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发布2021年重要战略科技趋势


原标题:Gartner发布2021年重要战略科技趋势
Gartner发布的2021年战略科技趋势聚焦于“人本科技”(Human-Centric Technology),强调技术在提升人类能力、优化体验和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以下为十大核心趋势的深度解析:
一、行为互联网(Internet of Behaviors, IoB)
定义
通过数据采集+AI分析,追踪、分析和响应人类行为模式(如位置、消费、健康数据),以优化决策或影响行为。
技术支撑
数据来源:物联网设备、公共摄像头、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等。
分析工具: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NLP)、计算机视觉。
应用场景
公共卫生:追踪疫情期间的人员流动,优化隔离政策。
零售:通过店内摄像头分析顾客动线,优化商品陈列。
风险与争议
隐私侵犯(如企业通过员工行为数据评估绩效)。
需遵守GDPR等数据保护法规。
二、全面体验(Total Experience, TX)
定义
整合客户体验(CX)、员工体验(EX)、用户体验(UX)和多体验(MX),通过跨职能协作提升组织竞争力。
核心逻辑
客户满意度与员工效率正相关(例如,员工体验差会导致客户服务质量下降)。
实践案例
远程办公:通过协作工具(如Slack、Zoom)和虚拟现实(VR)会议,提升远程员工参与感与客户沟通效率。
实施关键
建立跨部门团队(如CX+EX联合工作组)。
使用数字孪生技术模拟体验优化效果。
三、隐私增强计算(Privacy-Enhancing Computation, PEC)
定义
在保护数据隐私的前提下,实现跨组织、跨地域的数据安全共享与分析。
核心技术
可信执行环境(TEE):在硬件隔离区处理敏感数据(如英特尔SGX)。
联邦学习:模型在本地设备训练,仅上传参数(如谷歌Gboard输入法)。
同态加密:数据加密后仍可进行计算(如IBM Z15加密处理器)。
应用场景
医疗:多家医院联合训练AI模型,无需共享原始患者数据。
金融:反欺诈系统通过联邦学习分析跨行交易数据。
市场预测
2025年,60%的大型企业将采用至少一种PEC技术(Gartner)。
四、分布式云(Distributed Cloud)
定义
将公有云服务延伸至用户指定的物理位置(如边缘数据中心、5G基站),实现低延迟与合规性。
与混合云的区别
混合云:私有云+公有云,资源由用户管理。
分布式云:公有云服务直接部署到用户侧,由云服务商统一管理。
典型案例
自动驾驶:车载系统通过5G连接边缘云,实时处理路况数据。
工业物联网:工厂本地部署云服务,满足数据驻留要求。
市场规模
2024年,分布式云支出将占全球云服务市场的20%(IDC)。
五、随处运营(Anywhere Operations)
定义
通过数字化工具和远程协作,支持企业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开展核心业务(如生产、销售、服务)。
关键技术
数字孪生:模拟工厂生产流程,远程优化设备参数。
远程办公套件:Microsoft 365、Zoom等工具支持跨地域协作。
行业影响
制造业:通过AR眼镜实现远程专家指导(如波音使用HoloLens维修飞机)。
零售业:线上商城与线下门店库存实时同步。
六、网络安全网格(Cybersecurity Mesh)
定义
通过去中心化的安全架构,将安全能力(如认证、访问控制)部署到网络边缘,提升整体防御灵活性。
与传统安全架构对比
传统架构:集中式防火墙,单点故障风险高。
安全网格:分布式安全节点,支持动态扩展。
应用场景
零信任网络:基于身份的动态访问控制(如Google BeyondCorp)。
物联网安全:为每个设备分配独立安全策略。
七、组装式智能企业(Intelligent Composable Business)
定义
通过模块化技术(如API、微服务)和AI,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实现业务能力的动态重组。
核心能力
可组合性:业务能力可拆解为独立模块(如支付、物流)。
AI驱动:通过机器学习优化模块组合(如动态调整供应链策略)。
实践案例
零售业:根据天气数据自动调整促销策略(如雨天推送雨具优惠)。
八、人工智能工程化(AI Engineering)
定义
通过自动化、标准化的流程,提升AI模型的开发效率、可解释性和可维护性。
关键环节
MLOps:自动化模型训练、部署和监控(如Kubeflow、MLflow)。
可解释性AI(XAI):解释模型决策依据(如SHAP值分析)。
行业痛点
60%的AI项目因技术债务(如数据质量差)失败(Gartner)。
九、超级自动化(Hyperautomation)
定义
结合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AI、低代码平台,实现端到端业务流程的自动化。
技术组合
RPA:执行重复性任务(如发票处理)。
AI:处理非结构化数据(如OCR识别手写发票)。
低代码:快速开发自动化流程(如Microsoft Power Automate)。
ROI数据
超级自动化可使企业运营成本降低30%(Deloitte)。
十、生成式AI(Generative AI)
定义
通过深度学习生成新内容(如文本、图像、代码),如GPT-3、DALL-E。
应用场景
内容创作:自动生成新闻稿、广告文案。
药物研发:设计新型分子结构(如Insilico Medicine)。
风险与挑战
深度伪造:生成虚假视频/音频,威胁社会安全。
版权争议:生成内容的归属权问题。
总结与建议
技术优先级
短期(1-2年):关注超级自动化、AI工程化、分布式云,提升运营效率。
长期(3-5年):布局生成式AI、隐私增强计算,抢占创新高地。
企业行动
建立跨职能团队(如CTO+CIO+CMO),推动技术落地。
投资员工技能培训(如数据科学、低代码开发)。
通过以上趋势,企业可明确技术投资方向,在数字化转型中占据先机。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