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航姿计算机的设计


原标题:基于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航姿计算机的设计
基于可编程逻辑器件(如FPGA)实现航姿计算机的设计,旨在满足捷联惯导系统中对高速、实时数据采集和航姿解算的需求。以下是对这一设计过程的详细阐述:
一、设计背景与需求
航姿计算机在捷联惯导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需要实时采集多种传感器的测量数据(如大气传感器、IMU、磁罗盘等),并进行高精度的航姿解算。传统的DSP芯片在处理多接口、高频率数据传输时,可能面临实时性难以保证的问题。而FPGA具有丰富的硬件资源,能够实现多模块并行工作,且工作频率高,因此成为实现航姿计算机的理想选择。
二、系统总体设计
硬件结构
核心处理器:采用FPGA作为主控制器,负责系统的时序控制、逻辑控制以及多种通讯接口的实现。
DSP处理器:作为从处理器,专门用于航姿解算,提高计算精度和效率。
传感器接口:包括ARINC429、RS422、SPI等多种接口,用于与传感器通信,采集测量数据。
输出接口:将航姿信息和系统状态发送至飞参记录仪、显示仪表等设备。
FPGA芯片选择
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FPGA芯片,如ACTEL公司的APA300芯片。
使用VHDL或Verilog等硬件描述语言在开发环境中(如LibroIDE)对FPGA进行编程和配置。
三、关键接口设计
RS422通讯接口
功能:用于与IMU、大气传感器、磁罗盘等外部设备通信。
实现:设计四个并行的RS422接口模块,每个模块通过FPGA控制MAX3140芯片实现。采用通用的实体设计,通过控制和监测UART的五个管脚(SCLK、CS、DIN、IRQ、DOUT),完成信号的接收和发送。
ARINC429通讯接口
功能:用于接收主惯导的测量数据,并将飞行参数发送给记录仪。
实现:采用控制接口芯片的方式实现,如使用美国HARRIS公司的HI-3584和HI-8585芯片组合。在FPGA中设计并行进程,控制和监测芯片的复位信号、发送接收时钟信号、读写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完成信号的接收和发送。
SPI接口
功能:用于与AD采样芯片通信,采集模拟量。
实现:选择TI公司的TLV2548芯片作为AD采样芯片,通过SPI方式与FPGA通信。在FPGA中设计并行进程,控制和监测中断信号、接收时钟信号、片选信号、数据输入信号和数据输出信号,完成8路模拟量的采集。
与DSP的并行接口
功能:用于FPGA和DSP之间的数据通信。
实现:通过16位并行接口完成数据通信。FPGA根据DSP的时序进行复位和数据读写操作,使用FPGA中的变量临时存储数据,提高实时性和可靠性。
四、系统时序与逻辑控制
高速实时性
采用总体并行设计,各个通讯模块几乎完全独立地工作,互不占用资源,满足高效性和实时性的要求。
总体时序有序
系统的整体时序和逻辑由FPGA中的顶层实体控制实现。上电后,FPGA控制系统完成各部件的上电自检后,各接口开始并行工作,按照自己的工作时序接收、发送数据。
数据准确性
考虑到FPGA中逻辑门的时间延迟,需要严格设计时序,避免野值数据的产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五、设计验证与优化
仿真试验
通过模拟数据仿真试验,验证系统的功能正确性和性能稳定性。
跑车试验
在实际环境中进行跑车试验,进一步验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优化与改进
根据试验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基于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航姿计算机的设计,通过合理选择FPGA芯片、设计关键接口、控制系统时序与逻辑,以及进行仿真和跑车试验验证,能够满足捷联惯导系统对高速、实时数据采集和航姿解算的需求。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