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型电解电容引脚间距如何调节?


调节牛角型电解电容引脚间距需谨慎操作,以下为具体建议:
调节方法
引脚整形技巧:用尖嘴钳将引脚向外或向内轻微弯曲,每次调整角度不超过15度,避免金属疲劳断裂。例如,在电路板背面安装电容时,可将引脚折弯后焊接,但需确保折弯处距本体根部保持2mm以上距离,防止密封胶破裂导致电解液泄漏。
使用转接板方案:遇到非标尺寸时,可考虑并联多个电容或使用转接板方案,实际操作中需注意调整后的整体高度是否影响外壳装配。
重新设计PCB布局:若必须跨规格代换,建议重新设计PCB布局,在新版电路板上增加兼容两种间距的焊盘孔位。
注意事项
避免强行插入:切勿强行将大脚距电容插入小孔位,这会导致引脚根部应力集中。例如,将5mm脚距电容强行插入3.5mm孔位,三个月后可能因震动导致引脚断裂引发短路。
复核极性标记:极性安装错误可能引发电容爆裂,调整脚距后需用万用表复核极性标记。
保持最小电气间隙:对于高压电容,调整脚距后需保持最小电气间隙,1000V等级电容引脚间距建议不小于8mm。
控制引脚成型角度:安装电解电容时,引脚成型角度控制在45度以内。
注意引脚承受应力:电容器安装时,请留意电容器最大承受垂直及水平应力分别限制在1.0千克及0.5千克的范围内。
责任编辑:Pan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