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陈平:超微缩和3D集成共同推动工艺前进


原标题:台积电陈平:超微缩和3D集成共同推动工艺前进
台积电陈平确实提出了超微缩和3D集成共同推动工艺前进的观点。以下是对其观点的详细阐述:
一、超微缩技术
超微缩技术,即传统工艺制程的微缩,是半导体工艺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陈平指出,通过不断地工艺微缩,可以不断改进芯片的PPA(性能、功耗和面积)。在摩尔定律的推动下,晶体管尺寸不断缩小,从而提高了芯片的集成度和性能。
然而,工艺微缩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光刻技术是限制工艺微缩的关键因素之一。不过,随着EUV(极紫外光刻)技术的突破,工艺微缩得以继续向前延伸。台积电从7nm技术节点开始引入EUV技术,并在5nm、4nm等节点上积累了丰富的量产经验和记录。未来,随着NA EUV(高数值孔径极紫外光刻)技术的导入,2nm及以下图形的定义问题也将得到解决。
除了光刻技术外,器件结构和材料特性也是工艺微缩的另外两大挑战。随着器件的微小化,晶体管器件结构和材料特性都需要有革命性的改变。例如,器件结构将从FinFET转向Nanosheet或GAA结构,而器件材料方面则出现了诸多创新和突破。
二、3D集成技术
随着数字化时代数据量的快速增加,SoC(系统级芯片)上的微缩已不足以满足系统发展的需要。因此,3D系统的引入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案。3D集成技术可以在SoC工艺基础上大幅扩展集成度,实现所谓的Chiplet(小芯片)。同时,2.5D和3D工艺还可以帮助实现异构集成,让逻辑芯片和存储芯片得以方便地集成在一起。
台积电在3D集成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其推出了3D平台,涵盖了前段3D和先进封装两大类工艺。其中,前段3D对工艺的要求最高,而先进封装方式则包括CoWos技术和info技术等。这些技术使得台积电能够为客户提供更高效、更灵活的芯片解决方案。
三、超微缩与3D集成的共同推动
陈平认为,超微缩和3D集成是共同推动工艺前进的两大元素。超微缩技术提供了最有效的算力密度和能效比的提升,而3D集成技术则大幅扩展了集成度,实现了异构集成。这两者的结合,使得台积电能够在保持工艺领先的同时,不断满足市场对高性能、低功耗和高集成度芯片的需求。
综上所述,台积电陈平提出的超微缩和3D集成共同推动工艺前进的观点,不仅符合半导体工艺发展的趋势,也为台积电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