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步电动机工作原理


原标题:异步电动机工作原理
异步电动机又称感应电动机,是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电动机之一,以下从其结构、工作原理、运行特性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电机结构
异步电动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两大部分组成:
定子
铁芯:由硅钢片叠压而成,用于减少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为磁通提供通路。
绕组:通常为三相绕组,均匀分布在定子铁芯内圆上,空间互差120°电角度。当通入三相交流电时,会产生旋转磁场。
转子
笼型转子:转子铁芯同样由硅钢片叠压而成,转子槽内放置铜条或铝条,两端用端环短接,形成一个闭合的多相绕组,因其形状类似鼠笼而得名。笼型转子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运行可靠。
绕线型转子:转子绕组为三相绕组,通过滑环和电刷与外部变阻器相连。绕线型转子可以在转子回路中串入电阻,以改善电机的启动性能和调速性能。
工作原理
旋转磁场产生
当向异步电动机定子的三相绕组中通入三相交流电时,各相绕组会产生一个按正弦规律变化的脉振磁场。由于三相绕组在空间上互差120°电角度,这三个脉振磁场会相互叠加,形成一个旋转磁场。旋转磁场的转速称为同步转速
其中, 为电源频率,单位为Hz; 为电机的极对数。例如,当电源频率 ,极对数 时,同步转速 。
转子导体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动势和电流
旋转磁场以同步转速
旋转时,转子导体与旋转磁场之间存在相对运动,从而切割磁力线。根据电磁感应定律,转子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由于转子导体是一个闭合回路,感应电动势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电磁转矩产生
载有感应电流的转子导体在旋转磁场中会受到电磁力的作用,电磁力的方向可根据左手定则确定。所有转子导体受到的电磁力会形成一个电磁转矩,驱动转子沿着旋转磁场的方向旋转。
转差率与转子转速
转差率:由于转子导体中存在感应电流,会产生阻碍转子导体与旋转磁场相对运动的电磁转矩,因此转子的转速 总是低于同步转速 。转差率 是描述转子转速与同步转速之间差异的一个重要参数,其计算公式为:
转子转速:由转差率公式可得转子转速 。例如,当同步转速 ,转差率 时,转子转速 。
运行特性
启动特性
笼型异步电动机:启动时,转子电流很大,启动转矩相对较小,启动电流一般为额定电流的4 - 7倍。对于一些负载较大的设备,笼型异步电动机可能无法直接启动,需要采用降压启动等方法来限制启动电流。
绕线型异步电动机:可以在转子回路中串入电阻,随着转速的升高,逐步减小串入的电阻,从而提高启动转矩,降低启动电流,实现平滑启动。
调速特性
变极调速:通过改变定子绕组的连接方式来改变电机的极对数,从而实现调速。但变极调速是有级调速,调速范围较窄。
变频调速:改变电源频率 来改变同步转速 ,从而实现无级调速。变频调速具有调速范围宽、调速精度高、效率高等优点,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调速方法。
变转差率调速:对于绕线型异步电动机,可以通过在转子回路中串入电阻来改变转差率,实现调速。但变转差率调速会使电机的效率降低。
机械特性
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是指电磁转矩
与转子转速 之间的关系。在稳定运行区域,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近似为一条硬特性,即转速随负载转矩的变化较小,能够保证电机在负载变化时保持相对稳定的转速。特点与应用
特点
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运行可靠:异步电动机没有电刷和换向器等易损部件,维护工作量小,使用寿命长。
价格低廉:由于其结构简单、制造工艺成熟,异步电动机的成本相对较低,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启动和调速性能相对较差:与直流电动机和同步电动机相比,异步电动机的启动转矩较小,启动电流较大,调速性能也不够理想。
应用
工业领域:广泛应用于各种机床、风机、泵类等设备中,作为驱动电机。
日常生活:在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中也有大量应用。
交通运输:在一些电动汽车和轨道交通车辆中,异步电动机也作为牵引电机使用。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