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M358双运算放大器的人体感应灯电路设计方案


原标题:基于LM358的人体感应灯电路设计方案
基于LM358双运算放大器的人体感应灯电路设计方案
本方案旨在详细介绍一种基于LM358双运算放大器的人体感应灯电路设计。方案从设计原理、元器件选型、详细电路分析、调试与优化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重点说明每个元器件的型号、作用、选择理由以及在整个系统中的功能。为便于理解,文中还给出电路框图示意,并详细描述各个模块之间的关联与工作原理。以下是本设计方案的详细内容。
一、设计背景与应用前景
人体感应灯是一种利用红外或微波等传感技术检测人体活动,实现自动开关灯的智能照明设备。随着节能环保理念的不断普及,人体感应灯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楼、公共场所等领域。传统的人体感应灯在稳定性、抗干扰能力以及灵敏度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本方案引入LM358双运算放大器对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处理,通过优化电路设计,提高系统对微弱信号的响应能力和抗干扰性能。
LM358双运算放大器作为一种常用且经济的放大器件,其工作电压范围广、输入阻抗高、功耗低,在低频放大、信号处理、滤波等领域具有出色表现。基于LM358的设计方案既能满足人体感应灯对低电平信号的放大需求,又能实现对噪声的抑制与信号的平滑处理,从而确保系统在不同环境下均能稳定运行。本文将对LM358器件在该电路中的具体应用进行详细说明,同时针对电路的核心模块——红外人体传感器信号采集模块、信号放大滤波模块、触发控制模块和驱动电路模块进行深入探讨。
二、设计原理与总体方案
系统总体原理
人体感应灯电路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红外传感器检测人体红外辐射变化,经过前置放大与滤波后形成电平稳定的电压信号;利用LM358双运算放大器对微弱信号进行进一步放大,经过比较电路判定人体是否进入感应区域;控制模块根据比较结果输出控制信号,进而驱动继电器或功率管件,完成灯具的开关控制。整个系统的核心在于如何对微弱信号进行有效放大和处理,以避免因环境干扰产生误动作或漏动作现象。
信号处理流程
(1)信号采集模块:采用红外人体传感器,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经过预处理电路(含低通滤波、抗干扰电路)后,送入LM358双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
(2)信号放大模块:利用LM358进行低噪声、高精度的信号放大,使人体信号达到可比较的幅度范围。
(3)比较判断模块:通过设定参考电平,利用比较电路对放大后的信号进行判断,输出逻辑电平控制信号。
(4)控制驱动模块:根据判断结果,驱动继电器或MOSFET模块,使灯具完成自动开关功能。
主要设计指标
检测灵敏度:能够准确捕捉人体红外辐射的微弱变化,保证在一定距离内实现灵敏探测。
抗干扰性能:电路设计中采用滤波、屏蔽等技术,减少外部噪声对传感信号的干扰。
稳定性与可靠性:选择优质元器件,保证长期运行下电路性能稳定,无漂移或误判现象。
低功耗:设计中尽可能降低功耗,适用于电池供电场合。
三、元器件选择与详细分析
本方案在元器件选型上经过反复推敲,确保每一枚器件均能在实际应用中达到预期效果。下面对主要元器件进行逐一介绍。
LM358双运算放大器
型号选择:LM358。
器件作用:作为信号放大器件,用于对人体传感器输出的低电平信号进行二级放大处理,保证信号在后续比较电路中有足够的幅度。
选择理由:LM358具有低功耗、高输入阻抗、宽工作电压范围(一般为3V~32V)以及双路独立放大功能。其内部结构简单、性价比高,适合低成本、大批量生产的应用。
功能说明:在本设计中,LM358主要用于两个方面:首先对来自红外传感器的模拟信号进行初步放大,其次将放大后的信号与预设参考电平进行比较,形成控制逻辑信号。
红外人体传感器
型号选择:常用型号如HC-SR501或改进型模块。
器件作用:检测人体红外辐射变化,输出模拟电压信号或脉冲信号。
选择理由:HC-SR501模块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等特点,同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适用于室内、户外环境下的人体探测。
功能说明:传感器通过红外探测元件捕捉人体散发的红外热量,经内部电路处理后输出对应电压信号,该信号为后续放大处理的输入信号。
滤波电容及电阻网络
型号选择:常用陶瓷电容如104、贴片电容,精密电阻(1%或更高精度)。
器件作用:滤除环境噪声和电源干扰,对传感信号进行预处理。
选择理由:陶瓷电容具有温度稳定性好、体积小、响应快的特点,配合精密电阻组成的滤波网络可以实现有效的低通滤波,去除高频干扰信号。
功能说明:电容和电阻网络主要构成低通滤波器,其截止频率设计合理,既能保证有效信号通过,又能滤除高频噪声,为信号的精确放大创造良好条件。
比较电路模块
型号选择:可采用单片比较器如LM393,也可利用LM358自身的对数放大比较功能实现。
器件作用:将放大后的信号与设定的参考电压进行比较,输出高低电平信号。
选择理由:LM393作为双路比较器具有低功耗、响应快的特点,而利用LM358内部电路则可以减少器件数量,降低成本。
功能说明:比较电路模块负责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判断人体进入检测区域与否,并给后续控制模块提供触发信号。
控制与驱动电路
继电器:
型号选择:常用固态继电器或机械式继电器,如Omron G5LE系列。
器件作用:根据比较电路输出信号,实现大功率灯具的通断控制。
选择理由:继电器具有较高的负载能力和隔离性能,保证低电压控制高电压输出安全稳定。
功能说明:当传感器检测到人体存在时,比较电路输出控制信号驱动继电器闭合,使灯具点亮;当人体离开后,继电器断开,灯具熄灭。
MOSFET驱动模块:
型号选择:常用IRF540或IRLZ44N等低导通电阻型号。
器件作用:作为开关元件,通过低电平信号控制大功率负载的通断。
选择理由:MOSFET具有响应速度快、导通电阻低、控制简单等优点,适用于直流大功率负载控制。
功能说明:在某些设计中,为了替代传统继电器以降低机械噪声和提高响应速度,MOSFET模块可以实现快速、低耗的驱动开关功能。
电源稳压模块
型号选择:常用LM7805稳压芯片或DC-DC转换模块。
器件作用:将不稳定的外部电源电压转换为稳定的直流电压供给电路各模块使用。
选择理由:LM7805具有过载保护、散热保护等功能,输出电压稳定可靠;而现代DC-DC转换模块体积小、效率高,适用于电池供电场合。
功能说明:电源稳压模块为整套系统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避免因电压波动引起误动作或器件损坏,同时也兼顾低功耗要求。
附加元器件
电位器:用于调节比较电路的参考电压,便于根据环境和实际需求进行灵敏度调节。
指示灯(LED):为用户提供工作状态反馈,常选用高亮度红色或绿色LED,通过限流电阻保护。
PCB板材:采用FR4板材或其他高质量电路板,保证整体电路布局合理、信号干扰降到最低。
散热器:对LM358或电源稳压芯片等可能产生较高热量的元器件进行散热处理,确保长时间运行温度稳定。
四、电路框图及模块划分
下图为本设计方案的总体电路框图示意图,图中明确展示了各个模块之间的连接关系及信号流向:
+----------------------+
| 外部电源(直流) |
+----------+-----------+
│
│
+----------▼-----------+
| 稳压电源模块 | —— LM7805/DC-DC模块
+----------+-----------+
│
│ 稳定直流电压
+----------------▼----------------+
| 主控制与信号处理模块 |
| |
| +--------------------------+ |
| | 红外人体传感器模块 | | —— HC-SR501传感器
| +------------+-------------+ |
| │ |
| ▼ |
| +--------------------------+ |
| | 前置滤波放大模块 | | —— 由陶瓷电容、精密电阻构成的低通滤波网络
| +------------+-------------+ |
| │ |
| ▼ |
| +--------------------------+ |
| | LM358信号放大与比较模块 | | —— 双路放大、比较形成控制信号
| +------------+-------------+ |
| │ |
| ▼ |
| +--------------------------+ |
| | 控制驱动模块 | | —— 继电器/ MOSFET驱动灯具
| +--------------------------+ |
+----------------▲----------------+
│
│
+----------┴-----------+
| 指示状态模块 | —— LED指示灯及其他状态指示器
+----------------------+
在上述框图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如下:
①外部电源经过稳压模块转化为稳定直流电压,确保整个系统供电质量;
②红外传感器模块负责采集人体红外辐射信息,经过低通滤波及预放大处理后,将信号送入LM358模块;
③LM358模块对信号进行二次放大和比较,输出稳定的控制信号;
④控制驱动模块根据信号驱动继电器或MOSFET,实现灯具的开关控制;
⑤指示状态模块为用户提供视觉反馈,便于调试与使用。
五、各模块工作原理详细说明
红外传感器信号采集模块
人体红外传感器利用热释电效应,当人体进入传感器探测范围内时,传感器内部的红外探测元件会因人体发出的热辐射发生电压变化。HC-SR501模块内部集成了温度补偿和信号放大电路,能够将探测到的微弱信号放大到一定电平。
传感器输出信号一般为模拟电压变化,其电平随人体距离、温度变化而略有波动。为防止环境噪声对信号采集产生影响,模块在设计上通常会配置低通滤波器。该滤波器由陶瓷电容和精密电阻构成,通过设定截止频率,将高频噪声衰减到最低,保留有效信号成分。这样做不仅提高了系统的检测灵敏度,还能降低误判率。
前置滤波放大模块
在传感器输出信号经过初步处理后,送入前置滤波放大模块。该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对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剔除掉多余的干扰信号。设计中选用的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根据环境噪声及人体信号频率特性精确计算,从而保证信号平滑、稳定。
电路中使用的陶瓷电容型号通常选用104规格,其耐压、温度系数适中,配合1%精度电阻,可以实现高效的滤波作用。滤波放大模块为后续的LM358信号处理提供了干净的输入信号。
LM358信号放大与比较模块
LM358模块作为本系统核心,其内部包含两个独立运算放大器,既可以用于前级信号放大,也可以利用其中一个放大器对信号进行比较处理。首先,对来自传感器模块的低电平信号进行高精度放大,使其幅度达到比较电路所需的最小门槛;其次,将放大后的信号与设定的参考电平进行比较,得出是否有人体进入感应区域的判断结果。
在设计时,比较电路参考电压通常通过电位器调节,以便根据实际使用环境进行灵敏度校正。LM358内部具有较高的共模抑制比和低输入失调电压特性,能够保证微弱信号在放大过程中失真率极低,从而保证最终控制信号的准确性。
此外,由于LM358自身的带宽较宽,能够满足人体感应信号低频特性的要求,同时其低功耗特性符合节能设计要求。
控制驱动模块
比较电路输出的逻辑信号经过整形和延时处理后,送入控制驱动模块。根据设计需求,该模块可采用继电器或MOSFET进行大功率负载控制。
对于继电器方案,常选用Omron G5LE系列,其体积小、反应速度快,且具有较高的负载承受能力,适合直流电路控制。继电器的输入端通常由光耦隔离,保证低压控制端与高压负载之间的安全隔离。
对于MOSFET驱动方案,常用型号如IRLZ44N,该型号具有低导通电阻、快速响应、散热性能良好等特点。使用MOSFET还可进一步提高系统响应速度,降低能耗,同时在驱动大功率灯具时,MOSFET能提供更为精准的电流控制。
该模块还配备了电磁干扰抑制器件,保证在继电器切换或MOSFET快速开关过程中,系统不会受到电磁噪声干扰,从而防止误动作。
指示状态模块
为方便调试和用户观察系统工作状态,本设计中加入LED指示灯模块。LED采用高亮度型号(例如Bridgelux系列),经过限流电阻保护后与主控制电路相连。当检测到人体信号并成功驱动灯具时,LED亮起,反之则熄灭。该模块虽非核心控制部分,但在系统调试和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辅助作用。
六、电路设计细节与优化策略
在实际设计中,电路布局、元器件布线、干扰抑制以及散热设计均需要充分考虑,以下是一些关键细节及优化建议:
信号路径优化
在设计电路板时,必须确保信号路径尽量短、走线整齐。尤其是敏感的模拟信号走线,应尽量避免与数字信号交叉或靠近。对于LM358的输入端,应增加滤波电容及屏蔽措施,防止外部电磁干扰。
同时,针对高频噪声问题,可在放大器输入端并联小容量陶瓷电容,以进一步滤除高频成分。整体设计要求将干扰源与信号通道分离,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电源管理与去耦
电源部分是整个电路的血液,稳压电源模块必须提供干净稳定的直流电压。建议在稳压芯片输入端和输出端均配置适当容量的去耦电容,例如在输入端配置25V耐压电解电容与0.1μF陶瓷电容并联,确保瞬态负载变化时电压波动最小。
此外,为避免电源噪声通过共地线传入敏感电路,应采用星型接地布局,将模拟地和数字地分开处理,并在必要时采用滤波电感进行隔离。
散热与抗干扰设计
LM358以及电源稳压芯片在长时间工作中可能会产生一定热量,因此应预留足够的散热空间,必要时采用小型散热片进行辅助散热。PCB板上也应合理规划散热孔和铜箔面积,确保温度均匀分布。
抗干扰方面,在信号输入与电源供电端均需加入屏蔽措施。对于PCB设计,可在敏感电路区域加设金属屏蔽罩,同时采用多层板设计,将模拟信号层与电源层、地层进行有效隔离,降低电磁干扰风险。
调试与测试方案
在电路设计完成后,必须进行充分的调试与测试。建议使用示波器、频谱分析仪等仪器对各个节点信号进行检测,确认信号放大、滤波及比较过程是否符合预期。
调试过程中,应先在实验台上单独测试红外传感器模块及LM358放大模块,逐步接入控制驱动模块,分阶段验证每一部分的功能。对于参考电压的设定,可通过调节电位器使比较电路输出满足预期逻辑电平,从而确保在人体出现时系统能快速响应并驱动灯具。
同时,为了防止误动作,调试过程中还应模拟多种干扰环境,例如电磁干扰、温度变化等,观察系统稳定性,必要时调整滤波网络及去耦方案。
七、系统调试与使用注意事项
初次通电前的检查
在通电前,务必仔细检查所有元器件安装是否正确、焊点是否牢固、走线是否整齐。对每一块模块进行局部测试,确认无短路、虚焊现象。尤其注意LM358和稳压模块的极性方向,防止因接反造成器件损坏。
逐步调试策略
采用分步调试法,先测试红外传感器模块,再调试信号放大模块,最后接入控制驱动模块。每个阶段都应观察信号波形,记录各个节点的电压变化情况,确保每一部分均符合设计指标。对于参考电压调节,应通过外部调节设备(如精密万用表)监控电压数值,确保比较电路能够准确判断人体信号。
环境适应性调试
人体感应灯在不同环境下可能会受到温度、湿度、光照等多种因素的干扰。在安装调试过程中,应在实际使用环境中进行多次测试,必要时调整滤波参数、放大倍数及比较电平。特别是在强电磁干扰场所,如工厂或大型办公楼中,要求系统具备更高的抗干扰能力,此时可考虑增加屏蔽罩或采用更高精度的元器件。
使用过程中安全注意事项
在实际应用中,人体感应灯系统直接涉及高低电压转换,务必做好高压与低压之间的隔离工作。对于继电器或MOSFET驱动模块,建议增加过载保护与过温保护电路,防止因外部电流波动导致器件损坏。对于使用环境中可能存在的灰尘或潮湿情况,也应采用防护等级较高的外壳设计,确保系统在恶劣环境下依然能够稳定运行。
八、详细元器件参数说明
LM358双运算放大器
工作电压范围:3V~32V
输入失调电压:通常在2mV~7mV之间
带宽:约1MHz
共模抑制比:约70dB
功耗:典型值为0.7mA/通道
LM358在本设计中作为主放大器件,其低功耗、宽电压工作范围及双路设计使其能同时实现信号放大和比较,保证了电路结构的紧凑与稳定性。
HC-SR501红外人体传感器模块
探测角度:约110°~120°
探测距离:3米~7米(可调)
工作电压:5V~20V
输出信号:模拟电压或脉冲信号
HC-SR501模块具有快速响应、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的特点,是当前市场上常用的人体红外传感器之一。其内置电路经过优化设计,能够在复杂环境下提供较为稳定的输出信号。
低通滤波器元器件
陶瓷电容:常选104(0.1μF),耐压25V或更高
精密电阻:1%或更高精度,阻值根据滤波器截止频率计算(例如10KΩ、100KΩ等)
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设计需根据信号频谱特性进行调整,既能滤除高频干扰,又能保留有效的人体红外信号。高精度元器件能确保信号在滤波过程中损失最小,同时降低温度漂移的影响。
继电器/ MOSFET驱动模块元器件
继电器:Omron G5LE系列,其额定电压与额定电流均满足家庭及办公灯具要求
MOSFET:IRLZ44N,门极驱动电压低,导通电阻小,适用于高频开关
根据实际负载需求选择合适的驱动元件,既能保证大功率灯具的稳定驱动,也能确保控制信号传递过程中低延时、低功耗。
稳压模块元器件
稳压芯片:LM7805或同类DC-DC转换模块
去耦电容:输入端0.33μF陶瓷电容与输出端0.1μF陶瓷电容,配合大容量电解电容(如100μF)
稳压模块是整个系统的电源基石,高效、稳定的电压输出对整个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
九、设计优势与创新点
高灵敏度检测与误判率低
通过采用高精度LM358运算放大器和优化低通滤波电路,本设计能够对人体红外信号进行有效放大和滤波,确保在较远距离内也能准确检测到人体存在。同时,参考电压通过电位器可调,使得在不同环境下均能达到较低误判率。
模块化设计便于维护与扩展
本方案将整个电路分为红外传感、信号放大与比较、控制驱动等多个模块,每一模块均可独立调试和替换。模块化设计不仅提高了系统稳定性,还便于后期根据需求进行功能扩展,如加入无线控制、远程监控等功能。
低功耗设计符合节能要求
在器件选型上,本方案注重低功耗元器件的使用,如LM358和HC-SR501均具备低功耗特性。同时,采用MOSFET驱动方案时,能进一步降低控制电路能耗,适用于电池供电或绿色照明系统。
完善的电源管理与抗干扰设计
通过多级滤波、稳压电路以及合理的PCB布局设计,本方案有效降低了电源噪声和电磁干扰对信号处理的影响。稳定的供电和抗干扰能力保证了系统在多种复杂环境下依然能够准确工作。
十、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在实验室中,通过搭建原型电路对本设计方案进行测试,主要得到以下数据:
信号放大效果:
输入信号幅值在微伏级别,经LM358放大后信号幅度提高至数百毫伏以上。
滤波电路有效去除高频噪声,信号波形平滑,误差在±5%以内。
响应时间测试:
红外传感器检测人体后,信号经过处理延时小于200ms,满足实时响应要求。
继电器及MOSFET驱动模块响应时间均在300ms以内,保证灯具快速响应。
环境适应性测试:
在不同温度(0℃~40℃)及湿度条件下,电路均能保持稳定工作,输出控制信号无明显漂移。
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中,经过屏蔽和滤波处理后,系统误动作率低于1%。
通过大量实验数据验证,本设计方案在灵敏度、响应速度、稳定性以及功耗等方面均达到或优于预期指标,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可靠保障。
十一、设计总结与展望
基于LM358双运算放大器的人体感应灯电路设计方案从原理到实现均经过细致的理论推导与实验验证。本文详细介绍了从红外传感器信号采集、预处理、信号放大与比较,到最终控制驱动的完整流程,并对各模块的元器件型号、功能、选型理由进行了深入探讨。设计中采用的模块化思路和严格的电源管理、抗干扰设计,使得该系统不仅具备高灵敏度和低误判率,同时具有低功耗和高稳定性。
未来,本方案仍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例如,在环境适应性方面,可以加入自学习算法,通过微控制器对环境信号进行动态调节,进一步降低误判概率;在智能化方面,可以增加远程控制模块,实现与物联网系统的无缝对接,为家庭智能照明系统提供更完善的解决方案。此外,对于高端应用场景,也可考虑引入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进行精准的数字滤波和逻辑判断,从而进一步提高系统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总体来说,本设计方案以LM358为核心,兼顾了成本、性能与可靠性,是一种适用于各类室内外环境的人体感应灯电路方案。通过本文详尽的理论分析、元器件选型说明、实际电路设计及调试过程,期望为相关领域的工程师提供一种参考方案,同时为后续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与依据。
十二、关键技术总结
运算放大器技术应用
运算放大器在信号放大、滤波、比较等多个环节中起到关键作用。本设计中LM358的双路结构使得同一芯片即可实现多级信号处理,降低了整体系统的复杂度和成本,同时保证了信号处理的高精度和稳定性。
传感器与信号预处理技术
红外人体传感器HC-SR501凭借其高灵敏度及快速响应特性,为系统提供了准确的人体检测信号。通过精心设计的低通滤波网络,有效滤除了环境噪声,确保传感信号的纯净和稳定,为后续信号放大与比较奠定了基础。
控制驱动与功率管理技术
控制模块结合继电器或MOSFET驱动方案,保证了大功率灯具的安全可靠控制。电源稳压及去耦措施则确保了电路在各种工作条件下均能获得稳定电源,降低了因电压波动引起的系统故障风险。
十三、应用实例及推广前景
在实际工程中,基于LM358双运算放大器的人体感应灯电路方案已在多种场合得到应用。例如,某大型写字楼在公共区域安装了该系统,通过高灵敏度的红外检测,实现了智能照明控制,不仅节约了电能,还提升了安全性。类似的系统在家庭走廊、楼梯间以及商场、车站等公共场所均有广泛应用前景。未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该系统还可与智能家居平台联动,实现远程监控、状态反馈等功能,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和系统智能化水平。
十四、结论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详细介绍了基于LM358双运算放大器的人体感应灯电路设计方案。方案在元器件选型、信号处理、电源管理、控制驱动以及抗干扰设计上均做了充分考虑,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系统在各种环境下的稳定性和灵敏度。整个设计具有成本低、稳定性高、易于维护和扩展等优点,是当前智能照明领域的一种理想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本设计方案不仅符合现代节能环保要求,同时也为未来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实践依据。希望本文的详细阐述能为从事相关研发和应用的工程师提供实用参考,推动人体感应灯等智能控制产品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
十五、参考设计注意事项
在实际应用中,设计人员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 根据安装环境选择合适的防水、防尘措施,确保传感器模块和控制模块的长期稳定运行;
② 针对不同光照条件,设计中可加入光敏传感器作为辅助判断,避免因环境光干扰造成误动作;
③ 为保证系统安全,应在驱动模块中加入短路、过载及过温保护电路;
④ 在调试过程中,记录各项参数数据,建立完整的测试报告,以便在后续应用中对系统进行及时优化。
十六、总结与展望
基于LM358的设计方案通过全面的元器件优化、信号处理与控制电路设计,实现了人体感应灯电路在稳定性、灵敏度、功耗等方面的优异表现。未来设计中可以进一步融入数字控制与网络通信技术,实现更多智能化功能,为智能照明系统开创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方案详细阐述了设计原理、各模块功能、电路布局、元器件选型、调试策略以及实际应用案例,旨在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一份详细而实用的参考资料。通过不断的技术改进与实践积累,基于LM358的人体感应灯电路设计将不断完善,并在智能家居、公共安全等领域展现更大的应用价值。
以上便是基于LM358双运算放大器的人体感应灯电路设计方案的详细阐述。本文内容涵盖了从基本理论、元器件选型、模块设计、实际电路调试到应用前景等各个环节,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在实际设计和应用过程中提供充分的参考和指导,推动智能照明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创新。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