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hc574d中文资料


74HC574D中文资料详解
一、概述
74HC574D是一款基于CMOS工艺的八位D型触发器芯片,属于74HC系列高速逻辑器件。其核心功能是通过时钟信号(CP)的上升沿将输入数据(D0-D7)锁存至内部寄存器,并通过输出使能端(OE)控制三态输出缓冲器的状态。该芯片广泛应用于数字电路设计中的数据暂存、总线驱动及串并转换等场景,具有高速、低功耗、宽电压范围及三态输出等特性。
二、核心特性
1. 高速与低功耗
74HC574D采用CMOS工艺,在保持低功耗的同时实现了高速操作。典型参数显示,在5V供电下,其最大时钟频率可达123MHz,传播延迟时间仅为14ns。这一特性使其能够满足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同时静态电流(ICC)在25℃时仅为4μA,适合对功耗敏感的应用场景。
2. 三态输出与总线驱动
芯片的输出端采用三态缓冲设计,通过OE引脚控制输出状态。当OE为低电平时,输出端呈现正常逻辑电平;当OE为高电平时,输出端进入高阻态(Z状态),从而避免总线冲突。这一特性使其非常适合作为总线驱动器,支持多设备共享同一数据总线。
3. 宽电压范围与温度适应性
74HC574D支持2V至6V的宽电压范围,能够适应不同电源环境。其工作温度范围覆盖-40℃至125℃,具备工业级可靠性,适用于极端环境下的嵌入式系统设计。
4. 输入保护与ESD防护
芯片内置输入钳位二极管,可通过限流电阻连接至高于VCC的电压,同时提供超过2000V的HBM ESD防护,有效避免静电放电或瞬态过电压对芯片的损害。
三、引脚功能与封装
1. 引脚定义
74HC574D采用20引脚SOIC封装,引脚功能如下:
D0-D7:8位数据输入端,分别对应8个触发器的输入。
Q0-Q7:8位数据输出端,受OE控制。
CP(CLK):时钟输入端,上升沿触发数据锁存。
OE:输出使能端,低电平有效。
VCC:电源正极(2V-6V)。
GND:电源地。
2. 封装形式
芯片提供多种封装选项,包括SOIC-20、TSSOP-20等,满足不同PCB设计需求。SOIC-20封装尺寸为7.5mm(宽)×12.8mm(长),引脚节距1.27mm,适合表面贴装工艺。
四、工作原理
1. 数据锁存机制
74HC574D内部包含8个独立的D型触发器,每个触发器对应一个数据输入端(D0-D7)和一个输出端(Q0-Q7)。在时钟信号(CP)的上升沿,触发器会锁存输入端的数据状态。例如,若D0在CP上升沿时为高电平,则Q0将保持高电平,直到下一个有效上升沿到来。
2. 输出使能控制
输出使能端(OE)用于控制三态输出缓冲器的状态:
OE=低电平:输出端(Q0-Q7)呈现正常逻辑电平,数据可被外部电路读取。
OE=高电平:输出端进入高阻态,相当于与总线断开连接,避免总线冲突。
3. 边沿触发特性
芯片采用正边沿触发设计,即仅在CP信号从低电平跳变至高电平的瞬间捕获输入数据。这一特性使其对时钟信号的噪声免疫能力较强,适合在噪声较大的工业环境中使用。
五、电气特性
1. 关键参数
供电电压范围:2V-6V
最大时钟频率:123MHz(5V供电下)
传播延迟时间:14ns(5V供电下)
输出电流能力:
高电平输出电流(IOH):-7.8mA
低电平输出电流(IOL):7.8mA
静态电流(ICC):4μA(25℃)
2. 输入输出逻辑电平
输入高电平(VIH):1.5V-4.2V
输入低电平(VIL):0.5V-1.8V
输出高电平(VOH):VCC-0.1V(最小值)
输出低电平(VOL):0.1V(最大值)
3. 负载电容与驱动能力
芯片支持最大50pF的负载电容,每个输出端可驱动7.8mA的电流,适合直接驱动LED、继电器等负载。
六、应用场景
1. 数据暂存与缓冲
在微控制器系统中,74HC574D常用于扩展I/O端口或暂存中间数据。例如,在8051单片机系统中,可通过74HC574D将P0口的8位数据锁存,释放P0口用于其他用途。
2. 总线驱动与隔离
在多设备共享总线的系统中,74HC574D可作为总线驱动器,通过OE引脚控制设备与总线的连接状态。例如,在SPI总线扩展中,可通过74HC574D实现多个从设备的分时访问。
3. 串并转换
芯片支持串行数据输入与并行数据输出的转换。例如,在串行通信中,可通过移位寄存器将串行数据逐位移入74HC574D,再通过并行输出端一次性读取8位数据。
4. 逻辑电平转换
由于74HC574D支持2V-6V的宽电压范围,可用于不同电平标准之间的转换。例如,在3.3V系统与5V系统之间,可通过74HC574D实现电平匹配。
七、典型应用电路
1. 基本数据锁存电路
电路说明:
D0-D7连接至数据源(如微控制器I/O口)。
CP连接至时钟信号(如微控制器输出)。
OE连接至低电平(始终使能输出)。
Q0-Q7连接至负载(如LED、继电器等)。
2. 总线驱动电路
电路说明:
多片74HC574D的Q0-Q7并联至总线。
每片芯片的OE引脚通过译码器控制,实现分时访问。
CP引脚连接至公共时钟信号。
3. 串并转换电路
电路说明:
串行数据通过移位寄存器(如74HC164)逐位移入74HC574D。
每8位数据移入完成后,通过CP上升沿锁存。
并行数据通过Q0-Q7输出。
八、设计注意事项
1. 时钟信号质量
时钟信号(CP)的上升沿应陡峭,避免过长的上升时间导致数据锁存错误。
建议在CP引脚附近添加去耦电容(如0.1μF),抑制电源噪声。
2. 输出使能控制
在多设备共享总线的系统中,应确保OE引脚的控制逻辑正确,避免总线冲突。
OE引脚可通过上拉电阻(如10kΩ)默认拉高,确保芯片在未使能时输出高阻态。
3. 电源与接地设计
电源引脚(VCC)应就近连接至去耦电容,减少电源噪声。
接地引脚(GND)应与PCB的地平面充分连接,降低地线阻抗。
4. 负载匹配
输出端(Q0-Q7)的负载电容不应超过50pF,否则可能导致信号失真。
若需驱动大电流负载,可通过三极管或缓冲器(如74HC244)扩展驱动能力。
九、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1. 输出数据不稳定
原因:时钟信号(CP)存在毛刺或抖动。
解决方案:优化时钟信号路径,添加施密特触发器(如74HC14)整形信号。
2. 输出高阻态失效
原因:OE引脚未正确拉高或存在干扰。
解决方案:检查OE引脚的控制逻辑,添加上拉电阻(如10kΩ)。
3. 数据锁存错误
原因:输入数据(D0-D7)在CP上升沿附近变化。
解决方案:确保输入数据在CP上升沿前满足建立时间(tSU)和保持时间(tH)要求。
4. 芯片过热
原因:供电电压过高或负载电流过大。
解决方案:检查供电电压是否在2V-6V范围内,降低负载电流或增加散热措施。
十、替代型号与选型指南
1. 替代型号
SN74HC574DWR:德州仪器(TI)生产的兼容型号,封装与引脚功能完全一致。
74VHC574:意法半导体(ST)生产的高速版本,最大时钟频率提升至180MHz。
AIP74HC574:国产兼容型号,性能与74HC574D相当,价格更具优势。
2. 选型指南
高速应用:选择74VHC574等高速版本。
低功耗应用:选择74HC574D等标准CMOS版本。
工业环境:选择支持-40℃至125℃宽温范围的型号。
十一、总结
74HC574D作为一款经典的八位D型触发器芯片,凭借其高速、低功耗、三态输出及宽电压范围等特性,在数字电路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无论是数据暂存、总线驱动还是串并转换,74HC574D都能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通过合理设计电路、优化信号路径及注意负载匹配,可充分发挥其性能优势,满足各种复杂应用场景的需求。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