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卖盘信息
BOM询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电子资讯 >业界动态 > Gartner详解未来五年中国半导体投资市场的变化

Gartner详解未来五年中国半导体投资市场的变化

2017-01-19
类别:业界动态
eye 261
文章创建人 拍明



根据全球领先的信息技术研究和顾问公司Gartner最新研究结果,中国国有企业将成为全球最活跃的投资者,竭力在增长缓慢的半导体市场内跻身为世界级厂商。因此,各半导体企业技术业务部的领导者们应针对未来在华业务制定新计划。


Gartner对于半导体投资市场的预测具体如下:


1000多亿美元的投资将令中国本土半导体企业的营收到2025年提升3倍


中国政府拥有强大的力量,以引导国内资本重点流向由国有或国家持股公司所运营的特定行业。对于需大规模投资的行业(如:LCD面板、高速铁路、太阳能和LED市场),中国政府的指导模式一直卓有成效。为了实现指导方针中的既定目标,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CICIIF)的首轮基金约为200亿美元,但据市场估算,当地政府与国有企业的投资总额将首轮超过了1000亿美元。截至2016年9月,在CICIIF批准的100亿美元基金中,约60%投向了芯片制造,27%投向芯片设计,8%投向封装与测试,3%投向设备,物料投资则占比为2%。


在此轮投资中,半导体设备提供商将会看到中国市场对于新的晶圆加工厂需求不断增加。我们认为大部分晶圆加工厂将于2020年之前正式投产。虽然大部分厂家的工艺无法在近期内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12英寸与8英寸晶圆厂的新增产能将在2020年之前对现有的晶圆代工厂市场造成一定影响。截至2025年的第二轮投资将基于市场的成功经验重点注入更加先进的技术工艺。


为了实现2025年,甚至2030年的宏伟目标,对半导体行业进行大规模投资应是中国政策的一贯战略。在中国企业有能力提供设备、服务或工业生产之前,上游供应链的供应商们将是主要的受益者。


中国晶圆代工厂未来5年将总体实现最低20%的年度收入增长


随着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在过去10年内得到显著改进(或升级),中国无厂半导体企业的收入在过去几年内每年增长20%。而这一趋势将延续下去,使得未来5年内中国代工厂对于晶圆的采购量增加20%。


由于中国政府大力扶持半导体行业,全球半导体公司都主动将各自的中国战略确定为与中国厂商开展协作,以免被排除在外。未来5年内,一些国际化无厂半导体企业可能将多达50%的晶圆采购需求转向中国代工厂。


在过去两年间,中国代工厂在开发与量产28纳米(nm)逻辑电路工艺方面一直进展缓慢,而与此同时,其他领先的代工厂在2015年转至14 nm,并将于2017年开始10 nm工艺的生产。未来5年内,中国代工厂将继续与最领先的逻辑电路技术公司展开艰难竞争。强劲的收入增长将局限于不具有领先优势的工艺领域。


到2025年,30%面向本地PC和服务器的处理器将通过现有处理器厂商签订许可证协议的形式在中国境内设计与制造


为了确保IT基础设施和设备自立自足,中国政府多年来一直投资开发不同架构的高性能处理器——包括:x86、ARM、Power和Alpha——但依然难以使之商业化并推向主流市场。


通过合资与许可证授权的方式,中国企业可以获得设计与生产先进处理器的能力,而成熟的国际化企业也能确保在中国市场的商业机会。


中国本土晶圆加工厂计划于2020年获得14nm节点制造能力,到2030年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从而在国内生产主流处理器。


Gartner Group公司成立于1979年,它是第一家信息技术研究和分析的公司。它为有需要的技术用户来提供专门的服务。Gartner已经成为了一家独立的咨询公司,Gartner公司的服务主要是迎合中型公司的需要,它希望使自己的业务覆盖到IT行业的所有领域,从而让自己成为每一位用户的一站式信息技术服务公司。

IT调研与咨询服务公司Gartner5日宣布,将以价值26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收购商业调研与分析公司CEB,从而拓展公司的商业调研服务。

公司特色

客户使用一项研究服务必须经过仔细的选择。这是因为Gartner的报告会在不止一项的服务中出现,顾客也会发现对于一份给定的报告,他们要不止一次地支付费用。1998年,公司指出服务的重点将在于“建立一个主要的全球客户系统以便集中精力在那些比较大的客户身上”。小客户的业务将会通过一个“内部销售系统”来得以完成。这种对大客户的重视可能会导致对小公司提供的服务显得比较有限。

主营业务

Gartner由四大部分组成,旨在向客户提供在促进高效使用IT方面所需的全面的研究与咨询服务,这些部分包括:

1、 Gartner Research & Advisory Services(Gartner研究与咨询服务)

2、 Gartner Consulting(Gartner咨询)

3、Gartner Measurement(Gartner评测)

4、 Gartner Community(Gartner社区)

研究服务

20年以来,Gartner的研究与咨询服务一直被认为是客观技术思想领导的权威来源。当今的商业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受用于各公司、政府部门以及各种组织机构的技术所推动的,Gartner的客户依赖于全球范围内的1000名分析员的工作,这些分析员在技术领域内平均都有10-15年的工作经验。Gartner的许多分析员以前都是CIO(首席技术官)出身,所有这些分析员都拥有广泛的以前的商业技术专业技能。在美国国会要讨论有关推动当今经济的关键性商业及技术问题之前,它们会经常调用Gartner的分析员。

Gartner拥有最全面的全球研究团体,这些全球性研究报道并分析那些推动着商业及机构成功的技术,共有200多个研究主题,其中包括客户关系管理(CRM)、IT采购、IT的商业价值、企业基础结构、供应链管理、无线、新兴技术、安全与IT支出以及战略等。

公司通过专有的研究方法以及在IT厂商与最终用户方面同时拥有的不同的客户基数来保持客观性。实际上,在公司的收入中厂商只占了20%的部分,而最终用户方-CEO、CIO以及来自于传统企业的公司战略家等其购买的服务却在公司的收入中占了80%的部分。

咨询服务

Gartner咨询利用公司所拥有的业界领先的研究能力提供从战略到可量度的结果这方面的实地客户支持,Gartner的咨询顾问都是商业经营与IT专职方面的技术导师。Gartner的咨询顾问把重点放在水平类电子商务与技术方面的同时,它们还在极为详细地观察着全球范围内的事项。

Gartner咨询在2002年内完成了从IT支出战略到评测全球IT运营效率等领域内的成千上万宗协议。由于Gartner的咨询顾问不执行技术解决方案,因此它们在诸如总拥有成本、CRM、IT支出建议以及成百上千的定制方案之类的技术评估与采购、项目管理、评测以及技术管理等方面充当着独立的顾问人员。Gartner咨询还规划并执行着业界范围内的研究项目,这些研究项目是由那些寻求基准测试与可交付情况的多家客户发起的,而这些基准测试与可交付内容经常为营销及评测新兴技术制定着标准。

评测

Gartner评测拥有全球最大的业界基准数据库,Gartner的客户以匿名方式在数据库中占有一席之地,以便从基准测试能力中获得利益,这些能力比如有评测一家企业相对其垂直领域内的同等公司的能力以及评测相对于该数据库中的任何一家公司或所有公司的能力。

Gartner评测提供了最复杂的被称作Decision Tools(决策工具)的软件产品集,这些控制板服务用来评测总拥有成本、创新的总体影响以及投资回报等。Decision Tools是旗舰型基准测试软件,它向IT专业人员及企业战略家提供了工具用来评判技术方面的效力。

社区

Gartner社区是一系列对等高层联络组合,这些组合旨在把企业的高管人员与IT专业人员集合到一起。

1、Research Board:这种独家思想库把全球CIO都集合在一起。

2、 Executive Program:这些通过邀请的执行方案为新经济勾勒出了关键性商业推动因素。

3、 Gartner Symposium/ITxpo:这是全球IT业界的最大盛会,它一般是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奥兰多、澳大利亚的悉尼、法国的戛纳、美国加州的圣地亚哥、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日本的东京、加拿大的多伦多以及南非的Sandton等地举办的,这一事件的特点在于它是由Gartner的分析员领导的200多场会议。


2016年中国半导体行业投资趋势


过去的一年,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放缓了脚步。全球经济形式整体较弱,PC等传统行业持续放缓;而过去几年半导体增长的驱动力,如智能手机普及,4G基站建设等红利已经基本消耗,致使半导体销售额停滞不前。由下表可以看出,201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增长仅为0.2%。亚太地区增长幅度最大,但增长率也仅为3.9%。


半导体业不例外,2015年,半导体行业的并购非常惊人。全球半导体的并购投资超过了1200亿美元,是过去3年总和的两倍多。

2016年中国半导体行业投资趋势1


国际方面,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投资达到了历史新高,为150亿美元,完成了10次国际并购。国内方面,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以下简称大基金)从成立之初的2014年9月至今,在国内投资了25个芯片项目共计400亿资金,地方政府基金则吸引了上百个集成电路投资落地。中国计划2015-2020年集成电路领域的投资总额能够达到1500亿美元。


为什么是中国?


究其原因,是因为当下的中国经济正面临结构转型。第二产业正在从之前的劳动密集型转型为科技密集型,而芯片产业正是高科技产业的基础。中国每年进口的集成电路芯片已超过2000亿美元,超越原油成为第一大进口商品,所以从产业发展角度芯片产业是重中之重。同时,即使经济增长缓慢,“物联网、车联网、数据安全”等细分行业前景依旧看好,和这些行业相关的芯片公司面前仍是蓝海。


资本追逐的重点领域


下图是截止至2016年1月底大陆半导体的投资额统计图。其中,投资额统计时包括了:大陆资本在海外的投资,大陆资本在本地的投资,以及外国及台湾公司在大陆的投资。

2016年中国半导体行业投资趋势2

生产封测


可以看出目前资本主要投资方向集中在生产封测环节,14年至今,投资额高达2222亿人民币。其中投资额最大的是联电在厦门的12寸晶元厂,总投资62亿美元,相当于403亿人民币,但由于台湾对芯片生产技术输出一直持保守态度,所以该项目初期投资只有13.5亿美元,而且只能55纳米及40纳米制程的芯片,所以业内并不看好该项目。国内资本最大的投资是武汉新芯科技,该厂也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存储芯片生产能力的FAB厂,代表性产品包括45纳米和65纳米闪存。武汉特意为其设立了300亿武汉集成电路产业基金,重点扶持该厂发展。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紫光在近期和厦门发改委签订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协议,继续拓展以紫光集成电路产业园为核心的相关产业,总投资约500亿元,但由于具体投资方向没有确立,所以没有把该投资统计在内。



2016年中国半导体行业投资趋势3



存储


除了封测行业之外,最大金额的投资就是存储芯片的开发。不过,虽然存储芯片的投资额较大,但只有三次投资。其中,紫光投资38亿美元控股西部数据,随后西部数据投资190亿美元收购闪迪。除此之外就是武岳峰联合清芯华创6.4亿美元收购ISSI,该公司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在高性能内存市场上非常强势。此前,还有消息称紫光有意斥巨资收购美国存储芯片设计巨头美光科技,不过由于美国政府阻碍,紫光的策略已由收购转变为参股或合作。


2016年中国半导体行业投资趋势4


数字芯片SOC


在总投资额中,位居第三的则是数字芯片SOC的投资。


近年来最大的数字芯片收购案来自华创投资19亿美元收购美国豪威,豪威是一家开发图像处理芯片的公司。无独有偶,大基金于2015年6月投资了长沙的国科微电子,国科微的主业同样也是开发图像处理芯片。由于以物联网为代表的IOT应用的兴起,催生了高速高精度图像处理芯片的需求,所以国内资本追捧图像处理芯片也顺利成章。


同时,往年被资本追捧的手机芯片则稍显沉寂,大基金投资中兴微以及盈方微收购的Altair都是基带芯片公司。在低端手机的主处理器被MTK,展讯,联芯三强瓜分之时,国内资本把目光投向更加需要技术积累的基带芯片产业,从投资额角度来看,相比13年紫光分别以17亿和91.亿收购展讯和RDA的豪迈比起来,现在的手机芯片投资只是小打小闹。


除此之外,数字芯片行业投资的最大亮点在于华芯通。华芯通是贵州省与高通联合成立的服务器CPU研发公司,贵州省占股55%,高通占股45%。从该公司的建立也可以看出高通也在谋求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从单纯的手机芯片公司扩展到服务器市场。

2016年中国半导体行业投资趋势5


模拟芯片



而模拟行业虽然投资总额为133亿,但建广资本收购NXP的RF部门贡献了90%的投资额。RF芯片的门槛非常高,且多用于通信,国防方面,所以业内评价该投资更多是处于国家战略角度考虑。


其他的三个收购也都是境外收购,国内对模拟芯片重视程度不够,所以模拟芯片设计公司的数目也并不多。


2016年中国半导体行业投资趋势6


生产设备


最后是芯片的生产设备行业投资额,当前的资本市场对芯片生产测试设备的重视程度不够,是因为其在整个芯片产业领域偏上游,但随着国内芯片生产封测厂的大规模建设,芯片生产设备的重要性也会慢慢凸显开来。


目前,国际上美国日本荷兰是半导体设备中垄断国家,主要厂家有美国的AppliedMaterials,Novellus,Lam,KLA-Tencor,Varian;日本的TEL,Nikon,Hitachi;荷兰的ASML,ASM。由于半导体设备和技术的战略意义,这几个国家都有很严格的出口限制,所以国内芯片制造技术跟不上很多时候是因为买不到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这才是最终制约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瓶颈。

2016年中国半导体行业投资趋势7


未来趋势


总的来看,无论是走出国门大规模并购国外半导体厂商,还是立足民族产业加大投资国内优质企业。从资本动向里都可以看出国内半导体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1. 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生产封测企业;


2. 集成电路研发方面,立足存储芯片,数字芯片SOC以及模拟芯片也有一定投资额;


3. 兼顾生产设备厂商,未来随着生产封测行业的发展壮大,上游产业链的重要性会随之凸显。目前半导体生产设备基本被国外公司垄断,海外的收购投资逐渐增多,预计未来国内公司也会携资本涌入,但美日荷对半导体生产设备公司存在严重的地方保护,想进入可谓挑战巨大,所以,这也可能给国内的生产设备厂商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经济转型中倒逼产业升级,产业资本的另一种诠释。



责任编辑:Davia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