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家 12 英寸晶圆再生工厂在合肥量产


原标题:全国首家 12 英寸晶圆再生工厂在合肥量产
全国首家12英寸晶圆再生工厂在合肥量产,这一重要事件标志着中国在半导体产业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以下是关于该工厂的详细介绍:
一、工厂概况
名称:合肥至微项目(合肥至微半导体有限公司)
地点:中国安徽省合肥市
定位:全国首家立项并最先量产的12英寸晶圆再生工厂
总投资:近10亿元人民币
开工时间:2020年3月
设备调试完成:2020年12月
试生产阶段:2021年3月
正式量产:2021年6月
二、技术特点与生产能力
技术定义:“晶圆再生”指的是通过去除损耗控挡片表面的杂质和缺陷,使处理后的晶圆达到新片的标准,实现其循环再利用,进而为企业节约大量成本。
设计基础:该项目以14纳米晶圆厂的再生晶圆需求为设计基础,是服务于中国半导体高阶市场的首条投产的12英寸晶圆再生产线。
生产能力:全面达产后,可形成每年168万片晶圆再生及120万件零部件清洗的能力,满产后年产值可超过6亿元人民币。
三、产业意义与影响
填补空白:该项目填补了中国在集成电路产业链中12英寸晶圆再生领域的空白,使合肥成为满足晶圆再生需求的重要基地。
打破垄断:在此之前,中国高阶的晶圆再生需求主要依赖日本、中国台湾等地处理。合肥至微项目的量产打破了这一局面,实现了晶圆再生技术的自主化。
促进发展:合肥至微项目的成功量产,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推动了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
四、合肥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现状
产业规模:合肥已成为中国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最快、成效最显著的城市之一。目前已集聚集成电路企业超300家、从业人员超2万人。
产业链完善:合肥拥有晶合集成、通富微电等一批行业龙头,成为中国少数几个拥有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设备材料全产业链的城市之一。
综上所述,全国首家12英寸晶圆再生工厂在合肥的量产是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提升了中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地位和竞争力,也为推动中国半导体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