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lr7843,lr7843的基础知识?


LR7843 是一种N沟道功率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电路中,尤其是在需要高效开关和低导通电阻的应用场景。作为一种场效应晶体管,它通过栅极电压来控制漏极和源极之间的电流流动,从而实现电路的开关功能或放大功能。
LR7843 的基本原理
要理解LR7843,首先需要了解MOSFET的基本工作原理。MOSFET是一种电压控制型器件,与电流控制型器件(如双极性结型晶体管BJT)不同。在MOSFET中,栅极(Gate)与源极(Source)之间的电压 (VGS) 控制着漏极(Drain)和源极之间的导通电阻,进而控制漏极电流 (ID)。
MOSFET的结构与工作模式
MOSFET有多种类型,LR7843属于增强型N沟道MOSFET。这意味着在没有栅极电压的情况下,器件处于截止状态(不导通)。只有当栅极电压相对于源极电压达到一定阈值 (VGS(th)) 后,才会在栅极下方形成一个导电沟道,使漏极电流得以流动。
一个典型的N沟道MOSFET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衬底(Substrate):通常是P型半导体材料。
源极(Source):与P型衬底形成PN结,通常连接到电路的低电位端。
漏极(Drain):与P型衬底形成PN结,通常连接到电路的高电位端或负载端。
栅极(Gate):由一层绝缘氧化层(二氧化硅)与半导体衬底隔开,其上是金属层。栅极通过氧化层电容效应来控制沟道的形成。
当栅极电压 VGS 足够大(大于 VGS(th))时,栅极下方的P型衬底中会感应出大量的电子,形成一个N型导电沟道,连接源极和漏极。此时,漏极电流可以从漏极流向源极(对于N沟道)。
MOSFET主要有三种工作区域:
截止区(Cut-off Region):当 VGS<VGS(th) 时,没有导电沟道形成,漏极电流 ID 接近于零,器件相当于一个开路开关。
线性区/可变电阻区(Linear Region/Ohmic Region):当 VGS>VGS(th) 且 VDS(漏源电压)较小时,漏极电流与 VDS 呈线性关系,器件相当于一个可变电阻。在此区域,MOSFET的导通电阻 (RDS(on)) 是一个关键参数,它决定了器件在导通状态下的功耗。
饱和区(Saturation Region):当 VGS>VGS(th) 且 VDS 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沟道在漏极附近开始“夹断”(pinch-off),漏极电流几乎不再随 VDS 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而是主要由 VGS 控制。在此区域,MOSFET常用于放大电路。
LR7843 主要在线性区工作,作为高效的开关器件。其低导通电阻特性使得它在开关状态下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能量损耗。
LR7843 的核心特性参数
理解LR7843的关键在于掌握其重要的电气特性参数。这些参数决定了它在特定应用中的性能和适用性。
1. 漏源电压 (VDSS)
这是MOSFET在截止状态下漏极和源极之间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压。LR7843的 VDSS 通常为30V。这意味着它适用于30V及以下的电路电压。超过这个电压可能会导致器件击穿损坏。
2. 连续漏极电流 (ID)
这是MOSFET在导通状态下漏极所能持续通过的最大电流。LR7843的 ID 通常很高,可以达到160A(在环境温度为25℃时)。这个高电流能力使其非常适合大功率应用,例如电机驱动、电源开关等。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参数通常与封装散热能力、环境温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根据散热条件进行降额使用。
3. 脉冲漏极电流 (IDM)
这是MOSFET在短时间脉冲状态下所能承受的最大漏极电流。IDM 远高于 ID,通常用于描述器件在瞬态过载情况下的耐受能力。LR7843的 IDM 可以达到640A,这对于应对启动电流尖峰或短时过载情况非常重要。
4. 导通电阻 (RDS(on))
这是MOSFET在完全导通(线性区)状态下,漏极和源极之间的电阻。RDS(on) 是衡量MOSFET效率最重要的参数之一。LR7843的 RDS(on) 非常低,通常在VGS=10V 时为 3.3mΩ (0.0033Ω)。极低的导通电阻意味着在导通状态下,器件内部的压降很小 (ID×RDS(on)),从而大大减少了功率损耗 (ID2×RDS(on))。这对于提高电源转换效率和减少热量产生至关重要。
5. 栅源阈值电压 (VGS(th))
这是使MOSFET开始导通所需的最小栅源电压。对于LR7843这样的增强型N沟道MOSFET,它通常在1V到2V之间。这意味着当 VGS 超过这个阈值时,器件才开始形成导电沟道。
6. 栅极电荷 (QG)
这是在MOSFET开关过程中,栅极需要充入或放出的电荷量。栅极电荷量越大,驱动MOSFET开关所需的时间越长,驱动电路的功率消耗也越大。LR7843的栅极电荷通常在80nC到100nC之间(@ VGS=10V),这是一个中等偏高的值,反映了其高电流能力和相对较大的栅极输入电容。
7. 输入电容 (Ciss)、输出电容 (Coss)、反向传输电容 (Crss)
这些是MOSFET内部的寄生电容。
输入电容 (Ciss):栅极与源极之间的等效电容,主要由栅源电容 (Cgs) 和栅漏电容 (Cgd) 组成。它决定了驱动MOSFET所需的电流大小和开关速度。LR7843的 Ciss 较高,通常在4000pF到6000pF之间。
输出电容 (Coss):漏极与源极之间的等效电容,主要由漏源电容 (Cds) 和栅漏电容 (Cgd) 组成。它影响器件在关断时的电压上升时间。
反向传输电容 (Crss):栅极与漏极之间的等效电容(即米勒电容 Cgd)。它是影响MOSFET开关速度的关键参数,尤其是在硬开关应用中。较大的 Crss 会导致较长的米勒平台和开关损耗。
这些电容在高速开关应用中尤为重要,它们会影响开关速度和开关损耗。较大的电容意味着在相同驱动电流下,开关时间会更长。
8. 开关时间 (ton,toff)
开通时间 (ton):从栅极电压开始上升到漏极电流稳定导通所需的时间。
关断时间 (toff):从栅极电压开始下降到漏极电流完全截止所需的时间。
上升时间 (tr):漏极电流从10%上升到90%所需的时间。
下降时间 (tf):漏极电流从90%下降到10%所需的时间。
这些参数反映了LR7843的动态特性。尽管其栅极电容较大,但由于其设计优化,LR7843在多数应用中仍能提供良好的开关速度。
9. 雪崩能量 (EAS 和 IAS)
雪崩能量是指MOSFET在发生雪崩击穿时所能承受的瞬时能量。LR7843通常具有较高的雪崩能量耐受能力,这增强了其在感性负载切换时的鲁棒性,因为它能够吸收电感在关断时产生的瞬时过电压能量。
LR7843 的封装形式
LR7843通常采用TO-220封装。TO-220是一种工业标准的直插式封装,具有以下特点:
引脚布局:通常是三条引脚,分别为栅极(G)、漏极(D)和源极(S)。其中,漏极通常与封装背部的金属散热片相连,以便于散热。
散热片:TO-220封装背面集成了一个金属散热片,可以直接安装到散热器上,从而有效散发器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这对于处理大电流和高功率的应用至关重要。
安装方便:TO-220封装易于通过螺钉或夹具固定在电路板或散热器上,方便进行热管理。
应用广泛:由于其良好的散热性能和易于安装的特点,TO-220封装在各种功率电子应用中都非常常见。
LR7843 的应用领域
LR7843以其低导通电阻、高电流能力和快速开关速度的特点,在许多功率电子应用中表现出色。
1. 直流电机驱动
LR7843是直流电机H桥驱动电路的理想选择。其高电流能力可以轻松驱动大功率电机,而低导通电阻则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电机驱动器中的功率损耗,提高效率。例如,在电动自行车控制器、遥控模型车、机器人等领域,LR7843常被用于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和速度。
2. 开关电源 (SMPS)
在各种开关电源(如DC-DC转换器、DC-AC逆变器)中,LR7843可以用作功率开关管。其低 RDS(on) 确保了在开关状态下的低损耗,有助于提高电源的转换效率和降低发热量。例如,在太阳能逆变器、车载电源、不间断电源(UPS)等应用中,LR7843可以提供高效的功率转换。
3. LED 照明驱动
大功率LED照明驱动器通常需要高效的电流控制。LR7843可以作为恒流源的开关元件,通过脉冲宽度调制(PWM)来精确控制流过LED的电流,从而实现亮度调节和节能。
4. 电池管理系统 (BMS)
在锂电池保护板和电池管理系统中,LR7843可以用作充放电的保护开关。其低 RDS(on) 在电池包的充放电路径中产生的压降和功耗非常小,有助于延长电池寿命和提高系统效率。高电流能力也使其能处理电池大电流充放电。
5. 逆变器和变频器
在汽车逆变器、纯正弦波逆变器以及其他需要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场合,LR7843可以作为功率逆变级中的开关元件。
6. 负载开关与电源分配
LR7843也可以用作高侧或低侧负载开关,用于控制电源的通断,或者在复杂的电源分配系统中作为电子保险丝或电源管理单元的一部分。例如,在汽车电子中,它可以用来控制各种车身电子负载的供电。
7. 汽车电子
鉴于其强大的电流承载能力和低导通电阻,LR7843在汽车电子中也有广泛应用,例如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车窗升降电机、散热风扇控制、车载娱乐系统电源管理等。许多汽车级MOSFET都基于类似的低 RDS(on) 设计理念。
LR7843 的优势
LR7843之所以受到广泛青睐,主要得益于其以下几个显著优势:
极低的导通电阻 (RDS(on)):这是LR7843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低导通电阻意味着在导通状态下器件自身的能量损耗极小,从而显著提高电路的整体效率,减少热量产生,降低对散热器的需求。这对于高功率应用至关重要。
高电流承载能力:高达160A的连续漏极电流和640A的脉冲漏极电流,使得LR7843能够轻松应对大电流应用,如电机启动、大功率电源开关等,提供可靠的电流输出。
快速开关速度:虽然栅极电荷量相对较大,但通过优化驱动电路,LR7843仍能实现较快的开关速度,适用于高频开关电源等应用。
较高的耐压值:30V的漏源电压足以满足大多数低压大电流应用的需求。
良好的热性能:TO-220封装自带金属散热片,结合其低 RDS(on) 产生的低热量,使得LR7843在散热方面表现良好,有助于提高器件的可靠性和寿命。
成本效益:作为一款成熟且广泛使用的MOSFET,LR7843在性能和价格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鲁棒性:具有一定的雪崩能量耐受能力,增强了器件在瞬态过压情况下的可靠性。
LR7843 的使用注意事项与设计考量
尽管LR7843具有诸多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注意一些关键事项,以确保其稳定可靠地工作。
1. 栅极驱动电路
驱动电压:LR7843需要足够高的栅极电压才能完全导通以达到最低的 RDS(on)。通常,10V的栅极电压是推荐值,因为在这个电压下其导通电阻最小。如果栅极驱动电压不足(例如只有5V),虽然器件也能导通,但 RDS(on) 会显著增加,导致更大的功耗。
驱动电流能力:LR7843的输入电容 (Ciss) 较大,这意味着在开关过程中,栅极驱动电路需要提供足够的瞬时电流来快速充放电这些电容。如果驱动电流不足,会导致栅极电压上升和下降缓慢,从而延长开关时间,增加开关损耗。因此,选择合适的栅极驱动芯片或设计强劲的驱动级是至关重要的。
栅极电阻:在栅极和驱动芯片之间串联一个合适的栅极电阻 (RG) 可以抑制振荡,限制栅极电流,保护驱动芯片,并调整开关速度。适当的 RG 值需要在开关损耗和EMI(电磁干扰)之间取得平衡。
2. 散热设计
尽管LR7843的 RDS(on) 很低,但在大电流长时间工作时,仍会产生显著的热量(功率损耗 PD=ID2×RDS(on))。有效的散热是保证器件可靠性和寿命的关键。
散热器:对于大电流应用,必须为LR7843配备合适的散热器。散热器的大小和热阻应根据最大功耗和允许的结温(TJ)来计算。
导热界面材料 (TIM):在MOSFET的散热片和散热器之间使用导热硅脂或导热垫片,以减小接触热阻,提高散热效率。
环境温度:器件的额定电流和功耗通常是在25℃环境温度下给出的。在高温环境下,需要对器件进行降额使用,即降低最大允许电流或功耗。
PCB布局:在PCB布局时,应确保漏极和源极的铜箔足够宽和厚,以减小电流路径上的电阻,避免额外的压降和发热。
3. 电感负载与续流二极管
当LR7843驱动感性负载(如电机、继电器、变压器线圈)时,在MOSFET关断的瞬间,电感会产生一个反向电动势(飞轮电压),其电压可能远超MOSFET的耐压值,导致器件击穿。
续流二极管(Flyback Diode):为了保护MOSFET,必须在感性负载两端并联一个反向并联的续流二极管。这个二极管在MOSFET关断时为感应电流提供一个泄放通路,将反向电动势钳位在安全电压范围内。对于大电流应用,应选择快速恢复且电流能力匹配的二极管。
RC缓冲电路(Snubber Circuit):在某些高频或高压应用中,除了续流二极管外,可能还需要使用RC缓冲电路来吸收开关瞬态过电压,抑制振铃,进一步保护MOSFET。
4. ESD保护
MOSFET的栅极是由薄氧化层构成的,对静电放电(ESD)非常敏感。即使是很小的静电放电也可能击穿栅极氧化层,导致器件永久性损坏。在处理和安装LR7843时,必须采取适当的ESD保护措施,例如佩戴防静电手环、使用防静电工作台等。
5. 并联使用
为了进一步降低等效导通电阻或增加电流承载能力,有时会将多个LR7843并联使用。在并联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均流问题:由于不同器件之间参数存在微小差异(特别是 RDS(on)),可能导致电流分配不均。为了改善均流,可以在每个MOSFET的源极串联一个小电阻(均流电阻),或者选择具有良好参数匹配的器件。
开关同步:确保所有并联的MOSFET同时开启和关闭,避免由于开关不同步导致某些器件承受过大电流。这通常需要精心设计的栅极驱动电路。
布局对称性:PCB布局应尽量对称,以确保每个并联器件的引线电感和电阻尽可能一致。
LR7843 与其他功率MOSFET的比较
LR7843是N沟道MOSFET大家族中的一员,与市面上其他型号的功率MOSFET相比,它有其独特的定位。
1. 与P沟道MOSFET的比较
导通电阻:在相同芯片面积下,N沟道MOSFET的导通电阻通常比P沟道MOSFET低很多,因为电子迁移率远高于空穴迁移率。因此,对于需要低损耗的大电流应用,N沟道MOSFET(如LR7843)是首选。
驱动方式:N沟道MOSFET需要栅极电压高于源极电压才能导通,而P沟道MOSFET需要栅极电压低于源极电压才能导通。在许多应用中,驱动N沟道MOSFET比P沟道MOSFET更直接简单(例如,使用低侧开关时)。
高侧开关:在高侧开关应用中,驱动N沟道MOSFET需要自举电路或专用的高侧驱动器来提供高于电源电压的栅极驱动电压,而P沟道MOSFET则相对简单。然而,由于N沟道MOSFET的低 RDS(on) 优势,即使在高侧开关中也常常优先选择N沟道器件。
2. 与不同封装MOSFET的比较
TO-220 (LR7843):散热性能好,易于安装,适用于中到大功率应用。体积相对较大。
TO-247/TO-3P:比TO-220更大,散热能力更强,适用于更高功率的应用。
D2PAK/TO-263 (SMD):表面贴装封装,体积小,适用于空间受限的应用。散热性能不如TO-220,通常需要更大的铜箔面积作为散热片。
SOT-23/SOT-223:更小的表面贴装封装,适用于小功率应用。
LR7843的TO-220封装使其在散热性能和安装便捷性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适用于各种通用大电流应用。
3. 与新一代SiC/GaN功率器件的比较
近年来,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等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功率器件正在崛起。它们具有以下特点:
更高的开关频率:SiC和GaN器件具有更低的寄生电容和更快的开关速度,可以在MHz甚至更高频率下工作,从而减小磁性元件的体积和重量。
更高的耐压和耐温:这些器件通常能承受更高的电压和工作温度。
更低的开关损耗:由于开关速度快,动态损耗更低。
然而,SiC和GaN器件目前价格更高,驱动电路也更复杂。对于30V电压等级和160A电流的LR7843应用场景,其性能已经非常出色,且成本效益显著。在追求极致效率和小型化的高压高频应用中,SiC/GaN是未来趋势;但在成熟的低压大电流领域,LR7843等硅基MOSFET仍然是主流且最具成本优势的选择。
LR7843 的选型与替代
在为特定应用选择功率MOSFET时,除了考虑LR7843外,还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综合评估。
选型考虑因素
最大漏源电压 (VDSS):必须大于电路中可能出现的最高电压,通常留有20%-50%的余量。
最大连续漏极电流 (ID):必须大于应用所需的持续电流。需要考虑温度对 ID 的降额效应。
导通电阻 (RDS(on)):越低越好,以减小功耗和发热。在低压应用中,这是最重要的参数之一。
栅极阈值电压 (VGS(th)):应与驱动电路的电压兼容。
栅极电荷 (QG) 和寄生电容:影响开关速度和驱动损耗。对于高频应用,这些参数更为关键。
封装类型:根据散热要求、空间限制和安装方式选择合适的封装。
热阻 (RthJC 和 RthJA):评估器件的散热能力。
雪崩能量耐受:对于感性负载应用,考虑器件的雪崩能量参数。
成本: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器件。
常见替代型号
市场上有很多与LR7843参数相近或相似的N沟道功率MOSFET,它们通常来自不同的制造商。一些可能的替代型号(请务必查阅具体数据手册以确认参数匹配度):
IRF3205:经典的低压大电流MOSFET,与LR7843参数接近,也是TO-220封装,具有极低的导通电阻和高电流能力。
AOD4184:AO(Alpha & Omega Semiconductor)公司的产品,通常具有较低的 RDS(on) 和优秀的性能。
FDP047AN08A0:飞兆半导体(Fairchild,现ON Semiconductor)的类似产品,具备高电流能力和低 RDS(on)。
STP160N3LL: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的低压N沟道MOSFET,也常用于类似LR7843的应用。
CSD18535KCS:德州仪器(TI)的 NexFET™ 功率MOSFET系列,通常具有非常低的 RDS(on)。
在选择替代品时,务必仔细比较其VDSS、ID、RDS(on)、VGS(th)、栅极电荷、封装以及热性能等关键参数,并根据实际电路条件进行验证。不同制造商的相同命名规则不一定意味着完全相同的性能,数据手册是最终的参考依据。
总结
LR7843是一款性能优异的N沟道增强型功率MOSFET,以其极低的导通电阻、强大的电流承载能力、适中的开关速度和良好的热性能而闻名。它在直流电机驱动、开关电源、LED驱动、电池管理系统以及汽车电子等各种低压大电流应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理解LR7843的基础知识,包括其MOSFET的工作原理、各项核心电气参数、TO-220封装特点,以及在设计和应用中需要考虑的栅极驱动、散热、感性负载保护和ESD防护等事项,对于正确、高效、可靠地使用这款器件至关重要。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虽然新的半导体材料和器件(如SiC和GaN)正在兴起,但在许多成熟且成本敏感的低压大电流应用中,LR7843及其同类硅基MOSFET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主流和极具竞争力的选择。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优化,LR7843能够帮助工程师实现高效、紧凑和可靠的功率转换和控制解决方案。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