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I标准介绍,第 1 部分 – 传导干扰


原标题:EMI标准介绍,第 1 部分 – 传导干扰
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标准中的传导干扰部分,是评估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的重要环节。传导干扰指的是通过导电介质(如电源线、信号线等)传播的电磁干扰信号。以下是对EMI标准中传导干扰部分的详细介绍:
一、传导干扰的定义与分类
传导干扰是指电子设备产生的干扰信号通过导线或公共电源线进行传输,从而对其他设备或系统造成干扰。它主要通过导电介质(如电源线、信号线等)将一个电网络上的信号耦合到另一个电网络。
二、传导干扰的评估与测量
测量对象:
传导干扰的测量主要针对受试设备(EUT)的输入电源线、互连线及控制线等。
测量频率范围:
传导干扰的测量频率范围通常较宽,但具体范围取决于相关标准和受试设备的特性。例如,在汽车和工业应用中,传导噪声的测量频率范围可能包括150kHz至108MHz。
测量方法:
传导干扰的测量方法主要包括电流法和电压法。电流法通过测量流过导线的电流来评估干扰水平,而电压法则通过测量导线上的电压来评估。
在使用电压法时,常采用电源阻抗稳定网络(LISN)来隔离电网与受试设备,从而准确测量受试设备发射的干扰电压。
三、传导干扰的标准与限值
国际标准:
CISPR系列标准:如CISPR 25针对汽车电磁兼容性,规定了车辆及其零部件的传导排放测试方法和限值。
CISPR 22/32:原为EN 55022,是欧盟针对信息技术设备(ITE)电源产品的传导干扰标准,现已被CISPR 32/EN 55032取代。
地区标准:
欧洲:遵循CISPR系列标准和EN系列标准。
美国:FCC Part 15 B针对非故意辐射器制定了传导干扰的等效限制。
限值要求:
不同标准和地区对传导干扰的限值要求有所不同,但通常都规定了在不同频率范围内的最大允许干扰水平。例如,CISPR 25标准中规定了不同类别的峰值(PK)和平均(AVG)限制线。
四、传导干扰的控制与减少
设计优化:
在产品设计阶段考虑EMI限制的功能规范,优化印刷电路板(PCB)布局和噪声过滤设计。
使用低噪声组件和电路技术,减少干扰源的产生。
滤波与屏蔽:
在电源线、信号线等关键部位设置EMI滤波器,抑制干扰信号的传播。
采用金属屏蔽罩、屏蔽材料等措施,阻隔外部电磁波的干扰。
地线设计:
合理的地线设计可以有效降低传导干扰。确保地线布局合理、连接可靠,避免形成环路和天线效应。
五、总结
传导干扰是电磁干扰的一种重要形式,对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具有重要影响。通过遵循相关标准和采用有效的控制措施,可以降低传导干扰对设备性能的影响,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和用户的安全。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