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卖盘信息
BOM询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技术方案 >消费电子 > 基于 STM32 的智能手表

基于 STM32 的智能手表

来源: 电路城
2021-12-03
类别:消费电子
eye 28
文章创建人 拍明

原标题:基于 STM32 的智能手表

一、方案总体概述

随着可穿戴设备市场的不断扩大,智能手表逐渐成为人们日常健康监测、信息通知与运动记录的重要工具。本设计方案以 STM32 系列微控制器为核心,着重实现低功耗、高性能、功能集成的智能手表。系统功能涵盖计步、心率监测、蓝牙通讯、实时数据显示以及多种传感器数据采集。方案不仅注重硬件电路的整体设计,同时兼顾电源管理、外设接口与系统可靠性,确保产品在实际应用中具备长时间续航和稳定运行的优势。

image.png

二、系统总体框架及功能模块划分

整个智能手表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核心处理单元(MCU)
    负责系统整体的控制、数据处理以及任务调度,同时集成丰富的外设接口,满足蓝牙通信、传感器数据采集、显示控制等功能要求。

  2. 电源管理模块
    包括锂电池充电管理、电压调节与功耗控制,确保系统在低功耗和高效率之间达到平衡。

  3. 显示模块
    主要用于信息输出,可采用 OLED 或 TFT 显示屏,通过 I²C 或 SPI 总线与 MCU 通信,实时显示手表各项工作状态、时间、健康数据等。

  4. 传感器模块
    包括运动传感器(如加速度计和陀螺仪)、心率传感器以及其他环境传感器,用于实现计步、运动姿态判断、心率监测等功能。

  5. 无线通信模块
    蓝牙低功耗(BLE)模块用于与手机等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互,传输健康数据、通知信息及其它相关信息。

  6. 辅助模块
    如按键输入、蜂鸣器、振动马达等,用于实现人机交互和提示功能。

基于上述各模块,系统总体电路框图示意如下:

image.png

该框图清晰展示了各模块之间的连接关系,其中 STM32 MCU 作为系统的“中枢神经”,协调电源管理、显示、传感器数据采集及无线通信等多方面工作。

三、关键元器件详细选型及功能说明

1. STM32 微控制器

推荐型号:STM32L4系列(如 STM32L432KC 或 STM32L476RG)

  • 主要作用:作为智能手表的核心处理单元,负责处理各种传感器数据、控制显示、管理蓝牙通信及系统任务调度。

  • 选型理由

    • 低功耗设计:STM32L4系列采用超低功耗架构,适合电池供电的穿戴设备。

    • 高性能:Cortex-M4 内核支持 DSP 和 FPU,加速信号处理和数据计算。

    • 丰富的外设接口:内置多路 ADC、UART、SPI、I²C 及定时器,方便与传感器、显示模块及蓝牙模块连接。

    • 集成 RTC:实现精确的时间管理,满足手表时间显示需求。

  • 器件功能:主要执行固件程序,完成传感器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系统控制和无线通信管理。

2. 电源管理模块

推荐元器件:

  • 锂电池充电IC:MCP73831 或 BQ2407x 系列

    • 作用:实现电池充电控制、过充保护、充电电流及电压管理。

    • 选型理由:体积小、集成度高、充电效率好、保护功能完善,适合智能穿戴设备。

  • 稳压电路:低压差稳压器(LDO)或 DC-DC 降压芯片(如 TPS62840)

    • 作用:将锂电池不稳定的电压稳定为 MCU、传感器及其他模块所需的 3.3V 或 1.8V 电压。

    • 选型理由:低噪声、低功耗、高转换效率,适合对电源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嵌入式系统。

3. 显示模块

推荐型号:0.96 英寸 OLED 显示屏(采用 SSD1306 驱动芯片)

  • 作用:显示时间、运动数据、健康监测数据以及其它系统状态信息。

  • 选型理由

    • 低功耗:OLED 显示屏本身耗电较低,且在显示黑色背景时能节省更多能耗。

    • 高对比度与清晰度:显示效果好,适合户外及室内各种环境下的观看需求。

    • 接口简单:一般采用 I²C 接口,与 STM32 的 I²C 外设直接对接,软件驱动简单。

  • 器件功能:通过固件控制显示内容,提供直观的用户交互界面,同时结合触控或按键实现基本操作。

4. 传感器模块

智能手表中传感器模块负责监测人体运动、心率以及环境信息,是健康监测的关键部分。

(1) 运动传感器

推荐型号:MPU6050(6轴惯性传感器)

  • 作用:集成三轴加速度计与陀螺仪,可实现运动检测、计步、姿态识别等功能。

  • 选型理由

    • 应用成熟:广泛用于各类运动、航模和可穿戴设备中,数据准确可靠。

    • 低功耗和小体积:适合嵌入式手表设备的尺寸与能耗要求。

  • 器件功能:采集运动数据,经 MCU 算法处理后,实现计步、运动姿态监测以及手势识别等功能。

(2) 心率及血氧传感器

推荐型号:MAX30102

  • 作用:利用光电技术监测人体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是健康监测的重要传感器。

  • 选型理由

    • 集成设计:集成了 LED、光电二极管和光电放大器,结构紧凑,便于集成在手表内。

    • 低功耗:设计适合连续监测,同时具备较高的检测精度。

  • 器件功能:通过采集反射或透射光信号,分析心率及血氧变化情况,数据经 MCU 运算后可用于健康监控或运动建议。

(3) 环境传感器(可选)

推荐型号:SHTC3 温湿度传感器

  • 作用:监测环境温度和湿度,帮助判断佩戴环境的舒适度以及室内外环境变化。

  • 选型理由:体积小、响应速度快、精度高,采用 I²C 接口方便与 STM32 直接通信。

  • 器件功能:通过实时采集温湿度数据,为手表提供环境信息,并结合其他数据实现更智能的健康管理建议。

5. 无线通信模块

推荐型号:蓝牙低功耗(BLE)模块,如 HM-10 或采用 CC2541 模块

  • 作用:实现手表与智能手机或其他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支持消息推送、健康数据同步及远程控制。

  • 选型理由

    • 低功耗设计:BLE 模块具备极低的功耗,适合长期待机状态。

    • 成熟稳定:市场上应用广泛、驱动成熟、兼容性好。

  • 器件功能:通过串口或 SPI 接口与 STM32 进行数据通信,同时支持配对、数据加密及低延迟传输。

6. 辅助模块及外设

按键输入及触控模块

  • 作用:实现用户与设备之间的交互,支持菜单切换、模式切换等基本操作。

  • 推荐元器件:常用的机械按键或电容触摸传感器 IC(如 CAP1203)。

  • 选型理由:体积小、响应快、抗干扰能力强,能满足多种交互需求。

振动马达及蜂鸣器

  • 作用:提供震动提醒和音频提示,增加用户体验。

  • 选型理由:低功耗、小型化设计,易于集成进手表有限的空间中。

外部存储器

  • 作用:用于存储历史健康数据、用户设定信息或固件升级包。

  • 推荐型号:SPI Flash 存储器,如 W25Q 系列。

  • 选型理由:存储容量充足、接口标准、读取速度快且功耗低,方便数据存取与升级管理。

四、电路框图详细说明

在上文总体框图的基础上,对各个模块之间的连接关系做进一步说明:

  1. 电源路径设计

    • 锂电池作为主要供电源,经 MCP73831 实现充电管理。充电模块输出经过 DC-DC 转换或 LDO 稳压模块,将电压稳定在 3.3V,供给 STM32、传感器、显示屏等元器件。整个电源路径同时设计了过流、过压及短路保护,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2. MCU 与外设接口设计

    • I²C 总线:用于连接 OLED 显示屏、温湿度传感器(SHTC3)以及部分传感器(如 MAX30102)的数据传输。STM32 内置 I²C 控制器简化了外设通信协议的实现。

    • SPI 总线:可以用于与高速外部存储器(SPI Flash)或蓝牙模块进行数据交换。

    • UART 接口:蓝牙模块通常通过 UART 进行数据通信,STM32 的多个 USART 接口支持灵活的模块扩展。

    • ADC 通道:部分传感器或电池电压检测需要通过 ADC 采集模拟信号,STM32 的多路 ADC 能够同时监控多个电压信号。

    • GPIO 口:用于按键输入、LED 指示及其它简单外设的控制。

  3. 信号隔离与干扰抑制

    • 为了保证各模块间信号稳定,电路设计中对模拟与数字电路进行了合理的分区,并增加了必要的滤波电容与 EMI 抑制措施,保证低噪声与稳定性。

  4. 模块互联关系示意

    • STM32 微控制器处于整个系统中心,通过各类总线(I²C、SPI、UART)与外设模块相连。传感器模块的数据经过预处理后进入 MCU,再经过内置算法计算后传输至显示模块或通过蓝牙模块发送给移动终端,实现实时监控和数据同步。

五、方案优势及设计考虑

  1. 低功耗设计
    STM32L4 系列 MCU 与低功耗外设元件(如 OLED 显示屏、BLE 模块)共同构成了一套能耗极低的系统,满足手表长时间续航的要求。合理的电源管理模块设计和动态功耗控制策略,进一步延长了电池使用时间。

  2. 高集成度与灵活扩展性
    系统充分利用 STM32 丰富的接口资源,既能实现多种传感器数据采集,又方便未来功能扩展,如 GPS 定位、NFC 支付等。外设接口模块均采用标准通信协议,便于软硬件升级和替换。

  3. 稳定性与可靠性
    通过严格的元器件选型和电源保护设计(过充、过流、短路保护),系统在恶劣环境下也能稳定工作。对信号干扰和 EMI 的处理保证了传感器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无线通信的可靠性。

  4. 用户体验
    OLED 显示屏与触控/按键交互设计,能够直观展示时间、运动数据、健康监测等信息,结合振动马达和音频提示,使得用户在操作时体验良好。同时,蓝牙低功耗通信支持与手机端应用实时同步数据,便于用户长期健康管理。

六、软件系统及固件设计简述

虽然本方案主要聚焦于硬件设计,但固件部分同样不可忽视。STM32 内部固件主要包括以下模块:

  • 系统初始化模块:完成时钟配置、外设初始化及低功耗模式设置。

  • 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定时采集 MPU6050、MAX30102 等传感器数据,并利用滤波算法进行数据平滑处理,再通过算法计算步数、运动轨迹及心率。

  • 显示驱动模块:通过 I²C 或 SPI 协议控制 OLED 显示屏,完成文字、图形及动态界面的显示。

  • 蓝牙通信模块:负责建立与手机端的低功耗数据通道,实现数据同步、通知推送等功能。

  • 电源管理与低功耗控制模块:监控电池电压、温度信息,并根据工作状态动态调节系统功耗,进入休眠或低功耗模式。

各模块之间通过中断与轮询方式协同工作,确保系统实时性和响应速度,同时设计完善的错误处理机制,保证整个手表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稳定运行。

七、结论

本设计方案通过对 STM32L4 系列微控制器、OLED 显示屏、MPU6050 运动传感器、MAX30102 心率传感器、BLE 模块及电源管理 IC 等关键元器件的详细选型及功能分析,构建了一套高性能、低功耗、功能丰富的智能手表硬件平台。各模块之间通过标准通信接口紧密连接,电路框图整体结构清晰、信号互联合理,为后续软件开发及系统集成提供了坚实基础。同时,针对可穿戴设备特殊的能耗及体积要求,本方案在元器件选型上充分考虑了实际应用场景,兼顾高集成度、低功耗和扩展性,具备较高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这一方案,设计者可以在后续原理图绘制、PCB 设计及固件编写阶段有明确的硬件平台依据,同时也为进一步功能扩展(如增加 GPS 定位、NFC 支付、更多健康监测传感器)留足了接口资源。整体来看,基于 STM32 的智能手表设计方案不仅能满足当前市场对高集成度和低功耗产品的需求,同时也为未来智能穿戴设备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标签: STM32 智能手表

相关资讯

拍明芯城微信图标

各大手机应用商城搜索“拍明芯城”

下载客户端,随时随地买卖元器件!

拍明芯城公众号
拍明芯城抖音
拍明芯城b站
拍明芯城头条
拍明芯城微博
拍明芯城视频号
拍明
广告
恒捷广告
广告
深亚广告
广告
原厂直供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