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半导体厂商抢攻车用SiC半导体市场,目标2025年扩产5-10倍


原标题:日本半导体厂商抢攻车用SiC半导体市场,目标2025年扩产5-10倍
日本半导体厂商在抢攻车用碳化硅(SiC)半导体市场方面表现出了强烈的意愿和实际行动,目标在2025年将产能扩产5-10倍。以下是对此现象的详细分析:
一、背景与动机
随着电动汽车(EV)市场的快速增长,对高效能、高耐久性的功率半导体需求急剧增加。碳化硅(SiC)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因其优异的耐热性、耐压性和低功耗特性,在电动汽车的逆变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相比传统硅(Si)基半导体,SiC功率半导体能够显著提升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和系统效率。
二、主要厂商及扩产计划
东芝(Toshiba)
扩产计划:东芝半导体事业子公司“东芝电子元件及储存装置(Toshiba Electronic Devices & Storage)”计划在2023年度将旗下姬路半导体工厂的碳化硅功率半导体产量扩增至2020年度的3倍,之后计划在2025年度进一步扩增至10倍。
目标:最迟在2030年度取得全球一成以上市占率。
罗姆(ROHM)
扩产计划:罗姆计划投资500亿日元,并在2025年之前将碳化硅功率半导体产能提高至现行的5倍以上。其位于福冈县筑后市的工厂内已盖好碳化硅新厂房,目标于2022年启用。
最新动态:罗姆的远期投资额已增至去年计划的四倍,计划到2025财年(截至2026年3月)最高向碳化硅功率半导体投资2200亿日元。
市场应用:中国吉利的电动车已决定采用罗姆的SiC功率半导体产品。
富士电机
计划调整:富士电机考虑将碳化硅功率半导体开始生产的时间自原先计划(2025年)提前半年到1年。
瑞萨电子
生产计划:瑞萨电子计划于2025年开始生产由碳化硅制成的下一代功率半导体,生产地点位于日本群马县高崎市的一家工厂。
市场目标:抓住电动汽车行业不断增长的需求,提升在全球SiC功率半导体市场的份额。
三、市场前景与影响
市场规模增长: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2023 SiC功率半导体市场分析报告》,随着电动汽车及可再生能源等下游主要应用市场的强劲需求,SiC功率元件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预计2023年整体SiC功率元件市场规模将增长达22.8亿美元,年成长41.4%;到2026年,市场规模可望达53.3亿美元。
产业链协同:日本电子和材料制造商如Resonac Holdings也在积极扩产SiC材料,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同时,国际厂商如英飞凌等也在加大SiC制造能力的投资。
技术竞争:随着多家厂商的加入和扩产计划的实施,SiC功率半导体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厂商需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份额。
综上所述,日本半导体厂商在抢攻车用SiC半导体市场方面表现出了强烈的决心和实际行动。通过扩产计划和技术创新,这些厂商有望在全球SiC功率半导体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并推动电动汽车等产业的快速发展。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