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卖盘信息
BOM询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技术方案 >工业控制 > 基于TMS320F2812芯片实现移动机器人的导航和控制系统的应用方案

基于TMS320F2812芯片实现移动机器人的导航和控制系统的应用方案

来源: 维库电子网
2021-12-21
类别:工业控制
eye 30
文章创建人 拍明

原标题:基于TMS320F2812芯片实现移动机器人的导航和控制系统的应用方案

基于TMS320F2812芯片实现移动机器人的导航和控制系统的应用方案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器人已经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移动机器人作为机器人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导航系统至关重要。导航系统不仅决定了机器人的运动轨迹和定位精度,还直接影响到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和智能化水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TMS320F2812芯片实现移动机器人的导航和控制系统的应用方案,旨在通过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红外线距离传感技术和地磁感应电子罗盘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出一种基于DSP控制的信息融合的自主移动机器人导航系统。

image.png

主控芯片型号及其在设计中的作用

TMS320F2812芯片介绍

TMS320F2812是美国TI公司推出的C2000平台上的定点32位DSP芯片,主频高达150MHz,处理性能可达150MIPS,每条指令周期仅为6.67ns。该芯片采用哈佛总线结构,具有统一的存储模式,包括4M可寻址程序空间和4M可寻址数据空间。同时,片内具有128×16位的FLASH存储器和18K×16位的SRAM,以及4K×16位的引导ROM,最大支持外扩512K×16位的SRAM和512K×16位的FLASH。此外,TMS320F2812还具有两个事件管理器(EVA、EVB)以及外设中断模块(PIE),最大支持96个外部中断。

TMS320F2812在设计中的作用
  1. 高性能计算:TMS320F2812的高主频和高处理性能使其能够迅速处理复杂的导航和控制算法,确保移动机器人在实时环境中能够做出快速准确的响应。

  2. 丰富的外设接口:该芯片具有多种外设接口,如ADC、SCI、SPI、McBSP、eCAN等,方便与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进行连接和数据传输。特别是其16位的PWM模块,可以实现精细的调速控制,这对于移动机器人的驱动系统至关重要。

  3. 事件管理功能:TMS320F2812的事件管理器(EVA、EVB)包括6路PWM/CMP、2路QEP、3路CAP、2路16位定时器,这些功能使得芯片能够高效地处理与电机控制相关的任务,如位置检测、速度计算和PWM信号生成等。

  4. 低功耗设计:TMS320F2812采用低功耗设计,适合在移动机器人等需要长时间运行的设备中使用,有助于延长机器人的工作时间。

系统硬件设计

系统总体架构

本系统主要由DSP核心板、RFID板、系统主板、电子罗盘、驱动板等构成。DSP核心板采用TMS320F2812芯片作为核心处理器,负责整个系统的控制和数据处理。RFID板用于实现无线射频识别功能,用于机器人的定位和导航。电子罗盘用于检测机器人的方向信息,提供绝对旋转角度。驱动板则负责驱动机器人的电机,实现移动功能。

DSP核心板设计

DSP核心板是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数据处理和控制指令的生成。该板卡采用TPS767D318双路输出低压降LDO提供双电源,保证了核心电压1.8V的稳定供给。同时,采用多级坦电容并联的方式进行外围电压滤波,以产生低ESR的效果。

在DSP核心板上,TMS320F2812芯片通过SCI接口与RFID板进行通信,接收RFID标签的信息,用于机器人的定位。同时,通过ADC接口接收红外线距离传感器和电子罗盘的数据,用于机器人的避障和方向控制。此外,TMS320F2812还通过PWM接口与驱动板进行通信,生成控制电机的PWM信号。

RFID板设计

RFID板用于实现无线射频识别功能,通过射频信号与RFID标签进行通信,获取标签的信息。本系统采用近耦合卡,射频模块与TMS320F2812的SCIA口进行通讯。通过对数据流进行解码,判断机器人的位置。

电子罗盘设计

电子罗盘用于检测机器人的方向信息,采用CMPS03平面角度传感器,通过检测当前传感器与地球磁场直接的角度,获得分辨率为0.1度的绝对旋转角度。电子罗盘模块通过I2C接口与TMS320F2812进行通信,将方向信息传输给主控芯片。

驱动板设计

驱动板负责驱动机器人的电机,实现移动功能。本系统采用L298芯片作为驱动芯片,L298是SGS公司的产品,具有高电压、高电流的双全桥驱动能力,可以直接接受标准的TTL逻辑电平,驱动各种负载如电机、继电器等。驱动板通过PWM信号接收TMS320F2812的控制指令,生成驱动电机的电流信号。

系统软件设计

初始化与数据处理

TMS320F2812的主程序负责完成初始化并对数据进行相应处理。初始化包括对I/O接口、寄存器、处理器工作状态以及内部控制模块等的初始化。在初始化完成后,进入数据处理的运算子程序。

数据处理部分主要包括对RFID标签信息的解码、红外线距离传感器和电子罗盘数据的采集与处理、PWM信号的生成与调整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实现机器人的定位和导航功能。

导航与控制算法

本系统采用基于信息融合的导航与控制算法,将RFID、红外线距离传感器和电子罗盘的信息进行融合,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导航和避障功能。

在导航过程中,首先通过RFID标签获取机器人的位置信息,然后通过红外线距离传感器检测周围的障碍物信息,最后通过电子罗盘获取机器人的方向信息。将这些信息进行融合后,生成控制指令,通过PWM信号发送给驱动板,驱动机器人进行移动。

在控制算法中,采用增量式分段离散PID控制算法,根据机器人的位置和速度信息,调整PWM信号的占空比,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

无线通信与上位机监控

本系统还设计了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实现DSP核心板与上位机之间的通信。通过CAN总线接口,将DSP核心板采集到的数据实时传输给上位机,并在上位机上进行显示和分析。同时,上位机也可以向DSP核心板发送控制指令,实现对机器人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实验与测试

为了验证本系统的性能,我们在实际环境中进行了实验与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能够准确地实现机器人的定位和导航功能,避障效果良好,且能够稳定地运行。

在测试中,我们分别测试了机器人在不同速度下的导航精度和避障能力。测试结果表明,机器人在低速运行时导航精度较高,避障能力较强;在高速运行时,虽然导航精度略有下降,但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此外,我们还测试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长时间的运行测试,我们发现系统能够稳定地工作,且没有出现明显的故障或异常情况。

结论与展望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TMS320F2812芯片实现移动机器人的导航和控制系统的应用方案。通过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红外线距离传感技术和地磁感应电子罗盘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DSP控制的信息融合的自主移动机器人导航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能够准确地实现机器人的定位和导航功能,避障效果良好,且能够稳定地运行。

未来,我们将继续优化系统的性能,提高导航精度和避障能力。同时,我们还将探索更多的应用场景,将本系统应用于更多的机器人领域,如智能仓库、超市导购、家用机器人等。此外,我们还将研究更加先进的导航与控制算法,以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自适应能力。

通过上述方案的实施,我们有望为移动机器人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推动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资讯

拍明芯城微信图标

各大手机应用商城搜索“拍明芯城”

下载客户端,随时随地买卖元器件!

拍明芯城公众号
拍明芯城抖音
拍明芯城b站
拍明芯城头条
拍明芯城微博
拍明芯城视频号
拍明
广告
恒捷广告
广告
深亚广告
广告
原厂直供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