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hc573和74hc595的区别


74HC573和74HC595是两款常用的8位移位寄存器,广泛应用于数字电路中,尤其是在串行数据传输和存储中。它们虽然有相似的功能,但在具体的应用和内部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详细介绍74HC573和74HC595的区别,包括它们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功能特性、常见应用以及区别分析。
一、基本概述
74HC573是一款8位并行输入、并行输出的透明锁存器。它是一个具有透明时钟的移位寄存器,允许在时钟信号的控制下进行数据存储。当时钟信号处于高电平时,输入的数据会被锁存到输出端,而当时钟信号为低电平时,输出端保持原有状态。74HC573具有一个8位的数据总线,可以实现8位数据的并行输入和输出。
74HC595是一款8位串行输入、并行输出的移位寄存器,它通过串行输入端接收数据,并将数据存储在内部寄存器中。当寄存器接收到数据时,可以将数据并行输出到外部电路。74HC595具有内置的移位寄存器,可以通过时钟信号控制数据的移位过程,并通过锁存器将数据保持在输出端。
二、工作原理对比
1. 74HC573的工作原理
74HC573是一款并行锁存器,具有8个输入端和8个输出端。它通过时钟信号来控制输入数据的存储。当时钟信号为高电平时,输入端的数据被锁存到输出端;而当时钟信号为低电平时,输出端保持不变。
输入和输出:74HC573具有并行输入和输出,这意味着每个数据位都有一个独立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能够一次性接收和传输8位数据。
透明锁存:当时钟信号为高电平时,输入端的数据会“透明”地传递到输出端,即数据会实时更新。只有当时钟信号变为低电平时,输出端才会锁存当前的数据。
2. 74HC595的工作原理
74HC595是一款串行输入、并行输出的移位寄存器。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移位寄存器和锁存器的组合。数据通过串行输入端(DS)输入,并通过时钟信号(SH_CP)和数据存储时钟(ST_CP)进行控制。
串行输入:74HC595通过串行输入端接收数据。每接收到一个数据位时,移位寄存器就会将数据向右移位。数据通过时钟信号进行移位操作,每次时钟脉冲会将一个数据位移入寄存器中。
并行输出:当数据被移位到移位寄存器的最后一位时,可以通过并行输出端同时输出所有8位数据。此时,ST_CP信号的作用是将数据锁存到输出端。
三、功能对比
1. 74HC573的功能
74HC573的主要功能是将并行输入的数据通过时钟信号锁存并输出。它不具有数据的移位功能,而是一个简单的并行锁存器,适用于需要将数据存储并快速输出的场合。
锁存功能:74HC573能够在时钟信号的控制下锁存并输出数据,广泛应用于存储和缓冲数据。
并行输入输出:它的输入输出均为并行方式,因此在需要同时传输多位数据的情况下非常高效。
2. 74HC595的功能
74HC595的主要功能是将串行输入的数据转换为并行输出。它的移位功能使得可以通过一个单独的串行线传输多位数据,因此适用于需要节省引脚数和串行通信的应用。
移位功能:74HC595通过串行输入将数据逐位传输到移位寄存器中,每个时钟脉冲将数据移位一位,直到所有数据都进入寄存器。
并行输出:当数据完全进入移位寄存器后,通过锁存操作将数据并行输出,这使得74HC595能够方便地控制多个外设,如LED矩阵、数码管等。
四、应用场景对比
1. 74HC573的应用
74HC573主要应用于并行数据的存储和输出。由于其并行输入输出的特性,它适用于需要快速并行数据传输的场合,例如:
数据缓冲:在高速数据传输中,74HC573可以用作缓冲器,存储并传输数据。
并行通信:在一些需要同时传输多位数据的场合,74HC573能够高效地进行并行数据传输。
驱动大功率设备:通过与外部控制电路配合,74HC573能够驱动多个外设,如显示器、LED阵列等。
2. 74HC595的应用
74HC595主要应用于串行数据输入的场合,尤其是在需要节省引脚数时。它通过串行输入和并行输出的方式,广泛应用于需要多个控制信号但引脚有限的场景:
LED矩阵控制:由于74HC595的串行输入特性,它常被用来控制大规模的LED矩阵显示,通过串行传输控制多个LED点阵。
数码管控制:在需要控制多个数码管的显示时,74HC595可以将串行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从而简化电路设计。
扩展I/O端口:当微控制器的I/O端口不足时,74HC595可以用来扩展I/O端口,实现更多外设的控制。
五、区别总结
尽管74HC573和74HC595都属于移位寄存器,但它们在工作方式、功能以及应用场景上存在显著差异。
1. 工作方式
74HC573是并行输入并行输出的锁存器,不具有移位功能,适用于并行数据传输。
74HC595是串行输入并行输出的移位寄存器,具有数据移位功能,适用于串行数据传输和I/O扩展。
2. 输入输出方式
74HC573具有8个并行输入和8个并行输出,适用于需要同时传输多位数据的应用。
74HC595则通过串行输入将数据移入寄存器,最终通过并行输出传输数据,适用于减少引脚数量的场合。
3. 功能
74HC573的主要功能是将并行数据锁存并输出,适用于存储和传输并行数据。
74HC595的主要功能是将串行数据转换为并行输出,适用于串行数据传输和I/O扩展。
4. 应用
74HC573适用于并行通信、数据缓冲以及大功率设备的驱动。
74HC595则广泛应用于LED控制、数码管控制以及I/O扩展等需要串行通信的场景。
六、总结
74HC573和74HC595虽然都是8位移位寄存器,但它们的工作原理、输入输出方式、功能和应用场景存在明显的差异。74HC573适合并行数据的存储与传输,而74HC595则通过串行输入实现多位数据的传输,适用于需要节省引脚数的应用。了解这两者的区别,可以帮助在设计电路时做出更合适的选择。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