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志A10开发板原理图+PCB源文件


原标题:全志A10开发板原理图+PCB源文件
全志A10开发板设计方案与原理图说明
一、概述
全志A10开发板采用全志科技(Allwinner Technology)推出的A10处理器,集成ARM Cortex-A8核、图形加速器以及多种外设接口。该处理器性能较为均衡、成本经济,适用于嵌入式多媒体、智能终端与物联网应用。本文档旨在介绍一款基于全志A10的开发板,从原理图与PCB设计入手,详细说明所选用的元器件型号、元器件作用、选型理由及其功能,包括核心处理器、存储、时钟、电源管理、外设接口等各部分内容,并提供具体的参考设计思路和电路要点,以便读者在进行二次开发或定制化设计时,能够快速理解各模块的设计思路以及关键器件的选择依据。
二、核心处理器与存储部分
全志A10(型号:SUN8i-A10)处理器是该开发板的核心,其内部集成ARM Cortex-A8核(主频最高可达1.2GHz),并配备NEON协处理器以及Mali-400MP2图形加速器,可满足高清视频解码与渲染需求。选择A10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内置丰富的接口(包括HDMI、LVDS、CSI、USB、以太网等),且具有较高的性价比,适合教育、物联网、智能家居等多种场景。为了实现系统启动与数据存储,通常配置一颗容量为512MB至1GB的DDR2 SDRAM芯片。本文以Micron(美光)MT47H64M16HR-25E DDR2 SDRAM(容量512MB、数据速率400Mbps)为例,之所以选用该型号,是基于其在工作电压1.8V时的稳定性能、一致性良好以及低成本优势。此外,该芯片封装为BGA TSOP,尺寸紧凑,符合多数中小型开发板的布局需求。SDRAM的作用是为Linux内核与各种应用程序提供运行时数据缓存与临时存储空间,其槽点在于时序参数较为严格,因此在PCB布局时需保证走线长度匹配以及差分布线规范,以确保信号完整性。
为实现系统固件与其他数据存储,还需配置SPI Nor Flash或eMMC。常见的做法是选用一颗容量为8MB至16MB的SPI NOR Flash用于U-Boot与Bootloader存储,同时选取一颗容量为4GB或8GB的eMMC用于操作系统与用户应用程序存储。在本文参考设计中,选用Winbond(华邦)W25Q64JV(容量8Mb、规格:3.3V、SPI接口)作为NOR Flash,理由是该芯片尺寸适中、价格低廉、可通过SPI总线快速仿真编程以及社区支持丰富;同时选用Samsung(三星)KLMAG2GEND-B041(容量32GB、eMMC 4.4规范、MMC 5.0兼容、工作电压1.8V/3.3V)作为主存储,满足Linux系统与多媒体文件的高吞吐量读写需求。eMMC封装为BGA 153-ball,便于高速PCB走线设计且具有良好热性能。eMMC的功能在于提供大容量、块级存储接口,可直接挂载为文件系统,具有掉电保护、磨损均衡、坏块管理等特性,适合存储Linux根文件系统、视频文件和日志数据等。
三、电源管理电路
全志A10处理器需要多路电压输入,包括Core核电压(DVDD)、IO电压(AVDD、DVDDIO)等,一般需要以下几路:1.8V、1.2V、2.5V、3.3V等。为了简化电源管理设计,常采用TI(德州仪器)TPS65910B 或 Maxim(美信)MAX77686等PMIC(电源管理集成芯片)来集中生成各路所需电压。在本文参考设计中,选用TI TPS65910B(支持3A DC/DC降压、1.5A LDO、I2C可编程、封装:QFN40)。之所以选择TPS65910B,一方面是因为该器件具有高集成度、能通过I2C总线动态调整输出电压,有助于系统供电优化;另一方面,TI的电源方案在社区中应用广泛,对其电路拓扑、布局要点都有成熟的参考设计;此外,该芯片内部具备过流、过温、短路保护功能,能提升供电安全性。TPS65910B可生成1.2V(CPU核心)、1.8V(DDR2控制器)、2.5V(PHY)、3.3V(外设IO)等输出。为了配合PMIC,还需在输入端设计一个稳定的5V/3A外部适配器输入接口,使用肖特基二极管作反接保护,型号选用SS14(1A、40V、SMA封装),理由是其正向压降低、工作频率高、热性能佳,能够在电源接反时保护后续电路;同时在板载提供一个Micro USB或DC插座,用于连接外部5V适配器。
在PMIC输出之后,还需在关键节点如DDR2电源、CPU核心电压等位置添加陶瓷电容(如Murata陶瓷电容,规格:0603封装、10µF/6.3V 或 22µF/10V),用于去耦与滤波,保证瞬态响应速度;此外,芯片外围应增加电感与电容网络以构建Buck降压拓扑,从而稳定输出。以生成1.2V为例,TPS65910B内部集成Buck控制器,外部需要配合一颗4.7µH、最大电流4A的电感(如TDK SPM6530-4R7M)与高品质肖特基二极管(如SS14),还能进一步提高电源效率与降低发热。上述电感选型理由在于额定电流需大于CPU峰值电流(约2A左右),封装尺寸与易获取性兼顾;同时电感直流电阻(DCR)越低功耗越小。
四、时钟电路设计
时钟电路对于处理器及外设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全志A10内部需要提供24MHz的主晶振,用于CPU PLL与高速总线时钟。此外,为满足DDR2 SDRAM的时序要求,还需提供一个可根据时钟树倍频生成的200MHz用于DRAM控制器。具体设计中,我们在PCB上布置一颗24.000MHz ±30ppm的晶体振荡器(型号:Abracon ABLS-24.000MHZ-B4-T),使用两颗贴片电容(22pF/0603封装)、0Ω电阻做旁路调试,保留电路可修改贴片电容值或更换晶振标称值以应对后期设计变动。如若应用场景对DDR时序要求较高,可考虑将200MHz参考时钟通过XO(晶体振荡器)与PLL产生,而A10内部PLL会将24MHz倍频为1.2GHz CPU主频以及DDR2控制时钟。选用ABLS-24.000MHZ-B4-T的理由在于其集成金属封装、抗干扰能力强、温漂小,且售价合理、易购买。为了保证时钟信号质量,晶振与处理器之间走线长度控制在3mm以内,并采用差分式GND回流设计,以降低抖动;同时引脚附近采用地平面完整性设计,避免VCC与GND分层导致。对于USB PHY、以太网PHY等外设,也需在PCB上放置相应的25MHz或50MHz晶振,常见型号为Fox Electronics XO XOCH 25.000MHz(I2S解码器等外设同理),理由是该产品抖动低且封装易于手工焊接,满足USB 2.0高速PHY的时钟需求。
五、以太网及网络接口
全志A10集成GMAC网络控制器,可通过外置PHY芯片与RJ45插座相连,实现千兆或百兆以太网功能。在参照设计中,选用Marvell(美满)88E1116R PHY(支持10/100Mbps,封装:QFN24),理由是该芯片性能稳定、支持自动协商与MDI/MDIX切换、功耗低,同时其厂商提供完整的参考PCB布局与IN/OUT滤波网络。PHY芯片与RJ45之间需使用集成磁性模块,一般型号为Würth Elektronik 749011024(10/100Mbps,以太网Eddy ETF MAGNETICS),该模块集成磁性元件、隔离变压器与ESD保护,可简化电路设计并提高抗干扰性能。所选磁性模块支持2kV共模抑制,满足IEC 61000-4-5浪涌标准。PHY与SoC之间通过MII或RMII总线连接,此处建议使用RMII接口,以减少PCB引脚数量与走线复杂度。RMII时钟(50MHz)需从PHY输出,并在SoC相应引脚输入,PCB布局时要保证时钟与数据线走线长度差异不超过100ps,以免出现时序错误。
为了进一步完善网络功能,设计中可在以太网端口处添加一个外置POE接收模块(如Microchip PD69224),如果应用场景需要通过以太网线供电则可选用此方案。PD69224集成了PD控制器与DC-DC升压模块,可将以太网线48V通过DC-DC转换为5V供给开发板。但此项为可选功能,根据产品定位决定是否加入。若只需普通网络通信,可省略POE模块,从而节省BOM成本。PHY芯片周围还需配置一些滤波电容、电感以及在PHY VDDIO端添加0.1µF陶瓷电容与4.7µF陶瓷电容做去耦,以稳定信号质量。RJ45插座选用带LED指示灯的全向防水款(型号:Keystone 5001-2),利于用户直观了解链路状态。
六、USB接口设计
全志A10提供两个USB Host接口与一个USB OTG接口,可同时满足外接U盘、Wi-Fi模块、摄像头等需求。在硬件设计中,推荐使用USB Type-A母座(型号:USB-31-AB-683-TK,Amphenol联塑),并在VBUS线上加入熔断式保险丝(型号:PolySwitch RXE050/24,下限阻值约为0.5Ω,电流50mA),以防止外接设备过流损坏主板。为了保护USB信号线免受ESD冲击,需在D+、D−数据线上分别接上一颗ESD保护二极管(型号:ON Semiconductor ESD5B5V5,封装SOD-523),其额定电压5.5V、容量100pF,能有效吸收静电放电,使信号质量不受影响。USB Host与USB OTG的差异在于OTG具备设备与主机双重角色,可通过ID引脚识别插头类型。为实现OTG功能,需在USB OTG口的ID引脚配置10kΩ下拉电阻(型号:Yageo RC0603FR-0710KL),使得插入OTG线缆时设备状态自动切换。
USB接口信号线走线需采用差分线对结构,线宽线距设计为90µm/90µm,以实现45Ω差分阻抗。信号线长度应保持一致,差异不超过5mm,此外应避免跨越大面积地分割或电源层,以降低信号串扰。VBUS线与GND线在PCB上应尽量粗壮,以承载最大500mA输出电流。USB接口旁需提供一个微型电源指示LED(型号:Kingbright WP710A10GD,3mm黄绿色,工作电压2V、20mA)以提示VBUS是否正常输出。
七、显示接口设计
A10处理器内置HDMI 1.3输出,可驱动1080p显示器。为了实现HDMI输出,需要在开发板上提供一个标准Type-A HDMI母座(型号:Amphenol 13033911),并在TMDS信号线上分别配置24Ω的差分终端匹配电阻(型号:Würth 150060R247FTL),以及相应的四组100Ω差分去耦电阻(分别分布于信号源与HDMI插座之间,以抑制反射与保证信号完整性)。TMDS对是四对高速差分对,包括CLK+/-、D0+/-、D1+/-、D2+/−。在HDMI插座的电源对地处需增加一个10µF/6.3V的陶瓷去耦电容,用于为HDMI接口芯片内置的5V供电提供稳定电流。若需支持CEC(Consumer Electronics Control)功能,可在CEC线(Pin13)与SoC相应GPIO之间加入一个系列5.1kΩ电阻,以保护GPIO免受直接大电流冲击。若需支持HDCP及音频输出,需在软件层面配置A10 SoC内置AVI InfoFrame与音频信息帧。此处的硬件部分主要依赖于SoC内置的PHY,故无需外部时钟。HDMI插座背面还需预留一个5V输出,用于给外接HDMI设备供电,上面需串联一个0.5Ω的熔断保险丝(PolySwitch RXE050/24)。HDMI信号走线需尽量短,且避免与其他高频信号平行布置,差分阻抗需严格控制在100Ω±10%。
对于LCD平板显示屏接口,可利用A10的RGB或者LVDS接口。如果选用24位RGB并行接口,则需在主板上提供一个40针FPC连接器(型号:Hirose FH12-40S-0.5SH)并在信号线上进行走线匹配,避免数十根线之间的时序错位。若需要低功耗、大分辨率的工业级显示屏,可选用TI SN65LVDS83B LVDS串并转换芯片,将RGB并行信号转换为LVDS差分信号,并驱动LVDS接口屏。在该设计中,如果选用LVDS方案,需要在PCB上放置SN65LVDS83B(封装:QFN24),以及若干匹配电阻与外部电源滤波电容(10µF/10V、0.1µF/50V),同时注意LVDS信号对之间间距要遵循差分对规范。该方案虽然增加了成本与PCB布局难度,但可支持更长距离传输与更好的抗干扰性。
八、存储接口设计
除了上述DDR2 SDRAM及eMMC存储,还需在开发板上预留常见的外部存储接口,以满足扩展需求。常见的设计包括SD/MMC卡插槽、 SATA接口(若A10主控板载支持SATA),以及SPI FLASH。本文参考设计中,保留一个microSD卡插槽(型号:Hirose DF12-8DP-2V)并将其信号线与SoC的SDIO接口相连,以支持系统引导或用户扩展存储。由于SDIO接口速度可达50MHz,须在PCB上保证SDCLK、CMD、DAT[3:0]等五根线的差分阻抗与时序匹配,同时CMD与DAT线之间要避免过多交叉。插槽上需配置上拉电阻(10kΩ,型号:Yageo RC0603FR-0710KL)在CMD线与DAT线上,以保持空闲状态下信号不会漂浮。
若需要支持SATA接口,可通过A10的ATA Host接口配合桥接芯片(如JMicron JMS567 USB3.0转SATA桥)实现,但若设计重点为成本与简化PCB布局,可直接省略SATA。在某些定制化应用场景下,为了满足实时日志记录或视频存储需求,可在板载增加一颗128Mb的SPI NOR Flash(如Macronix MX25L12835F,封装:WSON8),作为启动Loader或存储少量系统配置与日志使用,其优点在于体积小、成本低、可通过SPI总线快速升级固件。与A10的SPI0接口相连时,需在CS、CLK、MOSI、MISO各线加上47Ω系列电阻(型号:Yageo RC0603FR-0747RL),以减小信号振铃,同时在芯片电源端并联10µF/4V及0.1µF/6.3V的去耦电容,保证SPI总线在高频操作下的稳定性。
九、音频接口设计
全志A10具备I2S总线,可与外部音频CODEC芯片连接,实现音频输入与输出功能。参考设计中,选用TI TLV320AIC3104(封装:QFN32),这是一款低功耗、集成麦克风前置放大与耳机驱动器的音频CODEC,支持立体声采样率至48kHz。选择TLV320AIC3104的原因在于其提供两个ADC通道与两个DAC通道,能够连接麦克风、耳机与外部音响,同时内部集成多种滤波器与数字音量控制,通过I2C或SPI总线配置寄存器。此外,其支持主/从模式,可灵活匹配A10的I2S接口时钟。该芯片电源需提供3.3V与1.8V,3.3V供给模拟前端,1.8V供给数字核心;在PCB布局时,要将模拟地与数字地分离,并在接地处通过单点连接方式归并,以降低噪声耦合。旁路电容建议在每个电源引脚处放置0.1µF/16V(陶瓷)与4.7µF/6.3V(陶瓷)并联,以兼顾高频与低频去耦需求。
为了实现耳机插孔功能,可在开发板上布置一个3.5mm音频插座(型号:CUI SJ1-3515NG),并在插孔检测引脚处配置一个22kΩ下拉电阻(型号:Yageo RC0603FR-0722KL),当插入插头时,SoC可通过该信号检测到耳机插入状态,以动态切换音频输出。音频输出线(L/R)需串联100Ω或150Ω匹配电阻(型号:Yageo RC0603FR-07150RL),用于限流与阻抗匹配;同时加上一个0.1µF耦合电容(陶瓷)用于直流隔离。麦克风输入部分可在麦克风偏置线上加上2.2kΩ电阻(型号:Yageo RC0603FR-072K2L),向外部插入麦克风供电,并在输入通路中加置10µF电解电容(如Nichicon UHE1E100MCL)用于直流隔离,确保音频信号中无DC偏置进入ADC。
十、调试与扩展接口
为了便于软件开发与系统调试,开发板上需预留若干调试接口,包括串口UART、JTAG/SWD调试接口以及通用GPIO扩展排针。UART接口通常使用TTL电平(3.3V),连接到A10的UART0(TxD0/RxD0)。在板上布置一个2×5排针插座(Pitch:2.54mm,型号:Samtec TSW-205-07-T-D),并将其中的TX、RX、GND、VCC(3.3V)映射出来,方便用户通过USB转TTL线缆与PC通信。为了保护UART电路,在Tx/Rx线上各并联一个47Ω系列电阻(型号:Yageo RC0603FR-0747RL),以抑制信号冲击与限流。JTAG/SWD接口选用标准20针ARM Cortex调试排针(型号:Header, Samtec PE-110-02-T-D),其中SWDIO/SWCLK与NRST等引脚连接到A10的调试引脚,方便现场调试与下载固件。若用户不使用JTAG,可在PCB布局时提供一个0Ω跳线,备用于断开JTAG电路以将板载资源复用为其他GPIO。
为满足各种外设扩展需求,可在开发板上预留一个2.54mm排针(一般为2×20或2×26),映射A10的所有GPIO引脚(包括I2C、SPI、PWM、ADC等)。排针上每个GPIO信号都需并联一个10kΩ上拉电阻(型号:Yageo RC0603FR-0710KL),以保证空闲时信号稳定;此外,在每个I2C引脚(SCL/SDA)上应并联4.7kΩ上拉电阻(型号:Yageo RC0603FR-074K7L),符合I2C总线要求。为了保护扩展接口不受误操作损坏,可以在每个GPIO线上加入一个系列电阻(如100Ω,型号:Yageo RC0603FR-07100RL),可减少过流风险。若要支持更多CORD-RUN等扩展,也可在排针附近预留若干位置用于电平转换芯片(如TXS0108EPWR),以实现5V或1.8V外设的兼容。
十一、PCB布局与走线注意事项
开发板PCB采用四层或六层堆栈结构,其中顶层为信号层,底层为信号层,中间两层分别为地层与电源层(如1.8V、3.3V)。在布局时,应遵循以下要点:首先,将大尺寸元器件如A10 SoC、DDR2 SDRAM、eMMC FLASH集中放置在板中央,保证PCB分区合理;其次,电源管理PMIC放置在SoC涌现热量较大的区域附近,以缩短电源走线长度;再次,将晶振与SoC的时钟输入接口尽量靠近摆放,以减少时钟线长度。各高速差分对(如DDR2、USB、HDMI、LVDS等)需在同一层走线,并保持差分阻抗匹配,布线时切忌跨层跳线过多;而在跨层时必须使用盲孔或埋孔,并保证过孔数量对称分布,以降低串扰与信号延迟。地层需尽可能完整,避免切割大面积地平面,以形成良好的回路;对于需要与模拟电路分隔的区域(如音频CODEC、ADC等),可在地层中采用隔离,但在单点处与数字地相连接,以实现统一参考地。
为了提高板上散热性能,A10 SoC正下方应贴合一片专用散热铜箔或固化绝缘散热片,通过散热孔与底层大面积散热网拼接;同时在PCB上设计散热挡片,将板载温度控制在85°C以下。电源管理芯片的周围也需留出足够的铜箔面积,用于热扩散。PCB上每个去耦电容应尽量靠近相应供电引脚,并且与地平面形成最短回路;地与电源层之间应预留充足的镂空过孔(VIAs),以实现多层过孔的散热与去耦。
一般开发板尺寸建议为100mm×100mm或更为经济的80mm×80mm,可根据应用场景决定实际尺寸。若需支持DIN导轨式安装,可将PCB设计为长条形,并按照工业标准预留螺丝定位孔。
十二、结论与参考资料
本文以全志A10开发板为核心,详细介绍了基于全志A10 SoC的开发板设计方案与原理图要点,包含核心处理器与存储部分、电源管理、时钟电路、网络与USB接口、显示接口、存储扩展、音频功能、调试接口以及PCB布局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文中列举的元器件型号如全志A10芯片、Micron DDR2 SDRAM、TI TPS65910B PMIC、Winbond NOR Flash、Samsung eMMC、Marvell PHY、TI音频CODEC 等均为市场主流且具备良好社区支持的产品,选型理由基于性能稳定、成本合理、文档支持丰富以及封装易于布线等多项考虑。希望本文档能为开发者在进行A10相关项目设计时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减少方案验证周期,加速产品开发进程。
若需获取具体的原理图与PCB源文件,可访问全志A10官方文档或各大开源社区。例如,在Allwinner官网与Baidu HiTalk论坛、GitHub等平台均可查找开源的A10开发板设计资料,下载时请关注版本与许可证信息,并根据自身项目需求进行二次开发与修改。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