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卖盘信息
BOM询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电子资讯 >基础知识 > can收发器工作原理

can收发器工作原理

来源:
2025-06-26
类别:基础知识
eye 2
文章创建人 拍明芯城

CAN收发器工作原理

控制器局域网络(CAN, Controller Area Network)作为一种高可靠性的串行通信总线,自其诞生以来,便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强大的容错能力,在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医疗设备以及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这背后,默默支撑着CAN总线稳定高效运行的核心组件之一,便是CAN收发器。CAN收发器,顾名思义,是CAN控制器与物理总线之间的桥梁,负责将CAN控制器输出的数字逻辑信号转换为适合在CAN总线上进行传输的差分电压信号,同时也将总线上的差分电压信号转换为CAN控制器能够识别的数字逻辑信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决定了CAN网络的通信距离、抗干扰能力以及整体的可靠性。深入理解CAN收发器的工作原理,对于设计、调试和维护CAN系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CAN总线的基本原理出发,逐步深入探讨CAN收发器的核心功能、内部结构、关键特性参数,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考量,旨在全面且详尽地阐述CAN收发器的奥秘。

image.png

CAN总线概述

在深入CAN收发器之前,有必要简要回顾一下CAN总线的基本特性。CAN总线最初由德国博世公司(Robert Bosch GmbH)于20世纪80年代为汽车工业开发,旨在解决汽车内部ECU(电子控制单元)之间日益复杂的通信需求。它是一种多主总线系统,这意味着网络中的所有节点都可以在任何时候启动通信,而无需中央控制器。CAN总线采用差分信号传输,即通过两根线(CAN-High和CAN-Low)之间的电压差来表示数据。这种差分传输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总线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并允许更长的传输距离。

CAN总线的数据帧结构设计精巧,包含仲裁场、数据场、CRC校验场等多个部分,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其非破坏性仲裁机制是CAN总线的一大亮点:当多个节点同时发送消息时,仲裁过程会根据消息ID的优先级来决定哪个消息获得总线访问权,而不会中断低优先级消息的发送,只是将其延迟。这种机制确保了实时性要求高的消息能够及时传输。此外,CAN总线还具有强大的错误检测和错误恢复机制,包括循环冗余校验(CRC)、位填充、位错误、帧错误、ACK错误等,能够有效发现和处理通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错误,保证数据的可靠性。CAN节点的状态机(错误主动、错误被动、总线关闭)也进一步增强了系统的鲁棒性。

CAN总线有多种物理层标准,其中最常见的是高速CAN(ISO 11898-2)低速容错CAN(ISO 11898-3)。高速CAN主要应用于对实时性要求高、数据量大的场景,如动力总成和底盘控制系统,其传输速率最高可达1 Mbps。低速容错CAN则更注重容错能力,即使其中一根总线线缆断裂,也能继续通信,常用于车身电子系统,其传输速率相对较低,通常为125 Kbps。CAN收发器正是为了兼容这些不同的物理层标准而设计的。

CAN收发器的核心功能

CAN收发器在CAN控制器与CAN总线之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翻译官”角色。其核心功能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差分信号转换

这是CAN收发器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CAN控制器通常输出的是单端的CMOS/TTL逻辑电平信号,例如,0V代表逻辑低,3.3V或5V代表逻辑高。然而,CAN总线需要的是差分信号来传输数据。CAN收发器负责将CAN控制器输出的单端逻辑信号(TXD,Transmit Data)转换为CAN总线所需的差分信号(CAN_H和CAN_L)。

当CAN控制器输出一个逻辑高电平(隐性位,Recessive)时,CAN收发器会驱动CAN_H和CAN_L两根线处于显性电平。具体来说,CAN_H会被拉高至一个较高的电压(例如2.5V到3.5V之间,取决于电源电压和负载),CAN_L会被拉低至一个较低的电压(例如1.5V到2.5V之间)。此时,CAN_H与CAN_L之间的电压差约为2V。当CAN控制器输出一个逻辑低电平(显性位,Dominant)时,CAN收发器则会驱动CAN_H和CAN_L处于隐性电平。在这种状态下,两根线之间的电压差趋近于0V,通常两者都维持在总线空闲时的标称电压(例如2.5V)。这种**显性零(Dominant Zero)隐性一(Recessive One)**的编码方式是CAN总线的一个重要特点。

2. 总线驱动与接收

CAN收发器需要具备足够的驱动能力来发送信号,并能够可靠地接收总线上的信号。在发送模式下,它必须能够提供足够的电流来驱动总线上的所有节点,并克服总线电缆的电阻和电容效应,确保信号在总线上的正确传播。在接收模式下,它必须能够从总线上的微弱差分电压信号中准确地提取出数据,并将其转换回CAN控制器能够识别的单端逻辑信号(RXD,Receive Data)。

值得注意的是,CAN总线是一种**线与(Wired-AND)**逻辑,这意味着如果总线上有一个节点发送显性电平(逻辑0),则整个总线都会被拉到显性电平。只有当所有节点都发送隐性电平(逻辑1)时,总线才处于隐性电平。CAN收发器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这一特性,能够正确地实现线与逻辑。

3. 错误检测与保护

CAN收发器通常内置了多种保护机制,以应对总线上的各种异常情况,提高系统的鲁棒性。这些保护功能包括:

  • 过热关断保护(Thermal Shutdown Protection):当芯片内部温度过高时,自动关闭输出驱动器,防止芯片损坏。

  • 总线短路保护(Bus Short-Circuit Protection):当CAN_H或CAN_L线发生短路(例如短路到GND或VCC)时,限制输出电流,防止收发器损坏。

  • 总线欠压保护(Bus Undervoltage Protection):监测电源电压,在电源电压过低时采取措施,避免总线数据错误。

  • 总线过压保护(Bus Overvoltage Protection):当总线电压超过正常工作范围时,保护芯片不受损坏。这对于汽车环境尤其重要,因为总线可能会遭受瞬态高压冲击。

  • 共模电压范围扩展(Common Mode Voltage Range Extension):CAN总线上的共模电压可能由于地电位差或外部干扰而波动。CAN收发器需要具备较宽的共模电压范围,以确保在恶劣环境下也能正常工作。高质量的CAN收发器能够承受-7V至+12V甚至更宽的共模电压范围。

4. 模式控制

许多CAN收发器提供不同的工作模式,以优化功耗或实现特定功能。常见的模式包括:

  • 正常工作模式(Normal Mode):收发器完全工作,可以发送和接收数据。

  • 低功耗/待机模式(Low Power/Standby Mode):收发器进入低功耗状态,大部分内部电路关闭,以降低电流消耗。这在汽车应用中非常重要,因为车辆熄火后,许多CAN节点需要进入低功耗状态。

  • 静默/只听模式(Silent/Listen-Only Mode):收发器可以接收总线数据,但不会发送数据。这对于诊断工具或不希望影响总线通信的监控设备非常有用。

这些模式通常通过一个专用的EN(使能)引脚或一个特定的低速CAN收发器中的INH(Inhibit)引脚来控制。

CAN收发器的内部结构

尽管不同的CAN收发器型号和制造商在具体实现上可能有所差异,但其核心内部结构通常包含以下几个主要模块:

1. 差分驱动器(Differential Driver)

这是发送路径的关键部分。差分驱动器接收来自CAN控制器TXD引脚的单端逻辑信号,并将其转换为CAN_H和CAN_L引脚上的差分电压信号。它通常由一对推挽式输出级组成,分别控制CAN_H和CAN_L的电压。

  • 显性态驱动:当TXD为低电平(表示显性位)时,差分驱动器会将CAN_H拉高,CAN_L拉低。这通常通过打开一个连接到VCC的PMOS管(对于CAN_H)和一个连接到GND的NMOS管(对于CAN_L)来实现,形成一个电流回路,产生较大的差分电压。

  • 隐性态驱动:当TXD为高电平(表示隐性位)时,差分驱动器会使CAN_H和CAN_L都处于空闲状态,或者通过内部电阻将它们都偏置到VCC/2的电压。此时,总线上的电压差趋近于零。

为了确保信号的完整性,差分驱动器还需要具备受控的上升和下降时间。过快的边沿会导致电磁辐射增加和信号反射,而过慢的边沿则会限制数据速率。因此,驱动器内部通常会包含限流电路和斜率控制电路。

2. 差分接收器(Differential Receiver)

这是接收路径的核心。差分接收器从CAN_H和CAN_L引脚接收差分电压信号,并将其转换为CAN控制器RXD引脚上的单端逻辑信号。

差分接收器通常是一个差分比较器。它比较CAN_H和CAN_L之间的电压差。

  • VCAN_HVCAN_L大于某个正的阈值电压(例如0.9V)时,接收器判定为显性位,并将RXD输出为低电平。

  • VCAN_HVCAN_L小于某个负的阈值电压(例如-0.9V)或接近零时,接收器判定为隐性位,并将RXD输出为高电平。

为了提高抗干扰能力,差分接收器通常具有一定的滞回(Hysteresis)特性,这意味着其开关阈值在上升和下降时不同,可以有效防止噪声引起的错误翻转。此外,接收器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共模抑制比(CMRR),以抑制总线上存在的共模噪声,确保只对差分信号做出响应。

3. 偏置与稳压电路(Bias and Regulator Circuits)

这些电路为收发器内部的各个模块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和偏置电流。它们通常包括一个内部稳压器,用于从外部电源VCC生成内部所需的参考电压,以及偏置网络,确保CAN_H和CAN_L在空闲时(隐性态)能够正确地偏置到VCC/2左右的共模电压。这对于CAN总线的正常工作至关重要,因为总线上的所有节点都需要参考一个相对稳定的共模电压。

4. 保护电路(Protection Circuits)

如前所述,CAN收发器需要应对恶劣的电磁环境和潜在的故障。内部保护电路包括:

  • ESD保护二极管(ESD Protection Diodes):在所有外部引脚上都集成了ESD保护二极管,以防止静电放电对芯片造成损坏。

  • 过流保护(Overcurrent Protection):监测输出电流,当电流超过安全限制时,自动限制或关闭输出,以防止短路造成的损坏。

  • 过热关断逻辑(Thermal Shutdown Logic):集成温度传感器,当芯片温度超过预设阈值时,触发关断机制。

  • 欠压锁定(Undervoltage Lockout, UVLO):当电源电压低于最低工作电压时,禁用收发器功能,以防止在不稳定电压下进行操作。

5. 模式控制逻辑(Mode Control Logic)

这部分电路负责管理收发器的工作模式。它通常通过监测EN引脚或其他控制引脚的电平状态来切换内部电路的功能,例如启用或禁用驱动器、进入低功耗模式等。对于具有唤醒功能的收发器,此逻辑还可能包含一个唤醒检测电路,用于监测总线上的活动,并在检测到特定信号模式时唤醒CAN控制器。

CAN收发器的关键特性参数

选择合适的CAN收发器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关键特性参数,这些参数直接影响到CAN网络的性能、可靠性和成本。

1. 数据速率(Data Rate)

这是衡量CAN收发器传输速度能力的重要指标,通常以Kbps或Mbps表示。高速CAN收发器支持高达1 Mbps的数据速率,而低速容错CAN收发器则通常在125 Kbps以下。选择收发器时,必须确保其支持所需的最大数据速率。

2. 共模电压范围(Common Mode Voltage Range)

指CAN_H和CAN_L引脚上的共模电压((VCAN_H+VCAN_L)/2)可以在多大范围内变化,而收发器仍能正常工作。宽共模电压范围对于在噪声环境或存在较大地电位差的系统中至关重要。典型的高速CAN收发器共模电压范围为-7V到+12V。

3. 差分输出电压(Differential Output Voltage)

指收发器在发送显性位时,CAN_H和CAN_L之间的电压差。这个差分电压需要满足CAN规范的要求(通常在1.5V到3V之间,取决于负载),以确保其他节点能够正确接收信号。

4. 接收器输入灵敏度(Receiver Input Sensitivity)

指接收器能够正确识别的最小差分电压。灵敏度越高,意味着收发器在信号衰减或噪声较大的情况下也能更好地工作。

5. 环路延迟(Loop Delay)

指从TXD输入端到RXD输出端的总延迟时间。在高速CAN网络中,较小的环路延迟有助于提高信号完整性和避免时序问题,尤其是在长总线和高数据速率下。

6. 功耗(Power Consumption)

特别是在汽车电子等对能耗敏感的应用中,收发器的功耗是一个重要考量因素。低功耗模式下的电流消耗是衡量收发器节能性能的关键指标。

7. 静电放电(ESD)保护

指收发器能够承受的静电放电电压等级,通常以KV表示。符合ISO 7637-2和IEC 61000-4-2等标准的高ESD保护等级对于汽车和工业应用至关重要。

8. 温度范围(Temperature Range)

收发器能够正常工作的环境温度范围。工业级收发器通常支持-40°C至+85°C,而汽车级收发器则可能支持更宽的温度范围,如-40°C至+125°C。

9. 失效安全(Fail-Safe)功能

一些CAN收发器具有额外的失效安全功能,例如:

  • 无源性失效安全(Fail-Safe against Passive Bus):当CAN总线处于空闲状态时(即没有通信发生),RXD引脚保持在高电平。

  • 总线断路失效安全(Fail-Safe against Bus Disconnection):当CAN_H或CAN_L线断裂时,收发器能够确保RXD引脚保持在高电平,避免CAN控制器进入错误状态。

  • 总线短路失效安全(Fail-Safe against Bus Short-to-Ground/VCC):当总线短路到地或电源时,收发器能够保护自身和总线不被损坏。

10. 唤醒能力(Wake-up Capability)

在低功耗模式下,一些CAN收发器可以监测总线上的活动,并在检测到有效CAN信号时向CAN控制器发送一个唤醒中断信号,使系统从睡眠状态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这对于电池供电系统非常重要。

11. 总线负载能力(Bus Load Capability)

指收发器在驱动多大数量的节点或多长总线长度时仍能保持通信性能。这与收发器的驱动电流能力和信号完整性有关。

高速CAN收发器与低速容错CAN收发器

虽然CAN收发器的基本原理相似,但高速CAN收发器(ISO 11898-2)和低速容错CAN收发器(ISO 11898-3)在设计和特性上存在显著差异,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

高速CAN收发器(ISO 11898-2)

  • 主要特点

    • 高数据速率:支持最高1 Mbps的通信速率。

    • 两根线工作:通常需要CAN_H和CAN_L两根线都正常工作才能通信。

    • 总线终端电阻:总线的两端需要120欧姆的终端电阻,以消除信号反射,确保信号完整性。这是高速通信的关键。

    • 差分信号摆幅:显性态时,CAN_H和CAN_L之间通常有约2V的电压差。隐性态时,电压差接近0V,两条线电压都在2.5V左右。

    • 应用场景:动力总成、底盘控制、车载娱乐系统等对实时性要求高、数据量大的汽车领域,以及工业自动化、机器人等。

  • 工作原理细化

    • 发送显性位:当TXD为低时,CAN_H被驱动到高于共模电压(例如3.5V),CAN_L被驱动到低于共模电压(例如1.5V),形成约2V的差分电压。

    • 发送隐性位:当TXD为高时,CAN_H和CAN_L都被驱动到接近共模电压(2.5V),差分电压趋近于0V。此时,总线由终端电阻偏置。

    • 接收:接收器监测CAN_H和CAN_L之间的电压差。如果差分电压大于某一阈值(例如0.9V),则RXD输出低(显性);如果小于另一阈值(例如0.5V),则RXD输出高(隐性)。

    • 失效安全:多数高速CAN收发器在总线断开或短路时,RXD会输出高电平(隐性),防止控制器误认为总线持续发送显性位而进入错误状态。

低速容错CAN收发器(ISO 11898-3)

  • 主要特点

    • 低数据速率:通常最高125 Kbps。

    • 单线工作能力:这是其最大的特点。即使CAN_H或CAN_L中的一根线断裂,总线仍然可以通过另一根线(相对于地)进行通信。这种能力牺牲了数据速率,但极大地增强了系统的容错性。

    • 无终端电阻或分布式终端:与高速CAN不同,低速容错CAN通常不使用集中的120欧姆终端电阻。其终端方案可以是无终端、分布式终端(每个节点一个小的电阻)或内部偏置电阻,以适应单线工作模式。

    • 更大的差分信号摆幅:为了在单线工作时也能保证信号的清晰度,低速容错CAN在显性态时通常会产生更大的差分电压,例如CAN_H被驱动到电源电压,CAN_L被驱动到地。在单线模式下,显性信号可能通过单根线与地之间的电压差来表示。

    • 应用场景:车身电子(如车窗、门锁、座椅控制)、舒适性系统、诊断总线等对实时性要求相对较低但对可靠性要求极高的应用。

  • 工作原理细化

    • 发送显性位:当TXD为低时,CAN_H被驱动到接近VCC,CAN_L被驱动到接近GND。差分电压接近于VCC。

    • 发送隐性位:当TXD为高时,CAN_H和CAN_L都处于高阻态,并通过内部电阻拉到中间电压,差分电压接近0V。

    • 单线模式:当检测到其中一根总线线缆断开时,收发器会自动切换到单线模式。例如,如果CAN_H断开,它会通过CAN_L线(相对于地)来检测显性/隐性信号。此时,显性信号可能表现为CAN_L被拉低到地,隐性信号则为CAN_L被拉到中间电压。

    • 唤醒功能:多数低速容错CAN收发器都内置了强大的唤醒功能,可以通过总线上的显性信号或特定唤醒模式来唤醒系统。

CAN收发器的应用考量

在实际设计和应用CAN系统时,除了理解CAN收发器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外,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 电源与接地

提供稳定、干净的电源是CAN收发器正常工作的基本前提。建议在VCC引脚附近放置旁路电容(通常为100nF),以滤除高频噪声,提供瞬态电流。良好的接地布局也至关重要,应确保收发器的地与CAN控制器以及其他系统组件的地平面保持一致,以减小地电位差引起的共模噪声。

2. 总线拓扑与终端电阻

CAN总线通常采用线性拓扑(总线型),总线两端需要正确的终端电阻。

  • 高速CAN:两端各一个120欧姆的终端电阻,形成并联后的60欧姆总电阻。如果节点数量少或总线长度短,有时可以采用稍低的电阻,但标准是120欧姆。正确的终端电阻是保证信号完整性、消除反射、实现阻抗匹配的关键。不正确的终端电阻会导致信号反射、波形失真,进而引起通信错误。

  • 低速容错CAN:通常不需要集中的120欧姆终端电阻。有些收发器内部集成了偏置电阻,或者总线可以采用分布式终端,即每个节点内部包含一个小电阻,所有节点电阻并联后提供总线偏置。

3. 节点连接与线缆选择

CAN节点应尽可能地靠近主干总线,支线长度应尽量短,以避免信号反射。CAN总线通常使用双绞线(Twisted Pair Cable),即将CAN_H和CAN_L线缠绕在一起。双绞线能够有效抑制共模噪声和电磁干扰,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线缆的阻抗应与终端电阻匹配(标称120欧姆),以确保信号传输的质量。

4. 噪声抑制与EMC/EMI

CAN总线工作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尤其是汽车应用。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抑制噪声和满足电磁兼容性(EMC)和电磁干扰(EMI)标准。

  • 共模扼流圈(Common Mode Choke):在CAN_H和CAN_L线上串联共模扼流圈可以有效抑制共模噪声,提高抗干扰能力。

  • 瞬态电压抑制器(TVS, 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在CAN_H和CAN_L线与地之间并联TVS二极管,可以保护收发器免受瞬态高压(如负载突降、静电放电)的冲击。

  • 良好接地:如前所述,确保所有节点的地平面一致且牢固连接,可以有效降低共模噪声。

  • PCB布局:在PCB设计中,应注意CAN信号线的布线,避免与其他高频信号线并行,减少串扰。提供良好的地平面可以作为回流路径,降低辐射。

5. 隔离(Isolation)

在某些特殊应用场景下,例如工业控制、医疗设备或不同系统之间存在较大地电位差时,可能需要对CAN总线进行电气隔离。隔离型CAN收发器通过集成光耦或电容隔离技术,将CAN总线侧与控制器侧的电气连接完全断开,从而防止地环流、共模噪声和瞬态高压从总线侧传导到控制器侧,保护敏感的数字电路。隔离有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6. 唤醒与低功耗管理

对于电池供电系统或要求低待机电流的应用,合理利用CAN收发器的低功耗模式和唤醒功能至关重要。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如何有效地使能和禁用收发器,以及如何配置CAN控制器以响应收发器的唤醒信号。

7. 诊断与故障处理

CAN收发器通常会提供一些诊断功能,例如通过RXD信号的反馈或特定的状态寄存器来指示总线状态(如短路、过载)。在系统设计中,应利用这些诊断信息来监测总线健康状况,并在发生故障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或通知用户。CAN控制器内部的错误计数器和状态机也需要与收发器的工作状态协同作用,共同管理总线的错误。

8. 选择合适的CAN收发器

市面上CAN收发器种类繁多,选择时需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权衡。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 数据速率要求:高速或低速?

  • 供电电压:5V或3.3V?

  • 功耗要求:是否需要低功耗模式?

  • 温度范围:工业级、汽车级或其他?

  • 保护功能:需要哪些过压、过流、ESD保护?

  • 特殊功能:是否需要唤醒功能、静默模式、隔离等?

  • 成本: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最具性价比的方案。

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汽车电子和工业物联网的快速发展,CAN技术也在不断演进,CAN收发器作为其物理层核心,也随之发展出新的特性和趋势:

1. CAN FD(Flexible Data-rate CAN)收发器

CAN FD是CAN协议的演进版本,允许在数据传输阶段使用更高的数据速率(最高可达5 Mbps甚至更高)和更大的数据载荷(从8字节增加到64字节),同时保留了CAN的仲裁机制。CAN FD收发器需要支持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宽的共模电压范围,同时保持优异的信号完整性。

2. CAN XL(CAN Extra Long)收发器

CAN XL是CAN协议的最新发展,旨在进一步提高数据速率(最高可达10 Mbps)和数据载荷,同时兼容现有CAN和CAN FD协议。CAN XL收发器将面临更大的设计挑战,包括超高速信号处理、更严格的EMC要求以及更复杂的保护机制。

3. 集成度更高

未来的CAN收发器可能会集成更多的功能,例如更高级的诊断和监测能力、集成电源管理单元、甚至部分MAC层功能,从而进一步简化系统设计并提高可靠性。

4. 更强的EMC性能

随着电子系统密度的增加和工作频率的提高,EMC问题变得更加突出。未来的CAN收发器将需要具备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更低的电磁辐射,以满足日益严格的EMC法规。

5. 功能安全

在自动驾驶和工业4.0等领域,功能安全(Functional Safety)变得越来越重要。CAN收发器作为关键通信组件,其设计将需要符合ISO 26262(汽车)和IEC 61508(工业)等功能安全标准,提供更完善的自诊断和故障处理能力。

6. 远程电源供电(Power over Data Line, PoDL)

尽管目前在CAN总线上并不普遍,但PoDL技术在以太网中已成熟应用,允许通过数据线为设备供电。未来,这种趋势可能也会影响到CAN总线,从而简化线束和降低系统复杂性。

总结

CAN收发器是CAN总线通信不可或缺的核心组件,它在CAN控制器与物理总线之间架起了一座稳固的桥梁。通过将数字逻辑信号转换为差分电压信号,并提供强大的驱动、接收、保护和模式控制功能,CAN收发器确保了CAN网络在恶劣电磁环境下的高可靠性和稳定性。

从高速CAN到低速容错CAN,不同类型的收发器针对特定的应用场景进行了优化。深入理解其内部结构(差分驱动器、接收器、保护电路等)和关键特性参数(数据速率、共模电压、ESD保护等),对于CAN系统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来说至关重要。同时,在实际应用中,电源布局、总线拓扑、终端电阻、噪声抑制以及隔离等方面的考量,都是构建健壮CAN网络的必要条件。

展望未来,随着CAN FD、CAN XL等新一代CAN协议的推广,CAN收发器将继续朝着更高集成度、更高数据速率、更强EMC性能和更完善功能安全的方向发展,以满足未来智能汽车、工业自动化以及物联网等领域不断增长的通信需求。CAN收发器,这个看似简单的芯片,其背后蕴含着复杂的模拟和数字电路设计艺术,是确保现代电子系统高效、可靠互联的关键力量。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下一篇: 电容103是几uf
标签: can收发器

相关资讯

资讯推荐
云母电容公司_云母电容生产厂商

云母电容公司_云母电容生产厂商

开关三极管13007的规格参数、引脚图、开关电源电路图?三极管13007可以用什么型号替代?

开关三极管13007的规格参数、引脚图、开关电源电路图?三极管13007可以用什么型号替代?

74ls74中文资料汇总(74ls74引脚图及功能_内部结构及应用电路)

74ls74中文资料汇总(74ls74引脚图及功能_内部结构及应用电路)

芯片lm2596s开关电压调节器的中文资料_引脚图及功能_内部结构及原理图_电路图及封装

芯片lm2596s开关电压调节器的中文资料_引脚图及功能_内部结构及原理图_电路图及封装

芯片UA741运算放大器的资料及参数_引脚图及功能_电路原理图?ua741运算放大器的替代型号有哪些?

芯片UA741运算放大器的资料及参数_引脚图及功能_电路原理图?ua741运算放大器的替代型号有哪些?

28nm光刻机卡住“02专项”——对于督工部分观点的批判(睡前消息353期)

28nm光刻机卡住“02专项”——对于督工部分观点的批判(睡前消息353期)

拍明芯城微信图标

各大手机应用商城搜索“拍明芯城”

下载客户端,随时随地买卖元器件!

拍明芯城公众号
拍明芯城抖音
拍明芯城b站
拍明芯城头条
拍明芯城微博
拍明芯城视频号
拍明
广告
恒捷广告
广告
深亚广告
广告
原厂直供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