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控制电路,这个无线充电方案让可穿戴设备远离充电烦恼


原标题:简化控制电路,这个无线充电方案让可穿戴设备远离充电烦恼
简化控制电路的无线充电方案可通过集成化芯片和优化设计,显著降低可穿戴设备的充电复杂性,提升用户体验。以下是具体方案:
一、核心方案:集成化无线充电芯片
采用高度集成的无线充电芯片(如英集芯IP6801或意法半导体STWLC38),可简化控制电路并提升充电效率。
功能集成:
集成H桥驱动模块、ASK通讯解调模块、MCU控制、快充协议栈等功能,减少外围元件需求。
支持5W至15W功率输出,兼容Qi标准,适配智能手表、手机、平板等设备。
优化设计:
采用SOP16封装,优化PIN脚布局,便于PCB设计。
内置8位MCU和OTP ROM,提供强大计算和控制能力。
安全防护:
支持空载/带载FOD(异物检测),实时监测充电区域是否存在金属异物。
集成NTC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度变化,超温时自动降低功率或停止供电。
二、技术优势
简化开发:
减少对外部芯片的依赖,缩短开发周期,降低成本。
提供完整的开发套件(如STDES-WLC38WA和STDES-WBC86TX),包括PCB Gerber文件、固件、软件等。
提升效率:
支持多档功率智能切换(5W/7.5W/10W/15W),适配不同设备。
采用H桥驱动架构,支持12V直供电,优化小占空比驱动性能,发热量降低。
增强兼容性:
支持WPC Qi协议,兼容BPP、PPDE、EPP等协议,适用于苹果、三星、华为等品牌设备。
支持DP&DM接口申请5V/9V/12V电压,智能识别适配器输出能力,动态调整充电模式。
三、应用案例
智能手表:通过IP6801或STWLC38实现无线充电,无需裸露连接器,提升防水性能。
TWS耳机:采用STWLC38TWS解决方案,定制线圈优化外壳设计,轻松构建无线充电。
四、未来展望
自适应整流器配置(ARC):即使接收器与发射器错位幅度高达50%,设备也能照常充电,提升用户体验。
反向充电:用户可将无线接收器变为无线发射器,为其他设备充电。
通过采用集成化无线充电芯片,可穿戴设备可实现更简洁的电路设计、更高的充电效率和更强的兼容性,从而让用户远离充电烦恼,享受更便捷的无线充电体验。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