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模拟技术中 ESD 稳健设计的挑战


原标题:深度解析模拟技术中 ESD 稳健设计的挑战
在模拟技术中,静电放电(ESD)稳健设计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以下是对这些挑战的深入解析:
一、技术差异与复杂性
模块化构建的挑战:
模拟技术通常是模块化构建的,允许IC设计人员仅选择一部分可用的工艺掩模,以精确定制设计需求。这种灵活性在ESD设计中带来了挑战,因为ESD保护的实际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选的掩模组。ESD设计人员必须支持具有不同掩模组的相同ESD应用,可能需要构建多个版本的相同ESD保护。
长期应用周期的挑战:
模拟技术可能使用10-15年,甚至20年,相比之下,最先进的CMOS技术只有几年的寿命。在此生命周期内产生的应用程序组合对ESD设计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需要设计具有长期稳定性和兼容性的ESD保护方案。
二、器件特性与保护策略
特定器件的ESD鲁棒性:
漏极扩展MOS(DEMOS)等器件在ESD条件下具有非常低的鲁棒性,即承受高电流密度的能力较弱。这要求设计特殊的ESD保护电路,在ESD事件期间不使用这些低鲁棒性的器件。
高压器件(如DEMOS和LDMOS)的漏极额定值可能远高于栅极额定值,导致在ESD事件中栅极可能承受过高的电压,引发可靠性问题。因此,需要设计将焊盘电压分压以实现适当栅极电压的方法,如使用源跟踪级。
ESD保护器件的选择与优化:
在模拟技术中,ESD保护器件的选择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包括器件的触发电压、维持电压、失效电流以及寄生电容等。这些参数需要通过详细的仿真和测试来确定,并优化以满足特定的ESD设计窗口。
常用的ESD保护器件包括SCR(可控硅整流器)、GGNMOS(栅接地NMOS)、二极管等。每种器件都有其独特的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选择和优化。
三、设计与制造的协同
模型与仿真的挑战:
由于缺乏ESD应力下的物理模型,难以像一般的半导体器件那样通过TCAD技术进行准确的仿真。因此,对ESD器件的设计更多的是直接通过流片和测试来确定其ESD性能和优化方向,这无疑增加了设计经济和时间成本。
工艺兼容性与成本:
ESD保护设计需要考虑与制造工艺的兼容性,以在不增加工艺步骤的前提下提供可靠的保护器件。虽然一些工艺手段(如Silicide Block和ESD注入)已被用于提高ESD保护能力,但它们也增加了制作成本。
四、寄生效应与干扰
寄生双极的影响:
在模拟技术中,由于存在多个N型扩散以支持不同的额定电压和隔离技术,容易形成寄生npn双极。这些寄生双极在ESD事件中可能被触发并导致失效。因此,在ESD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寄生效应的影响,并设计相应的保护措施。
高频与高速应用的挑战:
随着射频技术和高速数字电路的发展,对ESD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频和高速应用中的ESD保护设计需要考虑寄生电容、频率响应以及信号完整性等因素,以确保在保护芯片免受ESD损害的同时不影响其正常工作。
综上所述,模拟技术中的ESD稳健设计面临多方面的挑战,需要综合考虑技术差异、器件特性、设计与制造的协同以及寄生效应与干扰等因素。通过不断的研究和优化,可以设计出更加可靠和高效的ESD保护方案,以满足各种模拟技术的需求。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