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A 解读中国半导体:投资力度超各国,封测、存储具国际竞争力


原标题:SIA 解读中国半导体:投资力度超各国,封测、存储具国际竞争力
SIA(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对中国半导体的解读,主要聚焦于中国半导体行业的投资力度、市场地位以及在某些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以下是对该解读的详细分析:
一、投资力度超各国
1. 庞大的市场规模与投资
中国拥有世界1/5的人口,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嵌入式半导体电子设备消费市场。这一庞大的市场促进了中国的制造实力,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制造中心,生产了全球36%的电子产品,包括智能手机、计算机、云服务器和电信基础设施等。
为了推动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中国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支持。自2014年起,中国通过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大基金)等渠道,对半导体产业进行了大规模投资。大基金一期和二期的注册资本分别达到987.2亿元和2041.5亿元,投资范围覆盖了集成电路产业的上、中、下游各个环节。此外,中国还宣布成立了超过15个地方政府的集成电路基金,总金额高达250亿美元。这些投资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2. 快速增长的半导体公司数量
在各类投资、政府补助和低息贷款的支持下,中国半导体企业数量快速增长。仅2020年,中国就新增了2.28万余家半导体公司,相比2019年增长了195%。同时,还有40家半导体供应链厂商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总融资金额达256亿美元。
二、封测、存储具国际竞争力
1. 封测领域的竞争力
在半导体封装测试环节(OSAT),中国厂商已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如长电科技等封测厂商已跻身全球前10,2020年中国OSAT厂商合计拥有全球38%的市场份额。这些厂商已经展开了全球化布局,超过30%的制造设施都在中国之外。
2. 存储领域的进展
中国在存储芯片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自2016年以来,中国政府至少在内存晶圆厂上投资了160亿美元,以发展3D-NAND闪存和DRAM产业。根据预测,未来10年,中国内存与代工产能的复合增长率将为14.7%。中国已经开始国产手机19nm DDR4 DRAM设备和64层3D NAND闪存芯片的商业出货,显示出在存储领域的竞争力。
三、其他领域的进展与挑战
1. 成熟制程逻辑芯片
中国在成熟制程逻辑芯片领域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虽然中国厂商在高端逻辑、先进模拟和前沿存储产品市场上相对较少出现,但在中端移动处理器、基带、嵌入式CPU、网络处理器、传感器和功率器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2. EDA工具、IP、半导体设备与材料
在EDA工具、IP、半导体设备与材料等环节,中国厂商正在快速进步和发展。尽管与国外巨头存在差距,但中国已经有多家初创公司在EDA领域成立并融资,半导体制造设备方面也有望实现40/28nm节点的国产替代。
综上所述,SIA认为中国半导体行业在投资力度、封测和存储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然而,在高端逻辑、先进模拟和前沿存储产品市场以及EDA工具、IP、半导体设备与材料等环节仍需继续努力和追赶。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