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管还是继电器,自动化老司机谈PLC的选型


原标题:晶体管还是继电器,自动化老司机谈PLC的选型
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选型过程中,选择晶体管输出还是继电器输出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以下是关于晶体管输出和继电器输出在PLC选型中的比较和考虑点:
晶体管输出
工作原理:晶体管输出通过控制晶体管的导通和截断来实现输出控制。当PLC输出信号激活时,晶体管导通,允许电流流过;当信号不激活时,晶体管截断,电流无法通过。
适用场景:
小功率负载:晶体管输出通常适用于小功率负载,如LED灯、蜂鸣器等。
高频动作:晶体管输出响应速度快,开关时间短,适用于需要快速响应信号的场合。
电流和电压保护:具有一定的电流和电压保护功能,如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等。
优点:
寿命长:没有机械触点,因此寿命较长且抗振性能好。
响应速度快:适用于需要快速响应的场合。
适用于高频动作:频率可以达到几百KHZ,动作频率高。
缺点:
驱动能力有限:负载驱动能力相对较低,不适用于大功率负载。
负载类型限制:只能带直流负载(一般DC30V以下),电流比较小。
继电器输出
工作原理:继电器输出采用电磁继电器作为机械开关来进行输出控制。当PLC输出信号激活时,电磁继电器线圈产生磁场,使得机械触点闭合,从而完成输出;当信号不激活时,线圈磁场消失,触点打开,输出断开。
适用场景:
大功率负载:继电器输出具有较高的负载驱动能力,可以通过机械触点来控制大功率负载,如电动机、电磁阀等。
低频动作:当系统输出频率为每分钟6次以下时,应首选继电器输出。
优点:
驱动能力强:可以通过机械触点来控制大功率负载。
适用于交流负载:交流及直流负载都可以驱动。
负载额定电流大:负载电流可达2A/点。
缺点:
寿命有限:机械触点容易受到磨损和粘连等问题的影响,需要定期维护和更换。
响应速度较慢:机械开关需要一定的动作时间。
动作频率不能太高:随着负载容量的增加,触点寿命几乎按级数减少。
选型考虑点
负载类型和功率:根据控制系统的负载类型和功率要求,选择适合的输出类型。小功率、高频动作的场合适合晶体管输出,而大功率、低频动作的场合适合继电器输出。
响应速度:对响应速度有较高要求的场合,应选择晶体管输出。
成本和维护:继电器输出模块通常价格较低,但维护成本可能较高;晶体管输出模块价格稍高,但维护成本相对较低。
综上所述,在PLC的选型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综合考虑负载类型、功率、响应速度、成本和维护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晶体管输出或继电器输出类型。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