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 1nm 以下制程取得重大突破,已发表于 Nature


原标题:台积电 1nm 以下制程取得重大突破,已发表于 Nature
台积电在1nm以下制程方面确实取得了重大突破,并且这一研究成果已经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以下是对该事件的详细分析:
一、突破内容
台积电联合台湾大学(台大)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共同研发出半导体新材料铋(Bi),这种材料可以作为二维材料的接触电极。研究发现,使用半金属铋作为二维材料的接触电极,可以大大降低电阻,增加电流,实现接近量子极限的能效。这一发现有助于挑战1nm以下制程的芯片制造难题。
二、研究团队与贡献
麻省理工学院(MIT)团队:首先发现了在二维材料上搭配半金属铋的电极能大幅降低电阻并提高传输电流。
台积电技术研究部门:将铋沉积制程进行优化,使得铋能够更有效地应用于芯片制造中。
台湾大学(台大)团队:运用氦离子束微影系统(Helium-ion beam lithography)将元件通道成功缩小到纳米尺寸,共同获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成果的意义
挑战物理极限:随着晶圆单位面积能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已逼近主流材料硅的物理极限,晶体管效能也无法再逐年显著提升。此次研究有望突破这一极限,为未来的芯片制造提供新的可能。
推动行业发展:该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台积电在芯片制造领域保持领先地位,还将推动整个半导体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应用前景广阔:虽然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但此成果能替下世代芯片提供省电、高速等绝佳条件,有望投入人工智能、电动车、疾病预测等新兴科技的应用中。
四、对其他芯片制造商的影响
IBM:此前,IBM已经推出了2nm工艺芯片,但与台积电在1nm以下制程的突破相比,IBM的2nm工艺芯片在性能和能耗方面可能面临更大的挑战。此外,由于IBM没有先进的逻辑制程芯片晶圆厂,其2nm工艺不能迅速落地,弯道超车更加困难。
三星:三星在3nm工艺制造方面取得了进展,但与台积电在1nm以下制程的突破相比,三星可能需要在技术研发和制程优化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
综上所述,台积电在1nm以下制程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不仅有助于自身在芯片制造领域保持领先地位,还将推动整个半导体行业的进步和发展。这一研究成果的应用前景广阔,有望为未来的科技应用提供更加强大的支持。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