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卖盘信息
BOM询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电子资讯 >技术信息 > 5G和毫米波的差异以及为PCB带来的变化

5G和毫米波的差异以及为PCB带来的变化

来源: 中电网
2020-09-18
类别:技术信息
eye 58
文章创建人 拍明

原标题:5G和毫米波的差异以及为PCB带来的变化

5G通信技术的核心在于高频段、高带宽、低延迟,而毫米波(mmWave)作为5G的关键频段之一,与传统的Sub-6 GHz 5G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直接推动了PCB设计的技术革新,对材料、层叠结构、信号完整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以下从技术差异和PCB设计变化两方面展开分析。


一、5G与毫米波的核心差异

1. 频段与带宽


特性Sub-6 GHz 5G毫米波(mmWave)5G
频段范围450 MHz ~ 6 GHz24 GHz ~ 100 GHz
单载波带宽50 MHz ~ 100 MHz400 MHz ~ 800 MHz
覆盖范围广覆盖(数公里)短距离(数百米)
传播特性绕射能力强,穿透性好直线传播,易被遮挡(如建筑、人体)


关键差异

  • 毫米波频段带宽是Sub-6 GHz的8~16倍,可支持Gbps级速率,但覆盖范围和穿透性显著下降。

  • 类比:Sub-6 GHz像“手电筒”,覆盖广但亮度有限;毫米波像“激光笔”,亮度高但范围窄。

2. 应用场景

  • Sub-6 GHz 5G
    适用于广域覆盖(如城市、农村)、物联网(大规模设备连接)。

  • 毫米波5G
    适用于高密度场景(如体育场、演唱会)、工业自动化(低延迟控制)、固定无线接入(FWA)。

3. 技术挑战

  • 毫米波挑战

    • 路径损耗大(自由空间损耗随频率平方增长)。

    • 相位噪声敏感(高频信号易受干扰)。

    • 天线小型化与波束赋形(需集成大规模天线阵列)。


二、毫米波对PCB设计的核心影响

1. 材料选择:低损耗与高频特性

  • 传统FR4材料的局限性
    FR4的介电常数(Dk)和损耗因子(Df)在高频下显著增加,导致信号衰减和相位失真。
    数据:在28 GHz时,FR4的损耗可达0.3 dB/cm,而高频材料(如Rogers RO4350B)仅为0.0037 dB/cm。

  • 高频材料推荐

    • Rogers RO4350B:Dk≈3.48,Df≈0.0037(28 GHz),适用于毫米波天线和射频前端。

    • Panasonic Megtron 6:Dk≈3.7,Df≈0.002(10 GHz),适用于高速数字信号。

    • LCP(液晶聚合物):超低损耗(Df≈0.002),适用于柔性毫米波天线。

2. 层叠结构:多层化与阻抗控制

  • 毫米波PCB的典型层叠

    • 信号层:高频材料(如RO4350B),用于射频信号传输。

    • 接地层:铜箔层,提供参考平面和屏蔽。

    • 电源层:低阻抗设计,减少电源噪声。

    • 层数:通常≥8层,复杂设计可达16层以上。

  • 阻抗控制
    毫米波信号对阻抗不匹配极为敏感,需严格控制线宽、线距和介质厚度。
    示例:50 Ω微带线在RO4350B(Dk=3.48)上的设计参数:

    • 线宽:0.25 mm(10 mil)

    • 介质厚度:0.127 mm(5 mil)

    • 铜厚:35 μm(1 oz)

3. 天线集成:AiP与封装天线

  • AiP(Antenna in Package)技术
    将毫米波天线直接集成在PCB或芯片封装中,减少传输损耗。
    优势

    • 缩短天线与射频前端距离(<1 mm),降低路径损耗。

    • 支持波束赋形(Beamforming),提升覆盖范围。

  • PCB设计挑战

    • 天线与信号线需严格隔离(间距>3倍线宽)。

    • 需优化接地层布局,避免信号耦合。

4. 信号完整性:高频效应与EMI抑制

  • 高频效应

    • 趋肤效应:电流集中在导体表面,增加电阻(28 GHz时铜的趋肤深度≈0.2 μm)。

    • 介质损耗:高频下电介质吸收能量,导致信号衰减。

  • EMI抑制措施

    • 屏蔽层:在关键信号层周围添加铜箔屏蔽。

    • 过孔阵列:在信号线两侧布置接地过孔,形成法拉第笼。

    • 差分信号:采用差分对传输,减少共模噪声。

5. 热管理:高频器件的散热需求

  • 毫米波器件功耗
    功率放大器(PA)、低噪声放大器(LNA)等器件在高频下效率降低,功耗增加。
    示例:28 GHz PA的效率通常为20%~30%,功耗可达5~10 W。

  • PCB散热设计

    • 增加顶层/底层铺铜面积(建议>50% PCB面积)。

    • 使用过孔阵列连接顶层与底层铜箔,形成热通路。

    • 必要时加装散热片或使用金属基PCB(如铝基板)。


三、设计案例:毫米波雷达PCB

1. 典型架构

QQ_1750063181626.png

2. 关键设计参数

  • 天线层

    • 材质:LCP,Dk≈3.0,Df≈0.002

    • 阵列:8×8 patch天线,工作频率77 GHz

  • 射频信号层

    • 材质:RO4350B,Dk≈3.48

    • 阻抗控制:50 Ω微带线,线宽0.15 mm

  • 层叠结构

    • 总层数:12层

    • 信号层间距:0.127 mm(5 mil)

    • 接地层间距:0.254 mm(10 mil)

3. 仿真与测试

  • 仿真工具
    使用HFSS或CST进行电磁场仿真,优化天线辐射效率和信号完整性。

  • 测试指标

    • 插入损耗:<1 dB@77 GHz

    • 回波损耗:<-15 dB

    • 天线增益:>15 dBi


四、总结与建议

1. 核心差异总结

  • 频段与带宽:毫米波提供超高带宽,但覆盖范围受限。

  • 技术挑战:毫米波需解决路径损耗、相位噪声和天线小型化问题。

  • PCB设计:高频材料、多层化层叠、AiP集成和信号完整性是关键。

2. PCB设计建议

  • 材料选择:优先使用RO4350B、Megtron 6或LCP。

  • 阻抗控制:严格匹配50 Ω,误差<±5%。

  • 天线集成:采用AiP技术,缩短天线与射频前端距离。

  • 热管理:增加铺铜面积,必要时使用金属基PCB。

3. 未来趋势

  • 3D封装:将毫米波天线与芯片集成于3D封装中(如SiP)。

  • AI辅助设计:利用AI优化PCB布局和信号完整性。

  • 新材料:开发更低损耗的电介质材料(如Df<0.001)。

通过理解5G与毫米波的差异,并针对性地优化PCB设计,工程师可充分发挥毫米波的高带宽优势,推动5G在工业、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标签: 毫米波

相关资讯

资讯推荐
云母电容公司_云母电容生产厂商

云母电容公司_云母电容生产厂商

开关三极管13007的规格参数、引脚图、开关电源电路图?三极管13007可以用什么型号替代?

开关三极管13007的规格参数、引脚图、开关电源电路图?三极管13007可以用什么型号替代?

74ls74中文资料汇总(74ls74引脚图及功能_内部结构及应用电路)

74ls74中文资料汇总(74ls74引脚图及功能_内部结构及应用电路)

芯片lm2596s开关电压调节器的中文资料_引脚图及功能_内部结构及原理图_电路图及封装

芯片lm2596s开关电压调节器的中文资料_引脚图及功能_内部结构及原理图_电路图及封装

芯片UA741运算放大器的资料及参数_引脚图及功能_电路原理图?ua741运算放大器的替代型号有哪些?

芯片UA741运算放大器的资料及参数_引脚图及功能_电路原理图?ua741运算放大器的替代型号有哪些?

28nm光刻机卡住“02专项”——对于督工部分观点的批判(睡前消息353期)

28nm光刻机卡住“02专项”——对于督工部分观点的批判(睡前消息353期)

拍明芯城微信图标

各大手机应用商城搜索“拍明芯城”

下载客户端,随时随地买卖元器件!

拍明芯城公众号
拍明芯城抖音
拍明芯城b站
拍明芯城头条
拍明芯城微博
拍明芯城视频号
拍明
广告
恒捷广告
广告
深亚广告
广告
原厂直供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