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裁定:紫光集团及6家子公司进行实质合并重整


原标题:法院裁定:紫光集团及6家子公司进行实质合并重整
紫光集团及其多家子公司因面临严重的债务危机,被相关债权人申请进行破产重整。债权人认为紫光集团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具备重整价值和重整可行性。
二、裁定详情
裁定时间:2021年8月27日,紫光国微等紫光集团旗下公司发布公告,披露了北京一中院的裁定结果。
裁定对象:紫光集团及其子公司北京紫光通信、北京紫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西藏紫光大器投资有限公司、西藏紫光卓远、西藏紫光通信投资有限公司、西藏紫光春华投资有限公司(合称“紫光集团等七家公司”)。
裁定内容:北京一中院裁定对紫光集团等七家公司进行实质合并重整,并指定紫光集团管理人担任实质合并重整管理人。
三、重整影响
股权结构:紫光集团等七家公司进入实质合并重整程序,将对紫光集团旗下公司的股权结构等产生影响。
日常经营:虽然重整程序启动,但并未对紫光集团旗下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造成直接影响,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均正常开展。
四、紫光集团概况
成立时间:紫光集团成立于1993年4月12日,法定代表人为赵伟国,注册资本为6.7亿元人民币。
经营范围:包括集成电路和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设备、交换设备及数字集成系统设备等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集成电路设计;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投资管理等。
股权结构:紫光集团为清华控股有限公司的51%控股子公司,后者为清华大学的全资子公司。
上市公司:紫光集团旗下拥有紫光股份(000938)、紫光国微(002049)、学大教育(000526)三家A股上市公司,以及计划在科创板IPO的紫光展锐。
五、重整进展
招募战略投资者:在重整过程中,紫光集团通过招募战略投资者来引入新的资金和资源。招募条件包括资产总额或归母净资产达到一定规模,且在芯片、云网产业领域具备优势和经验者可适当放宽条件。
重整计划执行:经过一系列程序,紫光集团等七家公司的重整计划于2022年7月13日被北京一中院裁定确认执行完毕,并终结重整程序。此次重整为紫光集团引入了600亿元的投资,依法平稳化解了1500多亿元的债务,维护了集团体系内298家企业的持续运营,稳住了5万多个职工岗位。
六、社会影响
紫光集团等七家公司实质合并重整案作为司法重整制度挽救特大型企业的典型案例,推动了新时代法治进程,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该案也展示了我国司法系统在处理复杂企业债务问题时的专业性和效率。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