
24AWG线的直径约是20MIL,电阻率约为25毫欧姆/英尺。
1盎司桶线条的方块电阻率约是每方块0.5毫欧姆。
四、信号传输与衰减
趋肤效应:在10MHz时,1盎司铜线条就开始具有趋肤效应。趋肤深度与频率的平方根成反比,例如1GHz时铜的趋肤深度为2微米,10MHz时为20微米。
信号衰减:
1GHz时,1盎司铜线的电阻约是其在直流(DC)状态下电阻的15倍。
8MIL宽的线条在1GHz时,其电阻产生的衰减与介质材料产生的衰减相当,并且介质材料产生的衰减随着频率变化得更快。
五、传输线特性
特性阻抗: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与单位长度电容成反比。在FR4材料中,所有50欧姆传输线的单位长度电容约为3.3PF/IN,单位长度电感约为8.3NH/IN。
微带线与带状线:
对于FR4中的50欧姆微带线,其介质厚度约是线宽的一半。
对于FR4中的50欧姆带状线,其平面间的间隔是信号线线宽的2倍。
传输线时延:
一段传输线的总电容和时延的关系为C=TD/Z0。
一段传输线的总回路电感和时延的关系为L=TD×Z0。
六、信号反射与突变
反射系数:在50欧姆系统中,5欧姆的阻抗变化引起的反射系数是5%。
突变影响:
保持所有的突变(如线宽变化、过孔等)尽量短于上升时间的量值。
远端容性负载会增加信号的上升时间,具体增加量与负载电容成正比。
如果突变的电感小于上升时间的10倍,或者突变的电容小于0.004×RT,则可能不会产生问题。
七、其他注意事项
经验法则的局限性:经验法则只是一种大概的近似估算,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获得一个大致的答案,但在精确度要求较高的场合,仍需使用数值仿真工具进行验证。
信号完整性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应综合考虑信号的带宽、上升时间、传输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