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线框架订单能见度已至2023年,非QFN产品涨幅或更大


原标题:引线框架订单能见度已至2023年,非QFN产品涨幅或更大
关于“引线框架订单能见度已至2023年,非QFN产品涨幅或更大”的议题,以下是对该情况的分析和解读:
一、背景概述
近年来,随着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汽车电子、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新兴领域的推动下,半导体封装用引线框架的需求持续增长。据业内消息人士透露,芯片封装引线框架的供应一直吃紧,特别是来自国际IDM(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r,集成器件制造商)汽车和工业应用的订单能见度已经延长至2023年。
二、订单能见度分析
订单能见度延长:由于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等领域对半导体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IDM厂商纷纷提前下单以确保供应链的稳定。这导致引线框架的订单能见度显著延长,从短期预测变为中长期规划。
非QFN产品涨幅或更大:至2023年年底,非QFN(Quad Flat No-leads Package,四侧无引脚扁平封装)引线框架的价格可能会比QFN产品的价格上涨幅度更大。这主要是因为IDM客户为了获得稳定出货量和一致的产品质量,愿意接受更高的报价。
三、市场影响与趋势
价格上涨:据长华科技董事长黄嘉能表示,今年到目前为止,公司已将引线框架的价格平均提高了25%~30%,其中一些特定产品规格的报价涨幅甚至超过200%。这表明市场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供应商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
产能扩张: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长华科技等供应商计划扩大产能。例如,长华科技计划将其蚀刻年产能从2020年的4800万片提高到2025年的1.3亿片。这显示了供应商对未来市场的乐观预期和积极布局。
技术升级:随着5G、人工智能、电动汽车和物联网等应用的不断发展,对半导体产品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这也促使供应商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以满足市场的新需求。
四、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引线框架订单能见度延长至2023年以及非QFN产品涨幅或更大的现象,是半导体产业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新兴领域对半导体产品需求的持续增长,引线框架等关键材料的市场前景广阔。然而,供应商也面临着产能扩张、技术升级和成本控制等多重挑战。未来,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竞争的加剧,供应商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以保持领先地位并满足市场需求。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