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卖盘信息
BOM询价
电子百科词库 >圆柱体晶振

圆柱体晶振

[ 浏览次数:约10次 ] 发布日期:2024-11-07

  什么是圆柱体晶振

  圆柱体晶振是一种常见的石英晶体谐振器,其外形呈圆柱状。它是通过从一块石英晶体上按一定方位角切下薄片(称为晶片)制成的。石英晶体具有压电效应,这意味着当在晶片的两端施加机械压力时,会产生电场;反之,在晶片的两个电极上加一电场,晶片会产生机械变形。这种物理现象使得石英晶体能够作为一种谐振器件使用。

  圆柱体晶振的频率范围通常在3.579 MHz到60 MHz之间,可以根据具体需求指定频率。其封装尺寸常见有DIP1.05.0、2.06.0、3.0*8.0 (mm)等规格。圆柱晶振的工作温度范围较宽,通常为-55℃到+125℃,适应各种严苛的环境条件。

  圆柱体晶振广泛应用于高端汽车电子产品、家用电器、智能笔记本、MP3、MP4多功能播放器、智能手表等领域。由于其高精度和稳定性,圆柱晶振在需要精确时钟信号的场合尤为重要,如通信设备、计算机、数字电路等。

  与其他类型的晶振相比,圆柱体晶振通常采用螺丝固定的方式进行安装,这使得它在某些应用场景中更为适用。此外,圆柱体晶振的老化率较低,通常在3 ppm到5 ppm/年之间,确保了其长期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之,圆柱体晶振因其高精度、稳定性和广泛的适用性,成为许多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组件。

image.png

目录
分类
工作原理
作用
特点
应用
如何选型

  圆柱体晶振分类

  圆柱体晶振(Cylinder Quartz Crystal)作为一种传统的晶振形式,在电子设备中广泛应用。其独特的圆柱形结构和封装方式使其在特定领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本文将详细探讨圆柱体晶振的分类及其相关特性。

  圆柱体晶振的基本概述

  圆柱体晶振,顾名思义,其外观呈圆柱形。这种晶振通常由一块石英晶体和一些封装材料组成,内部结构相对简单。石英晶体因其压电效应而能够产生稳定的振荡信号,这是晶振工作的核心原理。圆柱体晶振通常用于需要较高精度和稳定性的场合,如计算机、通信设备和汽车电子等。

  圆柱体晶振的分类

  圆柱体晶振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按频率分类

  圆柱体晶振可以根据其振荡频率进行分类,通常分为低频和高频两类:

  低频晶振:频率一般在几十千赫兹(kHz)范围内,如32.768 kHz,这种频率的晶振常用于实时时钟(RTC)等应用。

  高频晶振:频率在几兆赫兹(MHz)到几十兆赫兹范围内,适用于通信设备、网络设备和汽车电子等领域。

  2. 按封装形式分类

  圆柱体晶振的封装形式也是其分类的重要依据:

  金属外壳封装:这种封装形式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能够有效防止外界电磁干扰。常见的封装方式包括钎焊、冷压和电阻焊。

  玻璃外壳封装:玻璃封装的晶振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适用于对环境要求较高的场合。

  陶瓷或塑料外壳封装:这类封装形式成本较低,适用于消费类电子和小型电子产品。

  3. 按用途分类

  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圆柱体晶振还可以进一步分类:

  通用晶振:适用于一般的电子设备,如钟表、计算器等。

  专用晶振:针对特定应用设计,如通信设备、导航系统和医疗设备等。


  圆柱体晶振的特点

  圆柱体晶振之所以在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得益于其以下几个特点:

  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由于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圆柱体晶振能够提供非常精确和稳定的振荡频率。

  抗干扰能力强:金属外壳封装的圆柱体晶振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能够有效抵御外界电磁干扰。

  长寿命:石英晶体的使用寿命较长,因此圆柱体晶振也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应用领域

  圆柱体晶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特别是在需要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场合。常见的应用领域包括:

  计算机和服务器:用于提供稳定的时钟信号,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通信设备:如基站、路由器等,需要高精度的时钟信号来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汽车电子:如车载导航系统、发动机控制单元等,需要可靠的时钟信号来保障车辆的安全和性能。

  结论

  圆柱体晶振作为一种传统但依然重要的晶振类型,凭借其高精度、高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在电子设备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圆柱体晶振的分类和特点的详细了解,可以更好地选择和应用这种晶振,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圆柱体晶振工作原理

  圆柱体晶振是一种常见的石英晶体振荡器(Quartz Crystal Oscillator),其工作原理基于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石英晶体是一种具有压电特性的材料,当在石英晶体上施加机械压力时,会产生电场;反之,当在石英晶体上施加电场时,会产生机械振动。这种双向转换的特性使得石英晶体能够作为振荡器的核心元件。

  圆柱体晶振的基本构造包括一块石英晶体薄片,这块薄片按照特定的方位角切割,并在两个对应面上涂敷银层作为电极。然后,在每个电极上焊接引线,并将其封装在金属、玻璃、陶瓷或塑料外壳中。封装后的晶振呈现出圆柱体形状,因此得名圆柱体晶振。

  在电气上,石英晶体可以等效为一个由电感、电容和电阻组成的二端网络。当在石英晶体的两个电极上施加交变电压时,晶片会产生机械振动,同时晶片的机械振动又会产生交变电场。这种机械振动和电场之间的相互转换形成了振荡。石英晶体的谐振频率与其切割方式、几何形状和尺寸密切相关,通常可以在几兆赫到几百兆赫之间。

  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使得它在某一特定频率下会产生显著的谐振现象,这个频率称为石英晶体的谐振频率。在谐振频率下,石英晶体的振幅会显著增加,比其他频率下的振幅大得多。这种现象类似于LC回路的谐振现象,但由于石英晶体的等效电感很大,而等效电容很小,因此回路的品质因数Q值很高,通常可达1000到10000。高Q值意味着石英晶体振荡器具有很高的频率稳定度。

  圆柱体晶振在电子电路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是在需要高精度和高稳定度的振荡器场合。例如,在计算机、通信设备、遥控器、彩电等设备中,圆柱体晶振被用作时钟信号发生器,为系统提供稳定的时钟信号。此外,圆柱体晶振还被用于频率合成器、滤波器和其他需要精确频率控制的电子设备中。

  总的来说,圆柱体晶振的工作原理基于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和其高Q值的谐振特性。这些特性使得圆柱体晶振能够提供非常稳定和精确的振荡频率,从而在各种电子设备中发挥重要作用。


  圆柱体晶振作用

  圆柱体晶振(Cylindrical Crystal Oscillator)在电子设备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主要作用是为系统提供稳定且精确的时钟信号,确保各个子系统能够同步运行。以下将详细探讨圆柱体晶振的作用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首先,圆柱体晶振的核心作用是产生振荡频率。晶振通过压电效应将电能和机械能相互转换,在共振状态下工作,从而提供稳定且精确的单频振荡。这种振荡频率在电子设备中至关重要,因为它为系统提供了基本的时钟信号。无论是计算机、通信设备还是汽车电子,都需要一个稳定的时钟信号来确保各个部分能够协调工作。

  其次,圆柱体晶振在通信系统中也有广泛应用。在这些系统中,基频和射频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晶振,但它们通过电子调整频率的方法保持同步。晶振通常与锁相环(PLL)电路配合使用,以提供系统所需的时钟频率。如果不同子系统需要不同频率的时钟信号,可以通过连接到同一个晶振的不同锁相环来实现。

  此外,圆柱体晶振在微处理器和单片机系统中也起着关键作用。它们结合内部电路产生单片机所需的时钟频率,确保所有指令都能在稳定的时钟信号基础上执行。晶振提供的时钟频率越高,单片机的运行速度也就越快。因此,选择合适的晶振对于提高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

  在消费电子领域,圆柱体晶振同样不可或缺。例如,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耳机和摄像机等设备中,晶振用于产生时钟信号,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由于这些设备通常对体积和重量有严格要求,圆柱体晶振的小型化和高精度特性使其成为理想选择。

  除了上述应用,圆柱体晶振还广泛应用于钟表、CTV(闭路电视)和VTR(录像机)等领域。在钟表中,晶振用于产生精确的时间信号,确保时间的准确性。在CTV和VTR系统中,晶振则用于产生稳定的频率信号,确保图像和声音的质量。

  总的来说,圆柱体晶振在现代电子设备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稳定且精确的时钟信号为各种系统提供了基础保障,确保了设备的高效运行和性能稳定。无论是工业、科技还是日常消费电子,圆柱体晶振的应用都极为广泛,体现了其重要性和多功能性。


  圆柱体晶振特点

  圆柱体晶振(Cylindrical Quartz Crystal Oscillator)是一种常见的石英晶体振荡器,因其外形与圆柱体相似而得名。圆柱体晶振在电子设备中广泛应用,尤其在需要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场合,如计算机、通信设备、汽车电子等。以下是圆柱体晶振的主要特点:

  频率范围

  圆柱体晶振的频率范围通常在3.579 MHz到60 MHz之间,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定制。这一广泛的频率范围使得圆柱体晶振能够适应多种应用场景,从低频的家用电器到高频的通信设备。

  负载电容

  圆柱体晶振的负载电容范围通常在6 pF到50 pF之间,常见的负载电容值包括8 pF、10 pF、12 pF、15 pF、16 pF、18 pF、20 pF、22 pF、27 pF和33 pF。负载电容的选择会影响晶振的谐振频率和稳定性。

  工作温度范围

  圆柱体晶振的工作温度范围通常在-55℃到+125℃之间。这一宽广的温度范围使得圆柱体晶振能够在极端环境下正常工作,适用于各种工业和军事应用。

  串联谐振电阻

  圆柱体晶振的串联谐振电阻(Equivalent Series Resistance, ESR)通常在30 Ω到180 Ω之间。ESR的大小会影响晶振的振荡稳定性和启动时间。

  老化率

  圆柱体晶振的老化率通常在3 ppm到5 ppm/年之间。老化率是指晶振频率随时间的变化率,较低的老化率意味着晶振在长时间使用中能够保持较高的频率稳定性。

  封装尺寸

  圆柱体晶振的封装尺寸多样,常见的封装尺寸包括DIP1.05.0、2.06.0、3.0*8.0 (mm)等。不同的封装尺寸适用于不同的电路设计和安装方式。

  应用领域

  圆柱体晶振广泛应用于高端汽车电子产品、家用电器、智能笔记本、MP3、MP4多功能播放器、智能手表等民用产品。此外,圆柱体晶振还广泛应用于通信设备、计算机、钟表等领域。

  结构与材料

  圆柱体晶振通常由一块石英晶体和一些封装材料组成。石英晶体具有压电效应,能够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产生机械振动,反之亦然。这种特性使得石英晶体能够作为一个高Q值的谐振元件,产生稳定的频率信号。

  频率精度

  圆柱体晶振的频率精度通常在3 ppm到50 ppm之间。高精度的频率信号对于许多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通信和计算领域。

  环保标准

  圆柱体晶振通常符合RoHS(Restric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环保标准,这意味着它们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会释放有害物质,符合现代环保要求。

  综上所述,圆柱体晶振以其广泛的频率范围、高稳定性、宽广的工作温度范围和环保特性,成为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组件。无论是在民用产品还是工业和军事应用中,圆柱体晶振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高性能表现。


  圆柱体晶振应用

  圆柱体晶振(Cylindrical Crystal Oscillator)作为一种重要的石英晶体谐振器,因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将详细介绍圆柱体晶振的应用领域及其在这些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圆柱体晶振在消费电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其频率范围广泛(3.579MHz~60MHz),并且可以定制负载电容(6pf~50pf),圆柱体晶振被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笔记本电脑、MP3和MP4多功能播放器、智能手表等产品中。这些设备对频率稳定性和精度有较高的要求,圆柱体晶振凭借其优异的频率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能够提供稳定且精确的时钟信号,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高性能表现。

  其次,在汽车电子领域,圆柱体晶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现代汽车电子系统复杂多样,包括发动机控制单元、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导航系统和安全系统等。这些系统对时钟信号的精度和稳定性要求极高,圆柱体晶振以其高精度和高稳定性,能够为汽车电子系统提供可靠的时间基准信号,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圆柱体晶振在通信设备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通信设备需要高精度、高稳定性的频率信号来保证信号传输的质量和可靠性。圆柱体晶振能够提供高稳定度和精确度的频率信号,从而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保证信号传输的质量和可靠性。例如,在基站、雷达和卫星通信系统中,圆柱体晶振被广泛应用于提供高精度的时间基准信号,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医疗设备领域,圆柱体晶振同样不可或缺。医疗设备对时钟信号的精度和稳定性要求极高,特别是在生命监测设备、诊断设备和治疗设备中。圆柱体晶振能够提供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时钟信号,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高性能表现,从而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最后,圆柱体晶振在航空航天和军事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这些领域对时钟信号的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极高,圆柱体晶振凭借其优异的性能,能够提供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时钟信号,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例如,在导航系统、导弹控制系统和通信系统中,圆柱体晶振被广泛应用于提供高精度的时间基准信号,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圆柱体晶振凭借其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成为了现代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组件。无论是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设备、医疗设备还是航空航天和军事领域,圆柱体晶振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各类电子设备提供了稳定、精确的时钟信号,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高性能表现。


  圆柱体晶振如何选型?

  圆柱体晶振(Cylindrical Crystal Oscillator)作为一种传统的晶振形式,因其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信设备、汽车电子等领域。在选择圆柱体晶振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其性能满足具体应用需求。本文将详细介绍圆柱体晶振的选型要点,并列出常见型号供参考。

  一、基本概念与分类

  圆柱体晶振的外形为圆柱形,内部主要由一块石英晶体和封装材料组成。根据其功能和应用场景,圆柱体晶振可以分为无源晶振和有源晶振两大类:

  无源晶振:需要匹配外部谐振电路才能输出信号,自身无法振荡。适用于一般消费级产品或对精度要求不高的应用。

  有源晶振:内部包含独立起振芯片,能够直接输出稳定的时钟信号。适用于高端产品或对稳定性和精度要求较高的应用。

  二、选型要点

  频率

  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频率。常见的频率有32.768kHz(用于实时时钟)、1MHz、5MHz、10MHz、20MHz等。

  频率的选择直接影响系统的时钟精度和稳定性。

  精度

  精度决定了晶振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常见的精度等级有±20ppm、±10ppm、±5ppm等。

  高精度晶振通常用于对时钟要求极高的应用,如通信基站、精密仪器等。

  封装尺寸

  圆柱体晶振的封装尺寸多种多样,常见的有57mm、46mm、3*5mm等。

  封装尺寸的选择需考虑电路板的空间限制和安装方式。

  工作温度范围

  不同应用环境对晶振的工作温度范围有不同的要求。常见的工作温度范围有-20℃至+70℃、-40℃至+85℃等。

  对于需要在极端环境下工作的设备,应选择宽温度范围的晶振。

  负载电容

  负载电容是影响晶振谐振频率的重要参数。常见的负载电容值有12pF、16pF、20pF等。

  选择合适的负载电容可以确保晶振在电路中稳定工作。

  输出波形

  输出波形通常分为方波和正弦波两类。方波适用于数字通信系统时钟,正弦波适用于模拟电路。

  根据具体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输出波形。

  供电电压

  晶振的工作电压需与电路的工作电压匹配。常见的供电电压有3.3V、5V、12V等。

  确保供电电压匹配可以避免晶振工作不稳定或损坏。

  三、常见型号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圆柱体晶振型号及其参数:

  HC-49/U

  频率范围:1MHz至200MHz

  精度:±20ppm

  封装尺寸:5.0mm x 7.0mm

  工作温度范围:-20℃至+70℃

  HC-49/S

  频率范围:1MHz至200MHz

  精度:±10ppm

  封装尺寸:5.0mm x 7.0mm

  工作温度范围:-40℃至+85℃

  UM-1

  频率范围:1MHz至100MHz

  精度:±5ppm

  封装尺寸:3.2mm x 5.0mm

  工作温度范围:-20℃至+70℃

  UM-5

  频率范围:1MHz至100MHz

  精度:±2ppm

  封装尺寸:3.2mm x 5.0mm

  工作温度范围:-40℃至+85℃

  四、总结

  选择合适的圆柱体晶振需要综合考虑频率、精度、封装尺寸、工作温度范围、负载电容、输出波形和供电电压等多个因素。通过详细了解和分析这些参数,设计工程师可以选择到最适合具体应用需求的晶振,从而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建议参考制造商提供的详细规格书和技术支持,以获得更准确的选型指导。通过科学合理的选型,可以有效提升电子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标签:圆柱体晶振

相关资讯

拍明芯城微信图标

各大手机应用商城搜索“拍明芯城”

下载客户端,随时随地买卖元器件!

拍明芯城公众号
拍明芯城抖音
拍明芯城b站
拍明芯城头条
拍明芯城微博
拍明芯城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