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认 25 亿美元赔款,格芯反诉 IBM:放弃 7nm 芯片不是违约


原标题:不认 25 亿美元赔款,格芯反诉 IBM:放弃 7nm 芯片不是违约
关于格芯反诉IBM,不认25亿美元赔款,并声称放弃7nm芯片不是违约的事件,以下是对此事件的详细梳理和解读:
一、事件背景
收购协议:
2014年,IBM将旗下两个晶圆工厂(East Fishkill和Essex Junction)出售给格芯,并达成协议。
IBM向格芯补贴15亿美元,以换取格芯供应IBM芯片在14nm、10nm工艺节点的生产。
技术进展与放弃:
格芯在收购后,决定跳过10nm工艺,直接进军7nm芯片研发。
然而,在先进制程竞争中,格芯不敌台积电和三星,于2018年宣布终止7nm芯片项目。
二、IBM的指控与索赔
指控内容:
IBM指控格芯未能成功研发出7nm工艺制程,违反了双方协议。
IBM认为,格芯在收到最后一笔付款后彻底抛弃了IBM,并出售相关资产以谋取私利。
索赔金额:
IBM向格芯索赔25亿美元,作为因格芯违约而遭受的损失赔偿。
三、格芯的反诉与回应
反诉内容:
格芯向纽约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裁定其并未因2014年与IBM达成的协议而构成违约。
格芯指出,IBM在格芯决定放弃7nm芯片项目后并未立即提出异议,而是在格芯准备IPO时才突然提出索赔。
回应指控:
格芯表示,其已投资数十亿美元开发尖端芯片制造技术,但认为IBM的芯片制造计划是一场“失败战略”,因此决定不再继续。
格芯还指出,IBM在诉讼中并未提供任何实质性的解释来支持其索赔要求。
四、双方争议的核心点
协议解释:
双方对2014年协议的具体内容和解释存在分歧。IBM认为格芯未能按照协议研发出7nm芯片,而格芯则认为其已履行了协议中的义务。
时机选择:
IBM在格芯决定放弃7nm芯片项目并准备IPO时才提出索赔,这引发了格芯对IBM动机的质疑。
损害评估:
IBM提出的25亿美元索赔金额是否合理,以及这一金额是否真实反映了其因格芯违约而遭受的损失,也是双方争议的核心点之一。
五、后续发展
法律程序:
该事件已进入法律程序,双方将在法庭上展开辩论和举证。
行业影响:
该事件对格芯和IBM的声誉和业务关系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也引发了业界对芯片代工行业合作模式和风险管理的讨论。
和解可能性:
目前尚不清楚双方是否会和解。但考虑到法律程序的复杂性和成本,以及双方在行业内的地位和影响力,和解仍是一种可能的选择。
综上所述,格芯与IBM之间的纠纷涉及复杂的法律问题和商业利益。双方将需要在法庭上展开激烈的辩论和举证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该事件也为芯片代工行业提供了宝贵的教训和启示。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