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358引脚图及功能详解


LM358双运算放大器引脚图及功能详解
1. 引言:运算放大器的基石
运算放大器(Operational Amplifier, 简称Op-Amp)是模拟电路设计中最基本、最通用的集成电路之一。它是一种直流耦合的高增益电压放大器件,通常采用差分输入和单端输出。通过外部电阻、电容等元件的配置,运算放大器可以实现各种复杂的模拟信号处理功能,包括放大、滤波、比较、求和、积分、微分等。LM358作为一款经典的双运算放大器,集成了两个独立的、高性能的运算放大器单元,具有低功耗、宽电源电压范围、兼容TTL/CMOS电平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医疗设备等领域。理解LM358的引脚功能及其内部工作原理,是掌握模拟电路设计的关键一步。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放大器,更是一个能够通过巧妙外部连接实现无数功能的“魔方”。
2. LM358概述:一款经典的双运放
LM358是一款由多种半导体制造商生产的通用型双路运算放大器。它通常采用8引脚的DIP(Dual In-line Package)或SOP(Small Outline Package)封装。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可以在单个电源电压下工作,这对于许多电池供电或单电源系统应用来说非常方便。尽管其性能在某些方面不如高端运放,但其成本低廉、易于使用、性能稳定,使其成为教学、业余爱好者项目以及许多非精密应用中的首选。LM358的内部包含两个独立的、相同的运算放大器,每个运算放大器都能够独立工作,互不干扰,这为设计师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可以在一个芯片上实现两个不同的模拟功能,从而节省了PCB空间和成本。
3. LM358引脚图:洞悉其外部连接
LM358通常采用8引脚封装,无论是DIP还是SOP,其引脚排列和功能都是标准化的。理解每个引脚的作用是正确使用LM358的前提。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引脚的功能,并配以文字描述,以帮助您更直观地理解。
3.1 LM358(DIP-8/SOP-8)标准引脚图
通常,当您将DIP封装的LM358芯片正面朝上,缺口或圆点指示方向时,从左上角开始逆时针数起,引脚编号为1到8。SOP封装的识别方式类似。
引脚1:OUT1(输出1)
功能描述: 这是第一个运算放大器(常称为A路或运放1)的输出引脚。经过内部电路处理后的放大信号或比较结果会从这里输出。这个引脚的电压会根据运放的输入信号、增益设置以及外部反馈网络而变化。它能够驱动一定电流的负载,但需要注意输出电流的限制,通常在几十毫安的范围内。在设计电路时,必须确保此引脚的输出不会过载,否则可能导致信号失真或芯片损坏。
引脚2:IN1-(反相输入1)
功能描述: 这是第一个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当此引脚的电压相对于同相输入端升高时,输出电压会下降;反之,当此引脚的电压相对于同相输入端降低时,输出电压会上升。在负反馈配置中,反馈信号通常连接到这个引脚,以稳定运放的增益和工作点。它是运放实现各种功能的核心输入端口之一。
引脚3:IN1+(同相输入1)
功能描述: 这是第一个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当此引脚的电压相对于反相输入端升高时,输出电压会上升;反之,当此引脚的电压相对于反相输入端降低时,输出电压会下降。在许多应用中,输入信号或基准电压会连接到这个引脚。同相输入和反相输入之间的电压差(差模输入电压)是决定运放输出的关键因素。
引脚4:VCC- / GND(负电源/地)
功能描述: 这是LM358的负电源引脚,在单电源供电时通常连接到地(GND)。在双电源供电(例如±12V)的应用中,它会连接到负电源(-12V)。这个引脚为芯片内部电路提供负向或零电位参考,是运放正常工作的电源基准。确保稳定的电源连接对于运放的性能至关重要,不稳定的地或负电源会导致噪声和性能下降。
引脚5:IN2+(同相输入2)
功能描述: 这是第二个运算放大器(常称为B路或运放2)的同相输入端。其功能与IN1+相同,为第二个运放提供正向输入。
引脚6:IN2-(反相输入2)
功能描述: 这是第二个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其功能与IN1-相同,为第二个运放提供反向输入。
引脚7:OUT2(输出2)
功能描述: 这是第二个运算放大器的输出引脚。其功能与OUT1相同,输出第二个运放的处理结果。
引脚8:VCC+(正电源)
功能描述: 这是LM358的正电源引脚。它为整个芯片提供工作所需的正向电压。LM358可以在很宽的电源电压范围内工作,通常从3V到32V(或±1.5V到±16V)。稳定的电源电压对于确保运放的正常工作和最佳性能至关重要。通常会在此引脚附近放置一个去耦电容(例如0.1μF陶瓷电容),以滤除电源线上的高频噪声,提供稳定的本地电源。
4. LM358内部功能:剖析其核心能力
虽然我们无法深入到每个晶体管的层面,但理解LM358内部的基本功能块对于其应用至关重要。LM358的每个运放单元都包含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4.1 差分输入级
功能描述: 这是运算放大器的第一级,由两个或更多个晶体管(通常是PNP或NPN晶体管对)组成。它的主要作用是接收来自IN+和IN-引脚的输入信号,并放大它们之间的电压差(差模信号),同时抑制共模信号(两个输入端共同存在的信号)。差分输入级的高输入阻抗确保了运放对前级电路的影响最小化,同时其低输入偏置电流和失调电压是衡量运放性能的重要指标。在LM358中,这一级通常采用PNP晶体管,使其能够处理接近负电源轨(地)的输入电压。
4.2 中间增益级
功能描述: 差分输入级输出的信号幅度相对较小,不足以驱动输出级。中间增益级的作用就是进一步放大信号,提供大部分的电压增益。这一级通常由多级共射极或共集电极放大器组成,旨在提供高电压增益和足够的带宽。它是运放实现其高开环增益的关键部分,这个增益通常非常大,可以达到数十万甚至数百万倍。
4.3 缓冲/输出级
功能描述: 最后一级是输出级,也称为缓冲级。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足够的电流驱动能力,以便运放能够驱动外部负载,同时保持低输出阻抗。高增益的中间级通常无法直接驱动大电流负载。输出级通常采用推挽式(Push-Pull)配置,由互补的晶体管(NPN和PNP)组成,使其能够源出和吸收电流。LM358的输出级是AB类推挽输出,能够在单电源供电下从接近负电源轨到正电源轨提供输出摆幅。然而,需要注意的是,LM358的输出无法完全摆幅到电源轨,通常会存在一定的“饱和”电压。
4.4 偏置电路
功能描述: 偏置电路负责为运放内部的所有晶体管提供稳定的工作电流和电压,确保它们处于正确的偏置状态。这对于维持运放的性能指标(如增益、带宽、输入偏置电流等)至关重要。一个设计良好的偏置电路能够使运放在宽温度和电源电压范围内保持稳定工作。
4.5 保护电路
功能描述: 为了防止过载、短路或其他异常情况对芯片造成损坏,LM358内部通常包含各种保护电路,例如输出短路保护、过热保护等。这些保护功能增强了芯片的鲁棒性,使其在实际应用中更加可靠。
5. LM358典型应用:拓宽电路设计思路
LM358的通用性使其能够应用于多种电路配置,实现不同的功能。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典型应用示例,它们展示了LM358的多功能性。
5.1 反相放大器
电路描述: 在反相放大器配置中,输入信号连接到反相输入端(IN-),同相输入端(IN+)接地。一个反馈电阻R_f从输出端连接到反相输入端,一个输入电阻R_in从信号源连接到反相输入端。
功能: 实现信号的反相放大。输出信号的极性与输入信号相反。
增益公式: Av=−Rf/Rin。通过调整R_f和R_in的比例,可以精确控制放大倍数。
应用场景: 音频放大、传感器信号调理(需要反相的场合)、将高阻抗源转换为低阻抗输出等。
5.2 同相放大器
电路描述: 在同相放大器配置中,输入信号连接到同相输入端(IN+),反相输入端(IN-)通过一个电阻R1连接到地,并从输出端通过另一个电阻R2反馈到反相输入端。
功能: 实现信号的同相放大。输出信号的极性与输入信号相同。
增益公式: Av=1+(R2/R1)。这种配置具有高输入阻抗,非常适合用于缓冲或放大高阻抗信号源。
应用场景: 缓冲器(单位增益同相放大器,R2=0,R1=开路)、传感器信号放大(尤其是电压输出型传感器)、高阻抗信号隔离等。
5.3 电压跟随器(缓冲器)
电路描述: 电压跟随器是同相放大器的一种特殊情况,它将输出端直接连接到反相输入端(R2=0,R1=开路),输入信号连接到同相输入端。
功能: 输出电压等于输入电压,即增益为1。主要作用是提供高输入阻抗和低输出阻抗,实现阻抗匹配和电流隔离。它不改变信号的电压大小,但允许高阻抗信号源驱动低阻抗负载,而不会使信号源过载。
应用场景: 阻抗匹配、缓冲弱信号源、隔离电路级联、驱动长电缆等。
5.4 比较器
电路描述: 在比较器配置中,LM358通常工作在开环状态(没有负反馈)。一个参考电压连接到其中一个输入端,待比较的信号连接到另一个输入端。
功能: 将两个输入电压进行比较,输出结果是高电平或低电平。当同相输入电压高于反相输入电压时,输出高电平(接近VCC+);当反相输入电压高于同相输入电压时,输出低电平(接近VCC-或地)。虽然LM358可以作为比较器使用,但它通常不如专用的比较器芯片响应速度快,并且其输出没有专为比较器设计的推挽或开漏输出。
应用场景: 阈值检测、过压/欠压保护、零交叉检测、电平转换等。
5.5 有源低通/高通滤波器
电路描述: 通过在运放的反馈网络中加入电容和电阻,可以构建各种有源滤波器。例如,在反相放大器或同相放大器的基础上增加电容,可以形成一阶或二阶RC滤波器,利用运放的高增益特性改善滤波性能。
功能: 滤除特定频率范围的信号。低通滤波器允许低频信号通过,衰减高频信号;高通滤波器允许高频信号通过,衰减低频信号。有源滤波器相比无源滤波器(只使用R、C、L)具有更高的Q值、更陡峭的衰减特性,并且可以提供增益。
应用场景: 音频信号处理(均衡器、音调控制)、电源去耦、传感器信号预处理(去除高频噪声或低频漂移)等。
5.6 加法器(求和放大器)
电路描述: 在反相放大器配置的基础上,将多个输入信号通过各自的电阻连接到反相输入端。
功能: 将多个输入信号加起来,并可能进行放大或反相。
应用场景: 混合多路音频信号、将多个传感器输出相加、D/A转换器(R-2R梯形网络配合加法器)等。
5.7 积分器/微分器
电路描述: 积分器将电容放在反馈路径中,电阻放在输入路径中;微分器则相反,电容放在输入路径中,电阻放在反馈路径中。
功能: 积分器输出与输入信号的积分成比例,常用于波形生成、斜坡发生器。微分器输出与输入信号的微分成比例,用于检测信号的变化率、尖峰检测。
应用场景: 波形整形、斜坡电压发生器、PID控制器中的积分和微分环节等。需要注意的是,简单的积分器和微分器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额外的电路来解决直流漂移和高频噪声问题。
6. LM358的重要特性与设计考量
在使用LM358或其他任何运算放大器时,了解其关键特性和一些设计上的考量至关重要,这能帮助您避免常见的错误并优化电路性能。
6.1 单电源供电能力
特性: LM358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支持单电源供电。这意味着它只需要一个正电源(VCC+)和一个地(GND)即可工作,无需负电源。这极大地简化了电源设计,尤其是在电池供电或空间受限的应用中。
考量: 尽管LM358可以在单电源下工作,但其输出电压无法完全摆幅到电源轨。通常,输出低电平不能完全达到GND(有几十毫伏到几百毫伏的饱和电压),输出高电平也不能完全达到VCC+(通常会比VCC+低1.5V到2V左右)。这意味着当您需要输出信号精确地摆幅到电源轨时,LM358可能不是最佳选择,或者需要通过特殊的偏置电路来解决。此外,在单电源供电下处理交流信号时,通常需要为输入信号提供一个直流偏置点,使其围绕在VCC+/2附近,以确保信号在整个运放的线性工作范围内。
6.2 输入共模电压范围
特性: 输入共模电压范围是指运放输入端可以承受的共模电压范围。LM358的输入级设计允许其输入电压一直下降到地电位(或负电源轨)。
考量: 尽管LM358的输入能够接近地,但它不能高于VCC+太多。通常,输入电压必须在VCC-到VCC+-1.5V之间。超出这个范围可能导致输入级饱和,从而引起输出失真或工作异常。对于需要输入电压超过电源轨的应用,需要采用特殊的输入保护电路或选择轨到轨(Rail-to-Rail)输入型运放。
6.3 输出摆幅限制
特性: 如前所述,LM358的输出无法完全摆幅到电源轨。输出低电平通常在0.005V到0.2V之间(取决于负载电流),而输出高电平通常比VCC+低1.5V到2V。
考量: 在设计电路时,必须考虑到这个输出摆幅限制。如果您的应用需要输出信号精确地达到电源轨,例如驱动MOSFET或需要满量程输出的ADC,那么LM358可能不是最佳选择。此时,可以考虑使用轨到轨输出(Rail-to-Rail Output)的运算放大器。如果非要使用LM358,可能需要在输出级增加额外的晶体管或使用电荷泵等技术来扩展输出摆幅,但这会增加电路的复杂性。
6.4 压摆率(Slew Rate)
特性: 压摆率是指运放输出电压的最大变化速率,通常以V/μs(伏特每微秒)表示。LM358的压摆率相对较低,典型值为0.5V/μs。
考量: 低压摆率意味着LM358在处理快速变化的信号时可能会出现失真,特别是对于高频大信号。如果输入信号的变化速度超过了运放的压摆率,输出将无法跟上输入,导致波形失真(称为压摆率限制)。对于音频信号、高速数据传输或脉冲信号处理等应用,需要选择具有更高压摆率的运放。在低频或直流应用中,压摆率通常不是一个重要问题。
6.5 增益带宽积(Gain Bandwidth Product, GBP)
特性: 增益带宽积是衡量运放带宽性能的重要参数。它表示当运放的电压增益为1时,其信号带宽(-3dB频率)的值。LM358的GBP典型值为0.7MHz至1MHz。
考量: GBP是一个常数,意味着运放的增益和带宽是相互制约的。如果需要高增益,那么运放的带宽就会相应减小;反之,如果需要高带宽,那么增益就会相应减小。例如,如果一个LM358的GBP是1MHz,当它配置成增益为10的放大器时,其带宽将只有100kHz。在设计高频电路时,必须仔细考虑增益带宽积,确保在所需增益下有足够的带宽。
6.6 输入偏置电流与输入失调电压
特性:
输入偏置电流: 流入或流出运放输入端的微小直流电流。
输入失调电压: 即使输入端电压完全相等,运放输出也可能不为零的电压。
考量: 这两个参数会影响运放的直流精度。输入偏置电流流过输入电阻时会产生额外的电压降,导致输出误差。输入失调电压直接叠加到输入信号上,也会引起输出误差。对于精密直流放大或测量应用,需要选择具有低输入偏置电流和低输入失调电压的运放。LM358在这方面表现一般,对于高精度应用,可能需要外部校准或选择更高级的运放。
6.7 噪声特性
特性: 任何电子元件都会产生内部噪声,运放也不例外。噪声会叠加到信号上,降低信噪比。
考量: 在处理微弱信号时,运放的噪声特性非常关键。LM358的噪声性能中等。在设计低噪声电路时,需要考虑运放的等效输入噪声电压和等效输入噪声电流,并采取措施(如选择低噪声运放、合理设置电阻值、使用滤波电路)来最小化噪声的影响。
6.8 电源去耦
重要性: 无论使用何种运放,在其电源引脚附近放置一个小的陶瓷去耦电容(通常为0.1μF或0.01μF)到地是非常重要的。
功能: 去耦电容的作用是提供一个低阻抗的本地储能,滤除电源线上的高频噪声,防止噪声通过电源线耦合到运放内部,并为运放提供瞬时电流,从而确保运放的稳定工作和最佳性能。缺乏有效的电源去耦可能导致振荡、噪声增加或性能不稳定。
7. 总结与展望
LM358作为一款经典、经济且通用的双运算放大器,在电子设计领域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它以其单电源供电能力、易用性和稳定性,成为许多模拟电路设计者的首选。从简单的放大、滤波到复杂的信号处理,LM358都能以其独特的优势发挥作用。
7.1 LM358的优势
成本效益: LM358价格低廉,使得它在预算有限的项目中极具吸引力。
单电源工作: 无需双电源即可工作,简化了电源设计,适用于电池供电系统。
广泛可用性: 作为一款标准产品,LM358易于获取,有众多制造商生产。
多功能性: 两个独立的运放单元,允许在一个芯片上实现多种功能。
易于使用: 引脚功能清晰,应用电路成熟,资料丰富,适合初学者学习和使用。
7.2 LM358的局限性
输出摆幅有限: 无法实现真正的轨到轨输出,这在某些需要大动态范围或完全摆幅的应用中是一个缺点。
压摆率较低: 不适合处理高速、高频或快速变化的信号。
噪声性能一般: 在处理微弱信号的精密应用中,其噪声可能是一个问题。
直流精度: 输入偏置电流和失调电压相对较高,对高精度直流放大有限制。
7.3 未来展望与替代选择
尽管LM358具有上述局限性,但它依然是许多非精密、低成本应用的理想选择。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更多高性能的运算放大器,它们能够克服LM358的这些不足。例如:
轨到轨运放: 如果需要输出能够摆幅到电源轨,可以选择LM321(单运放)、LM324(四运放)或其他专用的轨到轨运放,例如MCP6001/2/4系列。
高速运放: 对于高频信号处理,可以选择具有更高压摆率和增益带宽积的运放,如OPA系列(OPA2134、OPA627等)。
低噪声运放: 对于精密测量和微弱信号放大,可以选择专门优化噪声性能的运放,如AD797、LT1028等。
低功耗运放: 对于电池供电的超低功耗应用,有专门的低功耗运放可供选择,如TLV系列。
结语
LM358不仅仅是一款芯片,更是理解运算放大器工作原理和应用技巧的绝佳入门。通过深入学习其引脚功能、内部结构和典型应用,您将能够掌握模拟电路设计的基础。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需求权衡LM358的优势和局限性,并根据需要选择更适合的运算放大器,是每位电子工程师必备的技能。希望这份详尽的介绍能为您在LM358的应用和理解上提供全面的帮助。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