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卖盘信息
BOM询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电子资讯 >基础知识 > 什么是uc2845,uc2845的基础知识?

什么是uc2845,uc2845的基础知识?

来源:
2025-06-04
类别:基础知识
eye 19
文章创建人 拍明芯城

一、概述
UC2845是一款高性能的电流模式脉宽调制(PWM)控制器,最初由Unitrode公司推出,现由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继承并继续生产和推广。作为一种专为开关电源设计的核心控制芯片,UC2845被广泛应用于各种DC–DC转换器、隔离式电源、适配器、逆变器、电池充电器以及工业电源系统中。其主要优势在于精确的电流模式控制、高速的响应能力、灵活的保护功能以及良好的可调性,使得整机设计在提高效率、减少纹波、增强可靠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以下内容将从UC2845的基本参数、内部结构与工作原理、主要特性、功能模块、应用场景、设计注意事项、常见配套元件与电路设计、开发与调试建议等多方面进行详尽介绍,以期为工程师在设计和应用UC2845时提供全面而系统的参考。

image.png

二、UC2845的基本参数
UC2845在设计上性能优越,适合中高功率开关电源系统。以下列出其核心基本参数,以便工程师在选型与初步设计时进行参考:

  • 工作电压范围(VCC):最小可在12V左右启动(具体为启动阈值约10.5V);最高可承受至30V左右,为多种电源设计留有富余裕度。

  • 参考电压(VREF):内部提供精密5V基准电压,典型精度误差在±1%。VREF被用于偏置内部误差放大器和为外围电路提供基准点。

  • 振荡器频率范围:通过外部电阻和电容可将振荡频率设定在几十千赫兹到数百千赫兹之间,可适用于多种电源拓扑;典型应用多在50kHz–300kHz范围。

  • 最大占空比:理论上可达到100%,但在实际设计中受限于死区时间和保护机制,一般建议设置在90%以内以确保输出驱动的可靠性。

  • 电流检测输入:内部设有电流检测比较器,引脚可直接连接至电流采样电阻或变压器电流互感器,用于实现峰值电流限制。探测范围通常在0.5V–1V峰值电压,对应不同的采样电阻值设计。

  • 软启动特性:内置软启动功能,通过连接电容到软启动引脚,可实现上电时输出电压缓慢上升,避免启动冲击电流过大。软启动引脚电压可缓慢从0V上升到参考电压,以控制PWM占空比渐增。

  • 欠压锁定(UVLO):当VCC电压低于启动门槛时,UC2845内部会关闭输出,避免因电压不足而导致电源异常;当VCC回到工作区间后,需要等到软启动允许,才能重新开始输出。

  • 瞬态恢复时间:由于采用了电流模式控制,相比电压模式控制具有更快的瞬态响应能力,当负载突然变化时,可迅速调整PWM占空比以保持输出稳定。

  • 功耗:空载工作时芯片内部消耗电流在几毫安级别(典型约5mA),在高速开关以及高频应用中,功耗略有增加,但整体效率保持较高水平。

  • 封装形式:常见的封装为DIP-8和SOIC-8两种,方便在通用电路板上进行插装或表贴,同时也便于散热和布局。

这些参数决定了UC2845在不同设计场景中具有极好的适应性。工程师在选择UC2845时,需要结合具体的输入电压、输出功率、工作频率以及外围元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各种参数指标,以便进行合理的设计。

三、UC2845的内部结构与工作原理
为了充分理解UC2845的优势与特性,必须深入剖析其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UC2845内部主要由以下功能模块组成:

  • 基准源与误差放大器

  • 振荡器与时钟产生电路

  • 脉宽调制比较器(PWM比较器)

  • 电流检测比较器(电流限流电路)

  • 软启动电路

  • 欠压锁定(UVLO)与齐纳稳压电路

  • 输出驱动器

  • 保护与逻辑电路

下面分别介绍各功能模块的结构与工作机理:

基准源与误差放大器
UC2845内部集成了一颗高精度的5V基准源,其温度系数极低、输出噪声小且稳定性好。该参考电压为内部误差放大器(误差放大器为差分输入、单端输出的运算放大器)提供基准输入端电压,使得输出电压可通过反馈网络保持恒定。误差放大器的非反相输入通常连接至VREF(5V),反相输入则由输出采样电压经分压电路反馈而来。当输出电压高于期望值时,误差放大器输出电压下降,减小PWM占空比;当输出电压低于设定值时,误差放大器输出电压升高,增大PWM占空比,从而实现闭环控制。

振荡器与时钟产生电路
振荡器部分由一个外接电阻Rosc和电容Cosc以及内部的放大器构成。通过调整Rosc与Cosc的数值,可控制振荡器的频率。振荡器输出呈锯齿波(或三角波)信号,并作为PWM比较器的基准波形,为确定占空比提供时间基准。时钟产生电路同时为软启动电路、死区控制等功能提供定时信号,保证在启动、过载和关断等各种状态下,UC2845均可按时序执行相应逻辑,并保持系统稳定。

脉宽调制比较器(PWM比较器)
PWM比较器的正输入端接受振荡器输出的锯齿波信号,负输入端接受误差放大器输出的电压信号。当误差放大器输出电压与锯齿波相交时,比较器输出逻辑将发生翻转,从而控制输出端推挽驱动器的开关状态。具体来说,当锯齿波电压低于误差放大器电压时,PWM比较器输出高,使外部功率开关导通;当锯齿波电压高于误差放大器电压时,PWM比较器输出复位,使功率开关关断。通过调节误差放大器输出电压,可实现占空比的动态调节,从而调控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

电流检测比较器(电流限流电路)
电流检测比较器的正输入端通常连接至VREF或固定的阈值电压,负输入端来自外部采样电阻(或互感器)产生的电压信号。当功率开关导通时,通过采样电阻或电流互感器检测流过开关元件的实际电流,并将该电流转换为电压信号送入电流检测比较器。当此采样信号超过设定阈值时,电流检测比较器会立即翻转,强制PWM比较器关闭,从而切断功率开关导通,达到峰值电流限制功能,保护电路免受过流损害。此峰值电流控制策略使得电源在负载突变或故障时不会因电流过大而损坏元件。

软启动电路
在开机启动过程中,UC2845内部通过软启动引脚(SS)连接到一个外部电容CSS。芯片上电后,软启动引脚上的电压从0V开始以固定电流缓慢上升,直到达到基准电压。当SS电压较低时,误差放大器输出被限制,PWM比较器的占空比被限制在较小范围内;随着SS电容电压上升,占空比逐渐增大,输出电压也随之稳定上升。此过程持续到SS电压达到某一阈值为止,软启动过程结束。此机制保证电源在启动时不会因瞬间全占空比输出而导致启动电流过大、线圈饱和或输出过冲。

欠压锁定(UVLO)与齐纳稳压电路
UC2845内置欠压锁定电路,当VCC电源电压低于约10.5V时,所有输出被禁止,确保芯片不会在电源不足情况下工作,防止输出不稳定;当VCC电压高于约16V左右时,过压保护会触发,禁止输出,防止过高电压损坏芯片或后级电路。芯片内部还有稳压二极管(齐纳)电路,用于将外部供电电压稳定至内部逻辑所需电压水平,并为内部电路以及外部补偿网络提供稳定的电源。UVLO与稳压电路共同保证UC2845在各种供电条件下都能稳定、安全地工作。

输出驱动器
UC2845的输出驱动器为推挽型或开漏型结构,具体取决于不同型号的封装引脚定义。输出驱动器可直接驱动外部功率MOSFET或双极型晶体管(BJT)的栅极/基极。输出能承受较高的峰值电流(典型约1A峰值),以保证快速对功率开关进行充电和放电,从而降低开关损耗。输出引脚在关断时会自动拉低,对功率器件进行强制关断,加速变压器或电感中能量的传递,提高系统效率。

保护与逻辑电路
除了上述核心功能模块,UC2845还集成了多种保护逻辑,例如欠压锁定保护、过流保护、过温保护(部分型号)、欠载保护等。这些保护功能可通过外部引脚或内部阈值电路实现,当检测到异常情况时,芯片会立即禁止输出或进入限流模式,确保下游电路及功率器件的安全。UC2845还具备异步复位功能,通过外部信号将芯片置于关断状态,以响应系统级的保护需求或强制关机操作。

综合而言,UC2845之所以在众多应用场景中被广泛采用,正是得益于其内部集成度高、功能齐全、保护完善及控制精度高等特点。理解其内部结构与工作原理,有助于工程师在系统设计中充分发挥其优势,并在实际电路布局与调试过程中提升效率与可靠性。

四、UC2845的主要特性
UC2845在电流模式PWM控制器市场中具有多项显著特性,使其成为电源设计领域的常用器件。以下对其主要特性进行详细阐述:

  1. 高精度参考电压
    UC2845内部集成5V精密基准源,典型精度误差为±1%,并且温度系数极低。高精度的参考电压可为误差放大器提供稳定的基准,从而实现输出电压的高精度调节。在实际应用中,这一基准电压还可为外部电路(如反馈网络、保护检测等)提供基准,大大简化了设计工作,减少了额外基准源的选型与布局。

  2. 电流模式控制(Current-Mode Control)
    与传统的电压模式PWM控制器相比,电流模式控制将输出电流信息直接纳入闭环反馈中,使得系统具有更快的瞬态响应能力、更简化的补偿网络设计以及天然的峰值电流保护能力。具体表现在:当负载突变时,电流检测比较器可快速限制电流峰值,避免输出过流;同时,通过电流反馈可提高系统的相位裕度和动态稳定性,降低补偿环路设计难度。

  3. 宽范围的输入电压适应性
    UC2845在内部集成了欠压锁定与稳压电路,可在10.5V至30V的输入电压范围内稳定工作。如此宽的电压适应性使其可以直接应用于12V、15V、24V、36V等多种母线电压系统中,只需通过合适的外部元件配置即可满足不同电源设计需求,无需为不同母线电压专门定制控制芯片,大大简化了产品线管理。

  4. 可编程振荡频率与占空比限制
    通过外部RC网络可灵活设定振荡频率,范围覆盖几十千赫兹至数百千赫兹。工程师可根据输出功率与效率需求,在相互制约的导通损耗与开关损耗之间找到最优平衡点。此外,UC2845内部还有占空比限制功能,通过外部接线可将最大占空比限制在设定范围(例如80%–90%),避免由于软启动电容失效或误操作导致的100%占空比输出,从而保护功率器件与变压器免受饱和或饱和后电流上升的冲击。

  5. 丰富的保护功能
    除了电流模式固有的峰值电流限制功能外,UC2845还集成了欠压锁定、过压保护、保护逻辑等功能。欠压锁定在芯片VCC电压低于10.5V时禁止输出,上升到UVLO阈值后,通过软启动逐渐恢复输出;过压保护在检测到参考电压异常或反馈环路异常时,可通过逻辑电路关断输出;部分厂商版本还提供过温保护,当芯片内部温度超过安全阈值时,输出立即关闭直至温度恢复正常。这些保护功能极大地提升了电源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6. 高驱动能力输出
    UC2845输出驱动能力较强,典型驱动峰值电流可达1A左右,可直接驱动大多数功率MOSFET的门极或BJT的基极。快速的上升沿与下降沿可降低开关过渡损耗,减少开关管在开关瞬间的热功耗,提高整体转换效率。对于大功率应用,可减少外部驱动器件的使用,降低系统成本。

  7. 软启动功能
    内置软启动电路,通过外部连接电容可实现启动时PWM占空比的渐进式增长,避免瞬间电流冲击,减小输出电容充放电冲击和输入电源浪涌。工程师可根据电源容量与输出电容容量选择合适的软启动时间常数,确保系统平稳开机,提升用户体验,降低组件应力。

  8. 同步整流与多相并联方便
    UC2845输出为TTL/CMOS兼容逻辑,可轻松与外部驱动器或同步整流电路配合。对于高功率、高效率的应用,可采用同步整流策略,进一步降低输出整流损耗。此外,可通过简单逻辑实现多相并联设计,将多颗UC2845的输出互锁,使各相切换错开,分摊负载电流,降低输入输出电流纹波,提升整体功率密度与效率。

  9. 封装多样,易于PCB布局
    UC2845有DIP-8和SOIC-8两种常见封装,适用于插装与表贴设计。典型引脚排列对称,易于电源轨与地面的布局,减少寄生电感与寄生电容对高速开关的影响。内部逻辑与功率地分离设计,可通过合理的PCB走线与地平面分区,降低回流电流路径,减小电磁干扰(EMI)和电磁兼容(EMC)问题。

总体来看,UC2845凭借精密参考、高速电流模式控制、丰富保护、可编程性强等诸多优点,成为设计高效、可靠开关电源的一大利器。在实际应用中,通过优化外围电路、布局和参数配置,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性能优势。

五、UC2845的功能模块详解
为了方便工程师在设计中快速定位并使用UC2845的各个功能,下面对其内部功能模块及相关引脚进行深入解析,并结合典型电路示例说明其作用与设计要点。

  • 基准源与参考引脚(REF)

    • 功能描述:UC2845内部集成5V低温漂参考电压,可通过REF引脚输出。REF引脚既为内部误差放大器提供基准,也可为外部反馈网络、采样电路或其他逻辑电路提供稳定基准电源。

    • 设计要点:REF引脚输出的电压应通过3.3kΩ左右的上拉电阻为外部提供电流,最大驱动能力约10mA。由于REF电压精度高,可作为其他偏置电路的唯一基准,无需另行布置高精度参考芯片。

    • 典型配置:在外围反馈电路中,使用两个电阻Rfb1、Rfb2将输出电压反馈到FB引脚,使其在REF=5V时保持期望输出。例如,对于5V输出,可直接将FB引脚接至输出,经反馈电阻比调整后,实现精确的5V稳压。

  • 误差放大器与反馈引脚(FB+、FB–)

    • 功能描述:UC2845集成双输入误差放大器,其中FB–引脚为反相输入,FB+引脚为非反相输入。一般情况下,将FB+引脚接至REF(5V),将FB–引脚接入输出反馈网络。当输出电压因负载变化或输入波动而偏离设定值时,误差放大器输出变化,进而调整PWM占空比。

    • 设计要点:反馈网络需要配置补偿电路(通常为RC网络),以调节闭环增益、相位裕度和带宽,确保系统稳定。典型补偿元件包括电阻RC、并联电容CC、串联电容与电阻组合等。补偿网络的设计需综合考虑输出滤波电容的ESR及负载变化特性,通过频率响应分析选择最佳参数。

    • 典型配置:常见的反馈网络采用“类型-II”补偿:在反馈电阻与REF之间并联一个补偿电容,以在低频时限制误差放大器增益,在中高频时提供相位提升,减少环路振荡概率。

  • 振荡器引脚与时钟控制(RT、CT)

    fosc1(0.69×RT×CT)f_{ ext{osc}} approx frac{1}{left(0.69 imes R_T imes C_T ight)}fosc≈(0.69×RT×CT)1

    工程师可在设计时根据此公式选择合适的RT、CT数值,如欲实现100kHz振荡频率,可取RT约10kΩ、CT约1nF并根据实测进行微调。

    • 功能描述:RT和CT引脚外接电阻与电容,决定振荡器的基准频率。振荡器产生三角波信号,作为PWM比较器的基准波形,同时为软启动、死区控制、计数器清零等时序逻辑提供时钟信号。

    • 设计要点:选择RT(电阻)与CT(电容)时,需要结合预期的开关频率、系统效率与元件成本等综合因素。振荡频率越高,输出滤波电容和磁性元件的体积越可减小,但同时开关损耗与EMI会增加;振荡频率越低,开关损耗减小,但输出滤波电容和变压器/电感体积增大。因此需在效率、成本、体积及EMI之间权衡。

    • 典型公式:振荡频率约为

  • 电流检测与限流引脚(ISENSE)

    • 功能描述:ISENSE引脚用于接收采样电阻或电流互感器输出的电流信号。经过峰值检测与电流检测比较器处理,当采样电压达到设定阈值时,PWM比较器立即关闭输出,防止电流进一步上升。此机制有效防止因过载或故障导致电流失控,保护功率元件与电路安全。

    • 设计要点:选择采样电阻时需根据最大负载电流与允许压降进行匹配。采样电阻阻值太小会导致限流阈值失准;采样电阻阻值过大则增加功耗并造成系统效率降低。通常设计时将采样电阻压降设在0.5V–1V范围内较为合适。同时需注意ISENSE引脚的滤波与抗干扰,避免高速开关产生的尖峰误触发限流,引入RC滤波或小电感以滤除高频干扰。

    • 典型配置:在Buck转换器中,可将采样电阻串联在开关管的源极或负载电感低端,采样信号经电流检测比较器与VREF比较,一旦超过预设峰值,立即关断开关管。恒流充电器设计时,通过调节ISENSE阈值,可实现恒流输出特性。

  • 软启动引脚(SS)

    tSS=CSS×VREFISSt_{ ext{SS}}=frac{C_{ ext{SS}} imes V_{ ext{REF}}}{I_{ ext{SS}}}tSS=ISSCSS×VREF

    计算所需的软启动时间。例如,如果需要软启动时间约20ms,可取CSS约0.1μF;如果需要上百毫秒软启动时间,可取CSS在数微法至数十微法等级。选择CSS时需兼顾启动速度与系统稳定性,避免过长软启动导致延迟或过短导致启动电流过大。

    • 典型配置:在大功率电源中,通常将软启动电容选择为0.47μF至2.2μF,以实现数十毫秒至百毫秒软启动时间,使输出在上电过程中平滑加电,防止输出电压瞬态冲击对负载造成损害。

    • 功能描述:SS引脚外接电容用于控制启动时的占空比分度。上电后,SS引脚电压以恒定的内部电流源(典型约5μA)缓慢充电。当SS电压从0V逐步增加到REF电压时,误差放大器输出缓慢提升,使PWM占空比渐进上升,从而实现平滑启动。

    • 设计要点:软启动时间常数由CSS与内部充电电流决定,可用公式

  • 欠压锁定引脚(VCC)

    • 功能描述:VCC引脚为UC2845提供内部逻辑电源和参考电压。UVLO电路监测VCC电压,当其低于UVLO下限(约10.5V)时,关闭输出,直到VCC电压升高到UVLO上限(约16V)后,才允许输出并执行软启动。该功能保证芯片只在电源稳定后开始工作,防止欠压状态下异常工作。

    • 设计要点:通常需要在VCC与辅助绕组或启动电阻之间外接稳压二极管或小容量电容,确保VCC在系统启动过程中有足够的电压维持UVLO与内部参考电路正常工作。在断电或输入电压骤降时,UVLO可及时关断输出,避免电源工作在非正常区间。

    • 典型配置:如果系统输入为24V,可使用一个15V齐纳二极管与一个10μF电解电容为VCC提供稳压与滤波;也可通过辅助绕组配合阻容启动电路,为VCC供电并满足UVLO需求。

  • 输出驱动引脚(OUTA、OUTB)

    • 功能描述:UC2845通常提供双输出驱动(OUTA和OUTB),可选推挽或开漏驱动,直接驱动外部功率MOSFET或双极型晶体管。两个输出可并联使用,以提升驱动能力或连接至双极输出级的栅极/基极。输出具有短路保护、过冲抑制及锁存功能。

    • 设计要点:在高功率应用中,可将OUTA和OUTB并联,以获得更大的峰值驱动电流,缩短MOSFET开关时间,减少开关损耗。输出引脚需接到功率器件的栅极驱动电阻,以抑制振铃、降低栅极尖峰电压。一般建议在输出与功率MOSFET栅极之间串联10Ω–22Ω门极电阻,同时在栅极与源极之间并联一个100pF–1nF米级的小电容以滤除高频噪声。

    • 典型配置:单端反激开关电源可将OUTA直接驱动功率MOSFET栅极;双管反激或半桥拓扑可分别将OUTA驱动一管、OUTB驱动另一管,通过错相驱动实现两管交替导通,提高变压器利用率与功率密度。

  • 补偿与滤波网络

    • 功能描述:为了保证环路稳定,通常需要在FB引脚与误差放大器输出之间配置专用的补偿网络。常见补偿方式为类型-II或类型-III补偿,以满足不同输出滤波器特性与负载动态需求。

    • 设计要点:补偿网络的设计需根据系统的功率拓扑、输出电容特性(特别是ESR形成的零点)以及负载变化范围来定。设计时需先测量开环增益与相位响应,再通过搭建模拟环路或实验测量Bode图,选择合适的补偿组件:

    • 典型配置:例如在一个输出5V、10A的Buck转换器中,若输出滤波电容采用固态电容(低ESR),则需设计类型-III补偿,常见取值为R1=10kΩ、C1=100nF、C2=4.7nF、R2=2kΩ、C3=47pF,通过实验调试以获得最佳相位裕度。

    1. 类型-II补偿:由一个串联电阻Rcomp和电容Ccomp与一个并联电容Cpara组成,在低频处具有较高增益,在中频处形成相位提升,对抗输出电容ESR产生的零点,使系统相位裕度提高。

    2. 类型-III补偿:在需要高功率、宽范围负载变化或低输出电容ESR的场合,可使用类型-III补偿,引入额外的零点和极点,使环路在更宽的频率范围内保持稳定。

  • 保护逻辑与逻辑控制引脚(EN/SD、SYNC)

    • EN/SD(使能/关断)引脚:用于外部逻辑控制芯片的工作状态,可通过拉高使能芯片;拉低或单片机I/O置低可强制关断输出,用于系统保护或待机模式。

    • SYNC(同步)引脚:在多相并联或多芯片并行运行时,可通过SYNC引脚输入外部时钟信号,将UC2845的内部振荡器与外部时钟同步,以避免多相交错失配。

    • 功能描述

    • 设计要点:EN/SD引脚若未使用,应在外部通过上拉电阻接至VREF,保证芯片始终处于使能状态;若需要关断或软关机功能,可将EN/SD与单片机I/O口或其他保护电路相连,实现系统层面的电源管理。SYNC引脚在无外部时钟输入时需接地,否则会导致芯片不稳定或无法启动。

    • 典型配置:在多相Buck或并联输出设计中,使用两个UC2845,一颗作为主芯片,其振荡器输出连接到从芯片的SYNC引脚,从而实现振荡器锁相;在某些应用中,需将EN/SD引脚与过温或过压保护电路相连,当发生异常时,拉低EN/SD强制关断,待保护条件解除后再恢复正常。

通过上述功能模块的解析,可以看出UC2845内部功能设计的全面性与灵活性。在实际电路布局中,合理选用外围元件、优化PCB走线、注意信号完整性与噪声抑制,将使得UC2845在各种电源设计中发挥出极高性能与可靠性。

六、UC2845的主要特性总结列表

  • 高精度5V参考

  • 峰值电流模式控制

  • 宽输入电压范围(10.5V–30V)

  • 可编程振荡频率(几十kHz–数百kHz)

  • 占空比限制(最大可设置为约90%)

  • 软启动功能(外接电容可调)

  • 欠压锁定与过压保护

  • 强驱动能力输出(峰值约1A)

  • 内置多种保护逻辑(过流、过温、欠载等)

  • DIP-8/SOIC-8封装,适合插装/贴装

  • 支持同步整流与多相并联

  • 补偿网络灵活,可满足不同拓扑需求

七、UC2845的功能模块与对应引脚说明

功能模块UC2845引脚主要作用典型电路连接示例
参考电压输出REF提供5V基准电压,用于反馈网络与外围偏置通过3.3kΩ上拉输出,为反馈分压电路与ISENSE阈值提供基准
误差放大器输入FB+、FB–反馈误差检测,比较输出电压与基准,调整占空比FB+直接接REF,FB–接反馈分压电阻网络并加补偿电容和电阻
振荡器RT、CT设定振荡频率,提供三角波信号给PWM比较器RT接10kΩ电阻,CT接1nF电容,实现约100kHz振荡频率
电流检测输入ISENSE峰值电流检测,限流保护将采样电阻串联在开关管源极或电感低端,采样电压送入ISENSE引脚
软启动输入SS通过外接电容限制占空比上升速度,实现软启动SS引脚外接0.47μF电容至地
欠压锁定VCC芯片供电与UVLO监测,保证在合适电压下工作VCC通过15V齐纳二极管与10μF电容组成稳压电路,以提供稳定VCC
输出驱动OUTA、OUTB驱动功率MOSFET或BJT,实现功率开关操作OUTA与OUTB并联后通过22Ω门极电阻分别驱动两个功率MOSFET
使能/关断EN/SD外部控制芯片启动或关断EN/SD通过单片机I/O口或过温电路控制,实现主控芯片的使能/关断
同步输入SYNC接受外部时钟信号,同步振荡器频率当多颗UC2845并联时,将主芯片的振荡输出接至从芯片的SYNC引脚
地与公共地GND内部逻辑与信号地外部需分离模拟地与功率地,通过地平面做适当分割以降低噪声和干扰
反馈补偿COMP(补偿引脚)误差放大器输出,接补偿网络控制环路频率响应在COMP引脚与FB–引脚之间串联补偿电阻与电容,形成类型-II或类型-III补偿

八、UC2845的工作原理详解
下面以典型的降压型(Buck)DC–DC转换器为例,说明UC2845在整个转换过程中的各步工作原理与信号变化。

  1. 上电启动阶段
    当输入电源加至系统后,UC2845的VCC通过辅助绕组或外部稳压电路获得电压,当VCC电压超过UVLO上限(约16V)时,内部逻辑将拉高EN/SD、允许振荡器启动。此时,SS引脚的电容CSS开始由内部电流源(约5μA)缓慢充电,SS引脚电压从0V逐步上升。由于SS电压对误差放大器输出有斜率限制作用,PWM比较器的占空比被限制在较小范围,功率MOSFET仅以小占空比工作,从而实现软启动。
    同时,参考电压REF输出5V,为外围反馈网络提供基准,误差放大器开始检测输出电压与REF的偏差,但由于SS电压较低,反馈环路无法直接将占空比拉满,保证输出电压从低值缓慢上升。在软启动过程中,给定的输出滤波电容被渐进充电,减少启动冲击。

  2. 正常稳态工作阶段
    当SS电容充电至REF电压(5V)时,误差放大器恢复全功能,FB+与FB–可进行全范围比较,PWM比较器开始根据反馈网络输出稳定占空比。开关频率由RT与CT决定,以典型100kHz为例。
    在每个开关周期,振荡器产生三角波(约1V–10V摆幅),与误差放大器输出(0–2V范围)相比较。假设误差放大器输出为1V,则当三角波低于1V时,PWM比较器输出高,驱动外部MOSFET导通;当三角波超过1V时,PWM输出被拉低,关断MOSFET。通过调节误差放大器输出,系统可精准控制输出电压。

  3. 电流检测与峰值限流
    在MOSFET导通期间,电流流经采样电阻(例如0.1Ω),在采样电阻上产生压降。该采样压降(例如峰值时约0.8V)送入ISENSE引脚,并与内部基准进行比较。当ISENSE电压超过设定阈值(一般设为0.8V–1V),电流检测比较器触发,即使当周期内三角波尚未达到误差放大器电压,PWM比较器也会被强制关闭,切断MOSFET导通。此动作实现峰值电流限制,防止过流。下一个开关周期重新开始,ISENSE电压被复位。
    这样在负载突变或短路情况时,系统可快速响应,避免电流继续上升对元件造成损坏。

  4. 反馈补偿与环路稳定
    当输出电压与期望设定值发生微小偏差时,反馈网络将其分压并送入FB–引脚,与REF(FB+)进行比较。误差放大器输出随之变化,通过调节PWM比较器的触发时间,实现占空比的微调。补偿网络的RC结构决定环路带宽与相位裕度,一般在50kHz–1MHz之间进行设计。
    例如,当输出电压略低时,误差放大器输出升高,使PWM占空比增大;当输出电压略高时,误差放大器输出下降,使占空比减小。如此闭环控制不断进行,保证输出电压稳定在设定值附近,满足负载变化和输入波动时的动态调节需求。

  5. 过载与保护机制
    如果负载过重或发生短路,ISENSE电路会持续触发限流;一旦系统检测到连续多次限流或ISENSE电压持续超过阈值,部分设计可将此异常信号反馈至EN/SD或专用保护输入,引发芯片关断或进入限流模式。此外,UCC使用者可外接温度检测电路,在过温情况下通过拉低EN/SD强制关断。UVLO电路也在输入电压过低或过高时将输出关闭,保证芯片与功率器件的安全。

通过上述工作流程可见,UC2845借助其完善的功能模块和灵活的外部接口,实现了从启动到稳态、再到故障保护的完整电源控制周期,确保系统在各种工作状态下都能稳定、可靠地输出。

九、UC2845的应用场景
凭借卓越的性能与丰富的功能模块,UC2845在众多电子电源设计中被广泛采用。以下列举其典型应用场景,并结合设计要点进行说明:

  • 隔离式反激(Flyback)电源
    UC2845常用于中低功率隔离式反激电源设计中(功率范围从几瓦到几百瓦)。由于反激拓扑简单、成本低,在适配器、笔记本电源、电视电源、机顶盒电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UC2845配合高频变压器,通过电流模式控制实现输出电压与输出电流的精准控制。反馈可通过光耦反馈或TL431+光耦电路进行,实现多个输出的稳压控制。设计时需注意变压器绕组匝比、漏感控制、磁芯材料选择、变压器隔离耐压设计、电源瞬态抑制等,以保证系统稳定和安全。

  • 正激(Forward)与半桥功率电源
    对于中大功率应用(功率范围从几百瓦到千瓦级),正激与半桥拓扑因其变压器磁通连续、纹波小的特点倍受青睐。UC2845作为主控芯片可提供高速电流模式PWM控制,有效抑制变压器磁饱和风险,并通过峰值电流检测保护变压器及功率开关。正激设计时需要在同步整流与输出整流上进行优化,利用UC2845的同步触发信号与补偿策略提高效率,减小输出滤波器体积。半桥拓扑可利用UC2845两个驱动输出,分别驱动两个MOSFET,实现对称驱动;此时需外部设计死区时间与驱动电路,防止飞越导通。

  • 降压(Buck)和升压(Boost)DC–DC转换器
    在工业供电、通信基站、车载电源等场景中,UC2845可用于设计高效率降压或升压转换器。以高功率降压转换器为例,可采用同步整流策略,将UC2845的输出驱动两个同步MOSFET,一高一低,以实现低导通损耗。同步整流时,可将第二个驱动引脚的一相输出用于控制整流MOSFET。结合电流模式控制,系统瞬态响应迅速,输出电流纹波小,适合对输出品质要求较高的场合。升压拓扑设计时,通过精确的电流采样和补偿网络,可实现对输出电压精度的控制;同时,升压过程的能量传递需要用户仔细选择电感参数、线路布局和热管理设计,以确保稳定性与安全性。

  • 电池充电与放电管理系统
    UC2845也常用于设计恒流恒压充电器,尤其适用于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等需精准充电管理的电池系统。通过将ISENSE接至电流采样电阻,实现恒流阶段的电流控制;当电池电压达到设定点后,通过调整误差放大器的反馈,PWM占空比被限制,实现恒压并逐步降低电流。此设计可通过EN/SD引脚与电池监测模块交互,检测电池温度、电压、状态等信息,智能切换充电模式,提高充电安全性与效率。

  • LED驱动电源
    在LED照明领域,功率型LED需要稳定的恒流电源驱动。UC2845可应用在中高功率LED驱动设计中,通过电流模式控制保证输出电流稳定;可配合具备高精度取样电阻实现精确的恒流控制,同时利用软启动和过流保护功能减少LED启动电流冲击与保护LED串。对于需要调光场合,可在反馈环路中加入PWM调光信号或模拟调光信号,实现亮度可调。

  • 逆变器与不间断电源(UPS)
    在逆变器与UPS系统中,UC2845可用于高频逆变级或DC–DC升压级的控制。以UPS逆变器为例,在直流侧需要将电池24V/48V升压为更高电压再逆变为交流220V/110V,UC2845可作为升压转换器的PWM控制核心,通过峰值电流控制与辅助绕组反馈实现电池到逆变桥的高效能量传输。此时需配合冗余保护、过载检测、欠压保护、过温保护等功能,保证系统在市电、充电、放电等多种模式下均能稳定运行。

  • 电机驱动与伺服系统
    虽然UC2845主要面向开关电源设计,但由于其高速PWM输出与电流检测能力,也可在电机驱动器中发挥作用。特别是在刷直流电机或某些伺服控制场合,需要通过PWM调速并监测电机电流实现过载保护时,UC2845可作为前级电流环控制器,实现对电机电流的精准反馈控制。此时需外部增加位置检测、速度环路等控制器,以实现完整的伺服控制系统。

通过上述应用场景可见,UC2845在开关电源设计、充电管理、LED驱动、逆变器以及某些电机驱动系统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其高性能、高集成度与灵活的外部接口,使得设计工程师能够在不同功率级别与拓扑结构中充分利用UC2845的优势,从而实现高效、可靠且成本合理的系统设计。

十、设计UC2845的注意事项
在将UC2845应用于实际项目时,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设计要点,以充分发挥芯片性能,避免常见问题:

  1. PCB布局与走线

    • 将参考地与功率地分离:UC2845内部将模拟电路与数字/逻辑电路共用一个芯片封装,但对反馈环路中的噪声极为敏感。应在PCB上分别为模拟地(AGND)与功率地(PGND)留出独立走线或分区,最后在电源入口处汇合,减少噪声互串。

    • 将采样电阻与ISENSE引脚的回流路径最短化:采样电阻所在回路的走线电感与回流路径应尽量短、粗,以降低寄生感应电压对电流检测精度的影响。建议在ISENSE引脚附近布置分立铜箔填充,以提供低阻抗回路。

    • OUTPUT驱动引脚与功率MOSFET栅极走线要短:UC2845的驱动输出具有较强的峰值电流,但长走线会产生寄生电感,导致振铃与过冲,影响开关管的可靠性。因此应将OUTA、OUTB到MOSFET栅极的走线控制在尽可能短的范围内,并在栅极附近串联门极电阻与并联高频瓷片小电容以抑制振铃。

    • RT、CT和SS引脚周围应保持干净的地面:振荡器与软启动电容对噪声敏感,应避开大电流回路和高频开关节点。将这些元件放置在远离功率回路、靠近UC2845芯片的位置,以保证振荡频率与软启动定时的稳定性。

  2. 补偿网络调试

    • 根据输出滤波电容的ESR特性选择合适补偿方案:如果输出滤波电容的ESR较高,可利用ESR零点进行补偿,减小外部补偿元件数量;如果输出电容ESR很低,例如使用钽电容或固态电容,则需设计类型-III补偿,以提供足够的相位裕度。

    • 补偿元件选型要兼顾噪声与精度:误差放大器的 COMP引脚输出驱动能力有限,补偿电阻与电容应选用温漂低、精度高且温度可靠的元件,以保证环路长期稳定。

    • 调试环路时,可使用示波器测量误差放大器输出(COMP引脚)与开关节点(Switch Node)波形,分析环路相位裕度与增益裕度,逐步调整补偿参数以获得最佳稳定性。

  3. 电流采样与滤波

    • 采样电阻布局要注意散热与测量精度:采样电阻通常功耗较大,需要选用低温度系数、高功率等级的电阻,并在PCB上增加铜面积散热。采样回路应设计成Kelvin双测四线连接方式,以提高测量精度。

    • 在ISENSE引脚加串联RC滤波电路:由于开关切换过程会在采样回路产生高频尖峰噪声,可在ISENSE引脚与采样电阻之间串联一个小电阻(10Ω–50Ω)并并联一个小电容(100pF–1nF),对高频噪声进行抑制,防止误触发保护。

  4. 软启动与输出电容选型

    • 软启动时间应与输出电容大小及负载特性匹配:如果输出电容容量很大或者负载性质对启动时间敏感,应适当增大软启动电容值,使输出平滑到达目标电压。

    • 输出电容应具有足够的电容值及合适的ESR:输出电容用于滤除开关纹波,并与补偿网络共同决定系统动态性能。一般推荐采用混合电容方案,将低ESR的钽或固态电容与电解电容并联使用,以兼顾低频滤波和高频噪声抑制。

  5. 驱动MOSFET的选型与死区控制

    • MOSFET的选型需考虑导通电阻(RDS(on))、开关性能以及耐压裕度:对于高频应用,需选择栅极电荷(Qg)小、转换速度快的逻辑电平MOSFET;耐压应高于系统电压至少20%以上。

    • 死区时间设计:在采用半桥或同步整流时,需在PWM信号输出端添加死区时间,以防止上下桥管同时导通造成 shoot-through。UC2845本身不提供固定死区控制,需通过外围逻辑(例如与门芯片)或在MOSFET驱动级加延时电路实现死区。

  6. 热管理与散热设计

    • UC2845自身功耗虽不高,但在高温环境与高频应用下会产生一定热量,需要合理设计散热:可将芯片放置在有散热铜箔区域的PCB上,并确保周围有足够的通风空间。

    • 输出驱动MOSFET的散热尤为重要:在大电流场景下,MOSFET损耗会集中产生热量,需要配合散热片或散热铜管设计。

  7. EMI/EMC防护

    • 由于高速开关会产生较大的电磁干扰,需在输入端加装合适的输入滤波器、共模电感以及差模电容,抑制电磁噪声辐射。

    • 在PCB布局中,开关回路要尽量缩短回路面积,减少环路辐射;布局时注意分割敏感的模拟信号区域与高频开关区域。

  8. 测试与调试

    • 在初次通电前,建议先将软启动电容取下,将SS引脚外部内置电压阻值换成一个可调电位器,通过示波器观察PWM波形,逐步调节,确认芯片功能正常。

    • 采用示波器观察关键节点波形,包括VCC、SS、COMP、ISENSE、开关节点等,结合参考设计文档与计算值比对,检测是否有异常振铃、错误限流或振荡畸变。

通过上述设计注意事项,工程师可以更好地规避在UC2845应用过程中常见的电路噪声、环路失稳、误触发限流等问题,提高设计效率与产品可靠性。

十一、常见配套元件与电路设计示例
以下通过一个典型UC2845应用电路示例,说明常见配套元件的选型与连接方式,并对应上述功能模块做详细说明。

  1. 输入与VCC供电设计

    • 输入电源:假设系统输入为24V直流母线。

    • VCC供电:通过一个47kΩ启动电阻(Rstartup)连接至24V母线,为VCC提供初始小电流;VCC引脚还连接一个15V齐纳二极管(D1)与10μF/50V电解电容(C1),实现对VCC的稳压与滤波。启动时,Rstartup为齐纳二极管提供电流,使VCC电压上升;当VCC达到UVLO启动阈值时,芯片开始振荡,辅助绕组对VCC提供持续供电,Rstartup无需持续承担功率。

  2. 参考电压与反馈网络

    • REF引脚:连接一个3.3kΩ电阻(Rref)至系统5V参考输出,为反馈网络提供基准电压。

    • 输出电压采样:输出滤波电容为100μF/10V与10μF/10V固态电容并联,输出电压通过两个反馈电阻(Rfb_top=10kΩ,Rfb_bot=10kΩ)分压后提供到FB–引脚;FB+直接接REF(5V)。

    • 补偿网络:在FB–与COMP引脚之间串联一个10kΩ电阻(Rcomp1),并在COMP与GND之间并联一个100nF电容(Ccomp1);同时在COMP与FB–之间并联一个4.7nF电容(Ccomp2),构成一个类型-II补偿网络。

  3. 振荡器与软启动

    • 振荡器:RT选10kΩ(Rosc),CT选1nF(Cosc),实现约97kHz振荡频率(根据公式$f ≈ 1/(0.69 × R_T × C_T)$)。

    • 软启动:在SS引脚连接0.47μF/16V电容(Css),对应软启动时间约$t_{SS} = (0.47μF × 5V)/5μA ≈ 0.47ms$(实际软启动时间略大于计算值),可满足输出电容和负载的渐进式充电。

  4. 电流采样与限流设计

    • 采样电阻:选择0.1Ω/1W精密电阻(Rcs),串联在功率MOSFET源极处,在最大输出电流10A时,采样电压峰值约1V。

    • ISENSE引脚:在ISENSE引脚与采样电阻连接处串联10Ω电阻(Rs_filter)并并联100pF电容(Cs_filter),用于滤除采样电路中高频干扰。

  5. 输出驱动与MOSFET选型

    • 功率MOSFET:选用N沟道逻辑电平MOSFET(例如Toshiba TK10N60E/14),耐压600V、RDS(on)约0.1Ω,适用于100W左 右反激电源。

    • 驱动电路:将OUTA、OUTB引脚并联后通过22Ω门极电阻(Rg)直接驱动MOSFET栅极,同时在MOSFET栅极与源极间并联100pF电容(Cg_filter)抑制高频振铃。由于OUTA和OUTB并联提供大电流驱动,可实现快速充放电,提高效率。

  6. 保护与外部逻辑

    • EN/SD引脚:通过一个10kΩ上拉电阻(Ren)连接至REF(5V),确保芯片默认处于使能状态;同时将EN/SD引脚连接到单片机I/O,用于在需要时强制关断电源。

    • SYNC引脚:在单芯片设计中,SYNC引脚接地;若有多颗UC2845并联,可将主芯片的RT/CT振荡器输出通过逻辑级联送到从芯片的SYNC引脚,实现多相并联。

  7. 输出滤波与整流

    • 输出整流:在反激电源中,输出采用快速恢复二极管(UF4007)或肖特基二极管(SS34),并联一个100μF/10V铝电解电容与10μF/10V固态电容,形成滤波。

    • 输出电感:对于同步整流型降压电源,可采用一颗定制电感,设计时考虑峰值电流与纹波电流要求。

通过上述电路示例与配套元件选型说明,工程师可以快速搭建UC2845典型参考电路。在实际设计中,可根据不同拓扑结构(如反激、正激、半桥、推挽、Buck、Boost等)对上述示例进行相应调整,以满足具体功率、效率和尺寸要求。

十二、开发与调试建议
在使用UC2845进行电源开发时,除了上述设计注意事项,还需要在开发与调试过程中关注以下几点,以保证最终系统达到预期的性能与可靠性:

  1. 充分了解规格书与参考设计
    在设计之初,应仔细阅读UC2845的官方规格书,重点关注各引脚功能、电气特性、极限电压、温度范围及典型应用电路。TI官网及其合作伙伴通常提供详尽的参考设计,包括PCB布局示意图、BOM清单、补偿网络设计方法等。熟悉这些资料,可帮助工程师快速上手,并减少设计漏洞。

  2. 模拟仿真与小信号模型分析
    在正式打样前,可利用SPICE或其他电路仿真工具,对系统进行开环与闭环仿真。通过构建基本的电源拓扑和UC2845宏模型,分析振荡频率、峰值电流、稳态输出电压及环路传递特性。对于补偿网络设计,可通过仿真获取误差放大器的增益与相位响应,验证相位裕度与增益裕度是否满足稳定要求。

  3. 样板测试与测量

    • 启动检查:首板测试时,可先移除SS电容,手动短接或使用可调电阻,观察启动过程是否正常;确认UVLO功能是否按预期工作。

    • 振荡频率与占空比测量:利用示波器测试CT引脚波形、PWM输出波形与开关节点波形。确认振荡频率与设计值相符,占空比随负载变化是否符合电流模式控制特性。

    • 环路响应测试:通过打补偿网络的Bode测试,测量环路增益与相位特性,以调整补偿元件数值,确保相位裕度在45°–60°范围,增益裕度在10dB以上。

    • 负载调整率与线调节率测试:在不同输入电压和不同负载条件下,测量输出电压变化情况,确保线调节率与负载调整率满足设定目标(通常线调节率<0.1%,负载调整率<0.5%)。

    • 过载与短路测试:通过可调电子负载对输出进行短路和过载测试,观察限流阈值、保护触发时的行为以及恢复过程,确保系统在故障状态能够安全、可控地保护元件,并在故障解除后自动或手动恢复。

    • 热成像与温升测试:在满载或持续高负载情况下,使用热成像仪观察UC2845芯片、功率MOSFET与感性元件的温度分布,确认热管理设计是否合理,并预留必要的散热措施。

  4. EMI/EMC符合性测试
    针对工业电源或商业产品,应进行电磁干扰(EMI)与电磁兼容(EMC)测试,确保辐射与传导干扰符合相关标准(例如CE、FCC、CISPR等)。可采用以下手段降低EMI:

    • 输入侧加装共模电感、X电容和Y电容,形成EMI滤波。

    • 输出侧加装LC滤波网络,抑制输出端高频纹波。

    • PCB走线尽量减少环路面积,特别是开关回路与采样回路,分离模拟地与数字地。

    • 在高频开关节点附近增加阻尼电阻或RC缓冲电路,抑制振铃与高频噪声。

  5. 系统级保护与监控
    在整机设计中,除了UC2845内部的欠压、过流保护外,建议在系统侧增加以下外部保护措施以提升可靠性:

    • 输入过压/欠压保护:通过高压放电电阻、TVS二极管、浪涌吸收元件等手段防止输入电压突变冲击。

    • 输出过压/欠压保护:在输出端加装精密电压检测电路,当输出超过或低于设定范围时通过EN/SD或外部PSUGate信号关断。

    • 过温保护:在UC2845或关键功率器件附近布置温度传感器,当温度超过安全阈值时触发关断或降载。

    • 过载保护:在电源模块外部可加装熔断器或形变量规,以防功率过大导致损坏。

  6. 可靠性与寿命评估
    针对长寿命或苛刻环境应用,应评估UC2845在高温、高湿、高震动情况下的可靠性。可参考芯片规格书中提供的高温工作条件,以及厂家提供的高可靠性版本(如“工业级”或“军工级”封装)。同时,布置合理的散热与封装设计,延长产品寿命。

通过上述开发与调试建议,工程师可以在设计周期的各个阶段有序推进,快速定位并解决UC2845应用中的关键问题,确保电源系统在性能、效率与可靠性方面都达到预期目标。

十三、典型应用电路对比与案例分析
为帮助工程师更好地理解UC2845在不同拓扑与功率等级中的应用,下面给出两个典型案例,并进行对比分析:

案例一:50W隔离式反激电源(输入24V,输出5V/10A)

  • 拓扑结构:单端初级绕组反激(Flyback)。

  • 主要参数

    • 输入电压:18V–36V(汽车应用或工业24V母线)

    • 输出电压:5V

    • 输出电流:10A

    • 开关频率:约100kHz

  • 电路设计要点

    1. 变压器设计:选择EF25或EF20磁芯,初级匝数根据24V输入与设计的反激电压漂移计算(Npri=150匝左右),次级匝数根据反激电压与输出电压关系计算(Nsec≈30匝)。确保充足的隔离距离与耐压。

    2. 采样电阻与电流模式控制:采样电阻Rcs=0.1Ω,限流阈值约1V,对应峰值电流10A左右;在ISENSE与Rcs之间加串阻(10Ω)与并联小电容(200pF)抑制尖峰噪声。

    3. 反馈与补偿:使用TL431+光耦实现隔离反馈,VC抑制环路补偿在TL431的阴极上,通过调整TL431外部补偿环节实现闭环稳定,UC2845的FB引脚接TL431的集电极。

    4. 输出整流与滤波:采用肖特基二极管(SBR 10A/30V),输出并联电解与固态电容(100μF+22μF),输出纹波<50mVp-p。

    5. 保护设计:输出短路时,ISENSE限流将MOSFET前级关断;当负载过重时,软启动电容与限流电路结合,防止反复饱和与开环震荡。

  • 性能指标

    • 转换效率:典型效率在85%左右(满载时)。

    • 纹波与噪声:输出纹波<50mVp-p,开关频率谐波在100kHz附近,EMI设计良好,符合CISPR22 B类标准。

    • 启动与恢复时间:软启动约20ms,逐步加载至满载电流。过载恢复时需先断开负载后重新上电。

案例二:200W非隔离同步降压电源(输入48V,输出12V/16.7A)

  • 拓扑结构:同步降压(Synchronous Buck)。

  • 主要参数

    • 输入电压:36V–72V(通信基站直流母线)

    • 输出电压:12V

    • 输出电流:16.7A

    • 开关频率:约200kHz

  • 电路设计要点

    1. 功率MOSFET选型:上桥管选用耐压80V、RDS(on)<20mΩ的N沟MOSFET(例如IRF80N20),下桥管选用耐压80V、RDS(on)<10mΩ的同步整流MOSFET(例如IRF80N10),以降低同步整流损耗。

    2. 电感与输出电容:根据输出电流与纹波电流要求设计电感值为2.2μH,输出并联电解与固态电容组合(100μF/25V铝电解+47μF/25V固态电容)。输出纹波控制在30mVp-p以内,负载瞬态响应良好。

    3. 振荡频率与补偿:RT选4.7kΩ、CT选680pF,实现约200kHz振荡。补偿使用类型-III网络:R1=4.7kΩ、C1=220nF、C2=15nF、R2=1kΩ、C3=47pF,通过测试保证环路相位裕度≥50°。

    4. 电流采样:采用共源采样方式,将采样电阻Rcs=0.01Ω放在下桥MOSFET源极,峰值采样电压约0.167V(对应16.7A),通过运放放大后送至ISENSE引脚,以提升限流精度。

    5. 同步驱动与死区控制:由于UC2845不具备内置死区控制,需要在驱动输出后级采用专用驱动芯片(如IR2110)实现上下桥的死区控制,保证两个MOSFET不会同时导通。

    6. 保护逻辑:EN/SD引脚连接至单片机,由单片机监测电流、温度等参数,当检测到过流或过温时,通过拉低EN/SD实现关断,并通过外部MOSFET强制开路输出以保护系统。

  • 性能指标

    • 转换效率:在12V/16.7A满载时,可达到93%以上;在轻载至中载时效率也保持在85%以上。

    • 负载瞬态响应:负载从50%跳变到100%时,输出电压最大下调约100mV,恢复时间约30μs。

    • EMI:在布局优化并加装LC滤波后,满足CISPR22 A类标准;同步整流技术大幅降低输出整流损耗及EMI辐射。

    • 温升:在散热片辅助下,MOSFET、感性元件与UC2845芯片温度均控制在<85℃范围,符合长期可靠性要求。

通过上述两个案例对比可见,UC2845在不同拓扑与功率等级的电源设计中,设计要点与挑战各有不同:反激电源需重点考量变压器设计与隔离;同步降压电源需重点关注同步整流、死区控制与高频补偿。工程师可从中借鉴经验,根据自身项目需求进行相应优化设计。

十四、UC2845的优势与竞争对手对比
在电流模式PWM控制器领域,除UC2845外,市场上还有许多同类产品,例如UC3842、UC1845、SG3525、TL494等。下面对UC2845与其中几款常见芯片进行对比,帮助工程师进行合理选型。

  1. 与UC3842/UC3843/UC3845系列对比

    • 启动电压与UVLO:UC3842启动阈值约16V,关断阈值约10V;UC3845启动阈值约18V,关断阈值约10V;而UC2845启动阈值约10.5V,关断阈值约8.6V(实际型号有所区别)。因此UC2845适用于较低输入电压的应用(例如12V母线),而UC3842/UC3845更适用于24V及以上母线。

    • 参考电压精度:UC2845内部参考电压精度更高,温度系数更低,适合对输出电压精度要求较高的设计。UC3842系列参考精度相对略低,适合对精度要求不那么严苛的场合。

    • 输出驱动能力:UC2845提供两个驱动输出(OUTA、OUTB)且可并联,峰值驱动电流可达1A;UC3842仅提供一个驱动输出,峰值驱动电流约500mA。对于大功率应用,UC2845在驱动能力上更具优势。

    • 软启动功能:UC2845内部集成了软启动电路,只需外部连接电容;而UC3842系列通常需要在COMP引脚上通过外部电路实现间接软启动,设计稍显复杂。

    • 应用范围:UC2845因启动电压较低、驱动能力强、软启动简单,常用于12V输入系统、小功率适配器及高速DC–DC转换器;UC3842系列更适合24V及以上的隔离式电源和工控电源。

  2. 与SG3525对比

    • 控制模式:SG3525为电压模式PWM控制器,内置推挽驱动器与死区控制,适用于正激、半桥、推挽等拓扑;UC2845为电流模式PWM控制器,相比电压模式具有更快的瞬态响应和天然的峰值电流限制功能。

    • 反馈与环路补偿:由于SG3525是电压模式控制,需要更复杂的补偿网络来保证相位裕度;UC2845只需设计较为简单的电流环与电压环补偿,缩短环路调试时间。

    • 输出驱动:SG3525内置推挽输出,可直接驱动小功率MOSFET;UC2845输出为开集电极或推挽开漏,需要外部驱动器或与外部RC网络配合,但因为驱动能力强,可适应更大功率应用。

    • 启动与保护:SG3525支持欠压、过流、过热保护;UC2845则在峰值电流检测上更为灵敏,适合中小功率高性能电源;两者各有优劣,需根据项目需求选择。

  3. 与TL494对比

    • 拓扑适用性:TL494主要面向正激、半桥、全桥等双管/四管拓扑,具有内部死区控制、双路误差放大器、并联驱动能力;UC2845偏向于电流模式控制,适合需要电流反馈与限流的设计,如反激、同步降压等。

    • 复杂度与灵活性:TL494集成功能多,但相应的配置脚数量也多,设计灵活性高但学习成本较大;UC2845功能模块更为精简,外围补偿与保护电路更容易设计。

    • 环路性能:与TL494的电压模式相比,UC2845的电流模式具有更快的负载突变响应和更高的动态精度,在高性能电源中更具优势。

通过上述对比可看出,UC2845凭借低启动电压、高驱动能力、精确参考、高速电流模式控制等优势,在中小功率、高精度开关电源设计中具有独特竞争力。工程师在选型时,应根据输入母线电压范围、拓扑类型、输出功率、动态响应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选择最合适的控制器。

十五、总结与展望
本文从UC2845的基本参数、内部结构与工作原理、主要特性、功能模块、应用场景、设计注意事项、配套元件及典型电路示例、开发与调试建议、案例对比分析等多个角度,对UC2845进行了深入、系统的介绍。UC2845作为一款高性能电流模式PWM控制器,以其精度高、灵活性强、保护功能完善、驱动能力出众而在电源设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理解UC2845的内部工作机理、准确选择与优化外围电路,以及合理的PCB布局与EMI抑制措施,将使得电源设计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可靠。通过本文提供的典型案例和设计建议,工程师能够更快地掌握UC2845的应用要点,减少试错成本,缩短开发周期。

随着电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潮流的不断推进,对高效、可靠、体积小、智能化电源的需求日益增长。UC2845未来在新能源汽车辅助电源、5G通信基站电源、高效数据中心电源、工业物联网终端供电等新领域仍将大有可为。在后续发展中,工程师可结合最新的磁性材料、先进封装技术(例如SiC、GaN功率器件)、数字化控制与监测技术,进一步提升UC2845为核心的电源系统的性能与智能化水平。

总而言之,UC2845以其成熟可靠的设计、良好的生态与支持文档,以及灵活的应用范围,仍将是一款值得信赖的PWM控制器。希望本文所述的内容能够为从事相关电源设计与开发的工程师提供全面而有价值的参考,助力各类电源项目的成功实施与持续优化。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标签: uc2845

相关资讯

资讯推荐
云母电容公司_云母电容生产厂商

云母电容公司_云母电容生产厂商

开关三极管13007的规格参数、引脚图、开关电源电路图?三极管13007可以用什么型号替代?

开关三极管13007的规格参数、引脚图、开关电源电路图?三极管13007可以用什么型号替代?

74ls74中文资料汇总(74ls74引脚图及功能_内部结构及应用电路)

74ls74中文资料汇总(74ls74引脚图及功能_内部结构及应用电路)

芯片lm2596s开关电压调节器的中文资料_引脚图及功能_内部结构及原理图_电路图及封装

芯片lm2596s开关电压调节器的中文资料_引脚图及功能_内部结构及原理图_电路图及封装

芯片UA741运算放大器的资料及参数_引脚图及功能_电路原理图?ua741运算放大器的替代型号有哪些?

芯片UA741运算放大器的资料及参数_引脚图及功能_电路原理图?ua741运算放大器的替代型号有哪些?

28nm光刻机卡住“02专项”——对于督工部分观点的批判(睡前消息353期)

28nm光刻机卡住“02专项”——对于督工部分观点的批判(睡前消息353期)

拍明芯城微信图标

各大手机应用商城搜索“拍明芯城”

下载客户端,随时随地买卖元器件!

拍明芯城公众号
拍明芯城抖音
拍明芯城b站
拍明芯城头条
拍明芯城微博
拍明芯城视频号
拍明
广告
恒捷广告
广告
深亚广告
广告
原厂直供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