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74367中文资料


DM74367:六路总线缓冲器/线路驱动器详解
DM74367是一款广泛应用于数字逻辑电路中的集成电路,属于TTL(Transistor-Transistor Logic,晶体管-晶体管逻辑)家族。它主要作为一种六路总线缓冲器或线路驱动器,特点是具有三态输出功能。在数字系统中,三态输出对于构建共享总线的系统至关重要,它允许多个器件连接到同一条数据线上,而只有被选中的器件才能驱动总线,其他器件则处于高阻态,避免了信号冲突。
1. 器件概述与重要性
在复杂的数字系统中,特别是在微处理器、微控制器以及各种存储器和外设之间进行数据通信时,信号的稳定性和驱动能力是关键。DM74367正是为了满足这种需求而设计的。它能够有效地缓冲和驱动数据信号,确保信号在长距离传输或驱动大负载时仍能保持其完整性和强度。同时,其三态输出特性使得它在构建总线型结构的数字系统时不可或缺。通过控制其输出使能端,我们可以精确地控制哪个设备能够将数据放到总线上,从而避免多个设备同时驱动总线造成的信号冲突和损坏。这种机制是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中数据传输的基础。
2. 主要特性
DM74367凭借其独特的功能和TTL兼容性,在数字逻辑设计中占有一席之地。其主要特性包括:
六路缓冲器/线路驱动器: 这意味着它内部包含六个独立的缓冲单元,每个单元都可以独立地处理一路信号。这种多路性使其能够同时处理一个6位的数据总线,或者处理多个独立的控制信号。
三态输出: 这是DM74367最核心的特性之一。除了传统的逻辑高(HIGH)和逻辑低(LOW)输出状态外,它还具有高阻态(High-Impedance State)。在高阻态下,器件的输出端呈现出非常高的阻抗,如同断开连接一般,此时它不会对总线施加任何电流,从而允许其他器件来驱动总线。这种特性对于多路复用总线系统至关重要。
非反相输出: DM74367的输出与输入信号的逻辑状态相同,即输入为高则输出为高,输入为低则输出为低。这使得它作为缓冲器使用时,不会改变信号的逻辑极性,简化了电路设计。
独立的输出使能控制: DM74367具有两个独立的输出使能(OE)输入端,通常标记为 OE1 和 OE2。这两个使能端都是低电平有效的。这意味着当这些使能端中至少有一个处于高电平(逻辑'1')时,所有输出都将进入高阻态。只有当所有使能端都处于低电平(逻辑'0')时,输出才会被使能,并反映其输入端的逻辑状态。这种独立的控制方式为设计者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性地使能部分或全部输出。
宽电源电压范围: 作为TTL器件,DM74367通常工作在标准的 +5V 电源电压下,但也能在一定的电压范围内稳定工作,这使得它与各种TTL兼容的数字电路无缝集成。
高扇出能力: TTL器件通常具有较高的扇出能力,这意味着它可以驱动多个TTL输入,而不会影响信号的完整性。DM74367作为线路驱动器,其输出级设计具有更强的驱动电流能力,使其能够驱动更长的传输线或更大数量的负载。
3. 引脚配置与功能
DM74367通常采用16引脚的DIP(Dual In-line Package)封装,引脚配置如下(具体引脚编号可能因制造商而异,但功能是标准化的):
引脚编号 | 引脚名称 | 类型 | 功能描述 |
1 | 1A | 输入 | 第1路缓冲器的逻辑输入。 |
2 | 1Y | 输出 | 第1路缓冲器的三态输出。 |
3 | 2A | 输入 | 第2路缓冲器的逻辑输入。 |
4 | 2Y | 输出 | 第2路缓冲器的三态输出。 |
5 | 3A | 输入 | 第3路缓冲器的逻辑输入。 |
6 | 3Y | 输出 | 第3路缓冲器的三态输出。 |
7 | GND | 地线 | 电源地线,通常连接到电路的负极。 |
8 | 4A | 输入 | 第4路缓冲器的逻辑输入。 |
9 | 4Y | 输出 | 第4路缓冲器的三态输出。 |
10 | 5A | 输入 | 第5路缓冲器的逻辑输入。 |
11 | 5Y | 输出 | 第5路缓冲器的三态输出。 |
12 | 6A | 输入 | 第6路缓冲器的逻辑输入。 |
13 | 6Y | 输出 | 第6路缓冲器的三态输出。 |
14 | OE2 | 输入 | 第二个输出使能控制端(低电平有效)。 |
15 | OE1 | 输入 | 第一个输出使能控制端(低电平有效)。 |
16 | VCC | 电源 | 正电源输入,通常连接到 +5V。 |
4. 逻辑功能与真值表
DM74367的逻辑功能由其输入A、输出Y以及两个使能控制端 OE1 和 OE2 共同决定。由于其六个缓冲器是独立的,这里我们以其中一个缓冲器为例来解释其工作原理。
下表展示了单个缓冲器的真值表:
OE1 | OE2 | A (输入) | Y (输出) | 状态描述 |
L | L | L | L | 输出使能,输出低电平 |
L | L | H | H | 输出使能,输出高电平 |
H | X | X | Z | 输出高阻态(OE1 高电平,无论 OE2 和 A 如何) |
X | H | X | Z | 输出高阻态(OE2 高电平,无论 OE1 和 A 如何) |
注:
L 代表逻辑低电平(Low)。
H 代表逻辑高电平(High)。
X 代表无关(Don't Care),即该输入的状态对输出没有影响。
Z 代表高阻态(High-Impedance),此时输出端呈现高阻抗,不驱动总线。
从真值表可以看出,只有当两个使能端 OE1 和 OE2 都处于低电平(L)时,该缓冲器才会被使能,此时输出Y将跟随输入A的逻辑状态。只要其中任何一个使能端处于高电平(H),无论输入A是什么状态,输出Y都将进入高阻态(Z)。这种AND逻辑的使能控制提供了灵活的总线控制能力。
5. 内部电路与工作原理
DM74367的每个缓冲器单元内部都由TTL门电路构建,其输出级采用了三态输出电路。典型的TTL三态输出电路通常包含一个图腾柱输出级,并通过附加的控制逻辑来控制其上下两个晶体管的导通或截止,从而实现高、低和高阻三种状态。
当输出被使能时,内部逻辑会根据输入A的状态,使输出图腾柱的顶部晶体管导通(输出高)或底部晶体管导通(输出低)。当输出被禁止时(即 OE1 或 OE2 为高电平),内部控制逻辑会同时关断输出图腾柱的顶部和底部晶体管,使得输出端与内部电路之间几乎断开,呈现出非常高的阻抗,从而达到高阻态。
这种设计确保了在多个DM74367或类似三态器件连接到同一条总线时,只有被使能的器件能够驱动总线,其他未使能的器件则处于不影响总线信号的状态,这对于防止总线冲突和短路非常重要。
6. 典型应用场景
DM74367的三态输出特性使其在各种数字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需要总线共享的场合。
6.1. 数据总线缓冲与驱动
在微处理器系统中,CPU、存储器(RAM、ROM)和各种I/O设备之间通过数据总线进行数据交换。这些总线通常需要强大的驱动能力,以确保信号在较长的PCB走线上传输时仍能保持稳定。DM74367可以作为数据总线的缓冲器和驱动器,增强信号的驱动能力,并隔离负载效应,保护微处理器输出引脚。例如,在连接到多块RAM模块时,DM74367可以用于驱动RAM的数据输入线,并在读操作时将RAM的数据输出缓冲到数据总线上。
6.2. 多路数据选择器/解复用器
虽然DM74367本身不是一个纯粹的多路选择器,但它的三态特性可以与其他逻辑门结合,或者通过外部控制逻辑,实现数据选择或解复用的功能。例如,在多个数据源需要共享同一条数据线时,可以通过控制DM74367的使能端来选择哪个数据源的数据可以传输到总线上。通过精确控制不同DM74367的使能,可以实现从多个输入数据源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并将它们路由到不同的输出总线。
6.3. I/O口扩展与隔离
当微控制器的I/O引脚数量不足以满足系统需求,或者需要更强的驱动电流时,DM74367可以用来扩展I/O能力。例如,微控制器的几个I/O引脚可以用来控制DM74367的使能端和输入端,从而将有限的I/O口扩展为更多的可控输出,并且提供更强的驱动能力来控制外部设备,如LED阵列、继电器或其他逻辑电路。同时,它也能提供电气隔离,保护微控制器的敏感I/O引脚免受外部负载或瞬态信号的冲击。
6.4. 存储器总线接口
在基于微处理器的存储器系统中,DM74367经常用于构建地址总线或数据总线的接口电路。当多个存储器芯片共享同一组地址线和数据线时,DM74367可以用于缓冲这些总线,并在必要时使能或禁止特定的存储器芯片与总线进行通信,以防止数据冲突。例如,在读操作时,DM74367可以作为存储器输出数据到数据总线的缓冲器,而在写操作时,则可以使其输出处于高阻态,让CPU直接驱动数据总线写入存储器。
6.5. 通信接口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DM74367也可以用于构建数据收发器。例如,在一个半双工通信链路中,数据可以在一个时刻从A点发送到B点,而在另一个时刻从B点发送到A点。DM74367的三态输出可以用来控制数据的流向,确保在发送时输出被使能,在接收时输出处于高阻态,从而避免总线上的冲突。
7. 设计考虑与注意事项
在使用DM74367这类TTL器件时,有一些重要的设计考虑和注意事项:
电源去耦: 为了确保器件的稳定工作,应在VCC和GND引脚之间放置一个小的去耦电容(通常为 0.01μF 到 0.1μF)。这个电容应尽可能靠近芯片引脚放置,以滤除电源线上的高频噪声,防止瞬态电流尖峰影响器件的正常操作。
未用输入引脚处理: TTL器件的未用输入引脚不应悬空。悬空的TTL输入引脚会被认为是逻辑高电平,但它们对噪声非常敏感,容易引入误操作。通常的实践是将未用输入引脚连接到VCC,或者通过一个上拉电阻连接到VCC。对于DM74367的输入端,如果某些输入不需要使用,应该将其连接到确定的逻辑电平(VCC或GND)。
扇出限制: 尽管DM74367具有较高的扇出能力,但每个输出引脚可以驱动的负载数量仍然是有限的。在设计时,应查阅数据手册以了解其最大扇出能力,并确保连接的输入数量不超过此限制,以保证信号的电压电平在TTL规范范围内。
传输线效应: 在高速数字电路中,尤其是在较长的走线上,信号的传输线效应(如反射、振铃)可能会成为问题。DM74367作为线路驱动器,在驱动长线时可能需要额外的终端匹配电阻来吸收反射,以确保信号完整性。
功耗: TTL器件通常比CMOS器件有更高的静态功耗。在设计电池供电或对功耗敏感的系统时,应注意这一点。然而,DM74367通常在标准TTL系列中,其功耗处于可接受的范围内,但在大规模集成时仍需考虑总功耗。
切换时间与传播延迟: 任何逻辑门在输入信号变化后,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使输出信号达到稳定状态,这被称为传播延迟。在高速系统中,传播延迟和切换时间是重要的参数,需要考虑DM74367的这些参数是否满足系统时序要求。
热管理: 在一些大负载或高速切换的应用中,DM74367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虽然对于单个芯片而言通常不是大问题,但在密集封装或极端工作条件下,仍需考虑散热问题。
8. 总结
DM74367作为一款经典的TTL三态缓冲器/线路驱动器,在数字逻辑电路设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六路独立缓冲、非反相输出以及关键的三态输出功能,使其成为构建共享总线、增强信号驱动能力和实现I/O扩展的理想选择。理解其引脚功能、逻辑行为以及在各种应用中的作用,对于进行有效的数字系统设计至关重要。尽管现代设计中CMOS器件更为流行,但在一些传统系统维护、教学或对TTL特性有特定需求的场合,DM74367仍然是工程师工具箱中的一个宝贵器件。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