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A 大中华区总裁斯寒:5G 毫米波帮助 5G 释放全部潜能


原标题:GSMA 大中华区总裁斯寒:5G 毫米波帮助 5G 释放全部潜能
一、5G毫米波的核心价值与定位
斯寒指出,5G毫米波(24.25GHz-52.6GHz频段)是5G网络实现“全能力”的关键技术之一。相较于Sub-6GHz频段,毫米波具备以下核心优势:
超高速率:
毫米波可提供2-10Gbps的峰值速率,是Sub-6GHz的5-10倍,满足高清视频、VR/AR、全息通信等大带宽需求。
类比:毫米波的速率相当于将传统4G网络升级为“光纤级”移动宽带,用户可在1秒内下载一部高清电影。
超低时延:
毫米波时延可低至1毫秒,支持工业自动化、远程手术等对实时性要求极高的场景。
超高容量:
毫米波频段带宽大(单载波可达400-800MHz),可大幅缓解热点区域(如体育场、机场)的网络拥塞问题。
二、毫米波如何释放5G潜能
斯寒强调,毫米波与Sub-6GHz的协同部署是5G网络演进的核心策略:
“广覆盖+高容量”组合:
Sub-6GHz负责基础覆盖(如城市、郊区),毫米波聚焦热点区域(如商圈、交通枢纽),实现“广域+深度”覆盖。
案例:北京冬奥会期间,毫米波网络在鸟巢、首钢园区等场馆实现20Gbps峰值速率,支持8K直播和多视角观赛。
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
工业互联网:毫米波支持工厂内机器人协同、AGV(自动导引车)实时调度,提升生产效率。
智能交通:毫米波与C-V2X(车联网)结合,实现车辆与基础设施的毫秒级通信,保障自动驾驶安全。
智慧医疗:毫米波支持远程手术机器人操作,降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推动6G技术预研:
毫米波是6G太赫兹(THz)通信的前置技术,其大规模商用为6G研发积累了经验。
三、毫米波商用挑战与应对
斯寒也提到,毫米波商用面临以下挑战及解决方案:
挑战 | 应对方案 |
---|---|
传播损耗大 | 采用波束赋形、Massive MIMO等技术增强信号覆盖,结合智能反射面(RIS)优化传播路径。 |
设备成本高 | 产业链协同降本(如芯片、天线模组),推动毫米波终端规模化应用。 |
频谱分配复杂 | 政府加快毫米波频谱拍卖与分配,运营商灵活规划频谱资源。 |
四、中国毫米波发展现状与前景
政策支持:
中国工信部已明确毫米波频谱规划(如26GHz、40GHz频段),为商用奠定基础。
产业进展:
华为、中兴等厂商已推出毫米波基站设备,OPPO、vivo等终端厂商发布毫米波手机。
市场潜力:
GSMA预测,到2030年,毫米波将贡献中国5G GDP的29%,成为数字经济新引擎。
五、结论:毫米波是5G全能力释放的必由之路
斯寒总结,毫米波是5G从“能用”到“好用”的关键技术,其与Sub-6GHz的协同将推动5G在消费、工业、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全面渗透。中国需加快毫米波产业链成熟,抢占全球5G-Advanced与6G技术高地。
核心观点:毫米波不是5G的“备选”,而是5G释放全部潜能的“必选项”。其高速率、低时延、高容量的特性,将重新定义移动通信的边界,推动社会向智能化、数字化加速跃迁。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