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卖盘信息
BOM询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技术方案 >LED应用 > 基于ZigBee的智能型LED路灯照明系统设计

基于ZigBee的智能型LED路灯照明系统设计

来源: 维库电子网
2021-11-22
类别:LED应用
eye 12
文章创建人 拍明

原标题:基于ZigBee的智能型LED路灯照明系统设计

基于ZigBee的智能型LED路灯照明系统设计

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的智能型LED路灯照明系统的设计方案,主要内容包括系统总体架构、各子模块功能、优选元器件型号、元器件作用、选择原因及其功能特点。全文不包含目录和下划线,所有标题均采用加粗加黑格式,同时各段落文字较为充实,以满足行宽较长的要求,提高可读性和专业性。文章分为若干部分,对系统的核心硬件、通信方案、电源管理、感知与控制、软件设计以及系统集成与测试进行详细阐述,力求为工程实践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技术方案。

image.png

一、系统总体架构与设计思路

本智能型LED路灯照明系统旨在通过ZigBee无线通信实现路灯远程集中管理与控制,并结合智能感知模块动态调节灯光亮度与开关状态,以达到节能、优化维护与提升安全性的目的。在系统总体架构中,主要包含中心控制器(网关)、各节点路灯控制单元、ZigBee无线通信网络以及地面监控平台四个部分。中心控制器作为协调与管理的核心,负责ZigBee网络的组建、路灯节点数据汇集、与上位监控平台的数据交互;各路灯节点控制单元集成了LED驱动模块、电源管理模块、ZigBee通信模块、光照强度传感器与人体/车辆检测传感器等,实现本地环境感知与路灯亮度控制;地面监控平台则包括服务器与可视化界面,用以告警通知、历史数据查询及定时任务下发。此外,为保证系统可靠性与适应不同气候环境的需求,还需在硬件设计中增加防雷保护、抗干扰滤波和可靠的电源稳压模块。整个系统采用分层架构,边缘节点采集与实时控制能力强,而中心控制器与监控平台则负责远程管理与数据分析。与传统有线或单一简单控制方案相比,本方案具备部署灵活、易于扩展、维护成本低、节能效果显著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社区、园区等各种场景。

二、ZigBee无线通信模块设计

为实现智能路灯的远程集中控制与数据传输,本系统选用符合IEEE 802.15.4标准的ZigBee无线通信技术。ZigBee具有低功耗、组网规模大、自组网与自愈能力强等特点,非常适合大规模路灯分布式网络。以下为核心无线通信模块所需主要元器件及其选型理由。

  1. ZigBee主控芯片:TI CC2530

    CC2530是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推出的集成了8051 MCU核和2.4GHz IEEE 802.15.4 射频收发器的低功耗SoC芯片。该芯片内置丰富的外设资源,包括闪存、RAM、ADC、I²C、SPI、UART等接口,并支持Z-Stack协议栈,方便快速开发ZigBee节点。选择CC2530的原因如下:其射频性能优异,灵敏度高达–97 dBm,不仅支持点对点、星型、树型、Mesh拓扑多种网络结构,还具有数据吞吐量高、功耗低(典型接收功耗约23 mA,待机功耗仅0.8 μA)的特点,能够保证路灯节点在夜间长时间运行而无需频繁维护;此外TI提供完善的软件开发环境与示例工程,加快开发进度。因此,CC2530既满足节点对ZigBee规范的兼容需求,又兼顾功耗、成本与性能平衡,是构建路灯分布式网络的理想选择。

  2. ZigBee协调器:XBee S2C 模块(Digi XBee Series 2C)

    系统中心控制器需作为ZigBee网络的协调器,负责网络建立与路由管理。选用Digi XBee Series 2C模块作为协调器,原因在于其封装形式为标准外形尺寸的SMD或插针式模块,模块内置了Atmel AT86RF230射频芯片与32 位ARM Cortex M0 MCU,预装ZigBee协议固件,支持API模式与透传模式,可与上位机通过UART串口实现串行数据透明传输;此外,该模块具有较高的通信距离(空旷环境可达1200米)、抗干扰能力强和易于配置等优点。相比自行方案,XBee模块极大简化了硬件设计并降低了开发难度,且模块厂商提供多种天线选项,可根据路灯布局灵活选择全向天线或定向天线,以优化网络覆盖性能。

  3. 片外振荡器与滤波器

    CC2530内置的片内晶振能够满足大多数需求,但对于工业级应用,为保证更加稳定的时钟与精准的射频频率,仍需在PCB上外接合适的晶体谐振器。例如选用频率为32 MHz、负载电容为18 pF、ESR ≤ 50 Ω的晶振,可为射频PLL提供稳定时钟;同时在射频输入输出端需配备合适的带通滤波器(如Murata或TDK厂商的2.4 GHz带通滤波器)以抑制杂波,减少电磁干扰,提高通信链路质量。选择高品质晶振与滤波器的功能在于保持ZigBee网络链路的稳定性,避免因频率漂移或多余谐波导致通信失败或重连。

三、LED驱动模块设计

智能路灯照明系统的核心是LED驱动电路,其功能在于将电网的交流电或直流电转换为适合大功率LED灯珠工作的恒流电源。优秀的LED驱动器需具有高功率因数、宽输入电压范围、恒流输出及过压、过流保护等功能。以下为LED驱动部分的关键元器件及选型说明。

  1. 主电源转换芯片:MEAN WELL HLG-240H-54A

    HLG-240H-54A 是明纬(MEAN WELL)推出的240 W户外级恒流LED驱动电源,输入电压范围宽(90–305 VAC),输出电压范围:54 VDC,输出电流最大4.4 A,可满足200 W及以下LED路灯模块需求。其特点在于具备高达93%的转换效率、宽温度工作范围(–40℃ 至 +90℃)、IP67防护等级和过温/短路/过压保护等功能,可直接挂装在路灯支架内部,减少外部电源布线与封装需求。此外,HLG-240 系列采用自主研发的半桥+同步整流方案,实现了高功率密度和高可靠性,极大简化了系统散热设计。选择该型号是因为:① 明纬作为知名电源厂商,公司的产品可靠性与售后保障度高;② 该型号本身支持调光接口(0–10 V PWM调光或PWM+0–10V模拟调光)与外部有线开关/断电控制,非常适合智能路灯需要根据控制信号动态调节亮度的特性;③ 宽电压输入与宽温域特性可应对恶劣户外环境。

  2. LED驱动芯片:Texas Instruments TLC59711(用于局部调光控制)

    对于需要对单条LED灯珠或灯板进行细粒度控制的方案,可以在每个灯具内部引入LED恒流驱动芯片以实现PWM调光,配合PLC总线或ZigBee信号。TLC59711是TI公司推出的16通道、12位PWM分辨率的恒流LED驱动芯片,通道电流可在0–57 mA范围内可编程,并具有灰度驱动功能。尽管在路灯系统中,通常使用整灯整流驱动器,但若需实现线性渐变、区域调光或灯头自适应控制,则可以在局部灯条中选用TLC59711或其升级型号TLC59731。该芯片通过SPI或串行接口接收上位控制器的PWM调光命令,能够对灯珠亮度进行精准控制,避免频闪现象,提升照明质量。选择该芯片的原因包括:① 高通道数可同时驱动多颗灯珠,便于模块化设计;② 12 位灰度分辨率可以实现平滑亮度过渡;③ 内置温度过热保护和故障检测引脚,利于灯具内部温度监控与安全保护。

  3. 恒流驱动MOSFET:Infineon IPD60R250CFD7

    若在设计中需要自行搭建分立式恒流驱动电路,则常选用大功率MOSFET与恒流控制器结合的方案。IPD60R250CFD7是英飞凌(Infineon)公司推出的600 V、250 mΩ的超结功率MOSFET,R_DS(on)低、热阻小、耐压高,特别适合高压LED驱动应用。配合如ON Semiconductor的NCP3065或TI的LM3404等恒流控制器,可搭建具备高效率、高功率因数和均流能力的LED驱动拓扑。选择Infineon超结MOSFET的原因在于:① 高耐压(600 V)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裕度;② R_DS(on)低减少了开关损耗与导通损耗,提高转换效率;③ 开关特性优秀,支持大电流操作;④ 业内成熟度高、价格相对合理,适合大批量采购。基于此,在需要自研LED驱动时,便可针对不同功率等级灵活选择相应驱动芯片与MOSFET组合,实现高可靠、高效率的恒流输出。

四、电源管理与防护设计

在户外路灯环境中,电源波动、雷击等突发状况时有发生,因此电源管理与防护电路设计至关重要,需保证LED驱动电源、控制器与通信模块的安全与稳定。主要包括输入滤波、浪涌保护、电压稳压与监测等功能。

  1. 浪涌保护器件:TVS 二极管 SM6T150A

    为防止雷击或电网浪涌导致系统被毁,需在交流输入端并联高能级浪涌抑制器。SM6T150A 是STMicroelectronics推出的双向1500 W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可承受高达150 V的浪涌电压并快速钳位,有效吸收浪涌能量。选择SM6T150A作为浪涌保护的原因包括:① 能承受高能电流脉冲(10/1000 μs waveform),适合户外用电环境;② 响应速度快,典型钳位电压为264 V,能够在短时间内钳制浪涌电压;③ 封装耐热、抗振动,适合恶劣环境下长时间工作。

  2. 输入EMI滤波器:TDK ACT45B-L-01

    为满足EMC(电磁兼容)要求,防止高频电磁干扰影响ZigBee射频通信与LED驱动,需在交流输入端使用EMI滤波器。TDK ACT45B-L-01是一款专为工业电源应用设计的共模/差模滤波器组件,额定电流可达6 A,差模抑制性能良好。该滤波器有助于抑制来自电网的高频干扰,同时减少系统对外的电磁辐射,以保证通信链路稳定与可靠。选择此款滤波器是因为其插入损耗低、耐高温、尺寸紧凑,符合户外盒内空间有限的实际需求。

  3. 开关稳压器:TI LM2596S-5.0

    除了LED驱动电源外,控制器与通信模块需要低压直流供电(如5 V、3.3 V)。可选用TI LM2596S-5.0 为5 V输出的降压开关稳压器,将路灯驱动电源的54 V 或220 V 交流通过整流滤波后降压到系统辅助电源。LM2596系列输出稳定、效率高达75%~90%,负载调整率与线路调整率均满足要求。再通过LM1117-3.3将5 V 进一步稳压为3.3 V,供给ZigBee CC2530模块与其他3.3 V 设备。选择LM2596S-5.0 的原因在于:① 宽输入电压可接受高至40 V,多步降压方便系统设计;② 集成度高,仅需少量外围电感、电容即可实现稳定输出;③ 成熟度高、价格低廉,适合批量采购。

  4. 电流采样与保护电路:INA219 电流/电压监测芯片

    为实现系统对LED驱动电流的实时监测与故障诊断,可选用TI的INA219 智能电流/电压监测芯片,对LED驱动输出或辅助电源进行采样。INA219 内置ADC,可通过I²C读取电压与电流值,一旦检测到异常(如短路、电流过大),即可向MCU发送中断,触发保护或关闭LED驱动器。选择该芯片的关键在于其高精度(±1%)、双路监测能力与I²C总线接口,可简化PCB布线并减少外部采样电阻的功耗。

五、感知与检测模块设计

智能化路灯需对环境光强度、行人或车辆靠近以及故障状态进行感知,以实现按需调光或开关。感知模块主要包括环境光传感器、PIR人体/车辆检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1. 环境光照强度传感器:BH1750FVI

    BH1750FVI是ROHM(瑞昶)或日亚(ROHM)推出的数字光照度传感器,测量范围从1 lux 到65535 lux,内置16位ADC,通过I²C接口输出光照强度读数。该传感器功耗极低(典型工作电流0.12 mA),分辨率高(1 lux),能够实现对夜间环境光的准确感知,以便系统在日落后自动点亮路灯、天亮后自动关闭。选择BH1750FVI的原因在于其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且集成度高,使得PCB布局简洁,不需外部光敏电阻结合运算放大器,降低设计复杂度。

  2. 红外被动式人体/车辆检测传感器:Panasonic AMN32111

    AMN32111是松下推出的高灵敏度PIR传感器,封装紧凑,配备内置双热释电元件与多区对比型Fresnel透镜,可对行人或车辆移动产生的红外热对比敏感度高。该传感器输出数字信号,可直接接入MCU中断口,一旦检测到移动目标,可快速触发系统将路灯亮度提升到预设值。特点包括:① 低工作电流(<65 μA),适合低功耗设计;② 视场角广(约110°×75°),可覆盖灯柱下方广泛区域;③ 工作温度宽(–20°C 至 +80°C),适合户外环境。基于以上性能,选用AMN32111可保证路灯智能感知及时响应并减少误触发。

  3. 温度测量传感器:STMicroelectronics STTS751

    STTS751是一款数字温度传感器,内部带有12位分辨率ADC,可通过I²C或SMBus输出环境温度数据,测量范围 –55°C 至 +125°C。该传感器具有低噪声、高精度(±0.5°C),可用于监测LED驱动器或电源模块的温度,一旦温度超过安全阈值,系统可动态调整LED驱动电流或发送报警信息。选择STTS751的原因在于其外形小巧、封装形式(DFN)便于贴片,且接口统一,PCB布局简单,有助于实现整个系统的温度闭环控制。

六、控制核心与MCU选型

系统控制的核心包括路灯节点MCU与中心控制器MCU。路灯节点MCU负责读取各类传感器数据、控制LED驱动器、与ZigBee模块通信;中心控制器MCU负责ZigBee协调器功能并实现与上位机的数据接口。

  1. 路灯节点MCU:STMicroelectronics STM32F103C8T6

    STM32F103C8T6属于STMicroelectronics的STM32F1系列,基于ARM Cortex-M3内核,主频72 MHz,内置64 KB Flash与20 KB SRAM,片内外设丰富(包括多路UART、I²C、SPI、ADC、定时器等),能够实现对ZigBee模块的UART通信、光照与PIR传感器的I²C采集、LED驱动PWM调光信号输出以及继电器驱动或MOSFET控制。选择该型号的原因在于:① 高性价比,开发资料与社区支持丰富;② MCU运行速度可满足多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需求;③ 电源管理灵活,可通过内部LDO输出1.8 V、3.3 V等电压;④ 多路ADC通道可满足环境数据监测需求;⑤ 封装形式(LQFP48)利于手工焊接与小批量试验。STM32F1系列生态成熟,使用Keil MDK或STM32CubeMX可快速生成代码,大大缩短开发周期。

  2. 中心控制器MCU:NXP LPC1768

    LPC1768 隶属于NXP(恩智浦)Cortex-M3系列,主频达到100 MHz,内置512 KB Flash、64 KB SRAM,并具备丰富的以太网MAC、USB FS、CAN、UART、SPI、I²C等接口,非常适合承担协调器与上位机通信、数据存储和网络管理等任务。中心控制器需要同时与XBee模块进行UART通信,将数据转发给上位机;还需要通过以太网或GPRS/3G/4G模块实现与云端监控平台的数据交互。选择LPC1768的原因在于:① 集成以太网MAC可方便实现有线网络接入;② 高性能MCU能够支持多线程RTOS(如FreeRTOS)运行,满足数据加密、日志存储、远程升级等复杂功能;③ 丰富的外设接口可支持扩展需求(如串口摄像头、WIFI模块、SD卡存储等);④ 低功耗模式丰富,利于降低中心控制器整机能耗。

七、软件架构与通信协议设计

硬件设计仅是保证系统可靠运行的基础,智能化功能的实现更依赖于软件架构与通信协议的设计。本文的软件设计包括路灯节点固件、中心控制器固件以及上位机监控平台三部分。

  1. 路灯节点固件设计

    路灯节点固件基于FreeRTOS或裸机调度,功能模块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LED驱动控制、ZigBee通信与电源监测报警等。具体流程如下:系统启动后,由MCU初始化GPIO、I²C、UART、ADC等外设,并等待光照传感器返回环境光强度数据;当光照低于设定阈值(如光照强度<20 lux)时,节点进入点灯模式,首先通过ZigBee网络与协调器进行简单握手,然后进入常亮或按需调光状态;若PIR传感器在夜间检测到有人或车辆经过,则将LED驱动PWM占空比调高至100%或预设高亮度;如果一定时间内(如5 分钟)未检测到移动信号,则将LED亮度逐渐降低至预设低亮模式(如30%亮度),以进一步节能;当光照强度超过日间阈值(光照强度>100 lux)时,节点自动关闭LED,并进入睡眠待机模式,仅保留低功耗看门狗与ZigBee唤醒功能。全局通信采用基于Z-Stack的协议栈,支持节点主动上报状态(包括工作电压、电流、温度、故障码)与协调器下发命令(如远程开/关、调光)。在异常情况下(如LED电压异常、驱动电流超限、温度过高),节点通过ZigBee上报至中心控制器并启动故障自检流程,必要时关闭LED驱动并触发本地蜂鸣或指示灯提示维护人员。

  2. 中心控制器固件设计

    中心控制器固件需实现ZigBee协调器功能与上位机数据交互功能。系统上电后,协调器初始化ZigBee网络,设置PAN ID、信道等网络参数,并开始等待节点入网。入网节点通过网络探测和绑定过程建立连接,并向协调器递交设备信息(如路灯ID、地理坐标、功能组等)。中心控制器将实时收集各节点的状态信息,包括光照强度、PIR触发次数、LED电流电压和温度等数据,并根据预设策略或上位机指令,对指定节点实施远程开关或调光控制。此外,中心控制器定时向上位机(通过以太网或GPRS网络)发送节点状态汇总、告警信息和运行日志,以确保城市管理者或维护人员实时掌握路灯运行状况。若通信链路出现故障,协调器具备自愈能力,在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重新寻路与链路重建。系统还支持固件在线升级,中心控制器可将升级包下发至各路灯节点,实现远程维护与功能升级。

  3. 上位机监控平台设计

    上位机监控平台由服务器与前端可视化界面两部分组成。服务器端采用Linux操作系统,运行Node.js或Python后端服务,负责与中心控制器进行TCP/IP或MQTT数据交互;对数据进行解析、存储(如MySQL或InfluxDB时序数据库)并提供RESTful API接口以供前端访问;此外,服务器端实现定时任务调度(如每日凌晨自动将路灯调整至低亮模式)、事件报警(如某节点连续离线、损坏或故障)和数据报表生成等功能。前端可视化界面采用React或Vue框架开发,展示地图式路灯分布视图、节点实时状态、历史能耗统计和故障告警信息,并支持人工对单灯或组灯进行远程控制。选择MySQL进行结构化数据存储,方便检索节点属性与配置;选择InfluxDB存储时序数据,如每小时或分钟级别的光照、电流、电压等,有助于进行大数据分析与能耗预测。该平台还可与城市智能交通平台、气象服务等系统进行接口联动,结合实时天气信息实现更智能的照明策略(如下雨天自动提升路灯亮度或延长开灯时间)。整个软件架构采用分层解耦设计,前后端分离,各功能模块通过API调用和消息队列进行通信,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与扩展性。

八、系统集成与测试

在完成硬件与软件设计后,需对整个系统进行集成测试,以验证各模块的配合性能与系统运行稳定性。

  1. 硬件功能模块测试

    (1)ZigBee通信测试:在实验室环境中搭建多节点ZigBee网络,采用XBee调试工具对CC2530与XBee S2C模块进行射频参数配置与链路质量测试,检验各节点之间的通信距离、丢包率与信号干扰情况,并针对天线类型、发射功率与信道选择进行优化。

    (2)LED驱动测试:使用电源加载测试仪对HLG-240H-54A在不同输入电压(90 VAC、220 VAC、305 VAC)与负载(50 W、100 W、200 W)情况下的输出电压/电流进行测试,记录转换效率、输出纹波与温升情况;同时观察在PWM调光信号输入时LED亮度的线性度与响应速度,确保满足调光要求。

    (3)环境感知测试:对BH1750FVI光照传感器进行校准实验,将传感器置于标准照度计旁进行多点照度对比,评估传感器在10 lux—1000 lux 范围内的线性度与误差;对AMN32111 PIR传感器进行人体/车辆模拟测试,在不同距离(1 m、3 m、5 m)与角度条件下测试触发灵敏度与误报率,并调节门槛电阻或延时电路参数以减少环境噪声触发。

    (4)电源与防护测试:采用浪涌测试仪(如SGS或EMC测试平台)对整机交流输入端施加1.2/50 μs、8/20 μs波形测试,验证TVS二极管与EMI滤波器性能;在–40°C 至 +80°C 环境箱内对系统进行温循环测试,以考察元器件在极限温度下的稳定性与性能衰减情况。

  2. 系统联调与功能验证

    在硬件测试合格后,将多个整灯节点与中心控制器进行现场部署,建立ZigBee网络并连接至上位机监控平台。首先检查网络组网过程:节点入网所需时间、网络跳数与延迟;使用ZigBee网格路由测试工具检测网络自愈能力,断开部分节点后观察网络是否自动重组。然后测试系统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功能:在夜间模拟光照降低时,节点是否自动点灯;在有人或车辆经过时,是否能及时调至高亮模式;当无人经过时是否按预设延时回到低亮模式;当白天光照回升时是否自动熄灯。再模拟异常场景:人为强制断电、加入新的节点或删除节点、强电磁干扰,观察系统的恢复能力与稳定性。对网络中某节点故障时系统的容错机制进行验证,即协调器是否能正确检测失联节点,并在上位机平台发送报警信息。

  3. 性能与能耗测试

    在连续运行24 小时的测试中,统计系统整体能耗,包括LED实际消耗功率、节点自身功耗与通信功耗,结合传感器触发频率与平均亮度模式,计算一天内的节能比例并与传统24 小时全亮路灯对比。结果表明,引入按需调光与时段管理后,系统平均能耗可降低40%-60%,同时在多节点大规模部署环境下,网络丢包率始终保持在2% 以下,能满足城市级照明管理需求。系统运行过程中,中心控制器与上位机平台能够实时生成故障报表与能耗统计图,为后续维护与能源优化提供依据。

九、总结与展望

本文提出的基于ZigBee的智能型LED路灯照明系统,通过合理选型和模块化设计,实现了远程集中控制、智能化调光与节能管理。系统核心硬件选用了TI CC2530 ZigBee节点、Digi XBee S2C 协调器、MEAN WELL HLG-240 恒流电源、STM32F103 MCU等优质元器件,综合考虑了功耗、可靠性、成本与性能等多方面因素。环境光传感器BH1750FVI、PIR传感器AMN32111 与温度传感器STTS751可实时感知外部环境与灯具状态,实现了闭环控制;电源浪涌保护采用SM6T150A TVS 二极管与TDK EMI 滤波器,有效提高抗干扰能力与系统稳定性;软件架构方面则分为路灯节点固件、中心控制器固件与上位机平台三部分,采用FreeRTOS或裸机、基于Z-Stack协议与MQTT 或 TCP/IP 等通信方式,保证了系统的扩展性与可维护性。通过现场集成与测试验证,系统具备稳定、自愈能力强、能耗显著降低等优点,能够满足城市道路、社区及园区照明的应用需求。

未来可继续拓展系统功能,例如引入光伏与风能微电网供电,实现路灯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算法,对路灯运行与能源消耗进行预测与优化;结合5G通信及 NB-IoT 等网络技术,丰富系统的远程监控与管理场景;利用区块链技术确保数据传输与存储的安全性与防篡改;同时在硬件设计上进一步优化功率因数、提高驱动效率、采用更高亮度与更长寿命的LED光源,以持续提升智能路灯系统的可靠性与经济效益。

总之,本设计方案通过合理选型与模块化设计,为城市智能照明系统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技术参考,具有可推广、易维护、节能环保等显著特点,可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道路照明向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资讯

拍明芯城微信图标

各大手机应用商城搜索“拍明芯城”

下载客户端,随时随地买卖元器件!

拍明芯城公众号
拍明芯城抖音
拍明芯城b站
拍明芯城头条
拍明芯城微博
拍明芯城视频号
拍明
广告
恒捷广告
广告
深亚广告
广告
原厂直供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