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p1399ac应用原理图


NCP1399AC应用原理图深度解析
一、NCP1399AC概述
NCP1399AC是安森美半导体(ON Semiconductor)推出的一款高性能电流模式谐振控制器,专为半桥谐振转换器设计。该控制器集成了600V高压门极驱动器,简化了电路布局,减少了外部元件数量,从而降低了系统成本并提高了可靠性。NCP1399AC采用电流模式控制方案,相比传统的电压模式控制,具有更快的动态响应、更高的能效和更低的待机功耗。此外,NCP1399AC还集成了多种保护功能,如过载保护、过流保护、欠压检测、过压保护和过温保护等,确保系统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安全运行。
二、NCP1399AC主要特性
高频工作范围:NCP1399AC支持从20kHz到750kHz的开关频率范围,适用于多种不同的电源设计需求。高频工作可以减小磁性元件的尺寸,提高功率密度。
电流模式控制:采用电流模式控制方案,通过直接检测初级电流来实现精确的稳压和快速的动态响应。相比电压模式控制,电流模式控制具有更好的线性调整率和负载调整率。
自动死区时间调节:NCP1399AC具有自动死区时间调节功能,可以优化MOSFET的开关过程,防止交叉导通,提高系统效率。
快速谐振稳定的启动序列:内置专用的启动时序,确保谐振腔在启动过程中保持稳定,避免硬开关和过大的启动电流。
跳周期模式:支持跳周期模式(Skip Mode),在轻载或空载条件下,通过跳过部分开关周期来降低开关损耗,提高轻载能效。
低待机功耗:在脱机模式(Off-Mode)下,NCP1399AC可以实现极低的待机功耗,满足节能标准的要求。
全面的保护功能:包括过载保护、过流保护、欠压检测、过压保护、过温保护等,确保系统在各种异常情况下都能安全运行。
可编程功能:NCP1399AC内置了多种可编程功能,如空载期钳位、故障选项、TSD阈值、VCC导通/关断阈值等,方便用户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进行参数调整和优化。
三、NCP1399AC应用原理图详解
1. 典型应用电路拓扑
NCP1399AC典型应用于半桥谐振转换器拓扑中,其典型应用电路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输入整流滤波电路:将交流输入电压整流并滤波为直流电压,为后续的功率转换电路提供稳定的直流电源。
PFC(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可选):在需要高功率因数的应用中,可以加入PFC电路来提高输入功率因数,减少对电网的谐波污染。
半桥谐振转换器:由两个MOSFET(Q1和Q2)组成半桥结构,通过NCP1399AC的控制实现高频开关动作。谐振腔由谐振电感(Lr)、谐振电容(Cr)和励磁电感(Lm)组成,实现软开关功能,降低开关损耗。
输出整流滤波电路:将谐振转换器输出的高频交流电压整流并滤波为稳定的直流电压,为负载供电。
控制与保护电路:以NCP1399AC为核心,通过检测输入电压、输出电压、电流等信号,实现对半桥谐振转换器的精确控制,并提供全面的保护功能。
2. 原理图详细解析
以下是一个基于NCP1399AC的半桥谐振转换器典型应用原理图的详细解析:
(1)输入整流滤波电路
输入整流滤波电路通常由桥式整流器(D1-D4)和输入滤波电容(Cin)组成。桥式整流器将交流输入电压(如85-265VAC)整流为脉动直流电压,输入滤波电容则对脉动直流电压进行滤波,得到较为平滑的直流电压(如约380VDC,具体值取决于输入电压和整流滤波效果)。
(2)PFC电路(可选)
在需要高功率因数的应用中,可以加入PFC电路。PFC电路通常由PFC控制器(如NCP1602等)、功率MOSFET、升压电感、输出二极管和输出滤波电容等组成。PFC电路的作用是将输入电流波形校正为与输入电压波形同相位的正弦波,从而提高输入功率因数。在本例中,由于NCP1399AC本身不集成PFC功能,因此需要外接PFC控制器来实现。
(3)半桥谐振转换器
半桥谐振转换器是原理图的核心部分,由两个MOSFET(Q1和Q2)、谐振电感(Lr)、谐振电容(Cr)和励磁电感(Lm)组成。
MOSFET(Q1和Q2):作为开关元件,在NCP1399AC的控制下实现高频开关动作。Q1和Q2的栅极分别连接到NCP1399AC的HO和LO引脚,通过600V高压门极驱动器进行驱动。
谐振电感(Lr)和谐振电容(Cr):组成谐振腔,实现软开关功能。在开关过程中,谐振腔中的能量在Lr和Cr之间来回振荡,使得MOSFET在零电压(ZVS)或零电流(ZCS)条件下进行开关,从而降低开关损耗。
励磁电感(Lm):与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并联,提供励磁电流。在开关过程中,Lm与Lr和Cr一起参与谐振过程,影响谐振腔的谐振频率和特性。
(4)输出整流滤波电路
输出整流滤波电路通常由变压器(T1)的次级绕组、输出整流二极管(D5和D6)、输出滤波电感(Lf)和输出滤波电容(Cout)等组成。
变压器(T1):实现电压变换和电气隔离功能。初级绕组连接到半桥谐振转换器的输出端,次级绕组则输出经过变换后的交流电压。
输出整流二极管(D5和D6):将变压器次级绕组输出的交流电压整流为脉动直流电压。在本例中,采用了全波整流方式,提高了整流效率。
输出滤波电感(Lf)和输出滤波电容(Cout):对脉动直流电压进行滤波,得到稳定的直流电压(如19.5VDC,具体值取决于变压器变比和整流滤波效果)。
(5)控制与保护电路
控制与保护电路以NCP1399AC为核心,通过检测输入电压、输出电压、电流等信号,实现对半桥谐振转换器的精确控制,并提供全面的保护功能。
NCP1399AC引脚功能说明:
VCC:电源引脚,为NCP1399AC提供工作电压。通常通过启动电阻从输入电压获取启动电流,待电路正常工作后由辅助绕组供电。
GND:接地引脚,连接至电路的地。
FB:反馈引脚,用于检测输出电压或电流信号,实现对输出电压或电流的精确控制。在本例中,FB引脚通过光耦和反馈网络连接到输出端,实现输出电压的闭环控制。
CS:电流检测引脚,用于检测初级电流信号。通过连接电流检测电阻(Rsense)到初级回路中,将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并输入到CS引脚中,实现对初级电流的检测和保护。
ZCD:零电流检测引脚,用于检测谐振腔中的电流是否过零。通过连接零电流检测电路(如电流互感器或二极管检测电路)到ZCD引脚中,实现对谐振腔电流的检测和同步整流控制(如果采用同步整流技术)。在本例中,由于未采用同步整流技术,因此ZCD引脚可能未使用或连接至特定电路以实现其他功能。
HO和LO:高压门极驱动输出引脚,分别用于驱动半桥谐振转换器中的两个MOSFET(Q1和Q2)。HO引脚输出高电平时驱动Q1导通,LO引脚输出高电平时驱动Q2导通。
PFC MODE(可选):PFC模式控制引脚,用于控制PFC电路的工作状态。在本例中,由于未集成PFC功能于NCP1399AC中,因此该引脚可能未使用或连接至特定电路以实现其他功能(如外部PFC控制器的使能信号)。
REM(可选):远程关断引脚,用于接收外部关断信号以实现远程关断功能。当REM引脚接收到低电平信号时,NCP1399AC将进入关断模式并停止工作。
OVP/OTP:过压/过温保护引脚,用于检测输出电压或芯片温度是否超过设定阈值。当检测到过压或过温情况时,NCP1399AC将触发保护机制并停止工作以保护系统和芯片本身不受损坏。
控制与保护电路工作原理:
启动过程:当输入电压上电时,通过启动电阻为VCC引脚提供启动电流,使NCP1399AC开始工作。同时,辅助绕组开始产生电压并通过整流滤波后为VCC引脚提供持续的工作电压。
稳态工作:在稳态工作过程中,NCP1399AC通过检测FB引脚上的反馈信号来调节HO和LO引脚的输出脉冲宽度和频率,从而实现对输出电压或电流的精确控制。同时,通过检测CS引脚上的电流信号来实现过流保护和短路保护等功能。
保护功能:当检测到过压、过温、过流或短路等异常情况时,NCP1399AC将触发相应的保护机制并停止工作以保护系统和芯片本身不受损坏。例如,在过压情况下,NCP1399AC将通过降低开关频率或停止开关动作来降低输出电压;在过温情况下,NCP1399AC将关闭输出以防止芯片过热损坏。
跳周期模式:在轻载或空载条件下,为了降低开关损耗和提高能效,NCP1399AC将进入跳周期模式。在跳周期模式下,NCP1399AC会跳过部分开关周期以减少开关动作次数,从而降低开关损耗和待机功耗。
四、NCP1399AC应用设计要点
1. 元件选择与参数计算
MOSFET选择:应根据输入电压、输出功率和开关频率等参数选择合适的MOSFET。需要关注MOSFET的耐压值、导通电阻、栅极电荷和开关速度等参数以确保其能够满足系统要求。
谐振元件选择:谐振电感(Lr)和谐振电容(Cr)的选择对谐振腔的性能和效率有重要影响。应根据设计要求的谐振频率、品质因数和输出功率等参数进行计算和选择。同时,还需要考虑谐振元件的损耗和温升等因素以确保其能够长期稳定工作。
变压器设计:变压器是半桥谐振转换器中的关键元件之一,其设计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效率和性能。应根据输入输出电压、输出功率和开关频率等参数进行变压器设计,包括匝数比、绕组结构、磁芯材料和尺寸等参数的确定。
反馈网络设计:反馈网络用于将输出电压或电流信号反馈到NCP1399AC的FB引脚中以实现闭环控制。应根据输出电压或电流的要求和稳定性等参数进行反馈网络设计,包括分压电阻、光耦和补偿网络等元件的选择和计算。
2. PCB布局与布线
高压与低压隔离:在PCB布局中,应将高压部分(如输入整流滤波电路、半桥谐振转换器等)与低压部分(如控制与保护电路、反馈网络等)进行隔离,以防止高压干扰低压部分的工作。
信号完整性:在布线过程中,应关注信号的完整性,避免信号线过长、过细或与其他信号线交叉等导致信号失真或干扰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反馈信号和电流检测信号等敏感信号,应采取特殊的布线措施以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散热设计:由于NCP1399AC和其他功率元件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因此需要进行散热设计以确保其能够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可以通过增加散热片、风扇或优化PCB布局等方式来提高散热效果。
3. 调试与测试
上电调试:在上电调试过程中,应逐步增加输入电压并观察系统的响应情况。首先检查VCC引脚上的电压是否正常上升并稳定在规定范围内;然后检查HO和LO引脚上的输出脉冲是否正常;最后检查输出电压或电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性能测试:在性能测试过程中,应对系统的效率、功率因数、纹波和噪声等参数进行测试和评估。可以使用示波器、功率分析仪和电子负载等仪器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和调整。
可靠性测试:为了确保系统能够长期稳定工作,还需要进行可靠性测试,包括高温老化测试、低温启动测试、湿热循环测试和振动测试等。通过可靠性测试可以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五、NCP1399AC应用案例
以下是一个基于NCP1399AC的150W电源设计案例,该电源设计用于大屏幕电视或一体化电脑等大功率应用场合。
1. 设计要求
输入电压范围:85-265VAC
输出电压:19.5VDC
输出电流:7A(最大)
效率:≥90%(满载时)
待机功耗:<0.5W
保护功能:过载保护、过流保护、欠压保护、过压保护、过温保护等
2. 电路设计
根据设计要求,设计了基于NCP1399AC的半桥谐振转换器电路。电路主要包括输入整流滤波电路、PFC电路(可选)、半桥谐振转换器、输出整流滤波电路和控制与保护电路等部分。
输入整流滤波电路:采用桥式整流器和输入滤波电容将交流输入电压整流并滤波为直流电压。
PFC电路(可选):采用NCP1602作为PFC控制器,通过升压电感、功率MOSFET、输出二极管和输出滤波电容等元件实现功率因数校正功能。
半桥谐振转换器:采用两个MOSFET(Q1和Q2)组成半桥结构,通过NCP1399AC的控制实现高频开关动作。谐振腔由谐振电感(Lr)、谐振电容(Cr)和励磁电感(Lm)组成,实现软开关功能。
输出整流滤波电路:采用变压器(T1)实现电压变换和电气隔离功能,通过输出整流二极管、输出滤波电感和输出滤波电容等元件将变压器次级绕组输出的交流电压整流并滤波为稳定的直流电压。
控制与保护电路:以NCP1399AC为核心,通过检测输入电压、输出电压、电流等信号实现对半桥谐振转换器的精确控制,并提供全面的保护功能。
3. 调试与测试结果
经过调试和测试,该150W电源设计满足了设计要求。在满载条件下,效率达到了90%以上;在待机条件下,功耗低于0.5W。同时,该电源设计还具有过载保护、过流保护、欠压保护、过压保护和过温保护等多种保护功能,确保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六、总结与展望
NCP1399AC作为一款高性能电流模式谐振控制器,在半桥谐振转换器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电流模式控制方案、高频工作范围、自动死区时间调节、快速谐振稳定的启动序列、跳周期模式和低待机功耗等特性使得其在提高系统效率、降低待机功耗和增强系统可靠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需求的不断提高,对电源管理芯片的性能和功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NCP1399AC及其后续产品将继续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和改进:
提高集成度:通过集成更多的功能和模块到芯片中,减少外部元件数量,降低系统成本并提高可靠性。
提升效率:通过优化控制算法和电路设计,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效率,特别是在轻载和空载条件下的效率。
增强保护功能:增加更多的保护功能和检测机制,确保系统在各种异常情况下都能安全运行。
支持更宽的应用范围:通过调整芯片参数和设计,支持更宽的输入电压范围和输出功率范围,满足更多不同应用的需求。
推动智能化发展:结合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电源管理芯片的智能化发展,实现远程监控、故障诊断和自适应调节等功能。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