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555芯片功能和作用


NE555 定时器芯片的功能与应用详解
NE555 定时器芯片,自其在1970年代初由 Signetics 公司(现属 NXP Semiconductors)推出以来,便以其多功能性、易用性和成本效益,在电子领域中占据了不可动摇的地位。它是一款高度稳定的控制器,能够产生精确的定时延迟或振荡,广泛应用于各种电路设计中,从简单的LED闪烁器到复杂的脉冲宽度调制(PWM)系统,无所不能。理解NE555的内部机制、工作原理及其多种应用模式,对于任何从事电子工程或DIY爱好者来说,都是一项宝贵的技能。
NE555 定时器芯片概述
NE555(或其 CMOS 版本,如 TLC555)是一种集成了模拟和数字电路的单片集成电路。其核心功能在于能够以三种主要模式运行:单稳态模式(Monostable Mode)、无稳态模式(Astable Mode)和双稳态模式(Bistable Mode)。这使得它能够灵活地用于产生时间延迟、方波振荡、脉冲生成以及顺序控制等多种任务。
555系列芯片的命名来源于其内部包含的三个5kΩ电阻,这些电阻在电压分压器网络中起关键作用,用于设定比较器的触发电平。NE555通常采用8引脚的DIP(双列直插)封装,但也有其他封装形式,例如用于表面贴装的SOIC封装。
NE555 内部结构与引脚功能
要深入理解NE555的工作原理,首先需要剖析其内部结构及其各个引脚的功能。NE555内部集成了包括两个比较器、一个SR触发器、一个放电晶体管、一个电阻分压网络以及一个输出级在内的多个功能模块。
NE555 内部模块详解
电阻分压网络: 这是NE555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它由三个串联的5kΩ电阻组成,连接在电源电压(VCC)和地(GND)之间。这个网络产生两个基准电压:
$ frac{2}{3} V_{CC} $:作为上位比较器(或称为阈值比较器)的正输入端基准电压。
$ frac{1}{3} V_{CC} $:作为下位比较器(或称为触发比较器)的负输入端基准电压。这个分压器网络确保了NE555的定时特性与电源电压的变化相对独立,提高了其稳定性。
上位比较器(阈值比较器): 这是一个电压比较器,其非反相输入端连接到 $ frac{2}{3} V_{CC} $,反相输入端连接到 阈值(Threshold)引脚(引脚6)。当阈值引脚上的电压高于 32VCC 时,比较器输出高电平。
下位比较器(触发比较器): 同样是一个电压比较器,其非反相输入端连接到 触发(Trigger)引脚(引脚2),反相输入端连接到 $ frac{1}{3} V_{CC} $。当触发引脚上的电压低于 31VCC 时,比较器输出高电平。
SR 触发器(Set-Reset Flip-Flop): 这是一个基本的数字存储单元,其Set(置位)输入端连接到下位比较器的输出,Reset(复位)输入端连接到上位比较器的输出。触发器的输出Q控制着输出级和放电晶体管。
当下位比较器输出高电平(即触发引脚电压低于 $ frac{1}{3} V_{CC} $)时,触发器被置位(Set),Q端为高电平。
当上位比较器输出高电平(即阈值引脚电压高于 $ frac{2}{3} V_{CC} $)时,触发器被复位(Reset),Q端为低电平。
放电晶体管: 这是一个NPN晶体管,其集电极连接到 放电(Discharge)引脚(引脚7),发射极接地。该晶体管由SR触发器的Q非(Q-bar)输出控制。当Q非为高电平时(即Q为低电平),晶体管导通,为外部电容提供放电通路;当Q非为低电平时(即Q为高电平),晶体管截止,允许外部电容充电。
输出级: 这是一个推挽式输出级,能够提供高电流输出(通常可达200mA),可以直接驱动LED、继电器等负载。输出电压(引脚3)的状态与SR触发器的Q端状态相同:当Q为高电平,输出为高电平;当Q为低电平,输出为低电平。
NE555 引脚功能
理解每个引脚的功能是正确使用NE555的关键。NE555标准8引脚封装的引脚定义如下:
GND (地): 接地端,通常连接到电路的负电源端。
TRIGGER (触发): 这是下位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当此引脚的电压低于电源电压的 31 时,会触发内部触发器,使输出(引脚3)变为高电平,并关闭放电晶体管(引脚7)。这是单稳态模式和无稳态模式的启动信号。
OUTPUT (输出): NE555的输出端,其电平由内部触发器的状态决定。当输出为高电平时,电压接近VCC;当输出为低电平时,电压接近GND。它可以直接驱动多种负载。
RESET (复位): 当此引脚的电压低于约0.7V时,会将内部触发器复位,强制输出(引脚3)变为低电平,并打开放电晶体管(引脚7),无论其他引脚的状态如何。通常情况下,如果不需要复位功能,此引脚应连接到VCC以防止意外复位。
CONTROL VOLTAGE (控制电压): 此引脚连接到上位比较器的非反相输入端,默认电位为 $ frac{2}{3} V_{CC} $。通过在此引脚施加外部电压,可以改变阈值电压和触发电压的基准,从而调节输出脉冲的宽度或振荡频率。通常,为了提高抗噪声能力,会在此引脚和地之间连接一个0.01μF到0.1μF的小电容。
THRESHOLD (阈值): 这是上位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当此引脚的电压高于电源电压的 32 时,会复位内部触发器,使输出(引脚3)变为低电平,并打开放电晶体管(引脚7)。在无稳态模式中,电容通过此引脚进行充电和放电,从而实现振荡。
DISCHARGE (放电): 此引脚连接到内部NPN晶体管的集电极。当输出(引脚3)为低电平时,晶体管导通,为外部连接的定时电容提供放电通路。当输出(引脚3)为高电平时,晶体管截止,允许电容充电。
VCC (电源电压): 正电源输入端,NE555的工作电压范围通常为4.5V至16V,但有些型号可以支持更高的电压。
NE555 的三种基本工作模式
NE555芯片最强大的特性在于其能够灵活地配置成三种主要的工作模式,每种模式都有其独特的应用场景。
1. 单稳态模式 (Monostable Mode) - 单次脉冲发生器
单稳态模式,又称“单次触发器”或“延时电路”,其特点是电路有一个稳定状态和一个暂稳态。在稳定状态下,输出为低电平。当接收到一个外部触发信号后,电路进入暂稳态,输出变为高电平,并持续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由外部电阻和电容的值决定。时间结束后,电路自动返回稳定状态,输出再次变为低电平。
工作原理
在单稳态模式下,NE555的引脚2(触发)连接到触发信号源,引脚6(阈值)和引脚7(放电)连接到定时电容C和定时电阻R的公共节点,引脚4(复位)连接到VCC,引脚5(控制电压)通常通过小电容接地以抑制噪声,引脚8(VCC)和引脚1(GND)连接电源。
初始状态: 在没有触发信号时,触发引脚2上的电压高于 $ frac{1}{3} V_{CC} $。此时,下位比较器输出低电平,上位比较器输出低电平(因为电容C两端电压为0,引脚6为低电平)。SR触发器处于复位状态,其Q端为低电平,输出引脚3为低电平。同时,Q非为高电平,放电晶体管导通,确保定时电容C被短路放电,电压为0V。
触发阶段: 当触发引脚2接收到一个短暂的负向脉冲(电压降至 31VCC 以下)时,下位比较器输出高电平,置位SR触发器。此时,Q端变为高电平,输出引脚3立即变为高电平。同时,Q非变为低电平,放电晶体管关闭,定时电容C开始通过外部定时电阻R向VCC充电。
定时阶段: 电容C的电压开始上升。当电容C两端的电压(即引脚6的电压)上升到 32VCC 时,上位比较器输出高电平。这个高电平信号会复位SR触发器。
复位阶段: SR触发器被复位后,Q端变为低电平,输出引脚3返回低电平。同时,Q非变为高电平,放电晶体管重新导通,迅速将定时电容C放电,使其电压回到0V,电路恢复到初始稳定状态,等待下一个触发脉冲。
输出脉冲宽度计算
单稳态模式下输出脉冲的宽度 T (单位:秒)由外部定时电阻 R (单位:欧姆)和定时电容 C (单位:法拉)决定,计算公式为:
T=1.1×R×C
其中,R通常在1kΩ到10MΩ之间,C通常在100pF到1000μF之间。选择合适的R和C值可以产生从微秒到数分钟的脉冲宽度。
单稳态模式应用
定时器: 用于产生精确的时间延迟,例如在自动化控制中控制电机启动延迟、灯光延时关闭等。
脉冲展宽器: 将短脉冲转换成宽度更长的脉冲。
按键去抖: 消除机械按键在闭合或断开时产生的瞬时抖动,确保每次按下只产生一个干净的脉冲。
频率分频: 通过将多个单稳态电路串联,可以实现频率分频。
延时继电器控制: 驱动继电器在一定时间后吸合或断开。
2. 无稳态模式 (Astable Mode) - 振荡器/方波发生器
无稳态模式,又称“多谐振荡器”,其特点是电路没有稳定状态,只有两个暂稳态,在这两个暂稳态之间不断地自动转换,从而产生连续的方波输出。这是NE555最常用的工作模式之一,用于生成时钟信号、闪烁器、音调发生器等。
工作原理
在无稳态模式下,NE555的引脚2(触发)和引脚6(阈值)连接在一起,并与定时电容C连接。定时电阻通常分为两个: RA 和 $ R_B $。 RA 连接在VCC和引脚7(放电)之间, RB 连接在引脚7和引脚6/2之间。引脚4(复位)连接到VCC,引脚5(控制电压)通常通过小电容接地。
充电阶段(输出高电平): 假设电容C初始电压低于 $ frac{1}{3} V_{CC} $。此时,引脚2电压低于 $ frac{1}{3} V_{CC} $,下位比较器输出高电平,置位SR触发器。Q端为高电平,输出引脚3变为高电平。同时,Q非为低电平,放电晶体管关闭。电容C开始通过 RA 和 RB 串联向VCC充电。
达到阈值并放电(输出低电平): 当电容C的电压(即引脚6的电压)上升到 32VCC 时,上位比较器输出高电平,复位SR触发器。此时,Q端变为低电平,输出引脚3变为低电平。同时,Q非变为高电平,放电晶体管导通。电容C通过 RB 和放电晶体管向地放电。
达到触发并再次充电: 当电容C的电压(即引脚2的电压)下降到 31VCC 时,下位比较器输出高电平,再次置位SR触发器。Q端变为高电平,输出引脚3再次变为高电平。同时,Q非变为低电平,放电晶体管关闭,电容C再次通过 RA 和 RB 串联向VCC充电。
这个过程周而复始,形成一个连续的方波输出。
频率和占空比计算
在无稳态模式下,输出方波的频率 f 和占空比 D 由 $ R_A 、 R_B 和 C $ 决定。
1. 充电时间 THIGH (输出高电平时间): 当输出为高电平时,电容通过 RA 和 RB 充电。 THIGH=0.693×(RA+RB)×C
2. 放电时间 TLOW (输出低电平时间): 当输出为低电平时,电容通过 RB 放电。 TLOW=0.693×RB×C
3. 总周期 $ T $: T=THIGH+TLOW=0.693×(RA+2×RB)×C
4. 频率 $ f $: f=T1=0.693×(RA+2×RB)×C1≈(RA+2×RB)×C1.445. 占空比 $ D $: 占空比是高电平时间占总周期的百分比。 D=TTHIGH=RA+2×RBRA+RB×100%
需要注意的是: 在标准的无稳态配置中,$ R_A $ 和 RB 的存在使得占空比始终大于50%。如果需要接近50%的占空比,通常需要添加一个二极管或者采用其他更复杂的电路配置。
无稳态模式应用
LED 闪烁器: 控制LED周期性闪烁。
时钟脉冲发生器: 为数字电路提供时钟信号。
音调发生器/警报器: 通过改变R和C值产生不同频率的声音。
PWM(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器: 虽然标准的无稳态模式难以实现0-100%的占空比,但通过修改电路,NE555可以用于简单的PWM控制,例如电机调速、亮度调节等。
逻辑探头: 通过不同的闪烁频率指示逻辑电平。
3. 双稳态模式 (Bistable Mode) - 触发器/施密特触发器
双稳态模式,又称“施密特触发器”或“置位-复位触发器”,其特点是电路具有两个稳定状态(高电平或低电平输出),并且可以通过外部触发信号在两个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与单稳态和无稳态模式不同,双稳态模式下没有定时电容,输出状态由触发引脚和复位引脚的输入决定。
工作原理
在双稳态模式下,NE555的引脚2(触发)用作Set(置位)输入,引脚4(复位)用作Reset(复位)输入。引脚6(阈值)通常接地以确保上位比较器不会被触发,引脚7(放电)保持开路或连接到VCC。引脚5(控制电压)可以悬空或通过小电容接地。
Set 操作: 当引脚2(触发)上的电压瞬间降至 31VCC 以下时,下位比较器输出高电平,置位内部SR触发器。此时,Q端变为高电平,输出引脚3变为高电平。输出状态将一直保持高电平,即使触发信号消失。
Reset 操作: 当引脚4(复位)上的电压瞬间降至约0.7V以下时(通常直接接地),无论引脚2的状态如何,内部SR触发器都会被强制复位。此时,Q端变为低电平,输出引脚3变为低电平。输出状态将一直保持低电平,即使复位信号消失。
通过交替施加负向脉冲到引脚2和引脚4,可以使NE555在两个稳定状态之间切换。
双稳态模式应用
开关去抖: 和单稳态模式类似,但通过两个按钮实现置位和复位,提供更稳定的开关控制。
数字存储元件: 作为简单的1位存储单元。
施密特触发器: 当作为施密特触发器使用时,通常将引脚2和引脚6连接在一起,通过电阻连接到输入信号,实现对噪声信号的整形和抗干扰。
简单的锁存器: 记忆最后一个有效的触发动作。
NE555 芯片的关键参数
了解NE555的关键电气参数对于设计可靠的电路至关重要。
工作电压范围 (VCC): 4.5V 至 16V(对于标准NE555),某些CMOS版本(如TLC555)工作电压可低至2V。
输出电流: 典型值为200mA(灌电流和拉电流能力)。这意味着它可以直接驱动LED、小继电器或晶体管。
功耗: 取决于电源电压和负载,通常在几毫瓦到几十毫瓦之间。
定时精度: 通常在1%以内,但取决于外部电阻和电容的精度以及电源电压的稳定性。温度漂移也会影响精度。
温度稳定性: 定时周期受温度影响较小,通常在50ppm/℃左右。
触发电平: 31VCC阈值电平: 32VCC复位电平: 通常低于0.7V。
NE555 芯片的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
多功能性: 能够实现单稳态、无稳态和双稳态操作,用途广泛。
易于使用: 外围元件少,电路配置相对简单。
成本低廉: 批量生产使得NE555成为非常经济的解决方案。
高输出电流: 可以直接驱动许多负载,无需额外的驱动级。
宽电源电压范围: 适用于多种电源环境。
良好的温度稳定性: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性能保持稳定。
高驱动能力: 输出端能够拉灌电流,适应多种负载。
局限性
占空比限制 (无稳态模式): 标准的无稳态配置下,占空比无法达到50%或更低。需要额外电路才能实现精确的50%或可调占空比。
功耗相对较高 (双极型NE555): 相较于现代CMOS定时器,传统的双极型NE555在静态和工作状态下的功耗略高。
输出上升/下降时间: 对于高速应用,NE555的输出上升和下降时间可能不够快。
噪声敏感性: 尤其是在控制电压引脚(引脚5),容易受到电源噪声或外部干扰的影响,通常需要一个去耦电容。
最大频率限制: 通常在几百kHz到几MHz,对于更高频率的应用可能不适用。
对电源电压波动的敏感性: 虽然基准电压是内部生成,但较大的电源波动仍可能影响定时精度。
NE555 芯片的典型应用电路与拓展
除了上述基本模式,NE555还可以通过巧妙的电路设计实现更复杂的功能。
1. 精确占空比可调的无稳态振荡器
为了实现占空比接近50%或可调的无稳态振荡器,可以在 RA 和 RB 之间添加一个二极管。
方法一:增加二极管 在 RA 和引脚7之间放置一个二极管,并在引脚7和引脚6/2之间放置 $ R_B $。充电时,电流通过 RA 和二极管(或只通过 RA 如果二极管反向放置)。放电时,电流通过 $ R_B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独立调整充电路径和放电路径的电阻,从而实现接近50%或任意占空比的调节。例如,在 RA 旁并联一个二极管,使得充电时电流通过 RA 和二极管(二极管提供低阻抗路径),放电时只通过 $ R_B $。如果 RA 远远小于 $ R_B $,就可以得到接近50%的占空比。
方法二:使用可变电阻器 将一个电位器串联一个固定电阻作为 RA 和 RB 的组合,或者使用两个电位器来独立调节 RA 和 $ R_B $。
2. 脉冲宽度调制 (PWM) 控制器
通过在无稳态模式下,在控制电压引脚(引脚5)上施加一个直流电压,可以改变阈值电平,从而改变输出脉冲的宽度,实现简单的PWM控制。结合一个三角波发生器,可以实现更复杂的PWM波形。
3. 频率计
NE555可以作为单稳态模式下的单次触发器,用于测量输入脉冲的频率。将未知频率的脉冲作为触发信号输入,NE555会产生固定宽度的输出脉冲。通过计算单位时间内输出脉冲的数量,可以间接测量输入频率。
4. 简单的直流-直流转换器 (DC-DC Converter)
通过NE555产生方波,驱动一个感性负载(如电感),并结合二极管和电容,可以构建简单的升压或降压DC-DC转换器。NE555产生的高频脉冲通过电感的充放电特性实现电压的转换。
5. 温度/光照报警器
将NE555配置为无稳态模式,并使用热敏电阻或光敏电阻作为定时电阻的一部分。当温度或光照变化时,电阻值改变,从而改变NE555的振荡频率,驱动蜂鸣器或LED发出报警。
6. 逻辑探头
利用NE555的单稳态或双稳态模式,可以构建简单的逻辑探头,通过不同颜色的LED(例如红色表示高电平,绿色表示低电平)来指示数字电路的逻辑状态。当检测到脉冲时,可以短暂点亮一个LED。
7. 简单的音频发生器
通过调节NE555无稳态模式下的 $ R_A 、 R_B 和 C $ 值,可以产生不同频率的音频信号,驱动扬声器发出音调,应用于简单的电子琴、报警器或游戏音效。
8. 触摸开关
利用NE555的触发引脚对微弱电流变化的敏感性,结合人体静电感应,可以设计简单的触摸开关。
NE555 芯片使用注意事项
为了确保NE555电路的稳定和可靠运行,以下是一些重要的设计和使用注意事项:
电源去耦: 在NE555的VCC引脚和GND引脚之间,应放置一个0.01μF到0.1μF的去耦电容(陶瓷电容),并尽可能靠近芯片引脚。这有助于滤除电源噪声,防止电源波动对定时精度造成影响。
控制电压引脚 (引脚5): 如果不使用控制电压功能,建议在此引脚和地之间连接一个0.01μF的陶瓷电容。这有助于抑制来自电源或外部的噪声,提高电路的稳定性。
复位引脚 (引脚4): 如果不使用复位功能,务必将此引脚连接到VCC。悬空复位引脚可能导致芯片意外复位。
定时元件的选择:
电阻: 使用精度较高、温度系数小的金属膜电阻可以提高定时精度和稳定性。
电容: 对于定时电路,推荐使用聚酯薄膜电容(Mylar)、陶瓷电容(用于小容量)或钽电容(用于较大容量),因为它们具有较好的温度稳定性和较低的漏电流。电解电容虽然容量大,但漏电流相对较大,不适合要求高精度的长延时应用。
电源电压: 确保工作电压在NE555的额定范围内。过高或过低的电压都可能导致芯片损坏或工作异常。
输出负载: 确保连接到输出引脚(引脚3)的负载电流不超过NE555的最大输出电流限制(通常为200mA)。如果需要驱动更大电流的负载,应通过晶体管或继电器驱动。
ESD 防护: NE555是半导体器件,对静电敏感。在处理和安装时应采取适当的静电放电(ESD)防护措施。
布局与布线: 合理的PCB布局和布线对高频电路和模拟电路的性能至关重要。尽量缩短定时元件的走线长度,减少寄生电感和电容的影响。
发热: 当NE555驱动大电流负载时,其自身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在极端情况下,如果功耗过大,可能需要散热措施。
NE555 的发展与变种
随着技术的发展,NE555芯片也衍生出了许多变种,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
CMOS 版本: 例如 TLC555、LMC555 等。这些CMOS版本的NE555具有以下优点:
更低的功耗: 相比于传统的双极型NE555,CMOS版本显著降低了静态电流和工作电流,非常适合电池供电的应用。
更宽的电源电压范围: 许多CMOS版本可以在低至2V的电压下工作。
更高的输入阻抗: 减少了对外部定时电阻和电容值的依赖,允许使用更大的电阻值和更小的电容值来产生长延时,同时降低漏电流对精度的影响。
接近50%的占空比: 某些CMOS版本在无稳态模式下可以更容易地实现接近50%的占空比。
双定时器: 例如 LM556。这是在一个封装内集成了两个独立的555定时器,可以节省空间并简化多定时器应用的设计。
四定时器: 例如 LM558。在一个封装内集成了四个定时器,进一步提高了集成度。
选择合适的NE555版本取决于具体的应用需求,例如功耗、电源电压、精度和频率范围等。
总结
NE555定时器芯片无疑是电子工程领域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产品。其独特的设计使其在各种定时、振荡和脉冲生成应用中表现出色。从简单的LED闪烁到复杂的工业控制,NE555都以其可靠性、多功能性和低成本而备受青睐。
深入理解NE555的内部结构、三种基本工作模式(单稳态、无稳态和双稳态)以及相关的计算公式,是掌握其应用的关键。同时,了解其关键参数、优势与局限性,并遵循正确的使用注意事项,能够帮助工程师和爱好者设计出更加稳定、高效和可靠的电子电路。
尽管新的微控制器和专用IC不断涌现,NE555仍然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无可替代的地位,在教育、业余爱好以及工业领域中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集成电路,更是一种设计思想的体现,为无数创意和解决方案提供了基础。掌握NE555的使用,就如同掌握了构建时间控制电路的强大工具,为您的电子项目开启无限可能。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