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卖盘信息
BOM询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电子资讯 >基础知识 > lf444芯片引脚图

lf444芯片引脚图

来源:
2025-07-07
类别:基础知识
eye 1
文章创建人 拍明芯城

  LF444 芯片概述

  LF444 是一款高性能四通道低功耗 JFET 输入运算放大器,由国家半导体(National Semiconductor,现已并入 Texas Instruments)生产。它在精密仪器、医疗设备、音频处理和便携式电子产品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LF444 的主要特点是其卓越的低输入偏置电流、低输入失调电压和漂移,以及较低的功耗,使其成为电池供电和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的理想选择。这款芯片集成了四个独立的运算放大器单元,每个单元都具备JFET输入级,这赋予了它极高的输入阻抗,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信号源的负载效应,确保了信号的完整性和精确性。

image.png

  LF444 的设计哲学在于兼顾性能与效率。在提供优异的电学参数的同时,它对电源的消耗保持在较低水平,这对于延长电池寿命至关重要的便携式设备而言是一个显著优势。其工作温度范围广泛,从工业级到商业级均有覆盖,保证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运行。芯片内部的每个运算放大器都经过精心设计,以确保相互之间的隔离度,避免通道间的串扰,这对于多通道信号处理系统尤其重要。此外,LF444 还具备良好的增益带宽积和转换速率,这使得它能够处理较宽频率范围内的信号,并对快速变化的信号做出及时响应。其低噪声特性也使其在处理微弱信号时表现出色,能够有效抑制噪声干扰,提升信噪比,这对于高精度测量和传感器接口应用而言至关重要。

  LF444 芯片引脚图详解

  LF444 芯片通常采用 14 引脚双列直插式封装(DIP-14)或小外形封装(SOIC-14)。理解其引脚排列是正确使用和设计电路的基础。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引脚的功能。

  1. 引脚 1:输出 A (Output A)

  引脚 1 是芯片内部第一个运算放大器(通常标记为 A)的输出端。这个引脚能够提供运算放大器经过增益处理后的信号。它的输出能力(最大输出电流和电压范围)受限于芯片的电源电压和负载条件。在设计电路时,需要确保连接到此引脚的负载不会超过其最大额定电流,否则可能导致芯片损坏或性能下降。通常,输出端会连接到下一级电路的输入、反馈电阻网络,或者直接驱动小型负载。这个输出是运算放大器内部电路的最终结果,代表了输入信号经过放大、滤波或其它处理后的最终形式。为了确保输出信号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通常会在输出端附近放置去耦电容,以滤除高频噪声并稳定电源。此外,为了防止短路,有时会串联一个限流电阻。在实际应用中,用户需要根据特定的应用需求来配置外部电路,以实现所需的输出特性,例如输出电压摆幅、输出阻抗等。

  2. 引脚 2:反相输入 A (-In A)

  引脚 2 是第一个运算放大器(A)的反相输入端。它是运算放大器最重要的输入之一。当输入信号施加到此引脚时,输出信号将与输入信号呈现相反的相位。例如,如果输入电压升高,输出电压将降低(在负反馈配置下)。在大多数运算放大器应用中,特别是线性应用中,反相输入端通常与负反馈回路连接,这意味着一部分输出信号会被反馈到这个输入端,以稳定增益和提高性能。例如,在基本的反相放大器配置中,输入信号通过一个电阻连接到反相输入端,而输出信号通过另一个电阻反馈到反相输入端。这个负反馈机制是运算放大器能够实现精确增益控制和稳定工作的基础。此外,反相输入端的阻抗非常高,这有助于减少信号源的负载效应,确保输入信号的完整性。在处理微弱信号时,保持输入阻抗高尤为重要,以避免信号衰减。

  3. 引脚 3:同相输入 A (+In A)

  引脚 3 是第一个运算放大器(A)的同相输入端。当输入信号施加到此引脚时,输出信号将与输入信号呈现相同的相位。在非反相放大器配置中,输入信号通常直接或通过一个电阻连接到同相输入端,而反相输入端则通过反馈网络连接到输出端。同相输入端也具有极高的输入阻抗,这与反相输入端类似,都是JFET输入级所带来的优势。高输入阻抗使得LF444非常适合作为缓冲器或前置放大器,因为它几乎不会从信号源吸取电流。在实际电路中,为了避免输入端受到静电或其他噪声的干扰,通常会在输入端附近放置保护二极管或RC滤波器。正确连接同相输入端是实现预期放大或信号处理功能的关键。例如,在电压跟随器(缓冲器)配置中,同相输入端直接连接到信号源,而反相输入端直接连接到输出端,从而实现单位增益的缓冲功能。

  4. 引脚 4:V- (负电源输入)

  引脚 4 是 LF444 芯片的负电源输入端。为了使运算放大器正常工作,它需要一个负电源电压(相对于地)。这个负电源提供了芯片内部晶体管偏置所需的电压。通常情况下,V-会连接到地电位(0V)或一个负电压轨,例如 -5V、-9V 或 -15V。电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运算放大器的性能,特别是噪声和稳定性。因此,在 V-引脚附近放置一个去耦电容(通常为 0.1μF 或 0.01μF 的陶瓷电容并联一个 1μF 或 10μF 的电解电容)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滤除电源线上的高频噪声,并提供瞬态电流,以确保芯片在快速变化的信号条件下也能稳定工作。如果电源电压不稳定或存在大量噪声,将会直接影响运算放大器的输出,导致失真或错误。因此,选择一个稳定的、低噪声的电源对 LF444 的性能至关重要。

  5. 引脚 5:同相输入 B (+In B)

  引脚 5 是第二个运算放大器(B)的同相输入端。其功能与引脚 3 类似,用于接收与输出同相的输入信号。它同样具有高输入阻抗,适用于非反相放大器、电压跟随器等配置。在多通道应用中,如果需要独立处理第二个信号,这个引脚就会被使用。用户需要根据第二个通道的特定功能需求,如信号放大、滤波或比较等,来配置相应的外部元件。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高输入阻抗的优势,应确保连接到此引脚的外部电路不会对其加载过多的电流。在处理微弱信号或高阻抗信号源时,该引脚的特性尤为重要,因为它可以有效避免信号衰减和失真。与其他输入引脚类似,为了提高抗干扰能力,可以在此引脚附近采取适当的滤波和保护措施。

  6. 引脚 6:反相输入 B (-In B)

  引脚 6 是第二个运算放大器(B)的反相输入端。它的功能与引脚 2 相同,用于接收与输出反相的输入信号。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会连接到负反馈网络,以稳定放大器的增益和工作点。例如,在第二个通道的反相放大器配置中,输入信号通过一个电阻连接到此引脚,输出信号则通过另一个电阻反馈到此引脚。与其他反相输入端一样,它也具有极高的输入阻抗。正确地配置这个引脚对于实现第二个通道的预期功能至关重要。在设计多通道系统时,需要特别注意各个通道之间的隔离,以避免信号串扰。尽管LF444芯片内部已经做了很好的隔离,外部布线和组件的摆放仍然会对最终性能产生影响。

  7. 引脚 7:输出 B (Output B)

  引脚 7 是第二个运算放大器(B)的输出端。其功能与引脚 1 相同,提供第二个运算放大器处理后的信号。它可以连接到下一级电路、负载或反馈回路。在设计电路时,需要考虑其最大输出电流和电压摆幅,以避免过载。与引脚 1 类似,去耦电容的放置对于保证输出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同样重要。在多通道应用中,这个输出引脚能够提供独立于第一个通道的信号输出,从而实现更复杂的信号处理功能。例如,一个通道可以用于放大音频信号,而另一个通道则可以用于滤波或驱动扬声器。输出端的连接方式和负载特性直接影响到整个通道的性能,因此需要仔细设计和验证。

  8. 引脚 8:输出 C (Output C)

  引脚 8 是第三个运算放大器(C)的输出端。它的功能与引脚 1 和 7 相同,提供第三个运算放大器处理后的信号。在需要处理第三个独立信号流的应用中,例如多传感器接口或多通道音频混音,这个引脚将发挥作用。与其他输出引脚一样,为了确保信号质量,外部去耦电容是必不可少的。设计者需要根据第三个通道的具体应用需求,确定其输出负载和后续电路的连接方式。如果输出需要驱动较大的电流,可能需要额外的缓冲级或驱动电路。此外,在考虑多个运算放大器同时工作时,需要确保电源能够提供足够的电流,以避免电源轨的电压下降。

  9. 引脚 9:反相输入 C (-In C)

  引脚 9 是第三个运算放大器(C)的反相输入端。其功能与引脚 2 和 6 类似,用于接收与输出反相的输入信号,并且通常连接到负反馈回路。高输入阻抗是其显著特点,有助于保持信号源的完整性。在第三个通道需要实现反相放大、求和或积分等功能时,此引脚将是关键的连接点。在设计多通道电路时,每个通道的输入阻抗特性都需要考虑,以确保信号匹配和最小化损耗。精确的反馈电阻选择对于实现预期的增益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10. 引脚 10:同相输入 C (+In C)

  引脚 10 是第三个运算放大器(C)的同相输入端。其功能与引脚 3 和 5 相同,用于接收与输出同相的输入信号。它也具备高输入阻抗,非常适合作为第三个通道的非反相放大器或缓冲器输入。在多个通道同时工作的情况下,对输入信号的精确性和纯净度要求更高。因此,在此引脚附近采取适当的去耦和保护措施是必要的,以防止噪声和静电放电对芯片造成损害。如果这个通道需要处理微弱信号,那么其低噪声特性将得到充分利用,但前提是输入端没有引入额外的噪声。

  11. 引脚 11:V+ (正电源输入)

  引脚 11 是 LF444 芯片的正电源输入端。为了使运算放大器正常工作,它需要一个正电源电压(相对于地)。这个正电源提供了芯片内部晶体管偏置所需的电压。通常情况下,V+会连接到一个正电压轨,例如 +5V、+9V 或 +15V。与负电源引脚(V-)类似,在 V+引脚附近放置一个去耦电容(通常为 0.1μF 或 0.01μF 的陶瓷电容并联一个 1μF 或 10μF 的电解电容)是至关重要的。这些电容能够滤除电源线上的高频噪声,并提供瞬态电流,以确保芯片在快速变化的信号条件下也能稳定工作。一个稳定、低噪声的正电源对于保证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精度和稳定性至关重要。如果电源电压波动或存在大量纹波,将会直接影响运算放大器的性能,导致输出失真。

  12. 引脚 12:同相输入 D (+In D)

  引脚 12 是第四个运算放大器(D)的同相输入端。其功能与引脚 3、5 和 10 相同,用于接收与输出同相的输入信号。作为芯片的最后一个通道,它同样具有高输入阻抗,非常适合作为非反相放大器或缓冲器输入。在需要处理第四个独立信号流的应用中,这个引脚将被使用。例如,在复杂的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中,四个通道可以分别连接到不同的传感器,实现并行数据处理。与所有输入引脚一样,外部电路的设计应考虑到其高输入阻抗特性,以避免信号加载效应。

  13. 引脚 13:反相输入 D (-In D)

  引脚 13 是第四个运算放大器(D)的反相输入端。其功能与引脚 2、6 和 9 类似,用于接收与输出反相的输入信号,并且通常连接到负反馈回路。此引脚同样具有高输入阻抗。在第四个通道需要实现反相放大、差分放大或其他需要负反馈的功能时,此引脚将发挥作用。在设计具有多个通道的精密电路时,需要特别注意每个通道的布局和布线,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耦合和串扰。例如,输入信号线应尽可能短,并远离噪声源,以确保信号的纯净度。

  14. 引脚 14:输出 D (Output D)

  引脚 14 是第四个运算放大器(D)的输出端。其功能与引脚 1、7 和 8 相同,提供第四个运算放大器处理后的信号。在需要处理第四个独立信号流或驱动第四个负载的应用中,这个引脚将发挥作用。与所有输出引脚一样,去耦电容的放置对于保证输出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至关重要。设计者需要根据第四个通道的具体应用需求,确定其输出负载和后续电路的连接方式。在多通道系统中,确保每个通道的输出都能满足其后续电路的要求是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

  LF444 芯片主要特性与参数

  LF444 芯片之所以在众多应用中脱颖而出,得益于其一系列优异的电气特性。

  1. JFET 输入级

  LF444 采用 JFET(结型场效应晶体管)输入级,这是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JFET 输入级赋予了LF444 极高的输入阻抗(通常在兆欧到太欧姆范围),远高于传统的双极型晶体管(BJT)输入级运算放大器。高输入阻抗意味着芯片在从信号源获取信号时几乎不吸取电流,这对于连接到高阻抗传感器(如 pH 探头、压电传感器)或高阻抗信号源(如电荷放大器)的应用至关重要。因为如果输入阻抗较低,信号源将被“加载”,导致信号衰减或失真。例如,在处理生物电信号时,信号源的内阻通常很高,LF444 的高输入阻抗可以有效避免信号损失。此外,JFET 输入级还导致了 极低的输入偏置电流(通常在皮安级别)。输入偏置电流是指流入或流出运算放大器输入端的微小电流,即使输入电压为零,这个电流也存在。高偏置电流会导致信号源上的电压降,尤其是在高阻抗电路中,从而引入误差。LF444 的低偏置电流显著降低了这种误差,使其在需要长时间积分或使用大电阻值反馈网络的电路中表现出色,因为这些电路对输入偏置电流非常敏感。例如,在精密积分器中,电容上的电压是输入电流的积分,如果输入偏置电流较大,会导致电容上的电压漂移,从而引入误差。JFET 输入级还通常提供比 BJT 输入级更好的 低噪声性能,尤其是在低频区域,这对于精密测量和音频应用非常有利。然而,JFET 输入级的运算放大器在温度变化时,输入偏置电流可能会有较大的漂移,但LF444通过内部补偿和设计优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个问题。

  2. 低功耗

  LF444 被设计为 低功耗 运算放大器。每个放大器的工作电流通常在几百微安到一毫安的量级。在四通道芯片中,总的静态电流消耗仍然保持在较低水平。低功耗对于 电池供电的便携式设备需要长时间运行的远程传感器节点 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些应用中,延长电池寿命是设计工程师的首要任务之一。通过降低功耗,LF444 允许设备在不频繁更换电池的情况下工作更长时间,或者使用更小容量的电池,从而减小产品体积和重量。例如,在野外数据采集设备中,低功耗意味着设备可以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运行数周甚至数月。低功耗设计通常通过优化内部电路结构和偏置电流来实现。虽然低功耗有时会以牺牲一些速度(如较低的转换速率或增益带宽积)为代价,但对于许多精密测量和低频信号处理应用而言,LF444 的性能完全足够。例如,在医疗植入设备中,低功耗不仅可以延长设备寿命,还可以减少热量产生,提高患者舒适度。

  3. 低输入失调电压与漂移

  输入失调电压(Vos) 是指在理想情况下,如果两个输入端电压相同,输出电压应该为零,但实际上会有一个小的直流电压输出,为了使输出为零,需要在输入端施加一个小的差分电压,这个电压就是输入失调电压。LF444 具有 较低的输入失调电压(通常在毫伏到几百微伏的范围),这意味着它在开环或闭环配置下都能提供更高的直流精度。低的输入失调电压对于直流放大器、数据采集系统和精密测量应用非常关键,因为它可以减少系统固有的误差。

  输入失调电压漂移 是指输入失调电压随温度、时间和电源电压变化而发生的变化。LF444 还具有 较低的输入失调电压漂移(通常在几微伏/摄氏度)。低的漂移特性保证了芯片在环境温度变化时性能的稳定性,这对于那些需要在宽温度范围内保持高精度的工业和汽车电子应用非常重要。例如,在精密称重系统中,即使环境温度发生变化,如果失调电压漂移较小,也能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为了进一步减小失调电压的影响,用户可以在外部电路中添加失调电压补偿网络,或者使用斩波稳定技术(对于极高精度的应用)。LF444 的低失调电压和低漂移特性减少了对这些外部补偿电路的需求,简化了设计。

  4. 宽电源电压范围

  LF444 能够在相对较宽的电源电压范围内工作,通常从 ±4V 到 ±18V(或单电源 8V 到 36V)。这种灵活性使得它能够适应各种电源供电系统。无论是传统的双极性电源(例如 ±15V,用于模拟信号处理),还是现代的单电源供电系统(例如 5V 或 12V,常见于数字系统和便携式设备),LF444 都能良好地兼容。宽电源电压范围增加了设计灵活性,使得工程师可以根据现有电源条件来选择这款芯片,而无需额外设计复杂的电源转换电路。例如,在工业控制系统中,常常有 ±15V 的电源轨,而嵌入式系统中则可能只有 5V 或 12V 单电源。LF444 的适应性使其成为一个通用的选择。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芯片可以在宽电压范围内工作,但其具体的性能参数(如输出摆幅、最大输出电流和噪声)可能会随电源电压的变化而略有不同,因此在特定应用中应参考数据手册中的详细参数图表。

  5. 增益带宽积 (GBP)

  增益带宽积(Gain Bandwidth Product, GBP) 是运算放大器的一个重要动态参数,它表示在闭环增益为 1 时,放大器能够保持其增益的频率范围。LF444 的 GBP 通常在 兆赫兹(MHz) 级别,例如 1 MHz。这意味着当增益为 1 时,放大器可以处理到 1 MHz 的信号。如果增益提高,则有效带宽会相应降低。例如,如果增益设置为 10,则带宽将降至 100 kHz。这个参数对于需要处理交流信号的应用非常重要,例如音频放大器、滤波器和信号调理电路。较高的 GBP 意味着放大器能够处理更高频率的信号,或者在给定频率下提供更高的增益。虽然 LF444 不是超高速运算放大器,但其 GBP 对于大多数低频到中频应用(如音频、传感器接口和精密测量)已经足够。在选择运算放大器时,需要根据信号的最高频率和所需的增益来综合考虑 GBP。如果需要处理非常高的频率信号,可能需要选择具有更高 GBP 的专用高速运算放大器。

  6. 转换速率 (Slew Rate)

  转换速率(Slew Rate, SR) 是衡量运算放大器输出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快慢的一个参数,单位通常是伏特/微秒(V/μs)。它表示放大器输出电压在单位时间内能达到的最大变化速率。LF444 的转换速率通常在 1 V/μs 左右。转换速率决定了放大器在处理快速变化的信号(如方波或脉冲)时的能力。如果输入信号的变化速率超过了放大器的转换速率,输出信号将会出现失真,通常表现为输出波形边缘变圆,无法跟随输入信号的快速变化。这在处理高频大信号时尤为明显,被称为 Slew Rate Limited。例如,在音频放大器中,如果转换速率过低,可能会导致高音部分的失真。虽然 LF444 的转换速率不如一些专用高速运算放大器高,但对于其目标应用(低功耗、精密测量和中频信号处理)而言,其转换速率通常是足够的。在设计电路时,需要确保所需的输出电压变化速率不超过芯片的转换速率,否则可能会引入非线性失真。

  7. 低噪声

  LF444 具有相对 较低的噪声性能。运算放大器内部的器件(如晶体管和电阻)会产生随机的电噪声,这些噪声会叠加在信号上,降低信噪比。噪声通常用 输入电压噪声密度(nV/√Hz)输入电流噪声密度(pA/√Hz) 来衡量。LF444 的 JFET 输入级通常在电压噪声方面表现良好,尤其是在低频区域。低噪声特性对于 微弱信号放大高精度测量 应用至关重要。例如,在医疗诊断设备(如心电图、脑电图)中,需要放大非常微弱的生物电信号,如果放大器噪声过大,将淹没有效信号。在传感器接口电路中,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往往非常小,如果噪声太高,会限制系统的分辨率和精度。为了进一步降低系统噪声,除了选择低噪声运算放大器外,还需要注意电路板布局、电源滤波和屏蔽等措施。

  LF444 芯片典型应用电路

  LF444 四通道运算放大器因其多功能性和优异的性能,在众多电子应用中都扮演着关键角色。理解其典型应用电路,有助于工程师更好地利用这款芯片的潜力。

  1. 反相放大器 (Inverting Amplifier)

  原理: 反相放大器是最基本的运算放大器配置之一,它将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并将输出信号的相位反转 180 度。其核心是负反馈机制。输入信号通过电阻 R_in 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 (−In),而反馈电阻 R_f 则连接在输出端和反相输入端之间。同相输入端 (+In) 通常接地(或连接到参考电压)。由于运算放大器的虚短路特性(即反相输入端和同相输入端电压近似相等),因此反相输入端也被拉到近似地电位。

  电路描述:

  输入端: 信号 V_in 通过电阻 R_in 连接到 LF444 的反相输入端(例如,引脚 2)。

  反馈: 电阻 R_f 连接在输出端(例如,引脚 1)和反相输入端(引脚 2)之间。

  同相输入: 同相输入端(例如,引脚 3)直接连接到地(0V)。

  电源: V+(引脚 11)和 V-(引脚 4)分别连接到正负电源。

  工作方式: 当输入电压 V_in 施加到 R_in 时,电流 I_in=V_in/R_in 流向反相输入端。由于运算放大器的高输入阻抗,几乎没有电流流入反相输入端,因此所有电流都流经反馈电阻 R_f。输出电压 V_out 由反馈回路决定,使得反相输入端的电压保持近似为零。因此,通过欧姆定律,输出电压 V_out=−I_incdotR_f=−(V_in/R_in)cdotR_f。

  增益计算: 闭环增益 A_v=V_out/V_in=−R_f/R_in。 通过选择合适的 R_f 和 R_in 值,可以精确控制放大倍数。例如,如果 R_f=10kOmega,R_in=1kOmega,则增益为 -10。负号表示输出信号相对于输入信号是反相的。

  LF444 的优势: LF444 的高输入阻抗和低输入偏置电流特性,使得 R_in 和 R_f 可以使用较大的电阻值而不会引入显著的直流误差,这对于降低功耗或在输入信号源阻抗较高的情况下尤为重要。低失调电压和漂移保证了直流增益的精度和稳定性。

  应用场景:

  音频信号放大: 将麦克风等低电平音频信号放大到可用的电平。

  电平反转: 需要将信号电平反相的场合。

  求和电路: 通过在反相输入端并联多个输入电阻,可以实现多个信号的加权求和。

  有源滤波器: 作为有源滤波器(如低通、高通或带通滤波器)的基本放大单元。

  2. 非反相放大器 (Non-Inverting Amplifier)

  原理: 非反相放大器同样利用负反馈,但输入信号施加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 (+In)。反馈电阻网络将一部分输出信号反馈到反相输入端 (−In),使得反相输入端的电压紧密跟随同相输入端的电压。输出信号的相位与输入信号相同。

  电路描述:

  输入端: 信号 V_in 直接连接到 LF444 的同相输入端(例如,引脚 3)。

  反馈: 一个分压电阻网络由 R_1 和 R_2 组成,连接在输出端(例如,引脚 1)和反相输入端(引脚 2)之间。其中,R_1 连接在反相输入端和地之间,R_2 连接在输出端和反相输入端之间。

  电源: V+(引脚 11)和 V-(引脚 4)分别连接到正负电源。

  工作方式: 由于虚短路特性,V_−InapproxV_+In=V_in。根据分压原理,反相输入端的电压 V_−In=V_outcdot(R_1/(R_1+R_2))。令 V_in=V_−In,可解得 V_out=V_incdot((R_1+R_2)/R_1)。

  增益计算: 闭环增益 A_v=V_out/V_in=1+R_2/R_1。 非反相放大器的增益始终大于等于 1。例如,如果 R_1=1kOmega,R_2=9kOmega,则增益为 10。

  LF444 的优势: LF444 的 高输入阻抗 在非反相放大器配置中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连接到信号源,避免了信号源的加载效应。这使得它非常适合作为 缓冲器(当 R_2=0 且 R_1=infty 时,增益为 1,即电压跟随器)或前置放大器,适用于高阻抗信号源。低噪声特性确保了放大后信号的纯净度。

  应用场景:

  传感器接口: 连接到高阻抗传感器,如压电传感器、光电二极管等,提供信号放大和阻抗匹配。

  电压跟随器(缓冲器): 实现阻抗变换,隔离前后级电路,防止信号源被后续电路加载。

  有源滤波器: 作为有源滤波器电路中的增益级。

  电平抬升: 将小信号放大到所需电压范围。

  3. 差分放大器 (Differential Amplifier)

  原理: 差分放大器用于放大两个输入信号之间的电压差。它在测量桥式电路、抑制共模噪声和处理差分信号方面非常有用。LF444 的多个运算放大器可以方便地配置成差分放大器。

  电路描述: 典型的差分放大器需要一个运算放大器和四个电阻。

  输入 1: 信号 V_1 通过电阻 R_A 连接到 LF444 的反相输入端(例如,引脚 2)。

  输入 2: 信号 V_2 通过电阻 R_C 连接到 LF444 的同相输入端(例如,引脚 3)。

  反馈: 电阻 R_B 连接在输出端(例如,引脚 1)和反相输入端(引脚 2)之间。

  同相输入支路: 电阻 R_D 连接在同相输入端(引脚 3)和地之间。

  电源: V+(引脚 11)和 V-(引脚 4)分别连接到正负电源。

  增益计算: 如果选择 R_A=R_C 且 R_B=R_D,那么闭环增益 A_v=V_out/(V_2−V_1)=R_B/R_A。 输出电压 V_out=(V_2−V_1)cdot(R_B/R_A)。理想情况下,它只放大差模信号,而抑制共模信号。

  LF444 的优势: LF444 的低输入失调电压和低失调电压漂移对于差分放大器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确保即使在共模信号存在时,也能精确地放大差模信号。其高输入阻抗在连接到高阻抗差分源时也很有用。四通道特性意味着可以在一个芯片上实现多个差分放大器,或者将差分放大器与其他处理功能(如滤波)集成。

  应用场景:

  桥式电路测量: 测量惠斯通电桥或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桥式输出信号。

  噪声抑制: 抑制传输线上的共模噪声,提高信号传输的抗干扰能力。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 放大微弱的差分生物电信号(如心电图、肌电图)。

  仪器仪表: 用于精确测量两个点之间的电压差。

  4. 电压跟随器 (Voltage Follower / Buffer)

  原理: 电压跟随器是一种特殊的非反相放大器,其闭环增益为 1。它将输入信号直接传递到输出,不改变电压幅值,但实现了 阻抗变换。这意味着它具有极高的输入阻抗和极低的输出阻抗。

  电路描述:

  输入端: 信号 V_in 直接连接到 LF444 的同相输入端(例如,引脚 3)。

  反馈: 输出端(例如,引脚 1)直接连接到反相输入端(例如,引脚 2)。

  电源: V+(引脚 11)和 V-(引脚 4)分别连接到正负电源。

  工作方式: 由于虚短路特性,反相输入端的电压与同相输入端的电压相等。而反相输入端又直接连接到输出端,所以输出电压 V_out 总是等于输入电压 V_in。

  增益计算: 闭环增益 A_v=V_out/V_in=1。

  LF444 的优势: LF444 的 高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 是其作为电压跟随器的核心优势。它能够有效地隔离信号源和负载,防止负载效应导致信号衰减或失真。例如,一个高阻抗传感器可能无法直接驱动一个低阻抗的后续电路,通过电压跟随器可以提供所需的电流驱动能力而不会对传感器造成加载。同时,其低噪声特性也保证了信号的纯净传输。四通道特性使得一个芯片可以提供四个独立的缓冲器。

  应用场景:

  阻抗匹配: 在高阻抗信号源和低阻抗负载之间提供缓冲,防止信号衰减。

  多路复用器后级: 缓冲多路复用器输出,防止其输出被后续电路加载。

  采样保持电路: 作为采样电容的缓冲器,防止电容上的电荷泄露。

  信号隔离: 将不同模块的信号进行隔离,防止互相干扰。

  5. 有源滤波器 (Active Filters)

  原理: 有源滤波器利用运算放大器(如 LF444)和电阻、电容等无源元件来构建滤波器电路,以实现特定的频率响应(如低通、高通、带通、带阻)。相比于无源滤波器,有源滤波器具有更高的增益、更陡峭的衰减率、更好的隔离性和不加载信号源的优点。

  电路描述: 有源滤波器有多种拓扑结构,例如 Sallen-Key 拓扑、多路反馈(Multiple Feedback, MFB)拓扑等。

  Sallen-Key 低通滤波器: 包含一个 LF444 运算放大器、两个电阻和两个电容。输入信号施加到同相输入端,反馈网络(包含电阻和电容)连接在输出和反相输入端之间。

  Sallen-Key 高通滤波器: 与低通滤波器类似,只是电阻和电容的位置互换。

  工作方式: 运算放大器提供增益和缓冲,使得滤波器响应不受负载影响。通过精确选择电阻和电容的值,可以确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Q 值和增益。例如,一个二阶 Sallen-Key 低通滤波器可以提供 -40 dB/十倍频程的衰减率。

  LF444 的优势: LF444 的 低噪声低失调电压 对于精密滤波器应用非常有利,尤其是在处理低电平信号时。其稳定的增益带宽积和转换速率确保了在所需频率范围内的良好滤波性能。四通道特性意味着可以在一个芯片上实现多级滤波器或者多通道并行滤波,例如构建一个多级巴特沃斯或切比雪夫滤波器。

  应用场景:

  音频处理: 构建均衡器、分频器、噪声抑制电路等。

  数据采集系统: 滤除传感器信号中的高频噪声或工频干扰。

  控制系统: 稳定控制回路,滤除不需要的频率成分。

  通信系统: 信号整形和频谱管理。

  6. 积分器与微分器 (Integrator and Differentiator)

  原理:

  积分器: 积分器电路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时间积分成正比。它通常用于波形整形、信号恢复和模拟计算。

  微分器: 微分器电路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时间导数成正比。它常用于检测输入信号的变化率或边缘。

  电路描述:

  积分器: 输入信号通过电阻 R 连接到 LF444 的反相输入端,电容 C 连接在输出端和反相输入端之间(作为反馈元件),同相输入端接地。输出电压 V_out=−(1/(RcdotC))intV_indt。

  微分器: 输入信号通过电容 C 连接到 LF444 的反相输入端,电阻 R 连接在输出端和反相输入端之间(作为反馈元件),同相输入端接地。输出电压 V_out=−RcdotCcdot(dV_in/dt)。

  LF444 的优势: LF444 的 极低输入偏置电流 对于积分器电路至关重要。在理想积分器中,电容是唯一的反馈元件,任何流经反相输入端的偏置电流都将在电容上累积,导致输出电压持续漂移(称为“积分器漂移”)。LF444 的皮安级偏置电流显著降低了这种漂移,使其能够实现长时间的精确积分。然而,对于实际应用中的积分器,通常会并联一个大电阻与电容,以提供直流反馈路径,防止输出饱和。

  应用场景:

  积分器: 模拟计算器、波形发生器(如三角波)、积分测量、低通滤波器的低频扩展。

  微分器: 边缘检测、脉冲发生器、高通滤波器的高频扩展。

  LF444 芯片封装与引脚命名约定

  LF444 芯片通常采用两种主要封装类型:双列直插式封装(DIP)小外形封装(SOIC)。这两种封装在尺寸、焊接方式和应用场景上有所不同,但引脚功能是相同的。

  1. 双列直插式封装 (DIP-14)

  特点:

  外观: 矩形塑料或陶瓷封装,两侧各有七个引脚,呈垂直向下或稍微向外弯曲。

  引脚间距: 标准的 2.54 mm (0.1 英寸) 引脚间距,便于在面包板或穿孔板上进行原型开发和手动焊接。

  安装方式: 通常通过通孔焊接(Through-Hole Technology, THT)方式安装到印刷电路板(PCB)上。引脚穿过 PCB 上的孔,然后在另一面焊接。

  优点: 易于手动焊接、测试和更换;适合原型开发和教育用途;机械强度较高。

  缺点: 尺寸相对较大,占用 PCB 空间多;不适合高密度集成;高频性能可能不如表面贴装封装。

  引脚命名约定: 在 DIP 封装中,通常有一个 缺口(notch) 或一个 圆点(dot) 标记在芯片的一端,用来指示引脚 1 的位置。

  缺口/圆点端为顶部。

  从缺口/圆点旁边的第一个引脚开始,逆时针方向计数。

  引脚 1 在缺口或圆点旁边。

  引脚 14 在缺口或圆点对面的最末端。

  例如,对于 DIP-14 封装的 LF444:

image.png

  引脚 1:OUT A

  引脚 2:-IN A

  引脚 3:+IN A

  引脚 4:V-

  引脚 5:+IN B

  引脚 6:-IN B

  引脚 7:OUT B

  引脚 8:OUT C

  引脚 9:-IN C

  引脚 10:+IN C

  引脚 11:V+

  引脚 12:+IN D

  引脚 13:-IN D

  引脚 14:OUT D

  2. 小外形封装 (SOIC-14)

  特点:

  外观: 比 DIP 封装小得多,引脚从封装两侧水平延伸,通常呈“鸥翼”形(gull-wing)或“J”形。

  引脚间距: 通常为 1.27 mm (0.05 英寸),是 DIP 封装引脚间距的一半。

  安装方式: 采用表面贴装技术(Surface-Mount Technology, SMT)安装到 PCB 上。芯片直接焊接到 PCB 表面的焊盘上,无需穿孔。

  优点: 尺寸小,节省 PCB 空间;适合高密度集成和自动化生产;高频性能更好(由于引脚更短,寄生电感和电容更小)。

  缺点: 手动焊接和更换相对困难;需要专业的 SMT 焊接设备。

  引脚命名约定: 在 SOIC 封装中,通常也有一个 缺口 或一个 小圆点/标记 来指示引脚 1 的位置。

  缺口或圆点端为顶部。

  从缺口/圆点旁边的第一个引脚开始,逆时针方向计数。

  引脚 1 在缺口或圆点旁边。

  SOIC-14 的引脚排列与 DIP-14 相同,只是封装形式和尺寸不同。

  例如,对于 SOIC-14 封装的 LF444:

image.png

  引脚功能与 DIP-14 完全一致。

  选择哪种封装:

  原型开发和教学: DIP 封装通常是首选,因为它易于操作。

  量产产品: SOIC 封装因其小尺寸和自动化生产的便利性而更受欢迎。

  高频应用: SOIC 封装通常具有更好的高频特性。

  空间受限: SOIC 封装是唯一的选择。

  无论选择哪种封装,在设计电路时都务必参考 LF444 的官方数据手册,以获取最准确的引脚图、电气特性和建议操作条件。数据手册还提供了关于最大额定值、典型应用电路和性能曲线的详细信息,这些都是成功设计的基础。

  LF444 芯片设计注意事项

  在将 LF444 芯片集成到电路设计中时,为了确保其最佳性能和可靠性,需要考虑一系列重要的设计原则和实践。

  1. 电源去耦

  重要性: 电源去耦(Power Supply Decoupling) 是任何模拟电路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对于像 LF444 这样的运算放大器更是如此。去耦电容的主要作用是为芯片提供瞬时电流,抑制电源线上的高频噪声和纹波,并防止电源轨上的电压波动影响芯片性能。运算放大器在工作时,特别是当输出信号快速变化(高转换速率)或驱动容性负载时,会从电源线瞬间抽取大电流。如果电源线阻抗较高或电源本身无法及时提供这些瞬时电流,电源轨电压就会发生“下垂”(droop)或“振铃”(ringing),这会直接影响放大器的线性度、稳定性和噪声性能,甚至可能导致振荡。

  实施方法:

  电容选择: 通常建议在 LF444 的 V+和 V-引脚与地之间放置 两个并联的去耦电容

  一个较小值的陶瓷电容(例如 0.1μF 或 0.01μF): 放置在 尽可能靠近 芯片电源引脚的位置。这种小电容具有较低的等效串联电感(ESL)和等效串联电阻(ESR),能够有效地滤除高频噪声并提供快速的瞬态电流。其物理尺寸越小,效果越好。

  一个较大值的电解电容或钽电容(例如 1μF、10μF 或 47μF): 放置在稍远一点的位置,但仍然靠近芯片。这种大电容主要用于提供低频的储能,补偿电源线的低频纹波,并在长时间电流需求下提供能量。

  布局: 去耦电容的放置位置至关重要。它们应该尽可能靠近 LF444 的电源引脚,并采用最短的引线连接到芯片和地平面。长引线会增加寄生电感,从而降低去耦效果。理想情况下,电源引脚、去耦电容和地平面之间形成一个紧凑的环路。

  实际考量: 良好的去耦不仅能提高芯片性能,还能防止芯片间互相干扰。在一个多通道或多芯片的电路板上,每一个需要电源去耦的芯片都应该有自己独立的去耦电容组,而不是共用一组电容。

  2. 避免输入过压

  重要性: 尽管 LF444 具有 JFET 输入级,通常对输入电压的容忍度相对较高,但在任何情况下,输入电压都不能超过芯片的电源电压范围(即 V- 到 V+)。如果输入电压超过这些限制,可能会导致输入保护二极管导通,从而引入输入偏置电流的增加、信号失真,甚至可能永久性损坏输入级。

  实施方法:

  限流电阻: 如果输入信号源可能产生超过电源轨的电压,或者在启动/关闭时可能出现瞬态电压,可以在输入引脚串联一个 限流电阻。这个电阻可以限制流经输入保护二极管的电流,从而保护芯片。通常,几百欧姆到几千欧姆的电阻就足够了,具体数值取决于预期过压的幅度和持续时间。

  钳位二极管: 对于可能出现较大瞬态过压的场景,可以使用肖特基二极管或齐纳二极管将输入电压钳位在安全范围内。这些二极管连接在输入引脚和电源轨之间,当输入电压超过设定阈值时,它们会导通并将过剩电压钳位住。

  电源序列: 在多电源系统中,确保 LF444 的电源在输入信号施加之前稳定建立,并在关闭时最后断开。不正确的电源序列也可能导致瞬时输入过压。

  3. 负载考虑

  重要性: 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级具有一定的驱动能力限制。连接到 LF444 输出端的 负载(Load) 会影响其输出电压摆幅、最大输出电流和稳定性。

  实施方法:

  最大输出电流: 查阅 LF444 的数据手册,了解其 最大输出电流(IOUT) 限制(例如,通常为几十毫安)。确保连接的负载不会要求超过这个电流,否则会导致输出饱和、失真或芯片损坏。如果需要驱动大电流负载(如低阻抗扬声器),应在 LF444 之后添加一个电流缓冲级(例如,由功率晶体管组成的射极跟随器)。

  容性负载: 运算放大器对 容性负载 比较敏感。大的容性负载(如长电缆、大电容)会与运算放大器的输出阻抗形成低通滤波器,引入相位滞后,可能导致放大器振荡。

  隔离电阻: 在输出端串联一个 小电阻(通常为几十到几百欧姆),可以隔离容性负载,从而提高稳定性。这个电阻与负载电容形成一个 RC 网络,可以吸收一部分高频能量,并减小相位滞后。

  反馈电容: 有时在反馈电阻 R_f 两端并联一个小的反馈电容 C_f(通常在几皮法到几十皮法),可以提高稳定性,特别是在高增益配置下。这个电容形成一个高频滚降,补偿内部相位滞后。

  输出摆幅: LF444 的输出电压摆幅不会完全达到电源轨电压。它通常比 V+低几百毫伏,比 V-高几百毫伏。这被称为 输出饱和电压。在设计时,需要确保所需的输出信号摆幅在 LF444 的实际输出摆幅范围内。如果需要轨到轨(rail-to-rail)输出,则需要选择专门的轨到轨运算放大器。

  4. 噪声抑制

  重要性: 尽管 LF444 自身具有低噪声特性,但外部环境和电路布局仍然会引入噪声。有效的噪声抑制是确保信号纯净度的关键。

  实施方法:

  电源去耦: 如前所述,良好的电源去耦是抑制电源噪声的首要步骤。

  地线布局: 采用 星形接地(Star Grounding)地平面(Ground Plane) 设计,将不同电流路径的地线在一点汇合或通过低阻抗地平面连接,可以有效减少地回路噪声。避免共享地线路径,以防数字噪声耦合到模拟信号。

  屏蔽: 对于微弱信号或高阻抗输入,应考虑使用 屏蔽线(Shielded Cable)金属屏蔽罩 来隔离外部电磁干扰(EMI)和射频干扰(RFI)。

  滤波: 在输入端和输出端添加适当的 RC 或 LC 滤波器,可以滤除高频噪声。在输入端添加小电容(如 10pF-100pF)可以直接在输入端滤除射频噪声。

  组件选择: 使用高质量、低噪声的电阻(如金属膜电阻)和电容(如陶瓷电容或薄膜电容),因为它们本身产生的噪声较小。

  走线长度: 尽量缩短敏感模拟信号的走线长度,尤其是高阻抗输入线的长度,以减少感应噪声。将模拟走线与数字走线或开关电源走线分开。

  5. 偏置与共模电压

  重要性: LF444 的输入偏置和共模电压范围对其正常工作至关重要。JFET 输入级通常具有宽共模电压范围,但并非总是轨到轨。

  实施方法:

  共模电压范围: 查阅数据手册,了解 LF444 的 共模输入电压范围(Common Mode Voltage Range, VICR)。确保输入信号的共模电压始终在此范围内,否则可能导致输入级饱和或性能下降。如果输入信号的共模电压超出此范围,需要进行电平转换或使用差分放大器。

  输入偏置电流: 尽管 LF444 的偏置电流很低,但在使用大反馈电阻时,输入偏置电流在电阻上的压降可能会产生直流误差。为了最小化这个误差,可以在同相输入端(如果反相输入端有大电阻)串联一个与反相输入端等效的电阻,以平衡两个输入端的偏置电流引起的压降。这被称为 偏置电流补偿电阻

  6. 热效应

  重要性: 芯片内部的功耗会产生热量,导致芯片温度升高。温度变化会影响运算放大器的参数,如输入失调电压、偏置电流和增益。

  实施方法:

  散热: 确保芯片有足够的散热,尤其是在驱动重负载或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时。虽然 LF444 功耗较低,但长时间工作在较高环境温度下仍需注意。

  温度漂移: 对于精密应用,如果环境温度变化较大,应考虑输入失调电压漂移和偏置电流漂移对系统精度的影响。在极端情况下,可能需要温度补偿电路或使用更高级别的零漂移(zero-drift)运算放大器。

  7. 启动和关闭

  重要性: 在电路启动和关闭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瞬态电压和电流,这可能对运算放大器造成损害。

  实施方法:

  电源排序: 如果电路中有多个电源,确保电源按正确的顺序上电和下电。对于运算放大器,通常建议正负电源同时上电,或者先上电正负电源,再施加输入信号。

  软启动/关闭: 对于高压或大功率系统,可以考虑使用软启动或软关闭电路,以控制电压和电流的上升/下降速率,减少瞬态冲击。

  通过遵循这些设计注意事项,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 LF444 芯片的性能潜力,并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任何设计中,仔细阅读并理解芯片的官方数据手册都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LF444 芯片选型与替代方案

  在选择 LF444 芯片时,除了关注其核心特性,还需要考虑其在特定应用中的适用性。当 LF444 不完全满足需求时,了解其替代方案也变得至关重要。

  1. 选型考量

  在决定是否选用 LF444 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精度需求: 如果您的应用对直流精度要求极高,例如需要将微伏级别的信号放大,那么 LF444 的 低输入失调电压和低失调电压漂移 是其优势。它能够提供稳定的直流性能,减少测量误差。对于需要将小电压差放大到可用范围的应用,LF444 的精度表现尤为突出。

  输入阻抗: 对于连接高阻抗传感器(如 pH 电极、压电传感器)或信号源的场景,LF444 的 JFET 输入级 带来的 极高输入阻抗 是一个决定性因素。高输入阻抗意味着芯片几乎不从信号源汲取电流,从而避免信号源被加载,确保信号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例如,在长时间积分电路中,如果输入阻抗不够高,会导致积分器输出漂移。

  功耗预算: 如果您的设计是 电池供电 或对 功耗敏感,例如便携式仪器、无线传感器节点或医疗植入设备,LF444 的 低功耗 特性使其成为理想选择。较低的静态电流消耗有助于延长电池寿命或减少电源需求。

  噪声性能: 在处理 微弱信号 或需要高信噪比的应用中(如音频前置放大器、精密数据采集),LF444 的 低噪声 特性非常重要。它有助于捕捉微小的信号变化,并抑制不必要的干扰。

  带宽与速度: LF444 的 增益带宽积(MHz 级别)转换速率(V/μs 级别) 对于大多数低频到中频(如音频、传感器信号)的应用是足够的。然而,如果您的应用需要处理数十兆赫兹甚至更高频率的信号,或者需要极高的信号变化速率,那么 LF444 可能不够快,需要考虑更高带宽的运算放大器。

  通道数量: LF444 是一个 四通道 运算放大器。如果您需要在单个芯片上集成多个独立的放大或信号处理功能,那么它的四通道特性会带来 PCB 空间和成本上的优势。如果只需要一个或两个通道,则可以选择更小封装或通道数更少的芯片,以节省成本和空间。

  电源电压: LF444 支持相对较宽的 电源电压范围(±4V 到 ±18V 或单电源 8V 到 36V),这使得它能够适应多种电源设计。确保您的电源电压在芯片的工作范围内。

  成本: 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成本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LF444 作为一款经典的通用型运算放大器,通常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益。

  2. 替代方案与升级方向

  当 LF444 不能完全满足特定应用需求时,可以考虑以下替代方案或升级方向:

  更高精度/更低失调:

  零漂移/斩波稳定运算放大器(Zero-Drift / Chopper-Stabilized Op-Amps): 例如 ADA4522, OPA2188, LTC2057 等。这些芯片通过内部斩波或自校准技术,将输入失调电压和漂移降至纳伏(nV)甚至亚纳伏级别,并且在温度和时间变化下表现出卓越的稳定性。它们是极端精密测量(如应变片、热电偶)的首选,但通常价格更高,带宽和转换速率也可能受限。

  精密 JFET 输入运算放大器:OPA140, AD8610 等。这些芯片在 JFET 输入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失调电压和噪声性能,同时保持了高输入阻抗。

  更高带宽/速度:

  高速 JFET 或 CMOS 输入运算放大器: 如果需要处理几兆赫兹以上到几十甚至上百兆赫兹的信号,可以考虑 OPA627, AD8065(CMOS 输入)或 AD8057 等。它们通常具有更高的增益带宽积和转换速率,但功耗和输入偏置电流可能会增加。

  电流反馈运算放大器(Current Feedback Op-Amps, CFA): 例如 AD811, OPA690 等。CFA 具有与增益无关的带宽特性和极高的转换速率,非常适合视频信号处理和高速数据传输。

  更低功耗:

  超低功耗运算放大器: 如果功耗是极其重要的约束(例如,用于物联网设备或能量收集系统),可以考虑 TLV8811, OPA333 或一些纳安级功耗的运算放大器。这些芯片通常在牺牲带宽和速度的情况下实现极低功耗。

  轨到轨输入/输出:

  轨到轨运算放大器: LF444 的输出摆幅不是轨到轨的,如果您的应用需要输出信号能够从负电源轨摆动到正电源轨(或接近电源轨),那么需要选择 轨到轨输出(Rail-to-Rail Output, RRO) 的运算放大器,例如 LMC6484, OPA340 等。如果输入信号也需要能够覆盖整个电源轨(例如,单电源供电下输入信号接近地),则需要选择 轨到轨输入(Rail-to-Rail Input, RRI) 的运算放大器。许多现代运算放大器同时具有 RRI 和 RRO 特性。

  更低噪声:

  超低噪声运算放大器: 对于极致的噪声性能,可以考虑 ADA4004-2, OPA2277 等。这些芯片通常在设计上针对噪声进行了优化,尤其是在音频和精密传感器应用中。

  单电源供电:

  尽管 LF444 可以工作在单电源模式,但如果您的设计完全基于单电源,且需要更优的性能(如接近地的输入或输出),可以考虑专门为单电源应用优化的运算放大器,如 MCP6004, TLV2464 等。

  集成度:

  如果需要更多通道或更多功能(如内部基准电压源、数字接口),可以考虑更高度集成的模拟前端(AFE)芯片。

  在选择替代方案时,务必仔细查阅数据手册,比较关键参数(输入偏置电流、失调电压、噪声、GBP、转换速率、电源电压、功耗和价格),并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进行权衡。没有一个“万能”的运算放大器,最佳选择取决于具体的性能要求和设计约束。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下一篇: lm1011n引脚功能
标签: lf444

相关资讯

资讯推荐
云母电容公司_云母电容生产厂商

云母电容公司_云母电容生产厂商

开关三极管13007的规格参数、引脚图、开关电源电路图?三极管13007可以用什么型号替代?

开关三极管13007的规格参数、引脚图、开关电源电路图?三极管13007可以用什么型号替代?

74ls74中文资料汇总(74ls74引脚图及功能_内部结构及应用电路)

74ls74中文资料汇总(74ls74引脚图及功能_内部结构及应用电路)

芯片lm2596s开关电压调节器的中文资料_引脚图及功能_内部结构及原理图_电路图及封装

芯片lm2596s开关电压调节器的中文资料_引脚图及功能_内部结构及原理图_电路图及封装

芯片UA741运算放大器的资料及参数_引脚图及功能_电路原理图?ua741运算放大器的替代型号有哪些?

芯片UA741运算放大器的资料及参数_引脚图及功能_电路原理图?ua741运算放大器的替代型号有哪些?

28nm光刻机卡住“02专项”——对于督工部分观点的批判(睡前消息353期)

28nm光刻机卡住“02专项”——对于督工部分观点的批判(睡前消息353期)

拍明芯城微信图标

各大手机应用商城搜索“拍明芯城”

下载客户端,随时随地买卖元器件!

拍明芯城公众号
拍明芯城抖音
拍明芯城b站
拍明芯城头条
拍明芯城微博
拍明芯城视频号
拍明
广告
恒捷广告
广告
深亚广告
广告
原厂直供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