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继电器工作原理


原标题:热继电器工作原理
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主要依赖于电流的热效应。以下是热继电器工作原理的详细解释:
一、工作原理概述
当电流通过热继电器的热元件时,会产生热量。这些热量导致具有不同膨胀系数的双金属片发生形变。一旦形变达到预设的距离,双金属片就会推动连杆动作,进而断开控制电路。这样,接触器会失去电力供应,主电路也随之断开,从而实现了对电动机的过载保护。
二、关键组件及作用
热元件:通常为一段阻值较小的电阻丝,被精心串接在被保护电动机的主电路之中。当电流通过时,热元件会发热。
双金属片:由两种热膨胀系数迥异的金属片经过特殊辗压工艺制成。在电动机出现过载情况时,流经发热元件的电流会超出其整定值,导致双金属片因受热而向上弯曲,最终与扣板分离。
连杆与触点:双金属片的形变会推动连杆动作,导致常闭触点打开,进而切断电动机控制电路中的电源,使接触器主触点断开,从而实现对电动机的有效过载保护。
三、动作过程
正常状态:在电动机正常工作时,通过热元件的电流为电动机的额定电流,热元件发热,双金属片受热后弯曲,但不足以推动连杆动作。此时,常闭触点处于闭合状态,电动机正常运行。
过载状态:当电动机出现过载情况时,绕组中电流增大,通过热继电器元件中的电流也随之增大。这使得双金属片温度升得更高,弯曲程度加大,最终推动连杆动作。
保护动作:连杆的动作导致常闭触点断开,从而切断交流接触器线圈电路。接触器释放,切断电动机的电源,电动机停车而得到保护。
四、复位与调整
复位:热继电器动作后,双金属片会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冷却。之后,只需按下复位按钮,便可恢复其初始状态。
调整:热继电器的整定电流范围是其一个重要特性。为了确保热继电器的有效保护,必须在投入使用前根据被保护电动机的额定电流来调整其整定电流。
综上所述,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推动动作机构,使触点系统闭合或分断,从而实现对电动机的过载保护。其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廉,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